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暄并不喜欢接近旁人,这是自持身份的女郎的习惯,所以林暄就是拉住了顾遥,也这是虚虚地一拉衣袖,倒是没有察觉出顾遥的变化。
一听见祁阳长公主几个字,顾遥从头顶一直凉到了脚底。
就是惯常她自己也没事自己作画写字,再拿出去卖起阳长公主的字画,绮墨轩的老板也和她自己一起念祁阳长公主几个字。
只是此时猝不及防地从林暄嘴里听见这几个字,却忽地觉得格外微妙,甚至是浑身不舒服。
“你竟见过那位公主?!”
崔十娘一激动,便在另一侧扒拉住林暄的袖子。顾遥恰好垂眼,就看见林暄下意思地躲开,甚至是微微皱起眉,下意识要教训人的模样,只是一瞬间便收敛了,并没有躲开崔十娘的手。
闺中女郎大都喜欢一起嬉闹,根本不会做出这样的动作……至于教训人,都是一些规矩严整的夫人才会做的事。
顾遥唇边攒出点笑意来,果然。
林暄对着崔十娘点点头,然后道:“如传闻中一般,容貌绝好,是天下难有的颜色。只是阿姮的面貌确实,是与那位已经过世的长公主有些神似。”
崔十娘来了兴致:“我听说那位公主曾许给了端平侯……”
顾遥虚虚一握十指,小指却往掌心扣得死紧,贯来习惯地半垂了脸,眉眼倾下去,看不清漆黑的眸子里有什么情绪。
另外两人倒是也没想着去看。
“长公主姿容……怕是也只有那位侯爷配得上,”林暄叹一口气,才道:“只是成亲当时,京城里进了乱党,那长公主的婚事那样浩大,最是容易混水摸鱼……可不就是混进来了逆党,一箭射过来……可不是可惜么?”
林暄是真的颇为崇拜这位长公主,身份姿容气度处处叫她仰望……简直就是她自幼便想成为的模样。最难得的,是先帝欲传长公主大统。
一个女子承大统!是何等出众的一位贵人,寻常女子,哪个敢肖想朝政。
“混进乱党?”原先不说话的顾遥忽地出声,只是声音飘渺了些,像是浮在水里似的。
“这事我晓得!”崔十娘忽地出声抢道,林暄也就不吱声了,谈论这些原本就不好,既然崔十娘说,她自己乐得撇干净,“先帝缠绵病榻,朝政几乎都撒手了,后来今上又……”崔十娘哈哈几声,没直接点评,“恰逢那时起了旱情,不知为何,底下的旱情未曾报上来,因无粮赈灾,导致乱民进了京都……又不知何故,竟然看准了长公主的婚事来刺杀长公主。”
林暄听得漫不经心,她是活过一辈子的人,崔十娘这里用来搪塞无知人的话,她自然不信,更是在后来知道了许多真相。
但是她不会说。
顾遥自然更清楚这些话里满是漏洞……她自己怎么死的,还用问这些道听途说拼凑出来的言辞?
暴乱的流民混进来射杀了她?候府这样好进?都暴乱了还能悄无声息地混进来?
那么多位高权重的,单单死了她一个?
她记得,那时的户部尚书是刘瑾怀,是林修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刘瑾怀坐镇户部,整个朝廷的银钱收支都被握在这两个人手里。
当时大旱,杜杳自己是不知道的,她被锁在瑾南宫里头,但大致可以猜到,是刘瑾怀搞鬼。
于是阿梓无法调动银钱往灾区送粮……至于刘瑾怀为什么要这么做,自然是林修授意,挫阿梓的锐气。
好让阿梓成为一个听话的傀儡,告诉阿梓,他手里一丝儿权都没有,什么都做不了,整个朝堂里的,都只能听他林修的。
若是没记错,她死的那年,阿梓十三,第一次写了圣旨含蓄提到林修年迈特赐金银,送林修致仕,还引了禁兵列于朝堂之上,等着威胁林修领旨……
可惜后果如祁阳自己当年一般,阿梓最后写了一份罪己诏,更是让林修借着清君侧将他身边的人血洗了一遍。
……这些事发生在阿梓赐婚她不久之后,她幽禁在瑾南宫,虽然晓得一点,但是多半靠猜。
约莫也就是此后,阿梓一蹶不振,或者是说再没有一丝的自由,就是她大婚,阿梓也未能露面。
而她重生回来之后,才打听到,当时的旱情从极北的月氏一直蔓延到了京都上蔡。
她死时京都还算不得旱情严重,只是乞丐多了几群,只是胡人却是大肆迁往大齐,曾引发不少暴乱。
至如今,京都上蔡以北,就有不少胡人,在那次旱情中留在大齐。
也就是说,如今的大齐,看似是仍旧如文康帝时一般繁盛,却已经在下坡路上一去不返了。
南方因文康帝时便无暇顾及,几乎没有州官县衙,更因为多是蛮夷归顺而来的民众,不服儒家学说,凶暴残虐。
是以南方劫匪甚多,占山为王,鱼肉百姓。而且岭南一带更是毒蛇猛兽出没,土地贫瘠,且山中有瘴气。京都官员派遣过去……多是等死,更是没有人愿意去管理南方。
而北方多居胡人,脾气暴躁,与大齐本地的子民摩擦甚多,几乎是不日就会发生争斗。最重要的是,北方以放牧为生,先前大旱,牧草到此时仍旧供应不足,是以月氏一族对大齐的国土虎视眈眈,根本不知何时便会出兵。
加之内政混乱,阿梓手里无半分实权……就算有实权,也不知如今的阿梓会这么做。林修手握权政,若只是个权臣也就罢了……偏偏,瞧着像是个佞臣。
权臣要权,胸襟中却有天下,多半有造福百姓攘平内忧外患的气魄。佞臣……眼里只有私利啊。
林修为了挫阿梓锐气,竟将数万灾民性命于不顾,瞧着可不就是个佞臣么?
只是林修在朝中立足数十年,根基极为稳固,若是想要铲除,得先把他的爪牙一点一点地拔去啊……
林家、户部尚书刘瑾怀、兵部侍郎陈平章、还有如今的左右佥都使似乎也是林修的人……
一听见祁阳长公主几个字,顾遥从头顶一直凉到了脚底。
就是惯常她自己也没事自己作画写字,再拿出去卖起阳长公主的字画,绮墨轩的老板也和她自己一起念祁阳长公主几个字。
只是此时猝不及防地从林暄嘴里听见这几个字,却忽地觉得格外微妙,甚至是浑身不舒服。
“你竟见过那位公主?!”
崔十娘一激动,便在另一侧扒拉住林暄的袖子。顾遥恰好垂眼,就看见林暄下意思地躲开,甚至是微微皱起眉,下意识要教训人的模样,只是一瞬间便收敛了,并没有躲开崔十娘的手。
闺中女郎大都喜欢一起嬉闹,根本不会做出这样的动作……至于教训人,都是一些规矩严整的夫人才会做的事。
顾遥唇边攒出点笑意来,果然。
林暄对着崔十娘点点头,然后道:“如传闻中一般,容貌绝好,是天下难有的颜色。只是阿姮的面貌确实,是与那位已经过世的长公主有些神似。”
崔十娘来了兴致:“我听说那位公主曾许给了端平侯……”
顾遥虚虚一握十指,小指却往掌心扣得死紧,贯来习惯地半垂了脸,眉眼倾下去,看不清漆黑的眸子里有什么情绪。
另外两人倒是也没想着去看。
“长公主姿容……怕是也只有那位侯爷配得上,”林暄叹一口气,才道:“只是成亲当时,京城里进了乱党,那长公主的婚事那样浩大,最是容易混水摸鱼……可不就是混进来了逆党,一箭射过来……可不是可惜么?”
林暄是真的颇为崇拜这位长公主,身份姿容气度处处叫她仰望……简直就是她自幼便想成为的模样。最难得的,是先帝欲传长公主大统。
一个女子承大统!是何等出众的一位贵人,寻常女子,哪个敢肖想朝政。
“混进乱党?”原先不说话的顾遥忽地出声,只是声音飘渺了些,像是浮在水里似的。
“这事我晓得!”崔十娘忽地出声抢道,林暄也就不吱声了,谈论这些原本就不好,既然崔十娘说,她自己乐得撇干净,“先帝缠绵病榻,朝政几乎都撒手了,后来今上又……”崔十娘哈哈几声,没直接点评,“恰逢那时起了旱情,不知为何,底下的旱情未曾报上来,因无粮赈灾,导致乱民进了京都……又不知何故,竟然看准了长公主的婚事来刺杀长公主。”
林暄听得漫不经心,她是活过一辈子的人,崔十娘这里用来搪塞无知人的话,她自然不信,更是在后来知道了许多真相。
但是她不会说。
顾遥自然更清楚这些话里满是漏洞……她自己怎么死的,还用问这些道听途说拼凑出来的言辞?
暴乱的流民混进来射杀了她?候府这样好进?都暴乱了还能悄无声息地混进来?
那么多位高权重的,单单死了她一个?
她记得,那时的户部尚书是刘瑾怀,是林修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刘瑾怀坐镇户部,整个朝廷的银钱收支都被握在这两个人手里。
当时大旱,杜杳自己是不知道的,她被锁在瑾南宫里头,但大致可以猜到,是刘瑾怀搞鬼。
于是阿梓无法调动银钱往灾区送粮……至于刘瑾怀为什么要这么做,自然是林修授意,挫阿梓的锐气。
好让阿梓成为一个听话的傀儡,告诉阿梓,他手里一丝儿权都没有,什么都做不了,整个朝堂里的,都只能听他林修的。
若是没记错,她死的那年,阿梓十三,第一次写了圣旨含蓄提到林修年迈特赐金银,送林修致仕,还引了禁兵列于朝堂之上,等着威胁林修领旨……
可惜后果如祁阳自己当年一般,阿梓最后写了一份罪己诏,更是让林修借着清君侧将他身边的人血洗了一遍。
……这些事发生在阿梓赐婚她不久之后,她幽禁在瑾南宫,虽然晓得一点,但是多半靠猜。
约莫也就是此后,阿梓一蹶不振,或者是说再没有一丝的自由,就是她大婚,阿梓也未能露面。
而她重生回来之后,才打听到,当时的旱情从极北的月氏一直蔓延到了京都上蔡。
她死时京都还算不得旱情严重,只是乞丐多了几群,只是胡人却是大肆迁往大齐,曾引发不少暴乱。
至如今,京都上蔡以北,就有不少胡人,在那次旱情中留在大齐。
也就是说,如今的大齐,看似是仍旧如文康帝时一般繁盛,却已经在下坡路上一去不返了。
南方因文康帝时便无暇顾及,几乎没有州官县衙,更因为多是蛮夷归顺而来的民众,不服儒家学说,凶暴残虐。
是以南方劫匪甚多,占山为王,鱼肉百姓。而且岭南一带更是毒蛇猛兽出没,土地贫瘠,且山中有瘴气。京都官员派遣过去……多是等死,更是没有人愿意去管理南方。
而北方多居胡人,脾气暴躁,与大齐本地的子民摩擦甚多,几乎是不日就会发生争斗。最重要的是,北方以放牧为生,先前大旱,牧草到此时仍旧供应不足,是以月氏一族对大齐的国土虎视眈眈,根本不知何时便会出兵。
加之内政混乱,阿梓手里无半分实权……就算有实权,也不知如今的阿梓会这么做。林修手握权政,若只是个权臣也就罢了……偏偏,瞧着像是个佞臣。
权臣要权,胸襟中却有天下,多半有造福百姓攘平内忧外患的气魄。佞臣……眼里只有私利啊。
林修为了挫阿梓锐气,竟将数万灾民性命于不顾,瞧着可不就是个佞臣么?
只是林修在朝中立足数十年,根基极为稳固,若是想要铲除,得先把他的爪牙一点一点地拔去啊……
林家、户部尚书刘瑾怀、兵部侍郎陈平章、还有如今的左右佥都使似乎也是林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