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朝,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已为大明皇帝所实践,朱家子孙没有一个软骨头。李自成被困山·西,朱由检暂时不用上吊,而他的继承者们——比如永历皇帝——因为穿越者的介入,估计也没机会被吴三桂勒死在昆明了。
穿越者很欣赏老朱家血液里流淌的宁死不屈,平心而论,他也想和各路对手死扛到底甚至同归于尽。和所有网络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英雄主义的刚烈是很爽的,很适合青春期的中二少年。
不过这毕竟不是小说,朱由检也过了而立之年,确切来说今年36岁,不是戾气满满的中二少年。杀伐决断,美女全收之类的狗血情节当然是不存在的。
如果说生活注定是一场悲剧,那么崇祯十七年的朱由检,就是悲剧中的悲剧。
两线作战无疑是找死,无论是多尔衮还是李自成,只要下定决心,一鼓作气,碾死崇祯皇帝也不是难事,当然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对朱由检来说,既然要消灭建奴,为什么不用更高效的方法呢?
不同形势要有不同策略,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里,崇祯皇帝忍辱负重,一味妥协退让,现在,他手中已经多了几张王牌,对付建奴流贼,手段自然要不一样了。
帝国风雨飘摇行将就木之际,朱由检还能和几位美女发生某种暧昧情愫——用浪漫主义的说法,姑且称之为爱情——不能不说大明皇帝富有诗人气息。
然而生活不止诗和远方的田野,还有眼前的肮脏和苟且。
是时候展现穿越者的腹黑血腥的一面了。
如果能用鼠疫击败建奴,兵不血刃击溃建奴,为什么要靠九边军阀,为什么要给姜壤这些渣渣送钱,把钱送给别人,朱由检心里会滴血的。
鼠疫病毒攻击是无差别的,换句话说,建奴会死,百姓也会死,此时辽东尚有数十万汉人,病毒入侵,这些人大概上要成为建奴的陪葬品。
建奴占据辽东数十年,满洲女真对尚有血性的汉人早就力战殉国,剩下的人基本是包衣或是准包衣,他们的死活,朱由检是不在意的。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大明中兴,为了自己活着,死几十万包衣也可以了,崇祯皇帝正在渐渐黑化,杀人如麻应该是第一步。
崇祯皇帝已经下令,让锦衣卫搜寻吴又可,李刻宝(李时珍曾孙),将其送往京师。朱由检将亲自指导两人,研制汤剂,在鼠疫蔓延之前,争取让北直隶的百姓吃上这种药。如果汤剂无效,那大家就和建奴流贼一起玩完吧。
江南或许会有人幸免,汉人的香火,就指望这些人去延续了。
割地和亲纳贡当然是不可能的,朱由检现在没钱,即便是有,也不会给多尔衮李自成一两银子。江南遍地豪富,便是距离京师不远的临清,也是《***》中描述的繁花似锦美女如云的所在。
然而这些繁华富贵与居住在紫禁城中每天只喝两晚小米粥的朱由检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控制了京师,不过朱由检什么都不是。可以想象,如果现在妄图控制江南,大明皇帝会有一万种驾崩方式,而且不带重样。和那位悲催的正德皇帝差不了多少。
虽然抄得几百万两银子,不过开支浩大,训练中卫军,筹建海军,研制火器,哪一项不是无底洞,就是几千万两银子也不够他花。
朱由检现在的生活水准,连同时代的西门大官人也比不上。没有钱,就没有能力像满洲老寡妇那样“量中华之国力,皆与国之欢心。”
这一次,朱由检没有怂,也没有逃避责任,没找人背锅,而是选择独自承担议和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
陈新甲事件让他痛定思痛,作为天子,担当还是要有的,让臣下背锅,到头来只会成为孤家寡人。
听到皇上提出议和建议,文武大臣反应寥寥。
六部堂官皆是大明官僚体系中的精英,精英们对时局看的比皇帝还要通透,各人对内外两线作战颇为不满。
辽东战事,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是一个不断吞噬大明人力物力资源的无底洞。百官碍于所谓不和亲不纳贡的政治正确,尤其是鉴于陈新甲被坑死的教训,才一齐选择保持沉默。
皇帝已经表态,他们也没有什么疑虑,在张国维的带头下,群臣纷纷附议。
大家开始商议与建奴闯贼和谈的细节。
礼部的侍郎们为使者进京时,应该从九门中哪个门进城争论不休。群臣兴致盎然,朱由检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有言官上书弹劾,指名道姓攻击张国维,倪元璐等大臣是祸国殃民,背离太祖遗训,应当严厉查办。
大明言官,堪称奇葩,为了各人名利,常常不分青红皂白,逮住人就咬。
前些时日,陈演李国祯围攻慈宁宫时,这些平日里战斗力爆表的疯狗们,却难得保持静默,屁也不放一个。
言官们心知肚明,朱由检不会杀他们。在明代,皇帝杀死言官,除了留下暴君的恶名外,还会成全被杀者因谏而死的美名。
在注重名声的封建时代,美名是可以为子孙后代博取真金白银的。
陈阁老李国祯等人手段要比年轻皇帝毒辣很多,再加权势遮天,在倒台之前,言官哪敢轻易攻击。
就在言官们只以为抓住皇上软肋,肆意攻击议和大计时,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朱由检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既然诸位日此清廉,就请让锦衣卫去各位府上走一趟吧!”
“皇上明鉴,臣等为国出力,部委其他啊,”
朱由检嘿然一笑,脸色忽然阴沉下来,大声呵斥:
“锦衣卫何在!”
锦衣卫番子连夜搜查几个带头挑事儿的言官府邸,从这些自诩清高的言官府上,搜出大量金银珠宝。
严刑拷打之下,言官们承认了各种罪名,其中不乏什么勾结建奴,妄论朝政。
《1984》中说,谁能掌握现在,谁就能掌握历史。
杀人之前,先把被杀之人名声彻底搞臭,杀人也就顺理成章,这是屡试不爽的政治斗争法则。
崇祯皇帝手握一千中卫军,七万藩王军,内府中囤积着上百万石粮食,五百多万两白银,可以说是要钱有钱,要粮有有粮,又得到京师百姓支持,以大学士魏藻德为首的文臣正忙着为朱由检进行舆论宣传,他们要让大明百姓们相信,他们的中兴之主出现了。
总之,朱由检两手都在抓,两手都很硬,他当然有资格无视言官们的弹劾。
朱由检很怀念陈新甲,两年前,朝廷与建奴密谋议和,败露后为推卸责任,皇上下令将时任内阁首辅的陈新甲斩首。
皇权衰落时,除了尊严,朱由检一无所有。所以这一次,他决不能犯错。
穿越者很欣赏老朱家血液里流淌的宁死不屈,平心而论,他也想和各路对手死扛到底甚至同归于尽。和所有网络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英雄主义的刚烈是很爽的,很适合青春期的中二少年。
不过这毕竟不是小说,朱由检也过了而立之年,确切来说今年36岁,不是戾气满满的中二少年。杀伐决断,美女全收之类的狗血情节当然是不存在的。
如果说生活注定是一场悲剧,那么崇祯十七年的朱由检,就是悲剧中的悲剧。
两线作战无疑是找死,无论是多尔衮还是李自成,只要下定决心,一鼓作气,碾死崇祯皇帝也不是难事,当然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对朱由检来说,既然要消灭建奴,为什么不用更高效的方法呢?
不同形势要有不同策略,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里,崇祯皇帝忍辱负重,一味妥协退让,现在,他手中已经多了几张王牌,对付建奴流贼,手段自然要不一样了。
帝国风雨飘摇行将就木之际,朱由检还能和几位美女发生某种暧昧情愫——用浪漫主义的说法,姑且称之为爱情——不能不说大明皇帝富有诗人气息。
然而生活不止诗和远方的田野,还有眼前的肮脏和苟且。
是时候展现穿越者的腹黑血腥的一面了。
如果能用鼠疫击败建奴,兵不血刃击溃建奴,为什么要靠九边军阀,为什么要给姜壤这些渣渣送钱,把钱送给别人,朱由检心里会滴血的。
鼠疫病毒攻击是无差别的,换句话说,建奴会死,百姓也会死,此时辽东尚有数十万汉人,病毒入侵,这些人大概上要成为建奴的陪葬品。
建奴占据辽东数十年,满洲女真对尚有血性的汉人早就力战殉国,剩下的人基本是包衣或是准包衣,他们的死活,朱由检是不在意的。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大明中兴,为了自己活着,死几十万包衣也可以了,崇祯皇帝正在渐渐黑化,杀人如麻应该是第一步。
崇祯皇帝已经下令,让锦衣卫搜寻吴又可,李刻宝(李时珍曾孙),将其送往京师。朱由检将亲自指导两人,研制汤剂,在鼠疫蔓延之前,争取让北直隶的百姓吃上这种药。如果汤剂无效,那大家就和建奴流贼一起玩完吧。
江南或许会有人幸免,汉人的香火,就指望这些人去延续了。
割地和亲纳贡当然是不可能的,朱由检现在没钱,即便是有,也不会给多尔衮李自成一两银子。江南遍地豪富,便是距离京师不远的临清,也是《***》中描述的繁花似锦美女如云的所在。
然而这些繁华富贵与居住在紫禁城中每天只喝两晚小米粥的朱由检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控制了京师,不过朱由检什么都不是。可以想象,如果现在妄图控制江南,大明皇帝会有一万种驾崩方式,而且不带重样。和那位悲催的正德皇帝差不了多少。
虽然抄得几百万两银子,不过开支浩大,训练中卫军,筹建海军,研制火器,哪一项不是无底洞,就是几千万两银子也不够他花。
朱由检现在的生活水准,连同时代的西门大官人也比不上。没有钱,就没有能力像满洲老寡妇那样“量中华之国力,皆与国之欢心。”
这一次,朱由检没有怂,也没有逃避责任,没找人背锅,而是选择独自承担议和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
陈新甲事件让他痛定思痛,作为天子,担当还是要有的,让臣下背锅,到头来只会成为孤家寡人。
听到皇上提出议和建议,文武大臣反应寥寥。
六部堂官皆是大明官僚体系中的精英,精英们对时局看的比皇帝还要通透,各人对内外两线作战颇为不满。
辽东战事,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是一个不断吞噬大明人力物力资源的无底洞。百官碍于所谓不和亲不纳贡的政治正确,尤其是鉴于陈新甲被坑死的教训,才一齐选择保持沉默。
皇帝已经表态,他们也没有什么疑虑,在张国维的带头下,群臣纷纷附议。
大家开始商议与建奴闯贼和谈的细节。
礼部的侍郎们为使者进京时,应该从九门中哪个门进城争论不休。群臣兴致盎然,朱由检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有言官上书弹劾,指名道姓攻击张国维,倪元璐等大臣是祸国殃民,背离太祖遗训,应当严厉查办。
大明言官,堪称奇葩,为了各人名利,常常不分青红皂白,逮住人就咬。
前些时日,陈演李国祯围攻慈宁宫时,这些平日里战斗力爆表的疯狗们,却难得保持静默,屁也不放一个。
言官们心知肚明,朱由检不会杀他们。在明代,皇帝杀死言官,除了留下暴君的恶名外,还会成全被杀者因谏而死的美名。
在注重名声的封建时代,美名是可以为子孙后代博取真金白银的。
陈阁老李国祯等人手段要比年轻皇帝毒辣很多,再加权势遮天,在倒台之前,言官哪敢轻易攻击。
就在言官们只以为抓住皇上软肋,肆意攻击议和大计时,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朱由检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既然诸位日此清廉,就请让锦衣卫去各位府上走一趟吧!”
“皇上明鉴,臣等为国出力,部委其他啊,”
朱由检嘿然一笑,脸色忽然阴沉下来,大声呵斥:
“锦衣卫何在!”
锦衣卫番子连夜搜查几个带头挑事儿的言官府邸,从这些自诩清高的言官府上,搜出大量金银珠宝。
严刑拷打之下,言官们承认了各种罪名,其中不乏什么勾结建奴,妄论朝政。
《1984》中说,谁能掌握现在,谁就能掌握历史。
杀人之前,先把被杀之人名声彻底搞臭,杀人也就顺理成章,这是屡试不爽的政治斗争法则。
崇祯皇帝手握一千中卫军,七万藩王军,内府中囤积着上百万石粮食,五百多万两白银,可以说是要钱有钱,要粮有有粮,又得到京师百姓支持,以大学士魏藻德为首的文臣正忙着为朱由检进行舆论宣传,他们要让大明百姓们相信,他们的中兴之主出现了。
总之,朱由检两手都在抓,两手都很硬,他当然有资格无视言官们的弹劾。
朱由检很怀念陈新甲,两年前,朝廷与建奴密谋议和,败露后为推卸责任,皇上下令将时任内阁首辅的陈新甲斩首。
皇权衰落时,除了尊严,朱由检一无所有。所以这一次,他决不能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