钑龙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自有对策

小说:钑龙 作者:白云客 更新时间:2020-06-02 07:29:2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赵开很清楚,张浚原来纵容手下在运河抢劫汴梁的物资数目巨大,要是按照杨志说的那样算账,就算把京畿路所有的仓库搬空,恐怕张浚还要倒找给杨志一大笔粮草;眼下已经到了秋收的时候,赵开只希望把今年的田税这些留在库里,所以开口做了提议。杨志望望赵开,又望望张浚;张浚才是负责人,杨志不想和赵开多啰嗦,直接对张浚说:“那是屯田军的收成,定北军在京畿路的粮草没撤走前,还是需要各地官府供应,我们到时候平账便是。”

  陪同杨志出面的卢益微笑点头,让张浚火冒三丈;张浚眉毛一扬,当即反驳道:“漕运现在没有停,江南运来的粮食,会持续到你们撤走。”

  李纲出任应天府留守后,漕运再也没有出现过以前的乱象,粮食确实源源不断地运到开封,杨志要的就是张浚这句话,为以后的纠纷做铺垫;杨志闻言一笑道:“如果漕运没问题,我就没问题。”

  赵开的脸色沉重,等出了留守司,赵开才对张浚说:“大人,你着急了,定北军走,我们最起码要调与定北军差不多人数的军队过来,漕运来的粮食储备才是关键;你要和康王说,在定北军走后的一两个月加紧漕运,运量最起码要增加一倍,否则到了冬天,万一黄河、汴河结冰,我们可就难做了。”

  赵开担心的是漕运中断,张浚根本不放在心上,冷笑着说:“京畿路收回,所有的关键道口都在我们手中,商人必须从我们的地盘走过,你弄的那个厘金方案就很不错,我可以在所有道口设置。”

  赵开吓了一跳,急忙劝阻说:“大人,此事要慎重,厘金的方式出自杨志和吕颐浩,他们没有全面推广,肯定是有原因的。大人,钱上的事,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每一个举措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临时的调整可以,当做政策,需要户部和三使司同意。”

  赵开一直关注着定北军在经济税收上的手段,他是一个懂行的人,自然看得出杨志主政汴梁以来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精彩。有的事从一开始赵开并没有看懂,就象杨志屯田一样,但是到后来,赵开只有赞赏的份;只有目光长远的人,才能做一些在外人眼里无用的功,最后收获硕果。

  赵开注意到了杨志在开德府的厘金方式,甚至派人装作商人做了几次试探,了解了全部的过程。赵开疑惑的是,这么好的方式,杨志为什么不在京畿路推广,不向赵楷推荐?赵开认为,其中一定有杨志顾忌的地方,所以赵开打心眼里不愿意这么草率地推行。

  但是张浚不是这么认为的,他在弄清楚厘金的原理后,让关中和徐州试着执行,这次能来汴梁,张浚已经幻想在整个京畿路推广,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筹资金,缓解日后京畿路财政的匮乏,并将得到方方面面的推崇。张浚对于赵开的顾虑根本没放在心上,边走边说:“你只要执行就是,利用杨志没走的时间,你开始编制流程和培训人员,等正式接手以后,我任命你为转运副使。”

  赵开被堵得说不出话来,晓得自己要是再推辞下去,难保张浚不会认为自己会有其他的想法,只好含糊地答应下来。张浚此刻也是身心疲惫,但晓得自己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定北军走以后不仅仅是接管的事情,毕竟过了黄河就是金人的地盘,还需要军队;而任命官员、调集军队这些事,都将是康王与其他人讨价还价的结果,张浚很清楚自己只有建议权。

  张浚得知润州的消息,不顾唐学老的反对,留赵开在开封盯着,自己星夜赶回润州,把对于厘金的设想向宋徽宗和康王禀告,张浚认为有这样的神器,日后在京畿路的财政没有问题,关键是郑州、孟州的那个黄河渡口,倘若在定北军手中,京畿路一半的好处被定北军拿走了。

  这件事在朝堂上讨论的时候,范致虚和李邴都提议,拿陕西的地盘来换,西军大规模前往京畿路,关中空虚到了极限,何不交给定北军,况且陕西五路现在富庶的地方其实都在定北军手中,剩下的那些苦寒之地本身就是一个窟窿。唐重笑了笑说:“关键是定北军会答应吗?”

  群臣争论了半天,出乎意料的是,建议张浚以武力来解决的人并没有占上风,康王的部下汪伯彦、梁扬祖等人都反对这样做;康王赵构的脸都吓白了,张浚的二十万乌合之众还没有取齐,就算到齐了也不是杨志的对手啊。宋徽宗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吧,我给老三和杨志写信,和他们商议一下,如何置换,还有留下军队的事情。”

  赵构松了一口气,唐重忍不住摇头,争论的双方难道不知道真实情况吗?不是,是这些人希望宋徽宗父子解决问题,自己只想担一个大义的好名声。宋徽宗的信迟了快十天,是因为等杜时亮和金国工部侍郎张通古见面的结果,倘若和谈失败,宋徽宗自然什么都不做,维持原样就好。

  杜时亮回报,张通古表示哪怕萧庆意外身亡,金国也不会怪罪大宋,战场上本就是瞬息万变,意外是难免的;金国为了表示诚意,说在汴梁签约的时候,就可以把宋徽宗的弟弟越王赵偲先放回来。宋徽宗的两个弟弟被金军俘虏,燕王赵俣在去幽州的路上饿死,只有越王赵偲还在。这让宋徽宗下了决心,写信要赵楷与杨志表态,留下十万定北军在京畿路,并且交出郑州。

  杨志收到信的时候,应天府李纲派出的欧阳澈就坐在对面,不止宋徽宗一个人想定北军交给朝廷,在应天府的李纲也是这样希望的;李纲一开始没打算插手这件事,毕竟应天府的级别还在东京留守之下;不过在名士欧阳澈的不懈坚持下,李纲抱着有当无的态度,派欧阳澈带着自己的书信前去见杨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钑龙,钑龙最新章节,钑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