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闾现在最怕的就是曹军小部曲的渗透,军中人数这么多,谁都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
到时候弄得大家疑神疑鬼,军心就乱了。
可惜有些事想阻止也阻止不了,韦睿身为潘闾麾下统军大将,竟然招到了刺杀,就在潘闾的眼皮底下。
韦睿受伤,很多事他都顾及不到了,潘闾只能亲身前往稳定军心。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赵括你给我去刺杀曹操。”
“主公,这是不是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刺杀不了曹操,就去刺杀曹仁,杀不了曹仁就去刺杀曹洪,明白吗?”
“属下明白。”
这个头是曹操开起来的,可不是他潘闾,所以潘闾也没有什么顾忌,互相渗透刺杀嘛不就是。
潘闾把己方的骑兵,放了出去,只有在平原上,骑兵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潘闾就是想让曹军打巷战,都要畏首畏尾。
在这个过程中,潘闾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曹操已经把隐藏在城内的家眷都接走,也就是说除了曹丕,潘闾已经没有可以能威胁到曹操的筹码了。
“侄儿,你知道吗?你的父亲不想救你。”
“叔父,你不要骗我了,还是放我走吧!”这老的小的,怎么都那么难缠呢?
“想让我放你走,不是不可以,帮我这件事啊!”
“叔父,请说。”曹丕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城府,潘闾真的不想放了他。
但没办法,留着他也没用啊!还不如利用一下,“你去西城的国丈府,寻找庇护。”
“这....”
“你可以不去,但你再想离开就没那么容易了。”
“小侄这就去。”曹丕只是犹豫了一会,然后就动身了,就这份果断,很多大人都不如,要知道如今这城中可是兵荒马乱的。
刀剑无眼,很多无辜都被殃及了,更别说是一个小孩子了。
曹丕并没有半路上逃跑,他很清楚,他身后肯定有人监视,去国丈府反而是最安全的,去其他地方才危险呢?
曹丕就一路到了国丈府,门口的家丁自然是不让进的,直到曹丕表明了身份,才放曹丕进去。
这个时候,潘闾就把这个消息泄露给曹军,他们想要救曹丕,就必须要去西城。
潘闾在西城,可是布置了天罗地网,就等着曹军往里钻呢?至于为什么让曹丕进入国丈府,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国丈府,在西城的中心,方便潘闾的大军动手,二来王服从宫城离开之后,就进入国丈府,潘闾当然要找他们麻烦了,谁让他们一直在给潘闾找麻烦呢?
曹丕在这场乱局中的作用不小,潘闾有肆无恐,自然说放就放了。
可王服国丈等人,就未必会有那么大的魄力了,曹丕可是他们最好的护身符,当然了在潘闾看来,这就是催命符。
曹军的人根本就不会跟国丈府的人交涉,当下这兵荒马乱的,谁会跟你浪费那种口舌啊!
军中都是一群糙汉子,读的书不多,或者根本就没有读过书,他们只会杀人。
把人交出来,就放你们一马,不交就杀人,很简单的道理。
国丈府大门紧闭,最后被曹军攻破了,王服和一些剑客,奋力反抗,这不是在帮忙,而是在帮倒忙。
曹军的攻势,变得更加猛烈了,最后当今国丈直接被乱军砍死在内院之内。
当曹操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晚了,与此同时潘闾的大军也从各个院落中涌了出来。
进入西城的曹军,最后是死伤惨重,为了救出曹丕,曹军是死伤惨重,好在人是救出来了,“丕儿,你没事吧!”
“父亲放心,孩儿没事,只是这军中将士为什么带白绫啊!”
“是...你的母亲死了。”
“母亲...”曹丕当场痛哭流涕,不过又很快的擦干了眼泪,“父亲,孩儿有一事禀报。”
“什么?”
“潘闾的兵马分布。”
曹操:“丕儿,你可知道军中无戏言。”
“孩儿知道,这都是孩儿亲眼所见的。”曹丕自然不敢胡说。
这是曹丕无意间看见的,曹丕把他看见的都说了出来,可曹操及其手下的谋士,却在半信半疑。
毕竟这么重要的事,潘闾肯定会有防备,怎么会被一个小孩子看见呢?
“志才,你怎么看?”
“就目前看来,二公子看见的应该是真的,但主公应该知道,有时候九成真一成假,就足以让我方死伤惨重了。”
“你是说潘闾故意让丕儿看到了这些。”
“很有可能,潘闾很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就比如说今天的战事,就让我们措手不及。”
西城的战事,的确有点窝囊了,曹军的反抗很顽强,但架不住潘闾的人严阵以待啊!
此时曹丕没有说话,毕竟今日的死伤是因他而起的。
“丕儿,你先下去吧!”
“是,父亲。”
..............
国丈死了,刘协受伤,潘闾本以为城中的事以了,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一个杨家人却找上了门,这个人就是杨修。
“杨公子,你怎么来了?”
“眼下战事要紧,是在下叨扰了。”
“没关系,我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潘闾对杨修还是欣赏的,历史上杨修只是不会做人,但他绝对聪明。
潘闾很喜欢聪明人,潘闾不怕被人看透,因为潘闾没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东西。
“我杨家有意投靠大人。”
“杨公子在说笑吗?如果说杨公子有意投靠,我完全相信,年轻人吗?总想要有一些作为的,但你的那些长辈,不说是顽固不化吧!也是被名声所累。
他们为了自己积攒下来的那点名声啊!宁可去死,怎么会背叛汉室呢?”
“在下相信大人,会成为汉室的肱骨之臣。”
“这话也就你会相信吧!连我都不信,我眼中从来没有汉室,杨公子请回吧!”潘闾不会用一个居心叵测之人。
杨修也没想到,潘闾会是这样的回答,“大人且慢,是在下没有把话说清楚。”
“要想把话说清楚,就让杨彪过来吧!你不是说了吗?杨家想要投靠,而你做不了杨家的主。”
(本章完)
到时候弄得大家疑神疑鬼,军心就乱了。
可惜有些事想阻止也阻止不了,韦睿身为潘闾麾下统军大将,竟然招到了刺杀,就在潘闾的眼皮底下。
韦睿受伤,很多事他都顾及不到了,潘闾只能亲身前往稳定军心。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赵括你给我去刺杀曹操。”
“主公,这是不是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刺杀不了曹操,就去刺杀曹仁,杀不了曹仁就去刺杀曹洪,明白吗?”
“属下明白。”
这个头是曹操开起来的,可不是他潘闾,所以潘闾也没有什么顾忌,互相渗透刺杀嘛不就是。
潘闾把己方的骑兵,放了出去,只有在平原上,骑兵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潘闾就是想让曹军打巷战,都要畏首畏尾。
在这个过程中,潘闾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曹操已经把隐藏在城内的家眷都接走,也就是说除了曹丕,潘闾已经没有可以能威胁到曹操的筹码了。
“侄儿,你知道吗?你的父亲不想救你。”
“叔父,你不要骗我了,还是放我走吧!”这老的小的,怎么都那么难缠呢?
“想让我放你走,不是不可以,帮我这件事啊!”
“叔父,请说。”曹丕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城府,潘闾真的不想放了他。
但没办法,留着他也没用啊!还不如利用一下,“你去西城的国丈府,寻找庇护。”
“这....”
“你可以不去,但你再想离开就没那么容易了。”
“小侄这就去。”曹丕只是犹豫了一会,然后就动身了,就这份果断,很多大人都不如,要知道如今这城中可是兵荒马乱的。
刀剑无眼,很多无辜都被殃及了,更别说是一个小孩子了。
曹丕并没有半路上逃跑,他很清楚,他身后肯定有人监视,去国丈府反而是最安全的,去其他地方才危险呢?
曹丕就一路到了国丈府,门口的家丁自然是不让进的,直到曹丕表明了身份,才放曹丕进去。
这个时候,潘闾就把这个消息泄露给曹军,他们想要救曹丕,就必须要去西城。
潘闾在西城,可是布置了天罗地网,就等着曹军往里钻呢?至于为什么让曹丕进入国丈府,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国丈府,在西城的中心,方便潘闾的大军动手,二来王服从宫城离开之后,就进入国丈府,潘闾当然要找他们麻烦了,谁让他们一直在给潘闾找麻烦呢?
曹丕在这场乱局中的作用不小,潘闾有肆无恐,自然说放就放了。
可王服国丈等人,就未必会有那么大的魄力了,曹丕可是他们最好的护身符,当然了在潘闾看来,这就是催命符。
曹军的人根本就不会跟国丈府的人交涉,当下这兵荒马乱的,谁会跟你浪费那种口舌啊!
军中都是一群糙汉子,读的书不多,或者根本就没有读过书,他们只会杀人。
把人交出来,就放你们一马,不交就杀人,很简单的道理。
国丈府大门紧闭,最后被曹军攻破了,王服和一些剑客,奋力反抗,这不是在帮忙,而是在帮倒忙。
曹军的攻势,变得更加猛烈了,最后当今国丈直接被乱军砍死在内院之内。
当曹操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晚了,与此同时潘闾的大军也从各个院落中涌了出来。
进入西城的曹军,最后是死伤惨重,为了救出曹丕,曹军是死伤惨重,好在人是救出来了,“丕儿,你没事吧!”
“父亲放心,孩儿没事,只是这军中将士为什么带白绫啊!”
“是...你的母亲死了。”
“母亲...”曹丕当场痛哭流涕,不过又很快的擦干了眼泪,“父亲,孩儿有一事禀报。”
“什么?”
“潘闾的兵马分布。”
曹操:“丕儿,你可知道军中无戏言。”
“孩儿知道,这都是孩儿亲眼所见的。”曹丕自然不敢胡说。
这是曹丕无意间看见的,曹丕把他看见的都说了出来,可曹操及其手下的谋士,却在半信半疑。
毕竟这么重要的事,潘闾肯定会有防备,怎么会被一个小孩子看见呢?
“志才,你怎么看?”
“就目前看来,二公子看见的应该是真的,但主公应该知道,有时候九成真一成假,就足以让我方死伤惨重了。”
“你是说潘闾故意让丕儿看到了这些。”
“很有可能,潘闾很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就比如说今天的战事,就让我们措手不及。”
西城的战事,的确有点窝囊了,曹军的反抗很顽强,但架不住潘闾的人严阵以待啊!
此时曹丕没有说话,毕竟今日的死伤是因他而起的。
“丕儿,你先下去吧!”
“是,父亲。”
..............
国丈死了,刘协受伤,潘闾本以为城中的事以了,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一个杨家人却找上了门,这个人就是杨修。
“杨公子,你怎么来了?”
“眼下战事要紧,是在下叨扰了。”
“没关系,我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潘闾对杨修还是欣赏的,历史上杨修只是不会做人,但他绝对聪明。
潘闾很喜欢聪明人,潘闾不怕被人看透,因为潘闾没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东西。
“我杨家有意投靠大人。”
“杨公子在说笑吗?如果说杨公子有意投靠,我完全相信,年轻人吗?总想要有一些作为的,但你的那些长辈,不说是顽固不化吧!也是被名声所累。
他们为了自己积攒下来的那点名声啊!宁可去死,怎么会背叛汉室呢?”
“在下相信大人,会成为汉室的肱骨之臣。”
“这话也就你会相信吧!连我都不信,我眼中从来没有汉室,杨公子请回吧!”潘闾不会用一个居心叵测之人。
杨修也没想到,潘闾会是这样的回答,“大人且慢,是在下没有把话说清楚。”
“要想把话说清楚,就让杨彪过来吧!你不是说了吗?杨家想要投靠,而你做不了杨家的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