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恋♂上÷你?看→书☆网 .】,更新快,无弹窗,免费读!
史鸿在翰林院的生活已经步入正轨,虽说如今翰林院的人多半待他挺友善,不过,他查看以前的资料已经看出了乐趣,那些存档的各种公文,能够让他真切地体会到当时的一些情况,从一些极为隐晦的用词里面,揣摩到皇帝或者是内阁的一些想法,尤其是几次夺嫡的时候,朝堂中的剧烈震荡,在这些故纸堆里面都能发觉一二,一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诏书里面,充斥着叫人心惊胆战的杀机。
如今的朝堂,圣上的优势正在扩大,只是太上皇还不服老,不肯真的退居二线就是了,太上皇占据了礼法上的优势,一个孝字,就足以压得当今缩手缩脚。圣上也很干脆,他将一些至今依旧忠于太上皇的臣子,明升暗降,看起来变得位高权重,实际上,真正摸不到多少实权。其中,最让人眼红的是王子腾。
王子腾如今已经是九省都检点了,统辖九省军事,真要论起品级与地位来,便是兵部尚书也多有不如。而且虽说本朝军制与前朝不同,但是满打满算,一个省也是能凑出近十万的兵马的,九省都检点,那加起来就是好几十万的大军,当然了,这些军户的战斗力如何,暂且不论,但是,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在他人看来,王子腾简直是稳如磐石。也因为这个,王夫人在家里面底气也足了起来,没办法,人家女儿在宫中做贵妃,哥哥是封疆大吏,虽说两个儿子剩下一个,但是,贾宝玉一直被当做贾家的希望所在,因此,在听说王子腾又升了之后,王夫人对上史太君,也硬气起来。
朝中这会儿人事调动异常频繁,甄体仁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不知道中饱了多少私囊,盐税交上来一年不如一年,当今再能忍,也忍不下来了。只是上皇一向对甄家优容,贵太妃虽说如今已经年老色衰,但是上皇也不是毛头小子,新鲜的美人毕竟稚嫩了一些,不及贵太妃善解人意,得上皇的喜爱,自己那个十二弟如今虽说已经成家开府,但是,因为上皇的宠爱,依旧能够经常进宫,用各种法子讨上皇的喜爱,眼见着上皇对老十二越来越看重,甚至将自己手头的权力也下放了一部分给他,这让当今更是忌惮不已。
甄家已经是当今的眼中刺,肉中钉,只是想要对付甄家,却要缓缓图之。因此,当今不得不咬着牙,找了个理由,将甄体仁召入了长安,入了内阁担当文渊阁大学士。甄家为此欢欣鼓舞,毕竟,巡盐御史虽说能捞到钱,但是品级终究低了点,而且,这些钱也不是甄家能够独享的,需要跟更多的人分润,而且,身在江南,很多消息也不灵通,也很难给贵太妃还有十二王爷以实质上的支持。若是能够入京为相,那么,以甄家的影响力,自然能够号召群臣,为十二皇子聚集力量,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上皇也不同意,即便是将来逼宫也不是不可以。
甄家带着满肚子的野心,拖家带口上京了。后面,当今自上位之后,就在江南布下的棋子已经开始动作。甄家在金陵几乎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别看一些好事的人,将贾王史薛弄出个四大家族的说法,什么护官符不护官符的,事实上,别说四家已经开始没落的现在,就算是四家最鼎盛的时候,也不能真的跟甄家相比。
甄家前朝的时候,就是金陵豪族,到了本朝,因为从龙之功,接下来几代子孙跟皇家都颇有关联,发展更是迅速,便是旁支子弟,入仕者也极多,因此到了如今,甄家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意思。
这一点,不光当今明白,上皇其实也清楚,他对甄家极为优容,一方面是念及以前的交情,还有尚在人世的奉圣夫人,也就是他以前的乳母甄家老太太,另一方面,也是知道甄家在江南多年经营,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江南的动荡。自从宋朝大肆开发南方之后,江南已经是各朝的经济重心所在,不说别的,江南稻麦一年两熟,北方这边却因为黄河水患一直难以平定,多有天灾,加上江南的盐税还有织造,若是江南出了乱子,必然会引起朝堂不稳。只是上皇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魄力,如今又需要借着甄家代表的老臣,掌握朝堂,因此只得对甄家的一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欺欺人。
当今却是个有耐心的,他一点点收集着甄家的罪证,江南那边,也很早就在布局,就等着将甄家一举拔除,免除后患,如今他需要做的,就是让甄家跟朝堂上不服气自己的人先对掐起来,才好坐收渔人之利。
甄家到了长安,自然要四处走访亲友。各家里面,贾家是甄家的老亲了这几代下来,虽说没有联姻,但是关系一直没有疏远,虽说相比较于如日中天的甄家,贾家显得暮气沉沉,虽说出了个贤德妃,但是,在甄家看来,只要有上皇的支持,当今是坐不稳皇位的,若是没了当今,别说贵妃了,就算是皇后又如何呢?只是如今,甄家名义上还是当今的臣子,就算是要逼宫,也要找个清君侧的借口呢!而且,哪怕十二王爷是甄家的外孙,但是对于大家族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跟出了一个贵妃的贾家打好关系,自然也能向圣上表示一定程度上的诚意。而且,贾家固然这些年来子孙不肖,但是架不住贾家在长安扎根多年,跟长安这边的权贵交流频繁,何况,贾家也有几个得力的姻亲呢!
因此,甄家才到长安安定下来,甄家太太便带着媳妇孙女开始四处走动,贾家就排在了前面。对于甄家的到来,贾家也有自己的打算,贾家对朝中的消息并不灵通,尤其贾家当家的,差不多都是后宅的妇人,贾政贾赦也就不说了,哪怕贾琏身上捐了个同知的官职,至今连自己所在的衙门大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呢!一群女人,哪怕经历过一些风浪,但是,她们知道的最多的也就是后宅的一些事情,王夫人倒是每个月固定进宫,但她也不是什么有见识的人,进了宫就是给女儿送钱,搜罗一些生子的药方,催着女儿想办法怀个龙种,贤德妃虽说不是什么蠢人,要不然,哪怕她捏着秦可卿的身世秘密,也轮不到她上位,但是,后宫比起普通人家的后宅还要严密呢,她如今知道的事情,还不如在皇后宫中做女史的时候呢!元春年纪已经不小了,当今对她并无太多宠爱,一个月来个一两趟,也不过是出于安抚勋贵的目的,自然不会在她身边说什么前朝的事情。她也是个知机的,虽然百般婉转奉承,但是却也看得出来,圣上对后宫并不是非常在意,因此,想要给娘家说话,都要斟酌再三。对于贾家来说,什么圣意,什么制衡,都是搞不清楚的,他们只知道,甄体仁升了官,甄家愈发兴旺。上皇虽说碍于当年十二王爷年纪小,选了当今,但是对十二王爷还是极为看重的。
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甄家也是要保密的,因此,自然只会私底下跟史太君说,王夫人她们自然做不了主的。偏偏自从上次从史太君这边偷听到了秦可卿的事情之后,王夫人就知道,贾家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实在多了去了,但是老太太却是都知道的,因此,她费了很多力气,私底下收买了史太君身边伺候的人,要她们给自己传递消息。这回,甄家当家太太与史太君私底下密谈的时候,王夫人当初收买的小丫鬟就偷听到了消息,虽说甄家太太跟史太君说得挺隐晦,那个小丫鬟也只听到了只言片语,只听到什么王爷之类的话,她不敢怠慢,很快就找了个机会,跑去跟王夫人学舌。
当今封了贤德妃还是很有好处的,起码王夫人这一派,是希望当今能够坐稳皇位的,这样的话,她是贵妃的生母,才能安享尊荣,若是女儿能生个皇子,那自己就是皇子的外祖母,到时候,连宝玉都能受到荫蔽,有贾家的支持,自己的外孙也未必没有一争之力,那会儿,自己就是皇帝的外婆了。若是甄家真的成了事,自己唯一的女儿很可能因此送命不说,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王夫人知道了甄家的打算,以及史太君想要两头下注的消息,不免一阵怨恨,史太君成天说着元春当初在她身边教养的,她如何疼爱元春,但是到了这种时候,还不是将自己的女儿当做弃子!心里这样想着,王夫人很快下定了决心,先赏了那个过来报信的小丫头,看着那个小丫头欢天喜地地走了,心中却浮现出了森然的杀机。纵然她一贯吃斋念佛,不过着实不是什么良善人,这小丫头虽说年纪小,没多少见识,不懂之前听到的是何等要命的事情,但是,为了防止她到处乱说,连累了自己,还是要早点将人处理了好。轻描淡写地决定了一个小丫鬟的命运,王夫人快速数着手里的佛珠,心里琢磨着,下次进宫的时候,便将这个消息给女儿带过去,有这么一个功劳,女儿应该能得圣上更多的眷顾吧!她捏着手里的佛珠,想到之前找到的民间求子良方,心头顿时一热。
史鸿在翰林院的生活已经步入正轨,虽说如今翰林院的人多半待他挺友善,不过,他查看以前的资料已经看出了乐趣,那些存档的各种公文,能够让他真切地体会到当时的一些情况,从一些极为隐晦的用词里面,揣摩到皇帝或者是内阁的一些想法,尤其是几次夺嫡的时候,朝堂中的剧烈震荡,在这些故纸堆里面都能发觉一二,一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诏书里面,充斥着叫人心惊胆战的杀机。
如今的朝堂,圣上的优势正在扩大,只是太上皇还不服老,不肯真的退居二线就是了,太上皇占据了礼法上的优势,一个孝字,就足以压得当今缩手缩脚。圣上也很干脆,他将一些至今依旧忠于太上皇的臣子,明升暗降,看起来变得位高权重,实际上,真正摸不到多少实权。其中,最让人眼红的是王子腾。
王子腾如今已经是九省都检点了,统辖九省军事,真要论起品级与地位来,便是兵部尚书也多有不如。而且虽说本朝军制与前朝不同,但是满打满算,一个省也是能凑出近十万的兵马的,九省都检点,那加起来就是好几十万的大军,当然了,这些军户的战斗力如何,暂且不论,但是,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在他人看来,王子腾简直是稳如磐石。也因为这个,王夫人在家里面底气也足了起来,没办法,人家女儿在宫中做贵妃,哥哥是封疆大吏,虽说两个儿子剩下一个,但是,贾宝玉一直被当做贾家的希望所在,因此,在听说王子腾又升了之后,王夫人对上史太君,也硬气起来。
朝中这会儿人事调动异常频繁,甄体仁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不知道中饱了多少私囊,盐税交上来一年不如一年,当今再能忍,也忍不下来了。只是上皇一向对甄家优容,贵太妃虽说如今已经年老色衰,但是上皇也不是毛头小子,新鲜的美人毕竟稚嫩了一些,不及贵太妃善解人意,得上皇的喜爱,自己那个十二弟如今虽说已经成家开府,但是,因为上皇的宠爱,依旧能够经常进宫,用各种法子讨上皇的喜爱,眼见着上皇对老十二越来越看重,甚至将自己手头的权力也下放了一部分给他,这让当今更是忌惮不已。
甄家已经是当今的眼中刺,肉中钉,只是想要对付甄家,却要缓缓图之。因此,当今不得不咬着牙,找了个理由,将甄体仁召入了长安,入了内阁担当文渊阁大学士。甄家为此欢欣鼓舞,毕竟,巡盐御史虽说能捞到钱,但是品级终究低了点,而且,这些钱也不是甄家能够独享的,需要跟更多的人分润,而且,身在江南,很多消息也不灵通,也很难给贵太妃还有十二王爷以实质上的支持。若是能够入京为相,那么,以甄家的影响力,自然能够号召群臣,为十二皇子聚集力量,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上皇也不同意,即便是将来逼宫也不是不可以。
甄家带着满肚子的野心,拖家带口上京了。后面,当今自上位之后,就在江南布下的棋子已经开始动作。甄家在金陵几乎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别看一些好事的人,将贾王史薛弄出个四大家族的说法,什么护官符不护官符的,事实上,别说四家已经开始没落的现在,就算是四家最鼎盛的时候,也不能真的跟甄家相比。
甄家前朝的时候,就是金陵豪族,到了本朝,因为从龙之功,接下来几代子孙跟皇家都颇有关联,发展更是迅速,便是旁支子弟,入仕者也极多,因此到了如今,甄家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意思。
这一点,不光当今明白,上皇其实也清楚,他对甄家极为优容,一方面是念及以前的交情,还有尚在人世的奉圣夫人,也就是他以前的乳母甄家老太太,另一方面,也是知道甄家在江南多年经营,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江南的动荡。自从宋朝大肆开发南方之后,江南已经是各朝的经济重心所在,不说别的,江南稻麦一年两熟,北方这边却因为黄河水患一直难以平定,多有天灾,加上江南的盐税还有织造,若是江南出了乱子,必然会引起朝堂不稳。只是上皇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魄力,如今又需要借着甄家代表的老臣,掌握朝堂,因此只得对甄家的一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欺欺人。
当今却是个有耐心的,他一点点收集着甄家的罪证,江南那边,也很早就在布局,就等着将甄家一举拔除,免除后患,如今他需要做的,就是让甄家跟朝堂上不服气自己的人先对掐起来,才好坐收渔人之利。
甄家到了长安,自然要四处走访亲友。各家里面,贾家是甄家的老亲了这几代下来,虽说没有联姻,但是关系一直没有疏远,虽说相比较于如日中天的甄家,贾家显得暮气沉沉,虽说出了个贤德妃,但是,在甄家看来,只要有上皇的支持,当今是坐不稳皇位的,若是没了当今,别说贵妃了,就算是皇后又如何呢?只是如今,甄家名义上还是当今的臣子,就算是要逼宫,也要找个清君侧的借口呢!而且,哪怕十二王爷是甄家的外孙,但是对于大家族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跟出了一个贵妃的贾家打好关系,自然也能向圣上表示一定程度上的诚意。而且,贾家固然这些年来子孙不肖,但是架不住贾家在长安扎根多年,跟长安这边的权贵交流频繁,何况,贾家也有几个得力的姻亲呢!
因此,甄家才到长安安定下来,甄家太太便带着媳妇孙女开始四处走动,贾家就排在了前面。对于甄家的到来,贾家也有自己的打算,贾家对朝中的消息并不灵通,尤其贾家当家的,差不多都是后宅的妇人,贾政贾赦也就不说了,哪怕贾琏身上捐了个同知的官职,至今连自己所在的衙门大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呢!一群女人,哪怕经历过一些风浪,但是,她们知道的最多的也就是后宅的一些事情,王夫人倒是每个月固定进宫,但她也不是什么有见识的人,进了宫就是给女儿送钱,搜罗一些生子的药方,催着女儿想办法怀个龙种,贤德妃虽说不是什么蠢人,要不然,哪怕她捏着秦可卿的身世秘密,也轮不到她上位,但是,后宫比起普通人家的后宅还要严密呢,她如今知道的事情,还不如在皇后宫中做女史的时候呢!元春年纪已经不小了,当今对她并无太多宠爱,一个月来个一两趟,也不过是出于安抚勋贵的目的,自然不会在她身边说什么前朝的事情。她也是个知机的,虽然百般婉转奉承,但是却也看得出来,圣上对后宫并不是非常在意,因此,想要给娘家说话,都要斟酌再三。对于贾家来说,什么圣意,什么制衡,都是搞不清楚的,他们只知道,甄体仁升了官,甄家愈发兴旺。上皇虽说碍于当年十二王爷年纪小,选了当今,但是对十二王爷还是极为看重的。
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甄家也是要保密的,因此,自然只会私底下跟史太君说,王夫人她们自然做不了主的。偏偏自从上次从史太君这边偷听到了秦可卿的事情之后,王夫人就知道,贾家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实在多了去了,但是老太太却是都知道的,因此,她费了很多力气,私底下收买了史太君身边伺候的人,要她们给自己传递消息。这回,甄家当家太太与史太君私底下密谈的时候,王夫人当初收买的小丫鬟就偷听到了消息,虽说甄家太太跟史太君说得挺隐晦,那个小丫鬟也只听到了只言片语,只听到什么王爷之类的话,她不敢怠慢,很快就找了个机会,跑去跟王夫人学舌。
当今封了贤德妃还是很有好处的,起码王夫人这一派,是希望当今能够坐稳皇位的,这样的话,她是贵妃的生母,才能安享尊荣,若是女儿能生个皇子,那自己就是皇子的外祖母,到时候,连宝玉都能受到荫蔽,有贾家的支持,自己的外孙也未必没有一争之力,那会儿,自己就是皇帝的外婆了。若是甄家真的成了事,自己唯一的女儿很可能因此送命不说,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王夫人知道了甄家的打算,以及史太君想要两头下注的消息,不免一阵怨恨,史太君成天说着元春当初在她身边教养的,她如何疼爱元春,但是到了这种时候,还不是将自己的女儿当做弃子!心里这样想着,王夫人很快下定了决心,先赏了那个过来报信的小丫头,看着那个小丫头欢天喜地地走了,心中却浮现出了森然的杀机。纵然她一贯吃斋念佛,不过着实不是什么良善人,这小丫头虽说年纪小,没多少见识,不懂之前听到的是何等要命的事情,但是,为了防止她到处乱说,连累了自己,还是要早点将人处理了好。轻描淡写地决定了一个小丫鬟的命运,王夫人快速数着手里的佛珠,心里琢磨着,下次进宫的时候,便将这个消息给女儿带过去,有这么一个功劳,女儿应该能得圣上更多的眷顾吧!她捏着手里的佛珠,想到之前找到的民间求子良方,心头顿时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