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看,听从汴梁乱命的,都是些什么人。”
苗傅、刘正彦及其党羽,在杭州城门外悬首示众。杭州知府秦桧,专门选了十几个伶牙俐齿的衙役和军汉,在街头向围观的百姓宣讲。
他们讲的,正是《新京报》上一篇文章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苗刘这样的乱臣贼子?一来是汴梁的皇帝太后不得人心,二来乱政频出,三来是金人的阴谋。
秦桧暂时还不敢直指汴梁的过失,只是先抓住作乱的苗刘二人。二人作乱期间,也未约束部属,兵过如篦子,给两浙路左近的居民带来了巨大损失,秦桧也有效的煽动起对汴梁的敌对。
经过一番舆论准备,临安小朝廷成功的在两浙路江南东路一带建立了统制。
但继续往西的江南西路,往南的福建路,则有些不听招呼。
“福建都是李纲……李相公支持他们,陛下可召李相公到临安来问对。”对于李纲这个宣和、靖康、建炎三朝宰相,秦桧不敢轻易使阴谋,一定要谋定而后动,一击必杀。故而先用常规的朝争手段稳住他。
眼下,秦桧要先解决带兵的武将的忠诚度问题。
前次赵构登基的时候,派使者到各地封赏带兵大将。
淮东的韩世忠是只要财物,其余不问。
淮西的刘光世则向朝廷要节度使的名位,并要求为自己的父亲刘延庆平反。
这两人靠名位和钱财就可以收买。
张俊戚方等人,则是逼走李纲的主犯,已经上了贼船,秦桧毫不担心他们傻到要跳船。
泰州的岳飞,据前去宣旨的韩赝胄宣称,对朝廷和韩家是毕恭毕敬,看来是韩肖胄的门下走狗,暂时也不用担心吧。
在赵构登基之时,唯一不接圣旨的,就是目前驻扎在江南西路的王彦。
“吾观王彦,脑后有反骨,又出身红巾反贼,必不利于社稷,请陛下早图之。”
“此人有功于抗虏,若无罪而诛之,恐天下人不服,空余汴梁口实。”
“陛下放心,必不致有患,诸公倒应该关心另一件事。”秦桧提醒道。
“秦大府有话明言。”在赵构登上皇位这件事算告一段落之后,汪伯彦黄潜流对秦桧越发不客气起来。
“求外援。”
“求外援?不是刚刚与金人议和了吗?”
“不够,”秦桧装模作样的抬头四望,又故意压低了声音,“汪执政,黄枢密,咱们都是陛下的忠臣,有些话也可以说开。对陛下皇位有碍的,便是汴梁的那一对母子。他们不死,陛下的皇位做不安稳呀。”
“故而要借刀杀人?”
“不错,借金贼的刀。”
“金贼刚刚在河东与汴梁吃了败仗,又岂可为我大宋前驱?”
“无妨,只要有金贼在北方做幌子,咱们就能掐死汴梁。”
“你是说……漕运?”
“正是如此。”
大宋开国以来,汴梁百万军民,都仰赖江南的漕运。随着建炎帝南下,汴梁居民大部迁往塘沽,但为了多获得粮食,河北的红巾一直在江南各路购粮,通过漕运和海运运往北方。
在秦桧等人的认识中,汴梁仍旧需要漕运的粮食支撑。因此“断绝漕运”,就成为打击汴梁的一个可选项。
“秦大府,你一会说要结好金国以为外援,一会说要切断漕运,好生混乱,到底该当如何做来?”
秦桧笑道:“陛下,且坐听臣的谋划。”
当天,行辕中就出了圣旨,要南方的各路将领,到湖州取齐,皇帝赵构要整顿兵马,以图恢复。
岳飞也收到了圣旨,王贵问道:“哥哥此次怎的借了旨意?”
“韩相公有信来也。”
原来韩肖胄写了私信给岳飞,告诉他此次是恢复大计,不可因为天家的私怨而乱国是,若是岳飞对汴梁忠心,大可在驱除索虏后,迎接汴梁的皇帝和太后,等他们来处置。
“韩相公公忠体国,我岂可坏了他的大计。”岳飞叹道,“先灭匈奴,再尊圣主,不致有李广利之祸也。”
岳飞所说,是汉武帝时,大将李广利正在前线作战,却被牵涉进一桩宫斗案,李广利当即弃军投降了匈奴。
在江南的诸军,包括王彦,在“恢复河山”的大旗下,暂时接受了赵构的圣旨。这道圣旨向着北方和西北传递,眼看要达成秦桧希望的目的:汴梁的圣旨只注意要抓赵构,定地位,还引来了苗刘之变这场大乱;而临安的圣旨则不计名位,只要恢复河山。
“真是岂有此理,哀家就守在汴梁,与完颜兀术相抗,赵构这贼子……”朱凤琏气得说不下去了。
“圣人休要着恼。”呼延庚已经到了汴梁,“所为日久见人心,以吾看来,只消一年,谁是真抗战,谁是假奋发,天下人定然看得清楚。”
“是吗?”
呼延庚与朱凤琏是在睿思殿相见,边上也没有旁人,呼延庚走上前去,让她靠在自己肩头:“吾从未算错。”
“好大口气,仿佛诸葛先生一般。”
两人相拥了一会,朱凤琏道:“你这样出入宫禁,只怕有闲言碎语,让氦儿听去,可不好。氦儿已经快四岁了,已经记事……”
“我正要与你商议。”呼延庚道,“我就随意出入宫中,让氦儿叫我爹爹。我要他从小就知道,我是他的亲生父亲,我要像父亲一样带他长大。”
“我和三妹的顾虑……”
“没错,我要他从小就知道,他是我的孩子,不是赵家人,他能当上皇帝,是因为老百姓看在你我守卫汴梁的情分上推举他,让他黄袍加身,而并非因为他名义上姓赵。”
“原来你是要这样解套,才安排吴革,弄一出黄袍加身。”
“正是如此,你也一样。”呼延庚把朱凤琏抱过来,亲了亲,“你是母仪天下的太后,是因为你在历次汴梁之围中,都坚定的支持着军民,而并非因为你是那个窝囊皇帝的妻子。”
“我因守护汴梁,才得以成为监国太后,我是第一次听你这么说,却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为何会如此?”
“因为事实就是如此,靖康年间,宣德门磕阙,十万军民向你跪拜,他们喊着‘绝不议和’,可不是让你把赵桓赎回来。”
“所以老百姓早就这么想了。”
“没错,他们心里明白着呢。我们只要在合适的时机,把这个事实说出来,他们就一定会认。”
“氦儿是守护汴梁,守护黎民百姓的人,因此他才被百姓们黄袍加身,赵构,是以一己之私篡位的人,百姓们迟早会看清他的真面目。”
“有你这么说,哀家……我安心多了,庶康汴梁,你也是为了守护汴梁,拯救黎民百姓,才来帮我的吧。”
呼延庚心想:不,我是在书上读到你投水而死的事迹,敬佩你的气节,才救你的。
想到这,呼延庚凑到朱凤琏耳边,轻轻地说:“不,我才不管黎民百姓,我就是想让你们两姐妹,一个皇后,一个王妃,在我身下辗转反侧。”
“坏人。”朱凤琏呢喃着。
“我们去吧凤英叫来,共浴吧。”
“大白天的,若是传出去。”
“宫里的闲人都被遣散了,连徐宁也到禁军中任职,只剩下一干女官,又怎么传得出去。”
“岂会传不出去?”张浚大怒,“你当呼延庚是傻子吗?河东之战的时候,我等推诿不愿前去支援,他岂不会忌恨我等。”
“宣判,末将以为,呼延宣帅绝非如此鼠肚鸡肠之人。”刘锜说道。
“嗯,你和他有神水峡相助之谊嘛。”曲端在一旁冷冷的道。
“将主何出此言。”
“好了!”张浚一拍桌子,“事情已经发生了,无论我们怎么挽回,对呼延庚虚以逶迤的事情,是抹不过去的。求人不如求己。”
张浚扫视了在座的诸将:“临安那个……主家,昭告天下,要恢复河山,我等就在长安附近,与金贼打上一仗。光复长安,是任谁也不得不认的功劳,有这份功劳在,我们是响应了江南那位的昭告,他若得势,须得奖赏我等。若是汴梁的小孩儿最终坐稳了皇位,他也须得看在收复长安的功劳上,不能薄待了我们,留下苛待功臣的骂名。”
“宣判高见。”吴玠说道,“只是长安的金贼,也不好对付呀。”
“完颜娄室刚刚在陕州大败,完颜粘罕在河东大败,完颜银术可困守太原,长安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宣判高见。”众人一片称颂。但每一声“宣判”,都让张浚眼皮一跳。
汴梁的小皇帝登基可没想着给他这个陕西的封疆大吏加官进爵,难免不是呼延庚在捣乱,这样的情势下,他也只能站到赵构一边了。
“刘锡领秦凤军,刘锜领熙河军,赵哲领环庆军,吴玠领永兴军,曲将主领泾源军,为六路都统制,半个月之内,大军在富平取齐,我等先下长安,直薄燕云。”
“先下长安,直薄燕云!”
苗傅、刘正彦及其党羽,在杭州城门外悬首示众。杭州知府秦桧,专门选了十几个伶牙俐齿的衙役和军汉,在街头向围观的百姓宣讲。
他们讲的,正是《新京报》上一篇文章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苗刘这样的乱臣贼子?一来是汴梁的皇帝太后不得人心,二来乱政频出,三来是金人的阴谋。
秦桧暂时还不敢直指汴梁的过失,只是先抓住作乱的苗刘二人。二人作乱期间,也未约束部属,兵过如篦子,给两浙路左近的居民带来了巨大损失,秦桧也有效的煽动起对汴梁的敌对。
经过一番舆论准备,临安小朝廷成功的在两浙路江南东路一带建立了统制。
但继续往西的江南西路,往南的福建路,则有些不听招呼。
“福建都是李纲……李相公支持他们,陛下可召李相公到临安来问对。”对于李纲这个宣和、靖康、建炎三朝宰相,秦桧不敢轻易使阴谋,一定要谋定而后动,一击必杀。故而先用常规的朝争手段稳住他。
眼下,秦桧要先解决带兵的武将的忠诚度问题。
前次赵构登基的时候,派使者到各地封赏带兵大将。
淮东的韩世忠是只要财物,其余不问。
淮西的刘光世则向朝廷要节度使的名位,并要求为自己的父亲刘延庆平反。
这两人靠名位和钱财就可以收买。
张俊戚方等人,则是逼走李纲的主犯,已经上了贼船,秦桧毫不担心他们傻到要跳船。
泰州的岳飞,据前去宣旨的韩赝胄宣称,对朝廷和韩家是毕恭毕敬,看来是韩肖胄的门下走狗,暂时也不用担心吧。
在赵构登基之时,唯一不接圣旨的,就是目前驻扎在江南西路的王彦。
“吾观王彦,脑后有反骨,又出身红巾反贼,必不利于社稷,请陛下早图之。”
“此人有功于抗虏,若无罪而诛之,恐天下人不服,空余汴梁口实。”
“陛下放心,必不致有患,诸公倒应该关心另一件事。”秦桧提醒道。
“秦大府有话明言。”在赵构登上皇位这件事算告一段落之后,汪伯彦黄潜流对秦桧越发不客气起来。
“求外援。”
“求外援?不是刚刚与金人议和了吗?”
“不够,”秦桧装模作样的抬头四望,又故意压低了声音,“汪执政,黄枢密,咱们都是陛下的忠臣,有些话也可以说开。对陛下皇位有碍的,便是汴梁的那一对母子。他们不死,陛下的皇位做不安稳呀。”
“故而要借刀杀人?”
“不错,借金贼的刀。”
“金贼刚刚在河东与汴梁吃了败仗,又岂可为我大宋前驱?”
“无妨,只要有金贼在北方做幌子,咱们就能掐死汴梁。”
“你是说……漕运?”
“正是如此。”
大宋开国以来,汴梁百万军民,都仰赖江南的漕运。随着建炎帝南下,汴梁居民大部迁往塘沽,但为了多获得粮食,河北的红巾一直在江南各路购粮,通过漕运和海运运往北方。
在秦桧等人的认识中,汴梁仍旧需要漕运的粮食支撑。因此“断绝漕运”,就成为打击汴梁的一个可选项。
“秦大府,你一会说要结好金国以为外援,一会说要切断漕运,好生混乱,到底该当如何做来?”
秦桧笑道:“陛下,且坐听臣的谋划。”
当天,行辕中就出了圣旨,要南方的各路将领,到湖州取齐,皇帝赵构要整顿兵马,以图恢复。
岳飞也收到了圣旨,王贵问道:“哥哥此次怎的借了旨意?”
“韩相公有信来也。”
原来韩肖胄写了私信给岳飞,告诉他此次是恢复大计,不可因为天家的私怨而乱国是,若是岳飞对汴梁忠心,大可在驱除索虏后,迎接汴梁的皇帝和太后,等他们来处置。
“韩相公公忠体国,我岂可坏了他的大计。”岳飞叹道,“先灭匈奴,再尊圣主,不致有李广利之祸也。”
岳飞所说,是汉武帝时,大将李广利正在前线作战,却被牵涉进一桩宫斗案,李广利当即弃军投降了匈奴。
在江南的诸军,包括王彦,在“恢复河山”的大旗下,暂时接受了赵构的圣旨。这道圣旨向着北方和西北传递,眼看要达成秦桧希望的目的:汴梁的圣旨只注意要抓赵构,定地位,还引来了苗刘之变这场大乱;而临安的圣旨则不计名位,只要恢复河山。
“真是岂有此理,哀家就守在汴梁,与完颜兀术相抗,赵构这贼子……”朱凤琏气得说不下去了。
“圣人休要着恼。”呼延庚已经到了汴梁,“所为日久见人心,以吾看来,只消一年,谁是真抗战,谁是假奋发,天下人定然看得清楚。”
“是吗?”
呼延庚与朱凤琏是在睿思殿相见,边上也没有旁人,呼延庚走上前去,让她靠在自己肩头:“吾从未算错。”
“好大口气,仿佛诸葛先生一般。”
两人相拥了一会,朱凤琏道:“你这样出入宫禁,只怕有闲言碎语,让氦儿听去,可不好。氦儿已经快四岁了,已经记事……”
“我正要与你商议。”呼延庚道,“我就随意出入宫中,让氦儿叫我爹爹。我要他从小就知道,我是他的亲生父亲,我要像父亲一样带他长大。”
“我和三妹的顾虑……”
“没错,我要他从小就知道,他是我的孩子,不是赵家人,他能当上皇帝,是因为老百姓看在你我守卫汴梁的情分上推举他,让他黄袍加身,而并非因为他名义上姓赵。”
“原来你是要这样解套,才安排吴革,弄一出黄袍加身。”
“正是如此,你也一样。”呼延庚把朱凤琏抱过来,亲了亲,“你是母仪天下的太后,是因为你在历次汴梁之围中,都坚定的支持着军民,而并非因为你是那个窝囊皇帝的妻子。”
“我因守护汴梁,才得以成为监国太后,我是第一次听你这么说,却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为何会如此?”
“因为事实就是如此,靖康年间,宣德门磕阙,十万军民向你跪拜,他们喊着‘绝不议和’,可不是让你把赵桓赎回来。”
“所以老百姓早就这么想了。”
“没错,他们心里明白着呢。我们只要在合适的时机,把这个事实说出来,他们就一定会认。”
“氦儿是守护汴梁,守护黎民百姓的人,因此他才被百姓们黄袍加身,赵构,是以一己之私篡位的人,百姓们迟早会看清他的真面目。”
“有你这么说,哀家……我安心多了,庶康汴梁,你也是为了守护汴梁,拯救黎民百姓,才来帮我的吧。”
呼延庚心想:不,我是在书上读到你投水而死的事迹,敬佩你的气节,才救你的。
想到这,呼延庚凑到朱凤琏耳边,轻轻地说:“不,我才不管黎民百姓,我就是想让你们两姐妹,一个皇后,一个王妃,在我身下辗转反侧。”
“坏人。”朱凤琏呢喃着。
“我们去吧凤英叫来,共浴吧。”
“大白天的,若是传出去。”
“宫里的闲人都被遣散了,连徐宁也到禁军中任职,只剩下一干女官,又怎么传得出去。”
“岂会传不出去?”张浚大怒,“你当呼延庚是傻子吗?河东之战的时候,我等推诿不愿前去支援,他岂不会忌恨我等。”
“宣判,末将以为,呼延宣帅绝非如此鼠肚鸡肠之人。”刘锜说道。
“嗯,你和他有神水峡相助之谊嘛。”曲端在一旁冷冷的道。
“将主何出此言。”
“好了!”张浚一拍桌子,“事情已经发生了,无论我们怎么挽回,对呼延庚虚以逶迤的事情,是抹不过去的。求人不如求己。”
张浚扫视了在座的诸将:“临安那个……主家,昭告天下,要恢复河山,我等就在长安附近,与金贼打上一仗。光复长安,是任谁也不得不认的功劳,有这份功劳在,我们是响应了江南那位的昭告,他若得势,须得奖赏我等。若是汴梁的小孩儿最终坐稳了皇位,他也须得看在收复长安的功劳上,不能薄待了我们,留下苛待功臣的骂名。”
“宣判高见。”吴玠说道,“只是长安的金贼,也不好对付呀。”
“完颜娄室刚刚在陕州大败,完颜粘罕在河东大败,完颜银术可困守太原,长安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宣判高见。”众人一片称颂。但每一声“宣判”,都让张浚眼皮一跳。
汴梁的小皇帝登基可没想着给他这个陕西的封疆大吏加官进爵,难免不是呼延庚在捣乱,这样的情势下,他也只能站到赵构一边了。
“刘锡领秦凤军,刘锜领熙河军,赵哲领环庆军,吴玠领永兴军,曲将主领泾源军,为六路都统制,半个月之内,大军在富平取齐,我等先下长安,直薄燕云。”
“先下长安,直薄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