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站在午门之前。
这些天他每天都准时来到午门前,请求进宫面见皇上,可是每一天全都吃了闭门羹。
守门的禁军每天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皇上身染疾病,身体不适,需要安心静养,任何人都不见。
这样的回答夏原吉已经听了很多天了。
身体不适?这谁信哪?
自从皇上登基以来,素来一直是严于律己,虽然日理万机,却还是事必躬亲,就算偶尔染上一些小疾,也是强撑着病体,从来不会因此放下政事不理。
即使是逢年过节,他也只是安排半天的时间在御花园自己呆上一会儿,放松一下,就权当是节庆应景了。
身居至尊之位,却如此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毫不放松,这也是令夏原吉等一众文臣们由衷的钦佩皇上的原因。
皇上如此勤政,将天下事放在自己心上,何愁大明江山不能繁荣太平,天下万民不能安居乐业,何愁不能迎来一个全新的太平盛世?
可是这一次,皇上却反常的一连十几日不曾临朝听政,甚至连蹇义和夏原吉这样的重臣也屡次求见也无法入宫一睹皇上的龙颜,这实在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如果真的像这些禁军所说的那样,皇上染上疾病,身体不适,不能接见的话,只怕这病绝非什么小疾,而是生死攸关的重症。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皇上危在旦夕,那么承继大统的各项准备,就应该要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了。
然而宫中却没有一点动静,甚至一点风声也没传出来,没人知道宫中的情况究竟如何了,连太子殿下也是无法入宫探视,只能天天坐在东宫之中急得干跺脚。
这时候,夏原吉不由得开始怀念起仁孝徐皇后来。
徐皇后是开国元勋中山武宁王徐达的长女,自幼被太祖皇帝选入宫中,陪在燕王朱棣之侧。十五岁便由太祖皇帝做主,正式册立为燕王妃。
徐皇后自幼饱读诗书,精通韬略,被人称为“女诸生”,不但极其聪慧,而且与朱棣的感情极好,一直是他的贤内助。
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对于燕王朱棣这个儿子颇有顾虑,尤其是皇太子朱标病逝之后,立了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唯恐朱棣太过于能干,会威胁到未来孙子的皇位。全靠了徐皇后一面尽心侍奉太祖皇帝与孝慈高皇后马氏,一面又建议朱棣韬光养晦,隐藏锋芒,这才令太祖皇帝始终没有对朱棣下手。
后来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靖难之役爆发,朱棣领军征战在外,徐皇后和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参议军事,成功抵挡住了李景隆的十万大军,令朱棣没有后顾之忧。
后来南京城破,建文帝失踪,朱棣登基称帝,册立徐氏为皇后,昭告天下。
在母仪天下之后,徐皇后依然运用她卓越的才学与政治眼光,时刻影响着朱棣的许多国策和用人。她关心百姓疾苦,主张休养生息,提倡任用贤能,并且待人一向宽厚仁爱,深得百官拥戴,只可惜天不假年,永乐五年她便突然薨毙了。
同年,她的弟弟徐辉祖也突然死了,据说是伤心姐姐之死病重不治,不过坊间一直有一种传闻,其实是徐皇后在临死前下令秘密毒死的。
徐辉祖是中山王徐达长子,徐皇后之弟,少年成名,精通兵法韬略,而且对于建文帝极为忠诚。建文登基伊始,他便大义灭亲,建议首先应该铲除燕王朱棣,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李景隆屡战屡败,他更是临危受命,领兵与朱棣作战,几次救出主帅李景隆。
可惜后来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却第一个献出城门,朱棣因而得以兵不血刃,入主南京。徐辉祖拒不参见朱棣,拒不承认朱棣的皇位,因而被朱棣一直软禁在府邸之中,其实不过就是因为徐皇后的缘故才没有杀他。
如今徐皇后既薨,再没人能够压制住徐辉祖,徐皇后太了解自己的这个弟弟了,唯恐他会忍不住跳出来策动反对朱棣,令徐家有灭顶之灾,更令天下再度陷入战乱,所以徐皇后才会秘密的毒死自己的亲弟弟,为了徐家,为了朱棣,更是为了天下。
如此的巾帼英豪,天下须眉男儿又有几人能及?
可惜,徐皇后实在是走得太早了,夏原吉忍不住在心中哀叹道。
如果现在徐皇后还在的话,他一定有办法通过徐皇后了解宫中真实的情形,可惜徐皇后已经不在了,这宫门深似海,再也没人能知道此刻深宫之中究竟在发生着什么。
起初,夏原吉最为担心的人是汉王朱高煦。
此人统军多年,在军中的声望极高,根基很深,如今英国公张辅又领军远征安南,不在京中,若是汉王朱高煦利用这一点控制了皇城禁军,秘密的扣押了皇上,想要谋朝篡位,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他这些年为了太子之位,与兄长朱高炽之间的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
他对于皇位是如此的渴望,而且以他暴烈鲁莽的性格,绝对有可能会这么做。
自古以来的历朝历代,为了皇权之争,兄弟相斗,甚至于父子相残的事情,发生得还少吗?
可是几天之前与淇国公丘福在路边的那一次偶遇,却令夏原吉改变了看法。
那哪里是什么偶遇啊?丘福分明就是奉了汉王朱高煦的指令,专门在路边向相候,特意来探听向夏原吉的口风的。夏原吉甚至可以断定,当时在丘福身后的那辆马车上,坐着的正是汉王朱高煦本人!
可是这么一来,另外的一个问题又来了,既然汉王朱高煦这么急于打探自己的口风,那么说明其实他对于如今皇宫中这不寻常的一切也是充满了猜疑,一无所知的。
这样看来,这一切并非是出自汉王朱高煦的手笔。
仔细想想也对,这世间大部分的事物,其外表和内里往往都是表里不一,背道而驰的。
汉王朱高煦表面上性格暴躁,十分强悍,可是却正说明了他的内心其实是十分软弱,优柔寡断的人,这样的人要指望他痛下决心,干出这样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似乎是有些不太可能的。
(《明史》记载,朱高煦一直骄横跋扈,夺嫡之争终未成功,朱高炽成功登基,称为明仁宗。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朱高煦想利用太子朱瞻基回京奔丧的半路伏杀之,因行动仓促,朱瞻基又有了防备,未能成功。
随后朱瞻基登基成为明宣宗,朱高煦于是起兵造反,骄横狂妄的对侄子下战书,明宣宗于是决定御驾亲征。岂料朱高煦听说这个消息竟然吓破了胆,迟迟没有动作,贻误军机,导致被围困在了乐安城中。
被围当夜,朱高煦竟然毫无斗志,连夜烧毁造反用的兵器和书信,想要出城投降,被手下将领阻止。他假意回府,竟然半路偷偷跑出城外投降。
平叛之后,明宣宗诛杀叛党计两千余人,却没杀朱高煦,只是将他全家软禁在皇城西安门内,供应如常,还常常亲自前去探望。朱高煦见状渐渐又骄横起来,一次在明宣宗来探望他之时,竟然故意绊倒明宣宗,以此嘲笑他与其父一样肥胖臃肿,行动不便。
明宣宗盛怒之下令人将朱高煦罩在铜缸之下,四面以炭火炙烤,活活将他炙死在铜缸之中。朱高煦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与他优柔软弱和骄横狂妄的性格,不无关系。)
可是如果皇宫之中现在这不正常的乱局并非是汉王朱高煦所为,那又会是谁呢?
太子朱高炽吗?
不,这个孩子自己太了解了,他一向是宽厚仁孝,礼贤下士,绝不可能会做出这等丧心病狂,弑父夺权的行为来。
再说了,他之所以能够一直以来稳坐太子之位,没有被汉王朱高煦的各种阴谋诡计所击倒,全靠了蹇义、夏原吉之流的良臣出谋划策。
他即便是起了这夺权之心,也断断没有能力去控制这皇城的禁军各卫,造成目前这样的局面。
既不是太子,也不是汉王,那么现在真正控制着这皇宫的人究竟是谁呢?
事到如今,只剩下了一个猜测,也是夏原吉心中最害怕的答案,那就是,宦官内侍!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着宦官乱权的先例,轻则祸乱朝纲,重则倾覆天下!
正是有感于此,太祖皇帝才会下令,宫中的宦官内侍,一律不得学习识字,在他看来,若是宦官全都没有文化,大字不识,自然也不能干政,也无从乱政了。到了建文帝朱允炆当朝时期,这一法令更是变本加厉,但凡发现宦官识字的,轻则断手断足,重则杀头灭族。
只是没想到,这么一来反而令得这些宦官们不但对建文帝刻骨的仇恨,更是纷纷倒向了燕王朱棣。以致于靖难之役时,建文帝这边的情报,大到军事机密,小到建文帝一天的生活起居,燕王朱棣全都了如指掌。
如此一来,建文帝焉能不败?
而朱棣登基之后,论功行赏,首当其冲的就是废止了宦官不得识字的禁令,反而搭理提拔任用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宦官,到了重要的岗位上,甚至是统军的位置。
比如,在甘肃统领黑甲卫的马靖,比如率领船队远航西洋的郑和,又比如,王全!
这些天他每天都准时来到午门前,请求进宫面见皇上,可是每一天全都吃了闭门羹。
守门的禁军每天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皇上身染疾病,身体不适,需要安心静养,任何人都不见。
这样的回答夏原吉已经听了很多天了。
身体不适?这谁信哪?
自从皇上登基以来,素来一直是严于律己,虽然日理万机,却还是事必躬亲,就算偶尔染上一些小疾,也是强撑着病体,从来不会因此放下政事不理。
即使是逢年过节,他也只是安排半天的时间在御花园自己呆上一会儿,放松一下,就权当是节庆应景了。
身居至尊之位,却如此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毫不放松,这也是令夏原吉等一众文臣们由衷的钦佩皇上的原因。
皇上如此勤政,将天下事放在自己心上,何愁大明江山不能繁荣太平,天下万民不能安居乐业,何愁不能迎来一个全新的太平盛世?
可是这一次,皇上却反常的一连十几日不曾临朝听政,甚至连蹇义和夏原吉这样的重臣也屡次求见也无法入宫一睹皇上的龙颜,这实在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如果真的像这些禁军所说的那样,皇上染上疾病,身体不适,不能接见的话,只怕这病绝非什么小疾,而是生死攸关的重症。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皇上危在旦夕,那么承继大统的各项准备,就应该要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了。
然而宫中却没有一点动静,甚至一点风声也没传出来,没人知道宫中的情况究竟如何了,连太子殿下也是无法入宫探视,只能天天坐在东宫之中急得干跺脚。
这时候,夏原吉不由得开始怀念起仁孝徐皇后来。
徐皇后是开国元勋中山武宁王徐达的长女,自幼被太祖皇帝选入宫中,陪在燕王朱棣之侧。十五岁便由太祖皇帝做主,正式册立为燕王妃。
徐皇后自幼饱读诗书,精通韬略,被人称为“女诸生”,不但极其聪慧,而且与朱棣的感情极好,一直是他的贤内助。
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对于燕王朱棣这个儿子颇有顾虑,尤其是皇太子朱标病逝之后,立了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唯恐朱棣太过于能干,会威胁到未来孙子的皇位。全靠了徐皇后一面尽心侍奉太祖皇帝与孝慈高皇后马氏,一面又建议朱棣韬光养晦,隐藏锋芒,这才令太祖皇帝始终没有对朱棣下手。
后来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靖难之役爆发,朱棣领军征战在外,徐皇后和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参议军事,成功抵挡住了李景隆的十万大军,令朱棣没有后顾之忧。
后来南京城破,建文帝失踪,朱棣登基称帝,册立徐氏为皇后,昭告天下。
在母仪天下之后,徐皇后依然运用她卓越的才学与政治眼光,时刻影响着朱棣的许多国策和用人。她关心百姓疾苦,主张休养生息,提倡任用贤能,并且待人一向宽厚仁爱,深得百官拥戴,只可惜天不假年,永乐五年她便突然薨毙了。
同年,她的弟弟徐辉祖也突然死了,据说是伤心姐姐之死病重不治,不过坊间一直有一种传闻,其实是徐皇后在临死前下令秘密毒死的。
徐辉祖是中山王徐达长子,徐皇后之弟,少年成名,精通兵法韬略,而且对于建文帝极为忠诚。建文登基伊始,他便大义灭亲,建议首先应该铲除燕王朱棣,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李景隆屡战屡败,他更是临危受命,领兵与朱棣作战,几次救出主帅李景隆。
可惜后来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却第一个献出城门,朱棣因而得以兵不血刃,入主南京。徐辉祖拒不参见朱棣,拒不承认朱棣的皇位,因而被朱棣一直软禁在府邸之中,其实不过就是因为徐皇后的缘故才没有杀他。
如今徐皇后既薨,再没人能够压制住徐辉祖,徐皇后太了解自己的这个弟弟了,唯恐他会忍不住跳出来策动反对朱棣,令徐家有灭顶之灾,更令天下再度陷入战乱,所以徐皇后才会秘密的毒死自己的亲弟弟,为了徐家,为了朱棣,更是为了天下。
如此的巾帼英豪,天下须眉男儿又有几人能及?
可惜,徐皇后实在是走得太早了,夏原吉忍不住在心中哀叹道。
如果现在徐皇后还在的话,他一定有办法通过徐皇后了解宫中真实的情形,可惜徐皇后已经不在了,这宫门深似海,再也没人能知道此刻深宫之中究竟在发生着什么。
起初,夏原吉最为担心的人是汉王朱高煦。
此人统军多年,在军中的声望极高,根基很深,如今英国公张辅又领军远征安南,不在京中,若是汉王朱高煦利用这一点控制了皇城禁军,秘密的扣押了皇上,想要谋朝篡位,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他这些年为了太子之位,与兄长朱高炽之间的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
他对于皇位是如此的渴望,而且以他暴烈鲁莽的性格,绝对有可能会这么做。
自古以来的历朝历代,为了皇权之争,兄弟相斗,甚至于父子相残的事情,发生得还少吗?
可是几天之前与淇国公丘福在路边的那一次偶遇,却令夏原吉改变了看法。
那哪里是什么偶遇啊?丘福分明就是奉了汉王朱高煦的指令,专门在路边向相候,特意来探听向夏原吉的口风的。夏原吉甚至可以断定,当时在丘福身后的那辆马车上,坐着的正是汉王朱高煦本人!
可是这么一来,另外的一个问题又来了,既然汉王朱高煦这么急于打探自己的口风,那么说明其实他对于如今皇宫中这不寻常的一切也是充满了猜疑,一无所知的。
这样看来,这一切并非是出自汉王朱高煦的手笔。
仔细想想也对,这世间大部分的事物,其外表和内里往往都是表里不一,背道而驰的。
汉王朱高煦表面上性格暴躁,十分强悍,可是却正说明了他的内心其实是十分软弱,优柔寡断的人,这样的人要指望他痛下决心,干出这样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似乎是有些不太可能的。
(《明史》记载,朱高煦一直骄横跋扈,夺嫡之争终未成功,朱高炽成功登基,称为明仁宗。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朱高煦想利用太子朱瞻基回京奔丧的半路伏杀之,因行动仓促,朱瞻基又有了防备,未能成功。
随后朱瞻基登基成为明宣宗,朱高煦于是起兵造反,骄横狂妄的对侄子下战书,明宣宗于是决定御驾亲征。岂料朱高煦听说这个消息竟然吓破了胆,迟迟没有动作,贻误军机,导致被围困在了乐安城中。
被围当夜,朱高煦竟然毫无斗志,连夜烧毁造反用的兵器和书信,想要出城投降,被手下将领阻止。他假意回府,竟然半路偷偷跑出城外投降。
平叛之后,明宣宗诛杀叛党计两千余人,却没杀朱高煦,只是将他全家软禁在皇城西安门内,供应如常,还常常亲自前去探望。朱高煦见状渐渐又骄横起来,一次在明宣宗来探望他之时,竟然故意绊倒明宣宗,以此嘲笑他与其父一样肥胖臃肿,行动不便。
明宣宗盛怒之下令人将朱高煦罩在铜缸之下,四面以炭火炙烤,活活将他炙死在铜缸之中。朱高煦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与他优柔软弱和骄横狂妄的性格,不无关系。)
可是如果皇宫之中现在这不正常的乱局并非是汉王朱高煦所为,那又会是谁呢?
太子朱高炽吗?
不,这个孩子自己太了解了,他一向是宽厚仁孝,礼贤下士,绝不可能会做出这等丧心病狂,弑父夺权的行为来。
再说了,他之所以能够一直以来稳坐太子之位,没有被汉王朱高煦的各种阴谋诡计所击倒,全靠了蹇义、夏原吉之流的良臣出谋划策。
他即便是起了这夺权之心,也断断没有能力去控制这皇城的禁军各卫,造成目前这样的局面。
既不是太子,也不是汉王,那么现在真正控制着这皇宫的人究竟是谁呢?
事到如今,只剩下了一个猜测,也是夏原吉心中最害怕的答案,那就是,宦官内侍!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着宦官乱权的先例,轻则祸乱朝纲,重则倾覆天下!
正是有感于此,太祖皇帝才会下令,宫中的宦官内侍,一律不得学习识字,在他看来,若是宦官全都没有文化,大字不识,自然也不能干政,也无从乱政了。到了建文帝朱允炆当朝时期,这一法令更是变本加厉,但凡发现宦官识字的,轻则断手断足,重则杀头灭族。
只是没想到,这么一来反而令得这些宦官们不但对建文帝刻骨的仇恨,更是纷纷倒向了燕王朱棣。以致于靖难之役时,建文帝这边的情报,大到军事机密,小到建文帝一天的生活起居,燕王朱棣全都了如指掌。
如此一来,建文帝焉能不败?
而朱棣登基之后,论功行赏,首当其冲的就是废止了宦官不得识字的禁令,反而搭理提拔任用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宦官,到了重要的岗位上,甚至是统军的位置。
比如,在甘肃统领黑甲卫的马靖,比如率领船队远航西洋的郑和,又比如,王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最新章节,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最新章节,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