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用柴火烧温泉假冒天然温泉的温泉旅店后来怎么样了?”一口气说出了这无比饶舌的话来,张璇衡深吸了一口气,差点咬到舌头。
舌头上可是连接着动脉血管的。
一旦咬破,出血会很壮观。
所以很多因舌头断掉而死的人,都是过度失血造成休克死,或者窒息后缺氧死。
很惨的。他一想象这个出血量巨大的场面就觉得瘆人得很。
满口都是鲜血,说话还因舌头断裂发不出完整声音,只能在鲜血浸泡下发出含糊、扭曲至极的响动。
其中伴随着血泡的咕嘟声。
舌头会断掉的例子十分少见。
一般都出现在骑马爱好者身上。
他们骑乘马匹时没有闭嘴,恰逢摆动幅度巨大时说话,就会因为嘴巴突然咬合,切掉舌头。
这种人基本救不回来了,即便能救回来,也会变成残疾且遭人嘲笑。
中世纪的时候,有个雇佣骑士就因为咬掉了舌头,受到许多人的耻笑。
被起外号叫断舌xx。吟游诗人甚至把他的事迹写成歌谣,四处传唱。(由于歌谣传颂太广衍生出了许多版本,无法得知初版歌词和作词者姓名。因此该名雇佣骑士的名号已经无法考证)
然后这首诗歌到了哪个地方,就会把其中那位主角的名字换成当地也同样咬掉舌头的角色。
就这样出现了无数魔改版,改着改着,原版是什么都忘掉了。
这可不像《斯卡布罗集市》那种传统民谣,有当地人公认的原版在。
吟游诗人这行本就很乱,且其中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吟游诗人学院之类的机构存在。所以,这些因素就都导致不会有人刻意保存原版歌词了。
可事实上,这种情况会出现大抵也跟原版歌词并不是十分重要有关系。
因为被换掉的只有这么两个地方:断舌xx的这个名字,和事件发生的地点。
你甚至可以随意替换,杜撰出这么一个角色来,然后套上一本里的地名。
比如“永冬城有那么一位骑士~骑马咬断了舌根~他的名字啊~是西啊西蒙斯!”
嗯,第一句就这么出来了。
翻译外国民间歌谣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中文版变得不押韵。
这是翻译中无法避免的情况,可很多时候是因为原版就真的不押韵。
上面也提到过了,很多吟游诗人是根本没什么文化的,不懂该如何更好的编排歌词,也不懂乐器怎么用得更好。
与人们传统上比较浪漫的观念相反,当年从事吟游诗人这一行业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的。
其实就是街头卖艺的,跟他们的性质很像。
不过一些文学作品和后来人们在从事各类文化创作的情况下都开始不断渲染这个职业——或者说,身份的神秘性和浪漫性,让他们被蒙上了一层充满神秘和吸引力的面纱。
这才让大众时常觉得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潇洒,是黑暗的中世纪中的一股清流。
而事实上,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没说错。
张璇衡指的是后半句。毕竟他们一点都不潇洒,反而十分苦逼。中世纪那时候比较潇洒的大概也只有神职人员和贵族阶级了。虽然贵族为了应付种种繁杂的利益也不是很轻松,但毕竟比一般人还是好过太多。
吟游诗人确实苦中作乐,为当时的大众们带来了许多欢愉。
他们最常演唱的地方就是街边、热闹的集市和酒馆中。
许多听到这些或悲伤、或欢快的歌谣的人都可能受到心弦的触动,得到对音乐的享受。
……然后给他赏点钱。
嗯,吟游诗人开始演奏的时候,都会在旁边放个装钱的容器。
毕竟不是想让你白听的,人家把这个当职业,靠打赏吃饭呢。当然这个东西全凭自觉,肯定不能收门票。大家都听在耳朵里,手头宽松愿意资助一下的,就给点铜板帮帮忙。没人给赏钱、大家都“白嫖”的话,吟游诗人可能就觉得这里不好赚钱,去别的地方了。
他们通常四海无家的,走到哪唱到哪,以此讨生活。
嗯,对。没有用错。
不是四海为家,是真的四海无家。他们普遍都穷得叮当响,根本没办法定居下来。
这其中真的有人喜欢四处漂泊、到处旅行。
可他们大部分还是希望能找到个安静的住处,就此定居下来不再离开的。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针对一般吟游诗人而言。
如果你吟诵技巧到了一定程度、碰巧某个贵族还喜欢听诗歌,你还可能被请到他家里成为座上宾。每天只要鸣奏演唱一番便可以衣食无虞。
最牛逼的甚至能来到国王的宴会上,为在座加爵封侯的诸多大人物演唱一整晚,炒热气氛。
时常有吟游诗人被人觉得风流。
他们用情歌很容易就能调动不谙世事的少女的情绪,并趁机和她展开一段也不知道有没有爱情的爱情。
在成功将女孩骗上床后,他们又会很快不知不觉的消失——就好像他们之前许下过的海誓山盟都是放屁一样。
嗯,不对。应该说就是放屁。
假的,全是假的。
如果用比较现代化的词汇就是说,渣男又去撩妹,而且再度得手了。
睡一个丢一个,当晚上床,天不亮跑路。
如此花言巧语博取信任伤害别人的感情,实在人渣至极。
个别胆子大的吟游诗人甚至去睡了女贵族。
……结局如何就不一定了,可能会被她手下的骑士砍死。
为什么没有强调是男性吟游诗人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中世纪时西方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一个女性像别的吟游诗人一样四处游荡、漂泊、到处靠卖唱生存,那她肯定会被大家用有色眼镜看待,认为是个不守规矩、不知廉耻的荡妇。
还没离家多远,就会被教会和恶棍们抓起来吊死、强暴甚至脱光衣服游街,而这一切都是不会有人管的,也没有人会质疑。
大家都会纷纷觉得这么做就对了,然后往她身上扔臭鸡蛋。
舌头上可是连接着动脉血管的。
一旦咬破,出血会很壮观。
所以很多因舌头断掉而死的人,都是过度失血造成休克死,或者窒息后缺氧死。
很惨的。他一想象这个出血量巨大的场面就觉得瘆人得很。
满口都是鲜血,说话还因舌头断裂发不出完整声音,只能在鲜血浸泡下发出含糊、扭曲至极的响动。
其中伴随着血泡的咕嘟声。
舌头会断掉的例子十分少见。
一般都出现在骑马爱好者身上。
他们骑乘马匹时没有闭嘴,恰逢摆动幅度巨大时说话,就会因为嘴巴突然咬合,切掉舌头。
这种人基本救不回来了,即便能救回来,也会变成残疾且遭人嘲笑。
中世纪的时候,有个雇佣骑士就因为咬掉了舌头,受到许多人的耻笑。
被起外号叫断舌xx。吟游诗人甚至把他的事迹写成歌谣,四处传唱。(由于歌谣传颂太广衍生出了许多版本,无法得知初版歌词和作词者姓名。因此该名雇佣骑士的名号已经无法考证)
然后这首诗歌到了哪个地方,就会把其中那位主角的名字换成当地也同样咬掉舌头的角色。
就这样出现了无数魔改版,改着改着,原版是什么都忘掉了。
这可不像《斯卡布罗集市》那种传统民谣,有当地人公认的原版在。
吟游诗人这行本就很乱,且其中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吟游诗人学院之类的机构存在。所以,这些因素就都导致不会有人刻意保存原版歌词了。
可事实上,这种情况会出现大抵也跟原版歌词并不是十分重要有关系。
因为被换掉的只有这么两个地方:断舌xx的这个名字,和事件发生的地点。
你甚至可以随意替换,杜撰出这么一个角色来,然后套上一本里的地名。
比如“永冬城有那么一位骑士~骑马咬断了舌根~他的名字啊~是西啊西蒙斯!”
嗯,第一句就这么出来了。
翻译外国民间歌谣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中文版变得不押韵。
这是翻译中无法避免的情况,可很多时候是因为原版就真的不押韵。
上面也提到过了,很多吟游诗人是根本没什么文化的,不懂该如何更好的编排歌词,也不懂乐器怎么用得更好。
与人们传统上比较浪漫的观念相反,当年从事吟游诗人这一行业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的。
其实就是街头卖艺的,跟他们的性质很像。
不过一些文学作品和后来人们在从事各类文化创作的情况下都开始不断渲染这个职业——或者说,身份的神秘性和浪漫性,让他们被蒙上了一层充满神秘和吸引力的面纱。
这才让大众时常觉得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潇洒,是黑暗的中世纪中的一股清流。
而事实上,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没说错。
张璇衡指的是后半句。毕竟他们一点都不潇洒,反而十分苦逼。中世纪那时候比较潇洒的大概也只有神职人员和贵族阶级了。虽然贵族为了应付种种繁杂的利益也不是很轻松,但毕竟比一般人还是好过太多。
吟游诗人确实苦中作乐,为当时的大众们带来了许多欢愉。
他们最常演唱的地方就是街边、热闹的集市和酒馆中。
许多听到这些或悲伤、或欢快的歌谣的人都可能受到心弦的触动,得到对音乐的享受。
……然后给他赏点钱。
嗯,吟游诗人开始演奏的时候,都会在旁边放个装钱的容器。
毕竟不是想让你白听的,人家把这个当职业,靠打赏吃饭呢。当然这个东西全凭自觉,肯定不能收门票。大家都听在耳朵里,手头宽松愿意资助一下的,就给点铜板帮帮忙。没人给赏钱、大家都“白嫖”的话,吟游诗人可能就觉得这里不好赚钱,去别的地方了。
他们通常四海无家的,走到哪唱到哪,以此讨生活。
嗯,对。没有用错。
不是四海为家,是真的四海无家。他们普遍都穷得叮当响,根本没办法定居下来。
这其中真的有人喜欢四处漂泊、到处旅行。
可他们大部分还是希望能找到个安静的住处,就此定居下来不再离开的。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针对一般吟游诗人而言。
如果你吟诵技巧到了一定程度、碰巧某个贵族还喜欢听诗歌,你还可能被请到他家里成为座上宾。每天只要鸣奏演唱一番便可以衣食无虞。
最牛逼的甚至能来到国王的宴会上,为在座加爵封侯的诸多大人物演唱一整晚,炒热气氛。
时常有吟游诗人被人觉得风流。
他们用情歌很容易就能调动不谙世事的少女的情绪,并趁机和她展开一段也不知道有没有爱情的爱情。
在成功将女孩骗上床后,他们又会很快不知不觉的消失——就好像他们之前许下过的海誓山盟都是放屁一样。
嗯,不对。应该说就是放屁。
假的,全是假的。
如果用比较现代化的词汇就是说,渣男又去撩妹,而且再度得手了。
睡一个丢一个,当晚上床,天不亮跑路。
如此花言巧语博取信任伤害别人的感情,实在人渣至极。
个别胆子大的吟游诗人甚至去睡了女贵族。
……结局如何就不一定了,可能会被她手下的骑士砍死。
为什么没有强调是男性吟游诗人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中世纪时西方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一个女性像别的吟游诗人一样四处游荡、漂泊、到处靠卖唱生存,那她肯定会被大家用有色眼镜看待,认为是个不守规矩、不知廉耻的荡妇。
还没离家多远,就会被教会和恶棍们抓起来吊死、强暴甚至脱光衣服游街,而这一切都是不会有人管的,也没有人会质疑。
大家都会纷纷觉得这么做就对了,然后往她身上扔臭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