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对步兵的操练已经有了完整、成熟的训练方法,王难得、高秀岩、张守瑜等人都对步兵训练颇为精通,这些完全不需要操心,如果胡乱更改操练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王难得等人也不熟悉新的训练方法,训练效果会大大折扣。
对于步兵的操练,赵子良只是每日抽时间去步兵训练营地查看训练进度,找到不足、纠正错误,大部分时间都放在骑兵训练上。
军队的建设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训练,其次是思想,再次是武器装备和后勤。
训练事宜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在训练的同时也要进行装备和设施方面的改善,步兵训练方面,赵子良给训练场地上更换了大部分训练设施,增加了一些训练力量、灵敏、耐方面的设施。
骑兵方面,赵子良从全军中调拨六千匹战马配备给骑兵营,这已经是大斗军所欲战马的九成,除了战马之外,骑兵装备中的马镫、高桥马鞍、骑兵骑枪、腰刀、弓箭全部配备齐全。
骑兵的训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好在招入的新兵基本上都是河西人,本身都懂得骑术,对于骑术不错的这些新兵,想要把他们训练成精锐骑兵就不算太难,骑兵形成战斗力的第一要素就是骑术,而这个问题对于大斗军新招的这批新兵都不是问题没有这个问题的阻碍,其他的一些问题就都好解决了。
骑兵的训练,赵子良亲自制定训练方案,包括基础训练和战术训练两个方面,并且亲历亲为带兵训练,每日都有大半天的时间在骑兵营训练所在地。
骑兵营原本有六百老兵,但经过两场战斗,损失了一百多多人,剩下不足五百老兵,还有一千两百多经历过两站战斗的半老兵,为了让新兵尽快进入状态,赵子良让一个老兵带两个半老兵和两个新兵,把新兵和老兵掺杂在一起,虽然战斗力短时间内严重下滑,但短时间之内也没有战事,只要度过前三个月的基础训练,进入战术训练阶段,战斗力很快就会得到提升。
尽管骑兵营的兵士们都有不错的骑术,但是赵子良依然每天都最少安排两个小时进行骑术训练,其他时间分别训练骑乘中的劈、砍、刺这三个战斗动作和骑射,战斗动作只训练劈、砍、刺这三个动作。
赵子良认为,对于普通的骑兵,只要把这三个战斗动作训练到位,经过长时间的不间断训练,一个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至于其他的战斗动作,太繁琐、太复杂,单个骑兵不需要训练太多的战斗动作,这会分散他们的精力,就好比练武,只要精通一门武功就已经是高手。
至于骑射,这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不停地练习射箭,骑射这个训练项目,需要大量的箭矢供应给骑兵们进行射箭联系,因此箭矢和弓弩的制造跟得上,不过用作训练的弓弩和箭矢不需要太好,因此制作的时间不需要花费太多,大斗军有专门的工匠们进行兵器、弓弩和箭矢的制作,赵子良只要把制作任务布置下去就行了,工匠们会按时完成。
不过对于赵子良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十万支箭的制造任务,这让工匠头子曹大人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般:“不行不行,将军,不是下官和手下工匠们不出力,实在是您要求的时间太短了,一个月之内完成十万支箭矢的制作根本不可能,除非您再调拨给一倍的工匠数目,否则一个月之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的!”
赵子良问道:“本将军问你,除了给本将军特质的精钢雕翎箭之外,你们制作箭矢箭头是用磨具灌注铁水还是一个一个打造的?”
曹严道:“当然是用磨具关注铁水,如果一个个打造,耗费的时间更多!”
赵子良皱眉道:“既然是用磨具灌注,箭头的制作应该很容易啊,为何一个月还制造不出十万支箭矢?”
曹严苦着脸道:“将军,一支箭矢的制作分多个工序,包括灌注箭头、制造箭杆、修剪羽毛、装插羽毛、箭头和箭杆的装配等等这些工序,这其中装插羽毛和制造箭杆最耗费时间,我们工匠人手有限,实在忙不过来啊!”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把制造箭杆、修剪羽毛和装插羽毛的工序外包给附近百姓们去左做,你们只负责用磨具灌注箭头和装配成完整的箭矢就行了,让附近百姓把羽毛和制作箭杆的材料拿回家,让他们打磨箭杆并负责把修剪好的羽毛安装在箭尾,你们派人告诉百姓们怎么做,羽毛要修剪多长,如何安装在箭尾,所有箭杆要打磨得笔直、粗细相同,直径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粗细不同、不能弯曲!你们每日派人去百姓家中收取,登记数量,按数量付给百姓们辛劳费,如果担心百姓太浪费材料,可以考虑让百姓们自行购买材料,等制作完成我们再按照每一支箭矢多少钱进行收购”。
曹严一拍脑袋,大喜道:“此法甚好,箭杆的打磨和羽毛的修剪、安插并不复杂,只要略加指点,百姓们都会制作,如果附近的每户百姓家都参与制作,很快就可以做好!”
郑三看着曹严欢天喜地而去,对赵子良笑道:“将军此举可谓一举数得啊!”
赵子良有些诧异郑三竟然可以看出他的用意,笑问:“哦?那你说说看!”
“其一,减轻了工匠们的负担和压力;其二,将士们可以及时得到箭矢的补充用于训练和作战;其三,把这事交给附近的百姓们去做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只要百姓们手艺娴熟之后,他们每日可以制作更多,日后我军就有源源不断的箭矢,只要有钱就行”。
赵子良笑了笑没说话,转身上马向驻地外而去,郑三则打马跟了上去。
驻地外有数万亩良田是大斗军的产业,大斗军的粮草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军械物资也有相当一部分自己负责打造,节度使府和朝廷只拨付军饷和一部分军械、战马。
赵子良来到驻地外的野外田间就是要看看禾苗的长势、水渠的灌溉情况,现在已经是五月,田间禾苗已经长出了一大截,冬小麦已经收割完毕,上次吐蕃人打过来抢走了相当一部分。
粮食严重不足,让河西地区的老百姓们不得不放弃改种小麦,而种植其他生长周期较短的粮食作物,否则还不等收割小麦就要断粮,种植大豆、豌豆、青稞、蚕豆等这些粮食作物的生长周期要短一些,尽管这些粮食不能做主食,但没饭吃的时候填一下肚子还是可以的。
大斗军也不得不与老百姓一样把上等良田种植小麦,把中等田种植青稞、黍米,把下等田种植大豆、豌豆、高粱这些作物,这些作物的产量虽然低一些,也不是主要粮食,但生长周期短,而且桔杆可以切碎了作为马料。
赵子良和郑三带着一些扈从在田埂上一边走一边看禾苗长势情况,不远处一些吐蕃俘虏正在唐军兵士们的看管下给禾苗除草、捉虫,现在这年代可没有除草剂,也没有敌敌畏,全部都是人工作业,这种农活虽然辛苦了一些,但却累不死人,而且还有饭吃,只要努力干活就不会被殴打和被杀死,对于吐蕃俘虏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此前有不少吐蕃俘虏试图逃跑,但很快就被抓回来,不但自己被杀死,还连累了同组的其他俘虏一起被杀,这是由于大斗军对俘虏实行的是连坐制度,按照赵子良的要求和指示把所有俘虏按照每十个人分成一组,设一个组长,每十组为一队,设百人长,每十个百人队为千人团,设千夫长,每组当中只要有一人试图逃走,就会连累其他人,该组其他人也会被一同被杀,以此往上推,如果逃跑的规模扩大,一个百人队当中有一组集体逃走,整个百人队都要遭殃,如果有一个百人队集体逃走,其所在的千人队全部连坐。
大斗军颁布这样的措施和制度之后,刚开始还真有一些吐蕃俘虏逃跑,但很快连累到了同组或同队其他人,以至于这些人全部被杀。
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几次之后,吐蕃俘虏们为了保命就开始互相监督起来,而且还有吐蕃俘虏为了自己活命,自愿充当大斗军在俘虏当中的眼线,只要俘虏中有异动,这些藏在俘虏当中的“细作”就会如实报告俘虏们,时间一长,俘虏们开始互相猜忌,彼此之间谁也不信任谁,从此,大斗军对吐蕃俘虏的管理就变得轻松多了。
赵子良看了一些田地,发现田地的肥力不足,于是对郑三道:“这地不够肥啊,得想办法给庄稼施肥!”
郑三苦着脸道:“我军虽然有数千人,每日造粪也不少,一两个月下来数量是相当可观,但架不住田多,两万亩,就全军每个人每日都拉好几次也还是不够用!”
赵子良笑道:“也不能全靠将士们的粪便,那些牛羊马匹的粪便也可以收集起来当做肥料,而且这些牲畜的粪便还是很肥的”。
郑三愣了愣,问道:“牲畜的粪便不是都收集起来晒干了当做燃料吗?怎么还能施肥?”
赵子良道:“当然能,烤火可以木材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俘虏们去树林中收集落叶,腐烂的也可以,切碎了洒在田间,还可以把沟渠内的淤泥挖起来运到田中,这些都是可以肥田的,有了肥力,庄稼长势才会好,仅仅靠天吃饭可不行,咱们得自己想办法!”
郑三若有所思,点点头道:“好,我马上安排下去!”(未完待续。)
对于步兵的操练,赵子良只是每日抽时间去步兵训练营地查看训练进度,找到不足、纠正错误,大部分时间都放在骑兵训练上。
军队的建设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训练,其次是思想,再次是武器装备和后勤。
训练事宜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在训练的同时也要进行装备和设施方面的改善,步兵训练方面,赵子良给训练场地上更换了大部分训练设施,增加了一些训练力量、灵敏、耐方面的设施。
骑兵方面,赵子良从全军中调拨六千匹战马配备给骑兵营,这已经是大斗军所欲战马的九成,除了战马之外,骑兵装备中的马镫、高桥马鞍、骑兵骑枪、腰刀、弓箭全部配备齐全。
骑兵的训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好在招入的新兵基本上都是河西人,本身都懂得骑术,对于骑术不错的这些新兵,想要把他们训练成精锐骑兵就不算太难,骑兵形成战斗力的第一要素就是骑术,而这个问题对于大斗军新招的这批新兵都不是问题没有这个问题的阻碍,其他的一些问题就都好解决了。
骑兵的训练,赵子良亲自制定训练方案,包括基础训练和战术训练两个方面,并且亲历亲为带兵训练,每日都有大半天的时间在骑兵营训练所在地。
骑兵营原本有六百老兵,但经过两场战斗,损失了一百多多人,剩下不足五百老兵,还有一千两百多经历过两站战斗的半老兵,为了让新兵尽快进入状态,赵子良让一个老兵带两个半老兵和两个新兵,把新兵和老兵掺杂在一起,虽然战斗力短时间内严重下滑,但短时间之内也没有战事,只要度过前三个月的基础训练,进入战术训练阶段,战斗力很快就会得到提升。
尽管骑兵营的兵士们都有不错的骑术,但是赵子良依然每天都最少安排两个小时进行骑术训练,其他时间分别训练骑乘中的劈、砍、刺这三个战斗动作和骑射,战斗动作只训练劈、砍、刺这三个动作。
赵子良认为,对于普通的骑兵,只要把这三个战斗动作训练到位,经过长时间的不间断训练,一个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至于其他的战斗动作,太繁琐、太复杂,单个骑兵不需要训练太多的战斗动作,这会分散他们的精力,就好比练武,只要精通一门武功就已经是高手。
至于骑射,这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不停地练习射箭,骑射这个训练项目,需要大量的箭矢供应给骑兵们进行射箭联系,因此箭矢和弓弩的制造跟得上,不过用作训练的弓弩和箭矢不需要太好,因此制作的时间不需要花费太多,大斗军有专门的工匠们进行兵器、弓弩和箭矢的制作,赵子良只要把制作任务布置下去就行了,工匠们会按时完成。
不过对于赵子良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十万支箭的制造任务,这让工匠头子曹大人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般:“不行不行,将军,不是下官和手下工匠们不出力,实在是您要求的时间太短了,一个月之内完成十万支箭矢的制作根本不可能,除非您再调拨给一倍的工匠数目,否则一个月之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的!”
赵子良问道:“本将军问你,除了给本将军特质的精钢雕翎箭之外,你们制作箭矢箭头是用磨具灌注铁水还是一个一个打造的?”
曹严道:“当然是用磨具关注铁水,如果一个个打造,耗费的时间更多!”
赵子良皱眉道:“既然是用磨具灌注,箭头的制作应该很容易啊,为何一个月还制造不出十万支箭矢?”
曹严苦着脸道:“将军,一支箭矢的制作分多个工序,包括灌注箭头、制造箭杆、修剪羽毛、装插羽毛、箭头和箭杆的装配等等这些工序,这其中装插羽毛和制造箭杆最耗费时间,我们工匠人手有限,实在忙不过来啊!”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把制造箭杆、修剪羽毛和装插羽毛的工序外包给附近百姓们去左做,你们只负责用磨具灌注箭头和装配成完整的箭矢就行了,让附近百姓把羽毛和制作箭杆的材料拿回家,让他们打磨箭杆并负责把修剪好的羽毛安装在箭尾,你们派人告诉百姓们怎么做,羽毛要修剪多长,如何安装在箭尾,所有箭杆要打磨得笔直、粗细相同,直径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粗细不同、不能弯曲!你们每日派人去百姓家中收取,登记数量,按数量付给百姓们辛劳费,如果担心百姓太浪费材料,可以考虑让百姓们自行购买材料,等制作完成我们再按照每一支箭矢多少钱进行收购”。
曹严一拍脑袋,大喜道:“此法甚好,箭杆的打磨和羽毛的修剪、安插并不复杂,只要略加指点,百姓们都会制作,如果附近的每户百姓家都参与制作,很快就可以做好!”
郑三看着曹严欢天喜地而去,对赵子良笑道:“将军此举可谓一举数得啊!”
赵子良有些诧异郑三竟然可以看出他的用意,笑问:“哦?那你说说看!”
“其一,减轻了工匠们的负担和压力;其二,将士们可以及时得到箭矢的补充用于训练和作战;其三,把这事交给附近的百姓们去做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只要百姓们手艺娴熟之后,他们每日可以制作更多,日后我军就有源源不断的箭矢,只要有钱就行”。
赵子良笑了笑没说话,转身上马向驻地外而去,郑三则打马跟了上去。
驻地外有数万亩良田是大斗军的产业,大斗军的粮草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军械物资也有相当一部分自己负责打造,节度使府和朝廷只拨付军饷和一部分军械、战马。
赵子良来到驻地外的野外田间就是要看看禾苗的长势、水渠的灌溉情况,现在已经是五月,田间禾苗已经长出了一大截,冬小麦已经收割完毕,上次吐蕃人打过来抢走了相当一部分。
粮食严重不足,让河西地区的老百姓们不得不放弃改种小麦,而种植其他生长周期较短的粮食作物,否则还不等收割小麦就要断粮,种植大豆、豌豆、青稞、蚕豆等这些粮食作物的生长周期要短一些,尽管这些粮食不能做主食,但没饭吃的时候填一下肚子还是可以的。
大斗军也不得不与老百姓一样把上等良田种植小麦,把中等田种植青稞、黍米,把下等田种植大豆、豌豆、高粱这些作物,这些作物的产量虽然低一些,也不是主要粮食,但生长周期短,而且桔杆可以切碎了作为马料。
赵子良和郑三带着一些扈从在田埂上一边走一边看禾苗长势情况,不远处一些吐蕃俘虏正在唐军兵士们的看管下给禾苗除草、捉虫,现在这年代可没有除草剂,也没有敌敌畏,全部都是人工作业,这种农活虽然辛苦了一些,但却累不死人,而且还有饭吃,只要努力干活就不会被殴打和被杀死,对于吐蕃俘虏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此前有不少吐蕃俘虏试图逃跑,但很快就被抓回来,不但自己被杀死,还连累了同组的其他俘虏一起被杀,这是由于大斗军对俘虏实行的是连坐制度,按照赵子良的要求和指示把所有俘虏按照每十个人分成一组,设一个组长,每十组为一队,设百人长,每十个百人队为千人团,设千夫长,每组当中只要有一人试图逃走,就会连累其他人,该组其他人也会被一同被杀,以此往上推,如果逃跑的规模扩大,一个百人队当中有一组集体逃走,整个百人队都要遭殃,如果有一个百人队集体逃走,其所在的千人队全部连坐。
大斗军颁布这样的措施和制度之后,刚开始还真有一些吐蕃俘虏逃跑,但很快连累到了同组或同队其他人,以至于这些人全部被杀。
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几次之后,吐蕃俘虏们为了保命就开始互相监督起来,而且还有吐蕃俘虏为了自己活命,自愿充当大斗军在俘虏当中的眼线,只要俘虏中有异动,这些藏在俘虏当中的“细作”就会如实报告俘虏们,时间一长,俘虏们开始互相猜忌,彼此之间谁也不信任谁,从此,大斗军对吐蕃俘虏的管理就变得轻松多了。
赵子良看了一些田地,发现田地的肥力不足,于是对郑三道:“这地不够肥啊,得想办法给庄稼施肥!”
郑三苦着脸道:“我军虽然有数千人,每日造粪也不少,一两个月下来数量是相当可观,但架不住田多,两万亩,就全军每个人每日都拉好几次也还是不够用!”
赵子良笑道:“也不能全靠将士们的粪便,那些牛羊马匹的粪便也可以收集起来当做肥料,而且这些牲畜的粪便还是很肥的”。
郑三愣了愣,问道:“牲畜的粪便不是都收集起来晒干了当做燃料吗?怎么还能施肥?”
赵子良道:“当然能,烤火可以木材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俘虏们去树林中收集落叶,腐烂的也可以,切碎了洒在田间,还可以把沟渠内的淤泥挖起来运到田中,这些都是可以肥田的,有了肥力,庄稼长势才会好,仅仅靠天吃饭可不行,咱们得自己想办法!”
郑三若有所思,点点头道:“好,我马上安排下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