姐夫与琮同读圣贤书,理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琮日夜为汉室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发誓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奈何琮才疏学浅……”刘琮一边夸张的表演,一边悄悄的注视着诸葛亮的表情,诸葛亮也真是淡定,只有当刘琮说到匡扶汉室,整肃朝纲时,才略有动容。
“贤弟雄才大志,亮十分佩服。”诸葛亮这句话倒是实话,刘琮开口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诸葛亮认同的理念,只是没有刘琮总结得这么精辟,紧接着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更是说到诸葛亮的心坎上去了。
诸葛亮本是琅琊郡人,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叔叔诸葛玄四处辗转,眼见了大汉天下逐渐凋零,天下纷争不断,时常也忧心忡忡。
他以前所听说的刘琮与今日之刘琮完全不同。如果刘琮和刘琦是一路货色,他也是反对蔡瑁等人废长立幼的企图的。
如今看来刘琮确实菲比常人,至少比那刘琦强出许多,本来刘琮赢得南郡太守之位,诸葛亮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如今听刘琮这么一说,似乎他早有计划,当南郡太守只是为了练兵抗曹,匡扶汉室,这不得不令诸葛亮高看一等。这一点上,刘琮似乎比刘表更有远见。
“只是如今曹操麾下能臣猛将如云,又拥有幽、冀、并、青、兖、徐州等地,就算贤弟将来继承大位又如何以一州之地与之抗衡?”
刘琮听诸葛亮主动发问,心中一亮,来了,还好我早有准备。
“不错,曹操如今武有夏侯兄弟,更兼曹仁、曹洪、张辽等将,文有郭嘉、程立、荀彧叔侄,还占有河南河北。但我占有大义,我荆州也不乏良臣猛将。武将方面有文聘、蔡瑁等大将,也有甘宁、魏延、刘磐、黄忠等勇冠三军之人。只是文官方面……
姐夫号称卧龙与庞统先生便是我荆州大贤。更兼荆州有汉江和长江天险,曹操统一北方之后虽兵强马壮,却不习水战。我便可以利用两江之险与之纠缠。待到击退他的第一波攻势之后,便可趁机扩充实力,西进以纳益州,继而挥师向东,收复扬州。合三州之力与曹操抗衡与秦岭、淮河一线。
然后励精图治,等待时间,便遣上将同时出汉中、扬州,我自亲率主力直攻许都,如此一来,天子必将重获自由,汉室天下可定。
我姐夫与庞统先生皆为世之大才。若是能出山相助于我,我便如高祖得张良、萧何,甚于曹操得郭嘉、荀彧何愁天下不定,不知姐夫意下如何……”
刘琮说得天花乱坠,诸葛亮听得倒也认真,平日里他和庞统、崔州平等人讨论天下大势有过各种假设,却惟独没想到刘琮。刘琮这一套立足荆州,划江而治,继而一统华夏,至少在前两步上是可行的。诸葛亮相信依照荆州的实力,倘若刘琮继承刘表的大位,对付刘璋还是绰绰有余的。
很显然这个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还是有区别。不过刘琮的方略更大胆、自信!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是以刘琦、刘备为假设主公的。诸葛亮不相信刘琮能实现华夏一统,但却也觉得自己以前的三分天下似乎要进行修正,至少在荆州,明面上刘琮还是远远胜过刘备和刘琦。难道自己真的要以刘琮为主公吗?诸葛亮也真正陷入了沉思。
“好一个划江而治,一统华夏!只是益州刘璋也是汉室宗亲,江东孙权也绝非善类,还有那西凉马腾、汉中张鲁……”
“姐夫所虑甚是,益州刘璋虽为汉室宗亲,但却时常想着攻我荆州,况自治理益州一来内乱不断。他若有心匡扶汉室,我便于其一道携手共同对抗曹操,若是有二心,我定要替朝廷收回益州。江东孙权才智一般,机缘却远胜于我,十八岁继承父兄基业,更是有周瑜。鲁肃辅佐。
但他却奈何不了我江夏,数次进犯无功而返。我若有姐夫和庞统先生相助,便胜过他千倍。假以时日,我只需一支水师便可直捣吴郡。西凉马腾虽有骑兵,奈何地处偏远翻不起风浪。汉中张鲁志不在此,我不足为虑。
新野刘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空有一腔豪情却无从落脚,战事一起,必将被曹操所灭。
较之曹贼,我便是年轻有为。曹操今年已经五十有余,十年之后便是垂暮老矣。我只需挡住他十年,他便无可奈何。”
刘琮将各路诸侯一一分析给诸葛亮听,无非就是想间接说明,自己才是明主,诸葛亮不要再思前想后投效他人了。
“无可奈何,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便是坐拥中原河北数州,带甲数十万。几十万大军同时南征,贤弟如何挡之?”
“先是以汉江之险固守襄阳,令水师日夜巡防于江上,而后派出小股骑兵,日夜去后方曹操大营骚扰,令其攻不能下,夜不能寐,时间一久必成疲惫之师。姐夫若是肯出山,便是姐夫替我谋划,管叫那曹操有来无回!”
诸葛亮和刘琮的对话,诸葛均和刘巴都听在耳中,两人在屏风外不敢出声,屋内也是出现了短暂的沉寂。刘琮生怕诸葛亮拒绝便又继续说道:“其实父亲何尝不是希望姐夫能出仕为荆州百姓做事,只是念及姐夫如今刚刚成家,父母早亡又幼弟要照顾,只好作罢。
又怕你顾及兄长在江东做事特意让我转告于你,父亲并不会计较这些。
琮本不想打搅姐夫清闲,只是如今曹贼势大。琮自问实力不济恳请姐夫助我,还望你看在荆州百姓,看在大汉江山的份上与我共襄义举!”
刘琮越是激动,诸葛亮越是沉寂,屋内的空气渐渐紧张起来。屋外的诸葛均忍不住走了进来:“兄长,均时常听你好友展望抱负,何尝不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二公子是德才兼备的难得明主,兄长切莫要错过。均已成年,家中大小事务自会料理,请兄长放心与公子前往,弟盼望兄长助公子早日逐鹿中原、纵横天下。”
“是啊,孔明先生,我家公子乃汉室难得之栋梁,岂是那新野刘备、江东孙权能比。先生莫非要埋没了自己这满腹才华,抑或是要舍近求远乃至弃明投暗、助纣为虐?”四处“游荡”的刘巴也忍不住了,便跟着诸葛均走了进来。
“子初,不得无礼!”
刘琮真是不知道感谢刘巴好还是训斥他好,他短短几句话,倒是将诸葛亮的仕途摆得十分明白,要么诸葛亮打算毕生不出仕,学习那襄阳司马徽。不过刘巴此时出来说话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刘琮事先定好的,来拜访诸葛亮之前,刘琮又自己回忆了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和隆中对。为的就是在陷入僵局的时候采取主动。
严格按史书记载,算来从诸葛亮叔叔去世,他自己带着弟弟诸葛均在隆中晴耕雨读已经七年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这七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这也并非他自己所希望的生活。
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而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奈何琮才疏学浅……”刘琮一边夸张的表演,一边悄悄的注视着诸葛亮的表情,诸葛亮也真是淡定,只有当刘琮说到匡扶汉室,整肃朝纲时,才略有动容。
“贤弟雄才大志,亮十分佩服。”诸葛亮这句话倒是实话,刘琮开口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诸葛亮认同的理念,只是没有刘琮总结得这么精辟,紧接着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更是说到诸葛亮的心坎上去了。
诸葛亮本是琅琊郡人,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叔叔诸葛玄四处辗转,眼见了大汉天下逐渐凋零,天下纷争不断,时常也忧心忡忡。
他以前所听说的刘琮与今日之刘琮完全不同。如果刘琮和刘琦是一路货色,他也是反对蔡瑁等人废长立幼的企图的。
如今看来刘琮确实菲比常人,至少比那刘琦强出许多,本来刘琮赢得南郡太守之位,诸葛亮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如今听刘琮这么一说,似乎他早有计划,当南郡太守只是为了练兵抗曹,匡扶汉室,这不得不令诸葛亮高看一等。这一点上,刘琮似乎比刘表更有远见。
“只是如今曹操麾下能臣猛将如云,又拥有幽、冀、并、青、兖、徐州等地,就算贤弟将来继承大位又如何以一州之地与之抗衡?”
刘琮听诸葛亮主动发问,心中一亮,来了,还好我早有准备。
“不错,曹操如今武有夏侯兄弟,更兼曹仁、曹洪、张辽等将,文有郭嘉、程立、荀彧叔侄,还占有河南河北。但我占有大义,我荆州也不乏良臣猛将。武将方面有文聘、蔡瑁等大将,也有甘宁、魏延、刘磐、黄忠等勇冠三军之人。只是文官方面……
姐夫号称卧龙与庞统先生便是我荆州大贤。更兼荆州有汉江和长江天险,曹操统一北方之后虽兵强马壮,却不习水战。我便可以利用两江之险与之纠缠。待到击退他的第一波攻势之后,便可趁机扩充实力,西进以纳益州,继而挥师向东,收复扬州。合三州之力与曹操抗衡与秦岭、淮河一线。
然后励精图治,等待时间,便遣上将同时出汉中、扬州,我自亲率主力直攻许都,如此一来,天子必将重获自由,汉室天下可定。
我姐夫与庞统先生皆为世之大才。若是能出山相助于我,我便如高祖得张良、萧何,甚于曹操得郭嘉、荀彧何愁天下不定,不知姐夫意下如何……”
刘琮说得天花乱坠,诸葛亮听得倒也认真,平日里他和庞统、崔州平等人讨论天下大势有过各种假设,却惟独没想到刘琮。刘琮这一套立足荆州,划江而治,继而一统华夏,至少在前两步上是可行的。诸葛亮相信依照荆州的实力,倘若刘琮继承刘表的大位,对付刘璋还是绰绰有余的。
很显然这个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还是有区别。不过刘琮的方略更大胆、自信!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是以刘琦、刘备为假设主公的。诸葛亮不相信刘琮能实现华夏一统,但却也觉得自己以前的三分天下似乎要进行修正,至少在荆州,明面上刘琮还是远远胜过刘备和刘琦。难道自己真的要以刘琮为主公吗?诸葛亮也真正陷入了沉思。
“好一个划江而治,一统华夏!只是益州刘璋也是汉室宗亲,江东孙权也绝非善类,还有那西凉马腾、汉中张鲁……”
“姐夫所虑甚是,益州刘璋虽为汉室宗亲,但却时常想着攻我荆州,况自治理益州一来内乱不断。他若有心匡扶汉室,我便于其一道携手共同对抗曹操,若是有二心,我定要替朝廷收回益州。江东孙权才智一般,机缘却远胜于我,十八岁继承父兄基业,更是有周瑜。鲁肃辅佐。
但他却奈何不了我江夏,数次进犯无功而返。我若有姐夫和庞统先生相助,便胜过他千倍。假以时日,我只需一支水师便可直捣吴郡。西凉马腾虽有骑兵,奈何地处偏远翻不起风浪。汉中张鲁志不在此,我不足为虑。
新野刘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空有一腔豪情却无从落脚,战事一起,必将被曹操所灭。
较之曹贼,我便是年轻有为。曹操今年已经五十有余,十年之后便是垂暮老矣。我只需挡住他十年,他便无可奈何。”
刘琮将各路诸侯一一分析给诸葛亮听,无非就是想间接说明,自己才是明主,诸葛亮不要再思前想后投效他人了。
“无可奈何,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便是坐拥中原河北数州,带甲数十万。几十万大军同时南征,贤弟如何挡之?”
“先是以汉江之险固守襄阳,令水师日夜巡防于江上,而后派出小股骑兵,日夜去后方曹操大营骚扰,令其攻不能下,夜不能寐,时间一久必成疲惫之师。姐夫若是肯出山,便是姐夫替我谋划,管叫那曹操有来无回!”
诸葛亮和刘琮的对话,诸葛均和刘巴都听在耳中,两人在屏风外不敢出声,屋内也是出现了短暂的沉寂。刘琮生怕诸葛亮拒绝便又继续说道:“其实父亲何尝不是希望姐夫能出仕为荆州百姓做事,只是念及姐夫如今刚刚成家,父母早亡又幼弟要照顾,只好作罢。
又怕你顾及兄长在江东做事特意让我转告于你,父亲并不会计较这些。
琮本不想打搅姐夫清闲,只是如今曹贼势大。琮自问实力不济恳请姐夫助我,还望你看在荆州百姓,看在大汉江山的份上与我共襄义举!”
刘琮越是激动,诸葛亮越是沉寂,屋内的空气渐渐紧张起来。屋外的诸葛均忍不住走了进来:“兄长,均时常听你好友展望抱负,何尝不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二公子是德才兼备的难得明主,兄长切莫要错过。均已成年,家中大小事务自会料理,请兄长放心与公子前往,弟盼望兄长助公子早日逐鹿中原、纵横天下。”
“是啊,孔明先生,我家公子乃汉室难得之栋梁,岂是那新野刘备、江东孙权能比。先生莫非要埋没了自己这满腹才华,抑或是要舍近求远乃至弃明投暗、助纣为虐?”四处“游荡”的刘巴也忍不住了,便跟着诸葛均走了进来。
“子初,不得无礼!”
刘琮真是不知道感谢刘巴好还是训斥他好,他短短几句话,倒是将诸葛亮的仕途摆得十分明白,要么诸葛亮打算毕生不出仕,学习那襄阳司马徽。不过刘巴此时出来说话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刘琮事先定好的,来拜访诸葛亮之前,刘琮又自己回忆了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和隆中对。为的就是在陷入僵局的时候采取主动。
严格按史书记载,算来从诸葛亮叔叔去世,他自己带着弟弟诸葛均在隆中晴耕雨读已经七年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这七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这也并非他自己所希望的生活。
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而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