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大计
署伏天,难免热些,宁溪正给几个孩子扇蚊子,候建章和宁安悄悄的在门口探头。
几个孩子都是不好哄的年纪,她家儿子云嵩,老二家儿子云柏,老三家闺女云芳,还有她弟弟宁海,大家都去夏收了,留宁溪在家做饭看孩子。
现在他们这里还没有像三十年后那样实现农业机械化,从割麦子,压麦子脱粒,到晒干收仓,基本全部都是人工手动,所以家家都是全家齐上阵。
要不是自家孩子脾气大,谁也哄不了,宁溪宁愿下地干活,这几孩子,最大的云嵩才四岁,最小的云芳才两岁看了几天,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最难伺候的时候,说说听不懂,哄,哄完这个那个又闹了。
实在看不过来,宁溪哄了老四侯建章和三叔家的宁安,一起来帮自己看孩子。这俩今年刚考完小升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反正三叔家闺女多劳力不少也用不到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儿子宁安,侯家劳力也差不多,老四也不是必须劳作的,正好帮宁溪看看孩子。
见这哥俩再门口探头探脑的,宁溪轻身下床,把他俩拉到外间,“小声点,那几个小魔头终于睡着了,你俩找我干嘛?还不赶紧趁这几个睡着了,歇会儿去?”
宁安靠过来,“姐,有钱吗?”
“买冰棍儿?少吃点凉的。”嘴上说着,宁溪就伸手从兜里掏钱给他。
宁溪递过去宁安却没接,“姐,不是要买冰棍儿,不对,我俩是要买冰棍儿,但这不够。你能不能借我二十块?不,十块就行。”
宁溪来了兴趣,“这是要做什么?”如今的冰棍儿产品类型单一,一毛一根的,两毛一根的,二十块钱上百根冰棍儿了。
宁安贼兮兮的说,“我跟老四商量好了,准备去城里批发点冰棍儿来卖,村里代销点卖的冰棍儿要一毛一根,我们去城里批发五分一根。现在大家都在地里收麦子,天这么热,我们要是批发点冰棍儿,去田里的路上转转,肯定能卖出去的。我有同学就已经在卖了,人家冰棍儿厂不管是不是小孩,只要拿钱去就批给我们。这一个暑假能买不少呢,我找我爹要钱,他忙着呢,没搭理我,说我再烦他,就揍我。真不讲理,我挣钱是为了开学交学费的,还不是为了他。”嗯,城里,如今白鹿镇已经不叫白鹿镇了,现在是梁河县城,经过三年的时间,县城终于是搬过来了。
老四再旁边附和,“我也是,妈说让我滚回来看孩子,少出去疯跑。”
宁溪忍着笑,这么大的皮小子,在冰棍儿都是一毛两毛一根儿的物价前提下,少有家长会放心他们这样的孩子折腾,“想法是很好,但是,你们俩要是走了,谁帮我看孩子?这好几个孩子呢,我可忙不过来。”
俩人想了一圈,好像都比较忙,唯一不忙的候老爹,眼睛不好使,看孩子这活,很有难度。好像除了他俩闲人,再没人能帮忙了。
“而且你批发了冰棍儿准备怎么运回来呀?”
“这个好办,我们已经找好了泡沫箱子,还有包裹用的小被子,阿姐你自行车不是没人骑嘛,我们就把箱子绑在车子上,去田边的路上买冰棍儿。”
“是啊,大嫂你就同意了吧,看孩子的事,这样吧,宁安,咱们找你们班的兰兰和翠娟过来帮忙吧,大不了给她们免费吃冰棍儿。”
宁安点点头,似模似样的说,“不过,不能多给,要是多给咱们就赚的少了,一人给一个就好。”
“也行。”
宁溪本来就是逗他们的,没想到,还真能哄来小姑娘帮忙,据说是学校的同学。宁溪看着他们犯傻也不说破,给了他们钱,宁安还似模似样的从作业本上撕了张纸,写了个欠条。
第一天两人回来的时候,蔫哒哒的,一回来就喊热死了,渴死了。
“怎么这卖冰棍的还能渴死呢?热了就吃一根呗,不就少卖一根嘛,也不会亏。”
“吃了,我吃了好几个,都没用,还是好热。”
老四也喝了一大杯水,躺沙发上不动了,“热还不是最悲惨的。”
“最悲惨的是,我们今天赔大发了。”然后宁安就掰着手指头说他们是怎么赔的,“批发回来之后,给兰兰和娟娟那两根儿就别算了。就说我们到了田里之后,没走多远就路过了咱们家的地头。我本来是想让我爹看看,他不给我钱,我也能干起来。结果老四刚喊了一声冰棍儿,宁歌就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我想着她是姐姐,吃一根就吃一根吧。谁知道,宁歌吃完,宁燕又冒出来了,她更狠,不但自己吃,还给我爹和我妈也拿了,拿就拿吧,谁让那是我爹妈呢,”
说着脑袋一晃,叹了口气,“可哪知道,我爹才是最狠的,他不仅自己吃,还擅作主张,拿我的东西当自己的东西,不仅给我大爷大娘。咱们家旁边的地是三旺叔家的,他们一家子人也不少,我爹一人分了一个。我那一箱子,就下去好多。”
然后老四接道,“这还不算完,我俩想着宁安他爹是这样的情况,就别去咱们家附近转了,去压麦场那边转转吧。结果人算不如天算,我哥他们正好拉了一车送到麦场,然后就完了,他们也一样,不仅自己吃,还给旁边石头家、大爷家、二大爷家的人分了不少,又下去一些。”
“再加上我俩自己吃的,唉,本钱是收回来了,可是也将将收回本钱,等于我俩白跑了一圈。”
本以为这俩能放弃了,没想到第二天吃了饭就不见人影了,一直到十点多才回来。上午十点多,已经开始热了,两人回来便老老实实帮忙看孩子,没有再出去。
直到下午昨天那俩小姑娘过来的时候,宁溪才知道这俩干了什么。
昨天虽然没有赚,但也没有赔的一点儿不剩,本钱是拿回来个七七八八的,今天这俩拿着这钱又去批了冰棍儿回来。但他俩却没自己去卖,而是交给了昨天过来帮忙的小姑娘。允诺卖一根,他赚三分,剩下的两分给小姑娘。这俩脑子转的挺快,这就找到代理了,忽悠的技术不错。又不用出本钱,那俩小姑娘到不怕热,二话不说就干了一天。
小姑娘晒的脸红红的,宁溪这外人看了都心疼,多漂亮的小姑娘,她们家里也就让帮忙送个水做个饭,都没让她们下地帮忙,结果跑这卖冰棍儿来了。
“我记得这是你俩同学吧?”
“是啊,我们关系挺好的,要不然不会找她俩。”
呵呵,关系好这么坑人,大热天的让人小姑娘出去卖冰棍儿,他们自己躲在家里凉快,奸商品质完美突现。
过完麦收,宁溪他们就又回了白鹿,不过宁安和老四倒是把卖冰棍当成了正经事,发动关系好的同学,忙活了一个暑假。
升了初中,王桂花让老四过来跟他们住,想让宁溪可以辅导老四功课,宁溪觉得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赶,宁溪干脆把宁安也接了过来,住隔壁李爹家。李爹不在家,宁安就住隔壁,正好和李大娘做个伴儿。反正他们家离学校近,来回多走几步路,总比住宿舍跟那么些人挤着好。正好有了这俩,到了做饭的点儿,也能帮忙看会儿孩子。
李老头之所以不在家,是南下了。李爹迎着改革的春风,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风风火火的就南下了。
说起来宁溪都佩服,虽然四十出头岁,不算老,但即便几十年后,也少有人能在四十岁的时候,还能想着拼一把。
等新开学宁溪把她带的那个班里的刺头捋顺的时候,李老头终于回来了。带回来不少东西,老四和宁安稀罕的不行,但那些顶多算是礼物,比之更好的,宁溪又不是没见过,到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老头弄回来的布料。
李老头说他们家以前是在白鹿镇开布庄的,这次南下,虽然见到不少新奇的好东西,但他觉得还是老本行顺手。
宁溪看了,便宜老爹眼力确实没错,挑的货,料子颜色质量都不错,只是宁溪觉得卖布可能玩不了几年。改革春风已经吹起,很快就吹遍中华大地,经济发展迅速,过不了两年各方面就会发展起来,有了漂亮的成衣,谁还买布自己做衣服啊?
“你爷爷在的时候,布庄是有几个老师傅的,但是这么多年了,怕是已经不在了。而且那些老样式,现在这年轻人应该也看不上,觉得不时髦。”老爹摇摇头,“我在那边,到是见过,有人偷偷从对面运过来的衣服,很多人买,都是为了拿到别处卖的。我原本也动了心思的,样式不错,年轻人肯定喜欢,就是听说来路不好,都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 ,就放弃了。没有好的衣服样子,卖布也能卖几年,新街那边有一间店面没租出去,我准备做老本行。”
画样子么,宁溪到是会画,作四福晋的时候没事可敢,画花样子也算是闲来打发时间的一种消遣。可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会画自己喜欢的风格,没有什么那些所谓的灵感,自己喜欢的风格不一定大众就喜欢。
宁溪或许是觉得,四爷鼓捣(拆)完电视收音机等一系列的影音设备之后,似乎找到了兴趣所在,对这些电子类的产品格外感兴趣,为此还专门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就连宁安都知道暑假赚零花钱了,老爹都能人到中年开始拼事业了,她也许应该做点什么,而不是按部就班的讲课教书,坐吃等死。
既然一时没像四爷那样找到目标,那不如就先从帮老爹画图开始吧。
手动做衣服,宁溪在古代是学会了的,但缝纫机,抱歉,不会。毕竟没穿之前,成衣遍地各种牌子各种款式,没人会去学这个,后俩两个世界又都是古代,没机会学。于是只能叫了宁燕来帮忙,首批图画出来之后,宁溪裁剪,宁燕缝制。把宁溪画的这一系列的样子都做完后,留了她们自己穿的几身,其他的都挂在老爹的布店,卖的还不错,只是买布的人自己做不了那少不得要他们代加工。于是本来家庭主妇的宁燕就多了一个工作,干脆在布店隔出一个小隔间,宁燕在那负责给买布的人裁剪加工衣服。
老爹大概是看到了商机,就问宁溪,以后还画不画的出来。
“应该可以吧。”
虽然没什么灵感不灵感的,但有一点还是可以的,比如根据电影里那些明星的穿的款式,画一些符合当下审美而别家又没有的样式。
老爹好歹当年是布庄的少东家,虽然老了,啊不对,是人到中年,但一些眼光和审美还是在的,一些敏感度也是在的,在宁溪画图宁燕缝制的几次衣服买的不错的情况下。
老爹敏感的察觉了这是个机会,于是很有魄力的,去隔壁省,买了服装厂一批二手设备,李老头不准备按部就班做老本行了,他要奋起做服装。
#论只有一个不靠谱设计师的服装厂能坚持多久#
#论中年大叔奋发图强要做时装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好吧,不管如何,总要试了才知道,宁溪觉得,自己除了在行动上支持,没有更好的办法。随他折腾吧,毕竟老爹还年轻,总不能让他现在就过退休的生活。
从暑假发展代理买冰棍儿就可以看出,有些东西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动脑子的,要不然人家别的孩子都是自己买,就他俩发展起了下家带动了好几个同学让人家给他干活。如今李爹忙活起了服装厂,宁安放学回来见他/大爷忙,很有眼力劲儿的跟在李爹身边看。李爹看他也不捣乱,就由着他,左右是亲侄子,爱学就学去。
翻过年李爹的厂子第一批春装出来的时候,李爹有忙上了销售,宁安才算消停。主要是时间上冲突,他的学习任务也加重了,没那么多精力。
这日宁溪正在给云嵩和宁海辅导功课,按年龄算,云嵩五岁宁海四岁,幼儿园的年纪,可白鹿没有幼儿园。在连义务教育都需要一遍遍强调,一次次重申才能引起重视的时候,没有幼儿园很正常。第二小学倒是有个学前班,宁溪去看过一次就放弃了让孩子去的想法,那就是个看孩子的班儿,什么也学不了,于是宁溪就自己教。
现在管的不严,跟人老师说一声,宁海不行,云嵩到是可以先送去一年级是可以的,只是宁溪不准备培养少年天才,准备明年再送,今年自己先叫着吧,不见得就比不上学校教的,不过是自己教的杂了一些。
这边正教俩孩子背诗呢,就听见外间李大娘的声音,“哎呦,这孩子,怎么穿这么一点儿,春捂秋冻,别冻感冒了。”
“没事大娘,我嫂子呢?”
宁溪出来,见侯建章穿了一件格子的衬衣,袖子还挽到了手肘,这会儿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还不到热的时候,中午这么穿行,等到下午三点以后就有点儿凉了。
“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由于离学校近,平时老四是住宁溪这儿的,周末不上课的时候会回李家村,不过他一般都是周日下午擦黑的时候才回来,今天这没到中午就回来了,是有点早。
“主要是家里的气氛太诡异了,我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出来了。”
“发生什么事了?”
老四耸耸肩,“家里就那么些个人,还不就那么些个事,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要别扭的,大人的世界真复杂。二嫂要回娘家,妈不同意,好像那意思是怕二嫂一去不回。二嫂哭的眼睛红红的,妈也拉着脸不高兴,反正她们谁也没有说服谁,僵持着呢,”
这是听过也就过了,宁溪也没在意,大家已经分家了,家里也有长辈老子在,左右也轮不到他们当哥嫂的操心。
谁知道等过了一周回去的时候,还在僵持着。
署伏天,难免热些,宁溪正给几个孩子扇蚊子,候建章和宁安悄悄的在门口探头。
几个孩子都是不好哄的年纪,她家儿子云嵩,老二家儿子云柏,老三家闺女云芳,还有她弟弟宁海,大家都去夏收了,留宁溪在家做饭看孩子。
现在他们这里还没有像三十年后那样实现农业机械化,从割麦子,压麦子脱粒,到晒干收仓,基本全部都是人工手动,所以家家都是全家齐上阵。
要不是自家孩子脾气大,谁也哄不了,宁溪宁愿下地干活,这几孩子,最大的云嵩才四岁,最小的云芳才两岁看了几天,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最难伺候的时候,说说听不懂,哄,哄完这个那个又闹了。
实在看不过来,宁溪哄了老四侯建章和三叔家的宁安,一起来帮自己看孩子。这俩今年刚考完小升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反正三叔家闺女多劳力不少也用不到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儿子宁安,侯家劳力也差不多,老四也不是必须劳作的,正好帮宁溪看看孩子。
见这哥俩再门口探头探脑的,宁溪轻身下床,把他俩拉到外间,“小声点,那几个小魔头终于睡着了,你俩找我干嘛?还不赶紧趁这几个睡着了,歇会儿去?”
宁安靠过来,“姐,有钱吗?”
“买冰棍儿?少吃点凉的。”嘴上说着,宁溪就伸手从兜里掏钱给他。
宁溪递过去宁安却没接,“姐,不是要买冰棍儿,不对,我俩是要买冰棍儿,但这不够。你能不能借我二十块?不,十块就行。”
宁溪来了兴趣,“这是要做什么?”如今的冰棍儿产品类型单一,一毛一根的,两毛一根的,二十块钱上百根冰棍儿了。
宁安贼兮兮的说,“我跟老四商量好了,准备去城里批发点冰棍儿来卖,村里代销点卖的冰棍儿要一毛一根,我们去城里批发五分一根。现在大家都在地里收麦子,天这么热,我们要是批发点冰棍儿,去田里的路上转转,肯定能卖出去的。我有同学就已经在卖了,人家冰棍儿厂不管是不是小孩,只要拿钱去就批给我们。这一个暑假能买不少呢,我找我爹要钱,他忙着呢,没搭理我,说我再烦他,就揍我。真不讲理,我挣钱是为了开学交学费的,还不是为了他。”嗯,城里,如今白鹿镇已经不叫白鹿镇了,现在是梁河县城,经过三年的时间,县城终于是搬过来了。
老四再旁边附和,“我也是,妈说让我滚回来看孩子,少出去疯跑。”
宁溪忍着笑,这么大的皮小子,在冰棍儿都是一毛两毛一根儿的物价前提下,少有家长会放心他们这样的孩子折腾,“想法是很好,但是,你们俩要是走了,谁帮我看孩子?这好几个孩子呢,我可忙不过来。”
俩人想了一圈,好像都比较忙,唯一不忙的候老爹,眼睛不好使,看孩子这活,很有难度。好像除了他俩闲人,再没人能帮忙了。
“而且你批发了冰棍儿准备怎么运回来呀?”
“这个好办,我们已经找好了泡沫箱子,还有包裹用的小被子,阿姐你自行车不是没人骑嘛,我们就把箱子绑在车子上,去田边的路上买冰棍儿。”
“是啊,大嫂你就同意了吧,看孩子的事,这样吧,宁安,咱们找你们班的兰兰和翠娟过来帮忙吧,大不了给她们免费吃冰棍儿。”
宁安点点头,似模似样的说,“不过,不能多给,要是多给咱们就赚的少了,一人给一个就好。”
“也行。”
宁溪本来就是逗他们的,没想到,还真能哄来小姑娘帮忙,据说是学校的同学。宁溪看着他们犯傻也不说破,给了他们钱,宁安还似模似样的从作业本上撕了张纸,写了个欠条。
第一天两人回来的时候,蔫哒哒的,一回来就喊热死了,渴死了。
“怎么这卖冰棍的还能渴死呢?热了就吃一根呗,不就少卖一根嘛,也不会亏。”
“吃了,我吃了好几个,都没用,还是好热。”
老四也喝了一大杯水,躺沙发上不动了,“热还不是最悲惨的。”
“最悲惨的是,我们今天赔大发了。”然后宁安就掰着手指头说他们是怎么赔的,“批发回来之后,给兰兰和娟娟那两根儿就别算了。就说我们到了田里之后,没走多远就路过了咱们家的地头。我本来是想让我爹看看,他不给我钱,我也能干起来。结果老四刚喊了一声冰棍儿,宁歌就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我想着她是姐姐,吃一根就吃一根吧。谁知道,宁歌吃完,宁燕又冒出来了,她更狠,不但自己吃,还给我爹和我妈也拿了,拿就拿吧,谁让那是我爹妈呢,”
说着脑袋一晃,叹了口气,“可哪知道,我爹才是最狠的,他不仅自己吃,还擅作主张,拿我的东西当自己的东西,不仅给我大爷大娘。咱们家旁边的地是三旺叔家的,他们一家子人也不少,我爹一人分了一个。我那一箱子,就下去好多。”
然后老四接道,“这还不算完,我俩想着宁安他爹是这样的情况,就别去咱们家附近转了,去压麦场那边转转吧。结果人算不如天算,我哥他们正好拉了一车送到麦场,然后就完了,他们也一样,不仅自己吃,还给旁边石头家、大爷家、二大爷家的人分了不少,又下去一些。”
“再加上我俩自己吃的,唉,本钱是收回来了,可是也将将收回本钱,等于我俩白跑了一圈。”
本以为这俩能放弃了,没想到第二天吃了饭就不见人影了,一直到十点多才回来。上午十点多,已经开始热了,两人回来便老老实实帮忙看孩子,没有再出去。
直到下午昨天那俩小姑娘过来的时候,宁溪才知道这俩干了什么。
昨天虽然没有赚,但也没有赔的一点儿不剩,本钱是拿回来个七七八八的,今天这俩拿着这钱又去批了冰棍儿回来。但他俩却没自己去卖,而是交给了昨天过来帮忙的小姑娘。允诺卖一根,他赚三分,剩下的两分给小姑娘。这俩脑子转的挺快,这就找到代理了,忽悠的技术不错。又不用出本钱,那俩小姑娘到不怕热,二话不说就干了一天。
小姑娘晒的脸红红的,宁溪这外人看了都心疼,多漂亮的小姑娘,她们家里也就让帮忙送个水做个饭,都没让她们下地帮忙,结果跑这卖冰棍儿来了。
“我记得这是你俩同学吧?”
“是啊,我们关系挺好的,要不然不会找她俩。”
呵呵,关系好这么坑人,大热天的让人小姑娘出去卖冰棍儿,他们自己躲在家里凉快,奸商品质完美突现。
过完麦收,宁溪他们就又回了白鹿,不过宁安和老四倒是把卖冰棍当成了正经事,发动关系好的同学,忙活了一个暑假。
升了初中,王桂花让老四过来跟他们住,想让宁溪可以辅导老四功课,宁溪觉得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赶,宁溪干脆把宁安也接了过来,住隔壁李爹家。李爹不在家,宁安就住隔壁,正好和李大娘做个伴儿。反正他们家离学校近,来回多走几步路,总比住宿舍跟那么些人挤着好。正好有了这俩,到了做饭的点儿,也能帮忙看会儿孩子。
李老头之所以不在家,是南下了。李爹迎着改革的春风,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风风火火的就南下了。
说起来宁溪都佩服,虽然四十出头岁,不算老,但即便几十年后,也少有人能在四十岁的时候,还能想着拼一把。
等新开学宁溪把她带的那个班里的刺头捋顺的时候,李老头终于回来了。带回来不少东西,老四和宁安稀罕的不行,但那些顶多算是礼物,比之更好的,宁溪又不是没见过,到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老头弄回来的布料。
李老头说他们家以前是在白鹿镇开布庄的,这次南下,虽然见到不少新奇的好东西,但他觉得还是老本行顺手。
宁溪看了,便宜老爹眼力确实没错,挑的货,料子颜色质量都不错,只是宁溪觉得卖布可能玩不了几年。改革春风已经吹起,很快就吹遍中华大地,经济发展迅速,过不了两年各方面就会发展起来,有了漂亮的成衣,谁还买布自己做衣服啊?
“你爷爷在的时候,布庄是有几个老师傅的,但是这么多年了,怕是已经不在了。而且那些老样式,现在这年轻人应该也看不上,觉得不时髦。”老爹摇摇头,“我在那边,到是见过,有人偷偷从对面运过来的衣服,很多人买,都是为了拿到别处卖的。我原本也动了心思的,样式不错,年轻人肯定喜欢,就是听说来路不好,都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 ,就放弃了。没有好的衣服样子,卖布也能卖几年,新街那边有一间店面没租出去,我准备做老本行。”
画样子么,宁溪到是会画,作四福晋的时候没事可敢,画花样子也算是闲来打发时间的一种消遣。可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会画自己喜欢的风格,没有什么那些所谓的灵感,自己喜欢的风格不一定大众就喜欢。
宁溪或许是觉得,四爷鼓捣(拆)完电视收音机等一系列的影音设备之后,似乎找到了兴趣所在,对这些电子类的产品格外感兴趣,为此还专门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就连宁安都知道暑假赚零花钱了,老爹都能人到中年开始拼事业了,她也许应该做点什么,而不是按部就班的讲课教书,坐吃等死。
既然一时没像四爷那样找到目标,那不如就先从帮老爹画图开始吧。
手动做衣服,宁溪在古代是学会了的,但缝纫机,抱歉,不会。毕竟没穿之前,成衣遍地各种牌子各种款式,没人会去学这个,后俩两个世界又都是古代,没机会学。于是只能叫了宁燕来帮忙,首批图画出来之后,宁溪裁剪,宁燕缝制。把宁溪画的这一系列的样子都做完后,留了她们自己穿的几身,其他的都挂在老爹的布店,卖的还不错,只是买布的人自己做不了那少不得要他们代加工。于是本来家庭主妇的宁燕就多了一个工作,干脆在布店隔出一个小隔间,宁燕在那负责给买布的人裁剪加工衣服。
老爹大概是看到了商机,就问宁溪,以后还画不画的出来。
“应该可以吧。”
虽然没什么灵感不灵感的,但有一点还是可以的,比如根据电影里那些明星的穿的款式,画一些符合当下审美而别家又没有的样式。
老爹好歹当年是布庄的少东家,虽然老了,啊不对,是人到中年,但一些眼光和审美还是在的,一些敏感度也是在的,在宁溪画图宁燕缝制的几次衣服买的不错的情况下。
老爹敏感的察觉了这是个机会,于是很有魄力的,去隔壁省,买了服装厂一批二手设备,李老头不准备按部就班做老本行了,他要奋起做服装。
#论只有一个不靠谱设计师的服装厂能坚持多久#
#论中年大叔奋发图强要做时装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好吧,不管如何,总要试了才知道,宁溪觉得,自己除了在行动上支持,没有更好的办法。随他折腾吧,毕竟老爹还年轻,总不能让他现在就过退休的生活。
从暑假发展代理买冰棍儿就可以看出,有些东西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动脑子的,要不然人家别的孩子都是自己买,就他俩发展起了下家带动了好几个同学让人家给他干活。如今李爹忙活起了服装厂,宁安放学回来见他/大爷忙,很有眼力劲儿的跟在李爹身边看。李爹看他也不捣乱,就由着他,左右是亲侄子,爱学就学去。
翻过年李爹的厂子第一批春装出来的时候,李爹有忙上了销售,宁安才算消停。主要是时间上冲突,他的学习任务也加重了,没那么多精力。
这日宁溪正在给云嵩和宁海辅导功课,按年龄算,云嵩五岁宁海四岁,幼儿园的年纪,可白鹿没有幼儿园。在连义务教育都需要一遍遍强调,一次次重申才能引起重视的时候,没有幼儿园很正常。第二小学倒是有个学前班,宁溪去看过一次就放弃了让孩子去的想法,那就是个看孩子的班儿,什么也学不了,于是宁溪就自己教。
现在管的不严,跟人老师说一声,宁海不行,云嵩到是可以先送去一年级是可以的,只是宁溪不准备培养少年天才,准备明年再送,今年自己先叫着吧,不见得就比不上学校教的,不过是自己教的杂了一些。
这边正教俩孩子背诗呢,就听见外间李大娘的声音,“哎呦,这孩子,怎么穿这么一点儿,春捂秋冻,别冻感冒了。”
“没事大娘,我嫂子呢?”
宁溪出来,见侯建章穿了一件格子的衬衣,袖子还挽到了手肘,这会儿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还不到热的时候,中午这么穿行,等到下午三点以后就有点儿凉了。
“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由于离学校近,平时老四是住宁溪这儿的,周末不上课的时候会回李家村,不过他一般都是周日下午擦黑的时候才回来,今天这没到中午就回来了,是有点早。
“主要是家里的气氛太诡异了,我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出来了。”
“发生什么事了?”
老四耸耸肩,“家里就那么些个人,还不就那么些个事,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要别扭的,大人的世界真复杂。二嫂要回娘家,妈不同意,好像那意思是怕二嫂一去不回。二嫂哭的眼睛红红的,妈也拉着脸不高兴,反正她们谁也没有说服谁,僵持着呢,”
这是听过也就过了,宁溪也没在意,大家已经分家了,家里也有长辈老子在,左右也轮不到他们当哥嫂的操心。
谁知道等过了一周回去的时候,还在僵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