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后,开科举之道,让读书人专事科举,以至文武殊途。到了宋,明两朝,有感于唐朝末年,军阀割据,所以朝廷上下讲究以文御武。让读书人专门去读书,不要学习武事,而专门读书好了,打战的事专门由武将担当。
习文不习武的读书人,就容易丧失汉隋以来一直传承的尚武精神。
尚武并非是去让人去和别人持强斗狠,而是通过竞争,来培养男人心底的血性。而一个读书人失去血性,只有两种样子,一种是懦弱不敢当事,大事临头做缩头乌龟,没有担当,还有一种就是在现实中通过牢骚,抨击各种不公,以这种挑战权威的方式,来假装自己很有血性。
一直被后世视为先进的科举选拔之制,但最终反而成了毒瘤。科举制事实上还不如汉唐时,以察举制,征辟制选拔方式,虽然士族门阀垄断了人才资源。但至少贵族世家中男子,培养方式下一代的方式不会偏科。
当然李重九反对科举制,而并不是要废除科举制,眼下士族力量空前强大,不用科举制的方式,无法将选材大权把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从国家利益上来考量。
只是他将科举制取材方式改一改,改变隋唐明清单单以文取士的陋习,同时给读书人第二个出路,就是入讲武堂学习,有了这条出路,读书人就不会只在读书科举之路,也可以文武兼修。李重九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读书人的尚武精神。
自汉唐以后,中国真正用读书人来当兵。袁世凯算是第一人。当时中国经历甲午之痛后,袁世凯小站练兵。全面模仿德**制,吸纳有文化的读书人。有志青年当兵,成就了中国近代陆军的雏形。
就在幽京这风雪连天时,关中灞水河畔的长安城也是落下一场大雪。
大雪覆盖了宫殿上的琉璃瓦,在广袤的屋舍中,入夜的钟声,悠然回荡。
李渊所在无极宫中,一片灯火通明。
大唐之主李渊,此刻正看着左右近侍在他面前缓缓展开的地图,目光森然。
一旁内史令萧瑀向李渊道:“眼下征梁之战已是大获全胜。我军攻势凌厉,已是攻下江陵,萧铣不战而逃,率万余士卒和家眷,乘舟逃亡。李靖率战舰追击数百里,后得知楚帝林士弘陈兵下游,故而暂时退兵。眼下荆州,交州诸州各郡都已是献表投降,萧铣只剩下豫章等数郡苟延残喘。”
李渊笑了两声道:“李孝恭。李靖二人破萧铣如摧枯拉朽,二人着实令朕欣慰啊。”
刘弘基道:“陛下你看,破了萧铣新收之地,加上不久前又破了王世充。两者之地并在一起,昔日大隋的江山,我大唐已是打了一半有余。”
萧瑀言道:“是啊。陛下,现在剩下半壁江山。赵国又居其半,而剩下就是已降伏陛下的杜伏威。还有楚帝林士弘,汉阳太守冯盎三家,其余尽数为大唐所有。”
闻此李渊颇有感慨的抚须言道:“昔日隋失其鹿,天下群雄并起,你争我夺,形势比汉末更乱十分。朕当初从晋阳起兵时,立下大志要扫清寰宇,扫平天下群雄,而今终于得其半壁江山。屈指算来,朕只用了还不到五年。”
李渊满脸得志之情,他不知在另一个时空中,他也是用了五年,还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萧铣,林士弘,冯盎。
李渊创造了一个历史,他是继秦始皇后,用时最短一统天下的帝王,这个记录不仅空前而且绝后,到了今天也没有人打破。而这个时空,李渊却遇上了李重九,但即便如此不出五年,攻下了半壁江山,已是足以令人自豪了。
听了李渊这么说,刘弘基,萧瑀二人一并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弘基道:“设使天下没有陛下,当世之间不知几人称孤几人道寡,此都是陛下之功。”
李渊听了微微一笑道:“刘爱卿,你也不必用曹操的话来夸朕。朕虽今日之霸业,不逊色于曹孟德,但却不敢与他相提并论,此人胸襟气度实胜过朕啊。”
李渊说得是心底话,他起势如此之速,对外依靠是对突厥卑躬屈膝,不惜以金钱子女贿赂,甚至割地讨好,对内则是大力依靠关陇门阀和旧朝官吏两大体系,几乎算是大隋体系上重新长出的新芽。
而曹操不同,对外灭乌桓,征鲜卑,破突厥战无不胜,而对内挟天子以令群臣,任何敢反对他的大臣,如伏皇后一族,荀彧,孔融说杀就杀,强横无比。所以李渊在这点上有自知之明,他自承不如曹操。
萧瑀这时候对李渊道:“陛下,江淮军舒国公辅公佑派心腹送密信至长安,言吴王杜伏威自破李子通后,心怀异志,有不臣之心,并且与赵国互通款曲,暗中往来。另外洪州总管张善安秘奏,言杜伏威破李子通后,在丹阳厉兵秣马,有攻打洪州之意。”
大殿中顿时安静下来,李渊双目一眯踱步在大殿上,他陡然龙袍一甩,回首对萧瑀道:“辅公佑,张善安二人同时写信于朕,说杜伏威有诈,此间未免太巧合了。”
刘弘基道:“陛下,杜伏威自封吴王后,虽加封辅公佑为仆射,但实际上却是明升暗降,将他架空,夺去兵权。这辅公佑故而怀恨在心,设计要害杜伏威也说不定,但就算没有辅公佑,张善安二人秘奏,但杜伏威真是否那么清白,忠心于我大唐,我看倒是不见得。”
李渊听了哈哈一笑,用手指了指刘弘基道:“弘基之言,向来深合吾意。”
萧瑀道:“陛下,辅公佑若要在江淮军中挑起内斗,我们本可置之不理,但若是辅公佑没有得到我们回应,转而向赵国求助,以李重九之性格,势必插手江淮之事。”
刘弘基点点头道:“萧内史说的不错,李重九新得山东,下一步就是江淮了,得陇望蜀这很合理。何况李重九此人本就是永不知满足的人。”
“那你们说朕要帮辅公佑一把吗?”李渊反问道。(未完待续。。)
习文不习武的读书人,就容易丧失汉隋以来一直传承的尚武精神。
尚武并非是去让人去和别人持强斗狠,而是通过竞争,来培养男人心底的血性。而一个读书人失去血性,只有两种样子,一种是懦弱不敢当事,大事临头做缩头乌龟,没有担当,还有一种就是在现实中通过牢骚,抨击各种不公,以这种挑战权威的方式,来假装自己很有血性。
一直被后世视为先进的科举选拔之制,但最终反而成了毒瘤。科举制事实上还不如汉唐时,以察举制,征辟制选拔方式,虽然士族门阀垄断了人才资源。但至少贵族世家中男子,培养方式下一代的方式不会偏科。
当然李重九反对科举制,而并不是要废除科举制,眼下士族力量空前强大,不用科举制的方式,无法将选材大权把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从国家利益上来考量。
只是他将科举制取材方式改一改,改变隋唐明清单单以文取士的陋习,同时给读书人第二个出路,就是入讲武堂学习,有了这条出路,读书人就不会只在读书科举之路,也可以文武兼修。李重九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读书人的尚武精神。
自汉唐以后,中国真正用读书人来当兵。袁世凯算是第一人。当时中国经历甲午之痛后,袁世凯小站练兵。全面模仿德**制,吸纳有文化的读书人。有志青年当兵,成就了中国近代陆军的雏形。
就在幽京这风雪连天时,关中灞水河畔的长安城也是落下一场大雪。
大雪覆盖了宫殿上的琉璃瓦,在广袤的屋舍中,入夜的钟声,悠然回荡。
李渊所在无极宫中,一片灯火通明。
大唐之主李渊,此刻正看着左右近侍在他面前缓缓展开的地图,目光森然。
一旁内史令萧瑀向李渊道:“眼下征梁之战已是大获全胜。我军攻势凌厉,已是攻下江陵,萧铣不战而逃,率万余士卒和家眷,乘舟逃亡。李靖率战舰追击数百里,后得知楚帝林士弘陈兵下游,故而暂时退兵。眼下荆州,交州诸州各郡都已是献表投降,萧铣只剩下豫章等数郡苟延残喘。”
李渊笑了两声道:“李孝恭。李靖二人破萧铣如摧枯拉朽,二人着实令朕欣慰啊。”
刘弘基道:“陛下你看,破了萧铣新收之地,加上不久前又破了王世充。两者之地并在一起,昔日大隋的江山,我大唐已是打了一半有余。”
萧瑀言道:“是啊。陛下,现在剩下半壁江山。赵国又居其半,而剩下就是已降伏陛下的杜伏威。还有楚帝林士弘,汉阳太守冯盎三家,其余尽数为大唐所有。”
闻此李渊颇有感慨的抚须言道:“昔日隋失其鹿,天下群雄并起,你争我夺,形势比汉末更乱十分。朕当初从晋阳起兵时,立下大志要扫清寰宇,扫平天下群雄,而今终于得其半壁江山。屈指算来,朕只用了还不到五年。”
李渊满脸得志之情,他不知在另一个时空中,他也是用了五年,还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萧铣,林士弘,冯盎。
李渊创造了一个历史,他是继秦始皇后,用时最短一统天下的帝王,这个记录不仅空前而且绝后,到了今天也没有人打破。而这个时空,李渊却遇上了李重九,但即便如此不出五年,攻下了半壁江山,已是足以令人自豪了。
听了李渊这么说,刘弘基,萧瑀二人一并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弘基道:“设使天下没有陛下,当世之间不知几人称孤几人道寡,此都是陛下之功。”
李渊听了微微一笑道:“刘爱卿,你也不必用曹操的话来夸朕。朕虽今日之霸业,不逊色于曹孟德,但却不敢与他相提并论,此人胸襟气度实胜过朕啊。”
李渊说得是心底话,他起势如此之速,对外依靠是对突厥卑躬屈膝,不惜以金钱子女贿赂,甚至割地讨好,对内则是大力依靠关陇门阀和旧朝官吏两大体系,几乎算是大隋体系上重新长出的新芽。
而曹操不同,对外灭乌桓,征鲜卑,破突厥战无不胜,而对内挟天子以令群臣,任何敢反对他的大臣,如伏皇后一族,荀彧,孔融说杀就杀,强横无比。所以李渊在这点上有自知之明,他自承不如曹操。
萧瑀这时候对李渊道:“陛下,江淮军舒国公辅公佑派心腹送密信至长安,言吴王杜伏威自破李子通后,心怀异志,有不臣之心,并且与赵国互通款曲,暗中往来。另外洪州总管张善安秘奏,言杜伏威破李子通后,在丹阳厉兵秣马,有攻打洪州之意。”
大殿中顿时安静下来,李渊双目一眯踱步在大殿上,他陡然龙袍一甩,回首对萧瑀道:“辅公佑,张善安二人同时写信于朕,说杜伏威有诈,此间未免太巧合了。”
刘弘基道:“陛下,杜伏威自封吴王后,虽加封辅公佑为仆射,但实际上却是明升暗降,将他架空,夺去兵权。这辅公佑故而怀恨在心,设计要害杜伏威也说不定,但就算没有辅公佑,张善安二人秘奏,但杜伏威真是否那么清白,忠心于我大唐,我看倒是不见得。”
李渊听了哈哈一笑,用手指了指刘弘基道:“弘基之言,向来深合吾意。”
萧瑀道:“陛下,辅公佑若要在江淮军中挑起内斗,我们本可置之不理,但若是辅公佑没有得到我们回应,转而向赵国求助,以李重九之性格,势必插手江淮之事。”
刘弘基点点头道:“萧内史说的不错,李重九新得山东,下一步就是江淮了,得陇望蜀这很合理。何况李重九此人本就是永不知满足的人。”
“那你们说朕要帮辅公佑一把吗?”李渊反问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