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john01b的打赏,谢谢了。)
进入养心殿的时候,苏天成内心恢复了平静,他一再的告诫自己,不要因为这样的任命感觉到激动,也不要失态,更不要表现出来很大的雄心壮志,历史上的教训是很多的,夸下海口了,最终不能够实现,自取其辱。
二十五岁的年轻人,高居兵部尚书的职位,这恐怕是大明朝开天辟地的,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苏天成更加的需要小心,这样的年纪,在众人的眼里,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尽管说自己是穿越的,实际年龄几百岁了,不要说做兵部尚书,就是做皇上,也能够表现出来不一般的能力,穿越九个年头了,确实做了很多的事情,历历在目,想想过去的八年时间,一直都是在拼搏,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随着职位的上升,能够做的事情更多了。
朱由检的脸上带着笑容,孙承宗带着内阁辅臣,也在养心殿里面。
众人看向苏天成的眼神是不一样的,如此的年轻,挂兵部尚书、右都御使衔,总督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五省军务,这在大明朝的历史上面,都是罕见的,由此可以看出来,皇上是非常信赖苏天成的。这种信赖,甚至超过了以前的袁崇焕。
苏天成做出来的成绩,建立的功绩,也令人服气,纵观满朝文武大臣,还没有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够做到。
“臣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朱由检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苏天成到陕西不过一年时间。陕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年以来,陕西都没有能够上缴赋税了,而且朝廷还要拿出来不少银子,辅助陕西,今年情况不同了,陕西上缴了全部的赋税,而且不需要朝廷格外拨付银子了。杨嗣昌到陕西去看了,情况很好,汇报的时候,就连朱由检,都有些不敢相信。
锦衣卫传来的消息,与杨嗣昌看到的情况是一致的,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检的想法略有改变了,以前是说苏天成在陕西,至少坚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不过流寇逃窜到四川去了,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围剿,一旦再次形成气候。剿灭的难度就加大了。
鹿善继和秦良玉都率军围剿了,效果很是不好,要是在以往,朱由检一定是龙颜大怒,可这一次不一样了。他竟然不着急,因为他认定了。江宁营一定能够剿灭流寇。不过对于鹿善继,朱由检还是有些看法的,流寇遭遇江宁营多次的沉重打击,被迫离开陕西,进入到四川,这样的情况下,居然不能够一举拿下。
孙承宗也是支持江宁营立即剿灭流寇的。
孙承宗的看法很实际,大明最大的威胁,并非是流寇,遭遇诸多沉重的打击,流寇不可能有着太大的气候了,最大的麻烦还是后金,满洲八旗的力量非同一般,北边的情况不容乐观,明军依旧不敢和满洲八旗正面交战,只能够是采取防御的措施,守在城池里面,一年多时间以来,满洲八旗虽然没有发动进攻,但在宁远、锦州城外,活动频繁,慢慢的将力量渗透到这些地区了,天启年间以来,宁远和锦州外围,基本是一片荒野,看不见什么人,大量的土地都是荒芜的,现在居然开始种植了。
可惜的是,明军无法进攻满洲八旗,只能够眼睁睁看着。
后金战略部署的变化,也引发了孙承宗高度的重视,满洲八旗军队的建制,他是知道的,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和大明的屯军有些相似,可现在,满洲八旗慢慢固定下来,开始形成正规的军队了,而且不是呆在沈阳附近,开始在宁远、锦州外围驻扎了。
这一切都表明,后金可能会在不长时间,有行动了。
鉴于这样的情况,江宁营不能够总是呆在陕西,必须要拉出来了,首先需要剿灭流寇,接着到辽东一带,开始对付满洲八旗。这个动作必须要提前,
皇上的想法,与他的想法一致,所以说,这次的变动,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苏爱卿,朕本是允诺你两年到三年的时间,不过一年,朕就让你离开陕西,剿灭流寇,可有什么怨言啊。”
“臣没有怨言,臣听说,流寇在四川很是猖獗,也是很着急的,去岁四川有不少的流民,涌入了陕西,陕西的压力骤然增大,臣以为,四川若是乱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故而剿灭流寇,成为了当务之急。”
“好啊,爱卿能够有此等的认识,朕非常欣慰啊,爱卿负责剿灭流寇事宜,可否有什么要求提出来啊。”
“臣有三个要求,还望皇上恩准。”
“尽管说来。”
“第一个要求,臣剿灭流寇,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二个要求,凡不服从调遣的卫所军官,包括各级官吏,臣可以视情况处理,若是军情紧急,臣可以临机决断,第三个要求,臣剿灭流寇期间,凡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官吏调整的,务必事先告知臣,臣好有准备。”
“准了,朕赐予你尚方宝剑,就是让爱卿临机决断的,若是这些都不能够做到,朕也不好要求爱卿剿灭流寇了。”
“臣还有话要说。”
“爱卿还有什么要求啊。”
“臣对流寇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看法,流寇离开陕西之时,首领众多,命令不一,难以协调配合,且容易各个击破,不过李自成被拥举为闯王之后,改变了这种情况,流寇以前众多的首领,悉数都听命于李自成了,指挥统一之后,流寇的力量空前壮大了,故而鹿善继大人和秦良玉老将军一时间难以剿灭,这也是正常的,四川地形复杂,山大人稀,更增加了围剿的难度,臣负责剿灭流寇,绝不会为了一场两场的胜利去高兴欢呼的,臣需要的是彻底剿灭流寇,不让他们继续作乱,所以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并非一次两次的战斗,臣保守估计,少则半年到一年时间,多则两年时间。”
朱由检暂时没有说话,孙承宗看着苏天成,眼睛里面,流露出来赞赏的眼神。
朱由检不开口,其余人也不会开口说话的。
沉默了一会之后,朱由检终于开口了。
“苏爱卿,朕明白你的意思了,该如何的部署,如何去剿灭流寇,朕既然托付给你,就让你去做,朕不会干预的,就以两年时间为限,朕还可以放宽时间,若是两年之内,未能彻底剿灭流寇,天也塌不下来。”
“臣谢皇上怜惜,一定鞠躬尽瘁。”
“好,朕要的就是爱卿这句话,爱卿每次做事情,从来没有让朕失望过,朕为什么看好爱卿,就是因为你不夸海口,留有余地,虽然立下这么多的功劳,依旧是低调,朕是相信你的,尽管放手去做,朕就是你的后盾。”
说到这里,朱由检有些激动了。
“总是有些人,闲来无事做了,背后诽谤,朕的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后方却有人说他们居心不良等等,朕就不明白了,难道都在朝廷里面吵来吵去,就能够将后金吵的不敢进攻了,就能够吵灭流寇了,朕知道爱卿也是担心这些事情的,朕今日在养心殿里面立誓,爱卿在前方剿灭流寇,无论有什么奏折,朕都会置之不理的。孙爱卿,你是内阁首辅,朕今日说的话,你记着,时时刻刻提醒朕,不要忘记了。”
四周非常安静,没有谁说话,谁也没有想到,皇上会说出来这样的话。
“臣谢恩,臣没有此等的想法,臣只是想着,尽最大努力,剿灭流寇。”
一边的孙承宗,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不过偶尔看向苏天成的时候,眼睛里面射出了一丝精光,似乎是想着提醒什么事情。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苏天成当然注意到了,而且他也清楚,朱由检进入的许诺,恰恰说明了担心,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要主动排除皇上的担忧,办法肯定是有的。
“皇上,臣有一个提议,恳请皇上恩准。”
“爱卿说出来听听。”
“臣挂兵部尚书、右都御使衔,总督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五省军务,继续兼任江宁营都指挥使,有些不合适了,臣请辞去江宁营都指挥使职务,推荐洪承畴出任江宁营都指挥使,此外请皇上派出中官,出任江宁营监军。”
朱由检的眼睛里面,也射出来了精光,苏天成主动辞去了江宁营都指挥使的职务,这出乎了他的预料,这样的一支军队,谁都想着掌握啊。
“爱卿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这是臣的真实想法。”
苏天成舒了一口气,自己终于预测准确了,看来朱由检的内心,一直都是担心的。
“好,朕准了,洪承畴出任江宁营都指挥使,至于监军一职,朕看,就让秦三德出任,秦三德在南直隶做的不错,回到京城有些时间了,如此的重任,非他莫属啊。”
9
进入养心殿的时候,苏天成内心恢复了平静,他一再的告诫自己,不要因为这样的任命感觉到激动,也不要失态,更不要表现出来很大的雄心壮志,历史上的教训是很多的,夸下海口了,最终不能够实现,自取其辱。
二十五岁的年轻人,高居兵部尚书的职位,这恐怕是大明朝开天辟地的,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苏天成更加的需要小心,这样的年纪,在众人的眼里,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尽管说自己是穿越的,实际年龄几百岁了,不要说做兵部尚书,就是做皇上,也能够表现出来不一般的能力,穿越九个年头了,确实做了很多的事情,历历在目,想想过去的八年时间,一直都是在拼搏,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随着职位的上升,能够做的事情更多了。
朱由检的脸上带着笑容,孙承宗带着内阁辅臣,也在养心殿里面。
众人看向苏天成的眼神是不一样的,如此的年轻,挂兵部尚书、右都御使衔,总督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五省军务,这在大明朝的历史上面,都是罕见的,由此可以看出来,皇上是非常信赖苏天成的。这种信赖,甚至超过了以前的袁崇焕。
苏天成做出来的成绩,建立的功绩,也令人服气,纵观满朝文武大臣,还没有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够做到。
“臣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朱由检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苏天成到陕西不过一年时间。陕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年以来,陕西都没有能够上缴赋税了,而且朝廷还要拿出来不少银子,辅助陕西,今年情况不同了,陕西上缴了全部的赋税,而且不需要朝廷格外拨付银子了。杨嗣昌到陕西去看了,情况很好,汇报的时候,就连朱由检,都有些不敢相信。
锦衣卫传来的消息,与杨嗣昌看到的情况是一致的,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检的想法略有改变了,以前是说苏天成在陕西,至少坚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不过流寇逃窜到四川去了,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围剿,一旦再次形成气候。剿灭的难度就加大了。
鹿善继和秦良玉都率军围剿了,效果很是不好,要是在以往,朱由检一定是龙颜大怒,可这一次不一样了。他竟然不着急,因为他认定了。江宁营一定能够剿灭流寇。不过对于鹿善继,朱由检还是有些看法的,流寇遭遇江宁营多次的沉重打击,被迫离开陕西,进入到四川,这样的情况下,居然不能够一举拿下。
孙承宗也是支持江宁营立即剿灭流寇的。
孙承宗的看法很实际,大明最大的威胁,并非是流寇,遭遇诸多沉重的打击,流寇不可能有着太大的气候了,最大的麻烦还是后金,满洲八旗的力量非同一般,北边的情况不容乐观,明军依旧不敢和满洲八旗正面交战,只能够是采取防御的措施,守在城池里面,一年多时间以来,满洲八旗虽然没有发动进攻,但在宁远、锦州城外,活动频繁,慢慢的将力量渗透到这些地区了,天启年间以来,宁远和锦州外围,基本是一片荒野,看不见什么人,大量的土地都是荒芜的,现在居然开始种植了。
可惜的是,明军无法进攻满洲八旗,只能够眼睁睁看着。
后金战略部署的变化,也引发了孙承宗高度的重视,满洲八旗军队的建制,他是知道的,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和大明的屯军有些相似,可现在,满洲八旗慢慢固定下来,开始形成正规的军队了,而且不是呆在沈阳附近,开始在宁远、锦州外围驻扎了。
这一切都表明,后金可能会在不长时间,有行动了。
鉴于这样的情况,江宁营不能够总是呆在陕西,必须要拉出来了,首先需要剿灭流寇,接着到辽东一带,开始对付满洲八旗。这个动作必须要提前,
皇上的想法,与他的想法一致,所以说,这次的变动,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苏爱卿,朕本是允诺你两年到三年的时间,不过一年,朕就让你离开陕西,剿灭流寇,可有什么怨言啊。”
“臣没有怨言,臣听说,流寇在四川很是猖獗,也是很着急的,去岁四川有不少的流民,涌入了陕西,陕西的压力骤然增大,臣以为,四川若是乱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故而剿灭流寇,成为了当务之急。”
“好啊,爱卿能够有此等的认识,朕非常欣慰啊,爱卿负责剿灭流寇事宜,可否有什么要求提出来啊。”
“臣有三个要求,还望皇上恩准。”
“尽管说来。”
“第一个要求,臣剿灭流寇,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二个要求,凡不服从调遣的卫所军官,包括各级官吏,臣可以视情况处理,若是军情紧急,臣可以临机决断,第三个要求,臣剿灭流寇期间,凡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官吏调整的,务必事先告知臣,臣好有准备。”
“准了,朕赐予你尚方宝剑,就是让爱卿临机决断的,若是这些都不能够做到,朕也不好要求爱卿剿灭流寇了。”
“臣还有话要说。”
“爱卿还有什么要求啊。”
“臣对流寇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看法,流寇离开陕西之时,首领众多,命令不一,难以协调配合,且容易各个击破,不过李自成被拥举为闯王之后,改变了这种情况,流寇以前众多的首领,悉数都听命于李自成了,指挥统一之后,流寇的力量空前壮大了,故而鹿善继大人和秦良玉老将军一时间难以剿灭,这也是正常的,四川地形复杂,山大人稀,更增加了围剿的难度,臣负责剿灭流寇,绝不会为了一场两场的胜利去高兴欢呼的,臣需要的是彻底剿灭流寇,不让他们继续作乱,所以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并非一次两次的战斗,臣保守估计,少则半年到一年时间,多则两年时间。”
朱由检暂时没有说话,孙承宗看着苏天成,眼睛里面,流露出来赞赏的眼神。
朱由检不开口,其余人也不会开口说话的。
沉默了一会之后,朱由检终于开口了。
“苏爱卿,朕明白你的意思了,该如何的部署,如何去剿灭流寇,朕既然托付给你,就让你去做,朕不会干预的,就以两年时间为限,朕还可以放宽时间,若是两年之内,未能彻底剿灭流寇,天也塌不下来。”
“臣谢皇上怜惜,一定鞠躬尽瘁。”
“好,朕要的就是爱卿这句话,爱卿每次做事情,从来没有让朕失望过,朕为什么看好爱卿,就是因为你不夸海口,留有余地,虽然立下这么多的功劳,依旧是低调,朕是相信你的,尽管放手去做,朕就是你的后盾。”
说到这里,朱由检有些激动了。
“总是有些人,闲来无事做了,背后诽谤,朕的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后方却有人说他们居心不良等等,朕就不明白了,难道都在朝廷里面吵来吵去,就能够将后金吵的不敢进攻了,就能够吵灭流寇了,朕知道爱卿也是担心这些事情的,朕今日在养心殿里面立誓,爱卿在前方剿灭流寇,无论有什么奏折,朕都会置之不理的。孙爱卿,你是内阁首辅,朕今日说的话,你记着,时时刻刻提醒朕,不要忘记了。”
四周非常安静,没有谁说话,谁也没有想到,皇上会说出来这样的话。
“臣谢恩,臣没有此等的想法,臣只是想着,尽最大努力,剿灭流寇。”
一边的孙承宗,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不过偶尔看向苏天成的时候,眼睛里面射出了一丝精光,似乎是想着提醒什么事情。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苏天成当然注意到了,而且他也清楚,朱由检进入的许诺,恰恰说明了担心,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要主动排除皇上的担忧,办法肯定是有的。
“皇上,臣有一个提议,恳请皇上恩准。”
“爱卿说出来听听。”
“臣挂兵部尚书、右都御使衔,总督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五省军务,继续兼任江宁营都指挥使,有些不合适了,臣请辞去江宁营都指挥使职务,推荐洪承畴出任江宁营都指挥使,此外请皇上派出中官,出任江宁营监军。”
朱由检的眼睛里面,也射出来了精光,苏天成主动辞去了江宁营都指挥使的职务,这出乎了他的预料,这样的一支军队,谁都想着掌握啊。
“爱卿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这是臣的真实想法。”
苏天成舒了一口气,自己终于预测准确了,看来朱由检的内心,一直都是担心的。
“好,朕准了,洪承畴出任江宁营都指挥使,至于监军一职,朕看,就让秦三德出任,秦三德在南直隶做的不错,回到京城有些时间了,如此的重任,非他莫属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