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番禾城到凉州城有两百里路,路况不是太好,如果是步兵行军,每日行军六十里已经是极限,军队数量越庞大,行军速度越慢,就数千人而言,要走到凉州城基本上要走三天才能抵达,而赵子良带的骑兵,虽然只有六百骑兵是精锐,而其他都是临时拼凑而成,但这也要比步兵快得多。
赵子良的计划是傍晚时分抵达凉州城附近,寻找合适的地点让大军休息,待把围困凉州城的吐蕃军打探清楚之后,等到夜深人静之时再夜袭吐蕃军大营。
白天行军二百里,如果是精锐骑兵,抵达后都还能够进行高强度作战,但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骑兵队伍,能够在黄昏时分抵达凉州城附近已经是赵子良最高的期望了,他计划用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让他们恢复战斗力。
河西走廊的风沙很大,赵子良等人的运气还算不错,在行军路上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漫天的黄沙遮住了几里以外的视线,这种天气很有效的掩护了行军途中的军队,不容易被吐蕃探哨发现。
风沙大、再加上天气干燥,每隔一个时辰,嘴唇就开始干裂,不得不喝水解渴,好在这些唐军兵士大多都是生活在这附近,早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大斗军的组成是多民族混合,既有汉民,又有少数民族之人。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凉州城附近,赵子良不得不严令大军在路上不得停留,吃喝拉撒全部在马背上解决,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累了就睡在马背上,任由前面的袍泽牵着走,为了不让后面的人掉队,在出发之时,赵子良还下令让所有人都准备一根一丈长的绳索拴在前面一骑的马鞍上,如此一来就算有人累了睡在马背上,只要不跌落下来,就不会掉队。
在快速行军的过程途中,由于每个骑兵都配备有双马,因此随时可以换坐骑,马歇人不歇息,不过人可以在马背上休息吃东西喝水,马匹不行,战马必须要停下来进食喝水,不过赵子良规定每四个小时休息半个小时让战马进食喝水,骑士也可以趁这个时间解决生理需要。
作为这支骑兵的将领,赵子良的任务是最重的,他需要派出斥候队在前方侦查,斥候队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派人回来报告前方的路况和侦查到的详细情况,有时候赵子良要根据侦查到的情况调整行军路线。
除此之外,赵子良要时时控制行军速度和节奏,行军太快了会大量消耗战马和骑士的体能,如果太慢了,就不能在黄昏时分赶到凉州城外围。
下午申时,大军还在继续向凉州城方向前进,为了节省乌力马的体力,赵子良给自己另外配备了两匹战马,都是汗血宝马级的战马,其中一匹驮着他的战神盔甲,另外一匹驮着马甲、干粮、马料和饮水,而他自己则穿着一件普通的皮甲,背后挂着披风,最大程度的减少乌力马的负担。
赵子良此时策马奔驰在大军中间右侧,正拿着水袋往嘴里灌了一口水,这时从前方快速奔驰来一骑侦骑,赵子良看见过勒住战马停下。
侦骑奔驰过来停下禀报道:“启禀将军,前方十里处就进入凉州城管辖的地界了,距离凉州城已经不足五十里,暂时没有发现有吐蕃军的踪迹”。
赵子良沉吟片刻,下令道:“侦骑把探查范围扩大至二十里,派人去凉州城探查情况,同时寻找可以供大军隐藏之地!”
“诺!”
待那探哨走后,赵子良召来传令兵下令:“给马璘传令,全军减速慢行!”
“遵命,将军!”传令兵答应一声,立即策马去给马璘传达命令。
马璘是副将,主要负责执行赵子良下达的军令,执行命令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特别是要把命令传达到所有人,并且快速有效的执行,这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职位,这也是赵子良任命马璘为副将的原因,马璘是可造之才,赵子良把他带在身边有着培养他的想法和打算,马璘也不是傻子,他毫无背景,父辈们在军中的关系早就中断,他知道赵子良带他在身边,并且给他压担子的初衷是欣赏他,打算栽培他,对于这种提携、栽培,马璘怎能不感恩戴德?因此他格外的用心,很多时候他没有理解赵子良的意图、或做得不够好、或思虑不周,赵子良却丝毫不讲情面的训斥、甚至是严厉的惩戒,他都毫无怨言,因为他知道赵子良之所以对他那么严厉,是想让他长记性、多学点东西,是为他好。
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全军减速至正常行军速度,骑士和战马都可以趁此机会休息,慢慢恢复一些体力。
又行军半个小时,再次有侦骑飞奔而来,这次换了人,这侦查骑兵向赵子良报告:“将军,已经派人前往凉州城查探,被派人去的人还没有回来,我等探查到东南方向二十里有一处三面是断崖、中间是空地的戈壁,像一个马蹄形,那地方在河西堪舆图上叫‘马蹄坳’,距离凉州城三十里左右,风沙被马蹄坳三面的断崖阻挡,位置也比较隐蔽,大军应该可以在那儿歇脚”。
赵子良当即下令:“传令马璘,全军向马蹄坳进发,侦骑探哨的侦查范围扩大至马蹄坳方圆二十里之外!如果发现吐蕃军探哨,在没有被他们发现的情况下,注意隐藏躲避,如果被发现或躲避隐藏不了,就要毫不犹豫将对方格杀并迅速回来报告”。
传令兵和这侦查骑兵同时答应,随即转身离去。
侦查骑兵、夜不收这两个职业可不是那么好干的,侦骑负责白天的侦查,而夜不收则负责夜间的侦查和警戒,遇到敌军侦查骑兵,并不是首先要将对方杀死,须知对方也不是没有做出一些安排,例如半小时要派人回报一次,如果侦骑半小时不回来报告侦查情况,就说明出了事情,一般情况是被耽搁了,严重的情况是被敌军侦查骑兵给干掉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侦查骑兵最好是不要杀死对方探哨,否则就是暴漏了自己军队的位置,等于告诉敌军你来了!躲开敌军的警戒探哨和游骑兵继续向前靠近敌军侦查到有用的情报才是侦骑探哨的真正任务。
大军抵达马蹄坳刚刚扎营完毕,太阳已经没入了地平线,吃过干粮之后赵子良下令全军抓紧时间休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拔营。
河西白天和夜间的气温相差很大,如今已经是四月,白天气温已经很高,但是夜间却很冷,而为了不被吐蕃军发现,赵子良下令不准生火,所有人不准卸甲、兵器不离身、马不卸鞍。
这营地也没有立起任何一座帐篷,就连赵子良也是席地而坐,为了保持体温,其他将校军官和兵士们都是紧挨着自己的战马取暖休息,为了指挥方便,以一伙十骑为单位集中在一起互相取暖。
别看没有立下营寨,但这两千人马在赵子良的指挥下散布在马蹄坳这个凹形戈壁湾里,队形却十分的严整,就算有敌军偷袭,大军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成军阵并发起反击。
赵子良吃过干粮、喝过水之后,却是有些担忧,侦骑探哨、夜不收已经派出去那么久了,为何还不见回转?是不是遭遇了吐蕃军侦骑被杀死?
正在担心之时,马璘从快步走来禀报道:“将军,被派去凉州城探查的夜不收回来了!”
赵子良立即道:“快让他过来!”
从地上起来拍了拍手上的沙尘,赵子良就看见马璘带着一个骑兵走了过来,那名夜不收禀报道:“将军,我等偷偷潜行到凉州城附近的时候,吐蕃大军刚刚结束攻城准备回营,随后我等又侦查了吐蕃军大营的情形,按照吐蕃军大营内的营帐数目和大小来算,围困凉州城的吐蕃军大约有四万五千人,兵力主要集中在南门、东门,其中南门外有一万人、东门外有三万,而西门紧邻赤水,吐蕃军只部署了五千人,北门之北是大沙漠,吐蕃军没有部署兵力!”
赵子良听了这夜不收的报告,摸了摸下巴说道:“吐蕃元帅莽布支倒也通晓兵法,知道围三阙一,可这没有被堵的北门之外就是大沙漠,就算守军从北门撤走,进入大沙漠之中只怕也是凶多吉少,看上去是一条生路,却依然也是一条死路!吐蕃军甚至都不用派兵追击,如果守军从北门逃走也是送死,只不过晚死一两天罢了!”
马璘道:“将军之言一针见血!”
赵子良问道:“吐蕃军主帅营帐立在哪座城门外?粮草大营在何处”
那名夜不收说道:“主帅大营在东门外、粮草大营在南门外五里处!我等探查得很清楚,我等事先抓了三个舌头,据舌头交代,吐蕃军的主帅大营设在东门外,围攻凉州城已经有半月,这期间损失了一万余人,受伤也有五六千人,而凉州城守军伤亡也不少,后来我等剥下了三个吐蕃舌头的衣甲,装扮城吐蕃兵士混入了吐蕃军营地之内进行验证查探,发现那三个舌头所说基本属实”。(未完待续。)
赵子良的计划是傍晚时分抵达凉州城附近,寻找合适的地点让大军休息,待把围困凉州城的吐蕃军打探清楚之后,等到夜深人静之时再夜袭吐蕃军大营。
白天行军二百里,如果是精锐骑兵,抵达后都还能够进行高强度作战,但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骑兵队伍,能够在黄昏时分抵达凉州城附近已经是赵子良最高的期望了,他计划用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让他们恢复战斗力。
河西走廊的风沙很大,赵子良等人的运气还算不错,在行军路上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漫天的黄沙遮住了几里以外的视线,这种天气很有效的掩护了行军途中的军队,不容易被吐蕃探哨发现。
风沙大、再加上天气干燥,每隔一个时辰,嘴唇就开始干裂,不得不喝水解渴,好在这些唐军兵士大多都是生活在这附近,早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大斗军的组成是多民族混合,既有汉民,又有少数民族之人。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凉州城附近,赵子良不得不严令大军在路上不得停留,吃喝拉撒全部在马背上解决,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累了就睡在马背上,任由前面的袍泽牵着走,为了不让后面的人掉队,在出发之时,赵子良还下令让所有人都准备一根一丈长的绳索拴在前面一骑的马鞍上,如此一来就算有人累了睡在马背上,只要不跌落下来,就不会掉队。
在快速行军的过程途中,由于每个骑兵都配备有双马,因此随时可以换坐骑,马歇人不歇息,不过人可以在马背上休息吃东西喝水,马匹不行,战马必须要停下来进食喝水,不过赵子良规定每四个小时休息半个小时让战马进食喝水,骑士也可以趁这个时间解决生理需要。
作为这支骑兵的将领,赵子良的任务是最重的,他需要派出斥候队在前方侦查,斥候队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派人回来报告前方的路况和侦查到的详细情况,有时候赵子良要根据侦查到的情况调整行军路线。
除此之外,赵子良要时时控制行军速度和节奏,行军太快了会大量消耗战马和骑士的体能,如果太慢了,就不能在黄昏时分赶到凉州城外围。
下午申时,大军还在继续向凉州城方向前进,为了节省乌力马的体力,赵子良给自己另外配备了两匹战马,都是汗血宝马级的战马,其中一匹驮着他的战神盔甲,另外一匹驮着马甲、干粮、马料和饮水,而他自己则穿着一件普通的皮甲,背后挂着披风,最大程度的减少乌力马的负担。
赵子良此时策马奔驰在大军中间右侧,正拿着水袋往嘴里灌了一口水,这时从前方快速奔驰来一骑侦骑,赵子良看见过勒住战马停下。
侦骑奔驰过来停下禀报道:“启禀将军,前方十里处就进入凉州城管辖的地界了,距离凉州城已经不足五十里,暂时没有发现有吐蕃军的踪迹”。
赵子良沉吟片刻,下令道:“侦骑把探查范围扩大至二十里,派人去凉州城探查情况,同时寻找可以供大军隐藏之地!”
“诺!”
待那探哨走后,赵子良召来传令兵下令:“给马璘传令,全军减速慢行!”
“遵命,将军!”传令兵答应一声,立即策马去给马璘传达命令。
马璘是副将,主要负责执行赵子良下达的军令,执行命令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特别是要把命令传达到所有人,并且快速有效的执行,这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职位,这也是赵子良任命马璘为副将的原因,马璘是可造之才,赵子良把他带在身边有着培养他的想法和打算,马璘也不是傻子,他毫无背景,父辈们在军中的关系早就中断,他知道赵子良带他在身边,并且给他压担子的初衷是欣赏他,打算栽培他,对于这种提携、栽培,马璘怎能不感恩戴德?因此他格外的用心,很多时候他没有理解赵子良的意图、或做得不够好、或思虑不周,赵子良却丝毫不讲情面的训斥、甚至是严厉的惩戒,他都毫无怨言,因为他知道赵子良之所以对他那么严厉,是想让他长记性、多学点东西,是为他好。
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全军减速至正常行军速度,骑士和战马都可以趁此机会休息,慢慢恢复一些体力。
又行军半个小时,再次有侦骑飞奔而来,这次换了人,这侦查骑兵向赵子良报告:“将军,已经派人前往凉州城查探,被派人去的人还没有回来,我等探查到东南方向二十里有一处三面是断崖、中间是空地的戈壁,像一个马蹄形,那地方在河西堪舆图上叫‘马蹄坳’,距离凉州城三十里左右,风沙被马蹄坳三面的断崖阻挡,位置也比较隐蔽,大军应该可以在那儿歇脚”。
赵子良当即下令:“传令马璘,全军向马蹄坳进发,侦骑探哨的侦查范围扩大至马蹄坳方圆二十里之外!如果发现吐蕃军探哨,在没有被他们发现的情况下,注意隐藏躲避,如果被发现或躲避隐藏不了,就要毫不犹豫将对方格杀并迅速回来报告”。
传令兵和这侦查骑兵同时答应,随即转身离去。
侦查骑兵、夜不收这两个职业可不是那么好干的,侦骑负责白天的侦查,而夜不收则负责夜间的侦查和警戒,遇到敌军侦查骑兵,并不是首先要将对方杀死,须知对方也不是没有做出一些安排,例如半小时要派人回报一次,如果侦骑半小时不回来报告侦查情况,就说明出了事情,一般情况是被耽搁了,严重的情况是被敌军侦查骑兵给干掉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侦查骑兵最好是不要杀死对方探哨,否则就是暴漏了自己军队的位置,等于告诉敌军你来了!躲开敌军的警戒探哨和游骑兵继续向前靠近敌军侦查到有用的情报才是侦骑探哨的真正任务。
大军抵达马蹄坳刚刚扎营完毕,太阳已经没入了地平线,吃过干粮之后赵子良下令全军抓紧时间休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拔营。
河西白天和夜间的气温相差很大,如今已经是四月,白天气温已经很高,但是夜间却很冷,而为了不被吐蕃军发现,赵子良下令不准生火,所有人不准卸甲、兵器不离身、马不卸鞍。
这营地也没有立起任何一座帐篷,就连赵子良也是席地而坐,为了保持体温,其他将校军官和兵士们都是紧挨着自己的战马取暖休息,为了指挥方便,以一伙十骑为单位集中在一起互相取暖。
别看没有立下营寨,但这两千人马在赵子良的指挥下散布在马蹄坳这个凹形戈壁湾里,队形却十分的严整,就算有敌军偷袭,大军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成军阵并发起反击。
赵子良吃过干粮、喝过水之后,却是有些担忧,侦骑探哨、夜不收已经派出去那么久了,为何还不见回转?是不是遭遇了吐蕃军侦骑被杀死?
正在担心之时,马璘从快步走来禀报道:“将军,被派去凉州城探查的夜不收回来了!”
赵子良立即道:“快让他过来!”
从地上起来拍了拍手上的沙尘,赵子良就看见马璘带着一个骑兵走了过来,那名夜不收禀报道:“将军,我等偷偷潜行到凉州城附近的时候,吐蕃大军刚刚结束攻城准备回营,随后我等又侦查了吐蕃军大营的情形,按照吐蕃军大营内的营帐数目和大小来算,围困凉州城的吐蕃军大约有四万五千人,兵力主要集中在南门、东门,其中南门外有一万人、东门外有三万,而西门紧邻赤水,吐蕃军只部署了五千人,北门之北是大沙漠,吐蕃军没有部署兵力!”
赵子良听了这夜不收的报告,摸了摸下巴说道:“吐蕃元帅莽布支倒也通晓兵法,知道围三阙一,可这没有被堵的北门之外就是大沙漠,就算守军从北门撤走,进入大沙漠之中只怕也是凶多吉少,看上去是一条生路,却依然也是一条死路!吐蕃军甚至都不用派兵追击,如果守军从北门逃走也是送死,只不过晚死一两天罢了!”
马璘道:“将军之言一针见血!”
赵子良问道:“吐蕃军主帅营帐立在哪座城门外?粮草大营在何处”
那名夜不收说道:“主帅大营在东门外、粮草大营在南门外五里处!我等探查得很清楚,我等事先抓了三个舌头,据舌头交代,吐蕃军的主帅大营设在东门外,围攻凉州城已经有半月,这期间损失了一万余人,受伤也有五六千人,而凉州城守军伤亡也不少,后来我等剥下了三个吐蕃舌头的衣甲,装扮城吐蕃兵士混入了吐蕃军营地之内进行验证查探,发现那三个舌头所说基本属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