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一面写着辞呈,一面老泪纵横。
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六十六岁了,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面,六年时间,按说在权力巅峰上面,也足够了,可惜权力这个东西,一旦掌握之后,想要放手,可不是那个容易的事情,温体仁也是凡夫俗子,想着能够做到不能够动为止。
家乡以温体仁为荣,这些年以来,因为他身居内阁首辅,家族子弟占尽风光,纷纷进入朝廷为官,温家俨然成为浙江乌程最大的家族了。
可一旦辞去内阁首辅的职位,谁知道今后会如何。
按说就是不担任内阁首辅了,以前的光环还在,没有谁会刻意为难的,可惜温体仁走错了一步棋,为了保住内阁首辅的职位,无情的攻击了孙承宗,要知道,孙承宗可是准备继任内阁首辅职位的。
温体仁想到了很多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内阁首辅的权势,那是不用说的,稍微动动心思,就可以令人家破人亡,若是孙承宗继任了内阁首辅,想着对自己报复,那自己是无力应付的。
这些年以来,温体仁虽然网罗了不少的门生,但有两件事情,他是没有做的,一是没有结交太监,而且对太监的态度,是很不客气的,二是没有结交中兴学社、东林党以及复社的人,对这些人是敬而远之。
树倒猢狲散,一旦下台了,难说会有谁拼命帮助自己的。
就算是孙承宗不计较这些事情。可那些太监会怎么看,会怎么行动。太监时时刻刻在皇上的身边,冷不丁的说自己的坏话,令皇上震怒了,自己就要大祸临头了。
想到这些事情,温体仁感觉到寒心,可现实摆在面前,他这个内阁首辅,肯定是保不住了。就连朝廷中的文武大臣,也察觉到了。
“老爷,孙大人来拜访了。”
温体仁的手抖动了一下,差点在辞呈上面落下墨点了。
孙承宗来拜访了,这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快请,快请孙大人到书房去,我马上就过去。”
温体仁进入书房的时候。孙承宗正在做着喝茶。
“老大人前来拜访,长卿不胜惶恐啊。”
温体仁字长卿,在孙承宗面前这样称呼自己,已经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了,不过这也是在家里,以字来称呼。显得亲热很多的。
“温大人客气了,下官就是来看看的,和大人聊聊。”
“老大人万万不要如此的客气,这是在家里,老大人是先皇的恩师。长卿可不敢在老大人的面前无礼的。”
孙承宗笑了笑,温体仁这样的态度。在他的预料之中。
“今日老大人来了,长卿求之不得啊,若不是这几天事情很多,长卿就要到老大人的府邸拜访了,长卿在文华殿诋毁老大人,下来之后,深感羞愧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请老大人不要放在心上啊。”
“大人不要这样说,若是我还记着文华殿的事情,也就不会到府上来了,我今日来,还真的是有些事情,想着和大人详细说说的,朝廷里面的事情不少啊,远未到安宁的时候,大人乃是内阁首辅,掌握了诸多的情况,我回到朝廷的时间不长,诸多的情况,也不是很熟悉,想着找到大人,专门请教一番的。”
温体仁脸上的笑容很苦,孙承宗这番话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那就是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了,继任者就是孙承宗。
“不敢不敢,这几年在内阁,没有做好什么事情,尽是一些杂事缠身,长卿也想着,能够做出来一番成绩,可惜天不遂人愿,不过我大明这些年,总算是安安稳稳的过来了,每每想到这些,长卿聊以自慰。”
“大人可不要这么说,这样的心情,我是理解的,我曾经在辽东四年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后金几乎没有发动什么进攻,朝廷中有人认为,我也不过如此,当时的兵部尚书王永光曾经说过一句话,兵家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啊,大人主政朝局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动,这就是了不起的功劳了,若是朝廷诸位同僚不能够看到,那岂不是笑话了。”
“长卿可不敢与老大人比较啊,长卿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尽心竭力做事情罢了,至于说做的好坏如何,自己都感觉到羞愧啊。”
温体仁如此的谦虚,还是第一次,虽说温体仁一直都是比较低调的,但也不至于如此的自责,况且能够做到大明朝内阁首辅的,绝非常人。
有了这样的开头,两人的对话融洽了很多。
温体仁有着自身的认识,孙承宗到府邸来拜访,是有着很深的意味的,皇上一定与孙承宗有过交谈了,内阁首辅的职位,非孙承宗莫属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孙承宗到自己的府邸来,肯定是皇上同意的,也就是说,皇上对自己还是有着一些正面看法的。
此外,孙承宗到府邸来了,其实也是表态,那就是自己不用担心,遭受到诸多的暗算了,依照孙承宗的资历和威望,想来不至于做这等无聊的事情。
一个多时辰之后,孙承宗准备告辞了。
温体仁一直送到了府门口。
临走的时候,孙承宗突然说出来几句话。
“大人,你我都有着一种想法,那就是能够安度晚年,我是多次体验到了,数次离开朝廷,回到家乡了,想着能够安度晚年了,可惜身不由己,若是大人能够有这等的福气,我是羡慕不已啊,我已经七十五岁了,早就该歇息了啊。”
送走了孙承宗,温体仁的情绪很快好了。
再次提笔写辞呈的时候,也顺畅很多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写好了辞呈,他的内心安稳下来了,自己回到家乡之后,完全能够安度晚年,不用有多少担心了,至于说着权势,挽留不住了,索性看开一些。
崇祯十年六月,朝廷再次传出来令人震动的消息。
内阁首辅温体仁,因为身体的原因,辞去职务,皇上几次挽留,考虑到温体仁过于操劳政务,身体确有不适,准予辞去内阁首辅职位。
温体仁辞去内阁首辅职位,内阁次辅孙承宗,自热而然成为了内阁首辅。
这还不算是最为轰动的事情。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贺逢圣,内阁宰辅、文渊阁大学士黄仕俊,两人同时辞去所担任的职务,刘宗周官拜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参赞机务,唐世济以左都御使敕封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参赞机务。
黄道周敕封左都御史。
这也就是说,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唐世济和刘宗周悉数进入了内阁,黄道周成为了都察院的最高领导,成为与六部尚书齐名的官员了。
这个任命,释放出来的信号,非同一般。
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这在大家的预料之中,没有什么奇怪的,依照孙承宗的威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朝廷不会有多大的波动,但唐世济和刘宗周两人进入内阁,就令人琢磨了,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人,出自于中兴学社,孙承宗曾经是中兴学社的直接负责人,要说孙承宗在内阁里面,也是需要得到支持的,所以说,刘宗周进入到内阁,这可以解释,也能够理解,刘宗周是明朝大儒,威名远扬,完全有资格出任内阁宰辅。
唐世济进入内阁,而且排名在刘宗周的前面,这就令人有些看不懂了。
这里面有一个最为令人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唐世济也是浙江乌程人,和原内阁首辅温体仁是老乡,两人是一个地方的人,平日里关系也还不错的,难道说唐世济进入内阁,得益于温体仁的推荐吗。
这样说来,温体仁虽然退下来了,可依旧是受到皇上信赖的。
传闻开始在朝廷里面出现,也没有谁出面反驳。
如此一来,温体仁虽然退下来了,可依旧还是受到尊重的,就算是那些对温体仁恨得咬牙切齿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这里面就包括了曹化淳。
大明朝内阁的变动,也引发了后金的注意。
皇太极极为关注这件事情,得知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之后,好长时间闷闷不乐,孙承宗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主政辽东的时候,布置了关宁锦防线,成为了后金骑兵无法逾越的一道巨大障碍,这么多年的努力,父皇和他拼命攻打,也莫可奈何,这道防线固若金汤,无法攻破。而且孙承宗还建议了,大明军队必须要坚守关外,决不能丢掉宁远,这也是对后金形成巨大牵制的一招。
这样的人出任了内阁首辅,肯定会关注辽东局势的,若是加紧了对辽东的建设,不知道刚刚成立不久的大清国,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命运。
皇太极觉得自己太倒霉了,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眼看着大清国开始慢慢的崛起了,谁知道遇到了苏天成和孙承宗这样的强敌,难道说老天都对大清国不满意吗。
9
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六十六岁了,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面,六年时间,按说在权力巅峰上面,也足够了,可惜权力这个东西,一旦掌握之后,想要放手,可不是那个容易的事情,温体仁也是凡夫俗子,想着能够做到不能够动为止。
家乡以温体仁为荣,这些年以来,因为他身居内阁首辅,家族子弟占尽风光,纷纷进入朝廷为官,温家俨然成为浙江乌程最大的家族了。
可一旦辞去内阁首辅的职位,谁知道今后会如何。
按说就是不担任内阁首辅了,以前的光环还在,没有谁会刻意为难的,可惜温体仁走错了一步棋,为了保住内阁首辅的职位,无情的攻击了孙承宗,要知道,孙承宗可是准备继任内阁首辅职位的。
温体仁想到了很多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内阁首辅的权势,那是不用说的,稍微动动心思,就可以令人家破人亡,若是孙承宗继任了内阁首辅,想着对自己报复,那自己是无力应付的。
这些年以来,温体仁虽然网罗了不少的门生,但有两件事情,他是没有做的,一是没有结交太监,而且对太监的态度,是很不客气的,二是没有结交中兴学社、东林党以及复社的人,对这些人是敬而远之。
树倒猢狲散,一旦下台了,难说会有谁拼命帮助自己的。
就算是孙承宗不计较这些事情。可那些太监会怎么看,会怎么行动。太监时时刻刻在皇上的身边,冷不丁的说自己的坏话,令皇上震怒了,自己就要大祸临头了。
想到这些事情,温体仁感觉到寒心,可现实摆在面前,他这个内阁首辅,肯定是保不住了。就连朝廷中的文武大臣,也察觉到了。
“老爷,孙大人来拜访了。”
温体仁的手抖动了一下,差点在辞呈上面落下墨点了。
孙承宗来拜访了,这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快请,快请孙大人到书房去,我马上就过去。”
温体仁进入书房的时候。孙承宗正在做着喝茶。
“老大人前来拜访,长卿不胜惶恐啊。”
温体仁字长卿,在孙承宗面前这样称呼自己,已经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了,不过这也是在家里,以字来称呼。显得亲热很多的。
“温大人客气了,下官就是来看看的,和大人聊聊。”
“老大人万万不要如此的客气,这是在家里,老大人是先皇的恩师。长卿可不敢在老大人的面前无礼的。”
孙承宗笑了笑,温体仁这样的态度。在他的预料之中。
“今日老大人来了,长卿求之不得啊,若不是这几天事情很多,长卿就要到老大人的府邸拜访了,长卿在文华殿诋毁老大人,下来之后,深感羞愧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请老大人不要放在心上啊。”
“大人不要这样说,若是我还记着文华殿的事情,也就不会到府上来了,我今日来,还真的是有些事情,想着和大人详细说说的,朝廷里面的事情不少啊,远未到安宁的时候,大人乃是内阁首辅,掌握了诸多的情况,我回到朝廷的时间不长,诸多的情况,也不是很熟悉,想着找到大人,专门请教一番的。”
温体仁脸上的笑容很苦,孙承宗这番话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那就是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了,继任者就是孙承宗。
“不敢不敢,这几年在内阁,没有做好什么事情,尽是一些杂事缠身,长卿也想着,能够做出来一番成绩,可惜天不遂人愿,不过我大明这些年,总算是安安稳稳的过来了,每每想到这些,长卿聊以自慰。”
“大人可不要这么说,这样的心情,我是理解的,我曾经在辽东四年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后金几乎没有发动什么进攻,朝廷中有人认为,我也不过如此,当时的兵部尚书王永光曾经说过一句话,兵家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啊,大人主政朝局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动,这就是了不起的功劳了,若是朝廷诸位同僚不能够看到,那岂不是笑话了。”
“长卿可不敢与老大人比较啊,长卿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尽心竭力做事情罢了,至于说做的好坏如何,自己都感觉到羞愧啊。”
温体仁如此的谦虚,还是第一次,虽说温体仁一直都是比较低调的,但也不至于如此的自责,况且能够做到大明朝内阁首辅的,绝非常人。
有了这样的开头,两人的对话融洽了很多。
温体仁有着自身的认识,孙承宗到府邸来拜访,是有着很深的意味的,皇上一定与孙承宗有过交谈了,内阁首辅的职位,非孙承宗莫属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孙承宗到自己的府邸来,肯定是皇上同意的,也就是说,皇上对自己还是有着一些正面看法的。
此外,孙承宗到府邸来了,其实也是表态,那就是自己不用担心,遭受到诸多的暗算了,依照孙承宗的资历和威望,想来不至于做这等无聊的事情。
一个多时辰之后,孙承宗准备告辞了。
温体仁一直送到了府门口。
临走的时候,孙承宗突然说出来几句话。
“大人,你我都有着一种想法,那就是能够安度晚年,我是多次体验到了,数次离开朝廷,回到家乡了,想着能够安度晚年了,可惜身不由己,若是大人能够有这等的福气,我是羡慕不已啊,我已经七十五岁了,早就该歇息了啊。”
送走了孙承宗,温体仁的情绪很快好了。
再次提笔写辞呈的时候,也顺畅很多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写好了辞呈,他的内心安稳下来了,自己回到家乡之后,完全能够安度晚年,不用有多少担心了,至于说着权势,挽留不住了,索性看开一些。
崇祯十年六月,朝廷再次传出来令人震动的消息。
内阁首辅温体仁,因为身体的原因,辞去职务,皇上几次挽留,考虑到温体仁过于操劳政务,身体确有不适,准予辞去内阁首辅职位。
温体仁辞去内阁首辅职位,内阁次辅孙承宗,自热而然成为了内阁首辅。
这还不算是最为轰动的事情。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贺逢圣,内阁宰辅、文渊阁大学士黄仕俊,两人同时辞去所担任的职务,刘宗周官拜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参赞机务,唐世济以左都御使敕封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参赞机务。
黄道周敕封左都御史。
这也就是说,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唐世济和刘宗周悉数进入了内阁,黄道周成为了都察院的最高领导,成为与六部尚书齐名的官员了。
这个任命,释放出来的信号,非同一般。
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这在大家的预料之中,没有什么奇怪的,依照孙承宗的威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朝廷不会有多大的波动,但唐世济和刘宗周两人进入内阁,就令人琢磨了,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人,出自于中兴学社,孙承宗曾经是中兴学社的直接负责人,要说孙承宗在内阁里面,也是需要得到支持的,所以说,刘宗周进入到内阁,这可以解释,也能够理解,刘宗周是明朝大儒,威名远扬,完全有资格出任内阁宰辅。
唐世济进入内阁,而且排名在刘宗周的前面,这就令人有些看不懂了。
这里面有一个最为令人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唐世济也是浙江乌程人,和原内阁首辅温体仁是老乡,两人是一个地方的人,平日里关系也还不错的,难道说唐世济进入内阁,得益于温体仁的推荐吗。
这样说来,温体仁虽然退下来了,可依旧是受到皇上信赖的。
传闻开始在朝廷里面出现,也没有谁出面反驳。
如此一来,温体仁虽然退下来了,可依旧还是受到尊重的,就算是那些对温体仁恨得咬牙切齿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这里面就包括了曹化淳。
大明朝内阁的变动,也引发了后金的注意。
皇太极极为关注这件事情,得知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之后,好长时间闷闷不乐,孙承宗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主政辽东的时候,布置了关宁锦防线,成为了后金骑兵无法逾越的一道巨大障碍,这么多年的努力,父皇和他拼命攻打,也莫可奈何,这道防线固若金汤,无法攻破。而且孙承宗还建议了,大明军队必须要坚守关外,决不能丢掉宁远,这也是对后金形成巨大牵制的一招。
这样的人出任了内阁首辅,肯定会关注辽东局势的,若是加紧了对辽东的建设,不知道刚刚成立不久的大清国,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命运。
皇太极觉得自己太倒霉了,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眼看着大清国开始慢慢的崛起了,谁知道遇到了苏天成和孙承宗这样的强敌,难道说老天都对大清国不满意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