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形势表明,征伐即将开始了,作为江宁营都指挥使,洪承畴想到的自然是更多的,江宁营已经有十一万多将士了,不过他这个都指挥使,真正率领的将士,只有在辽东的三万人,登州、莱州和青州,本来有六万八千江宁营将士,这次苏天成再次征召了一万五千将士,总数超过十一万人了,这已经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了。
留在辽东,这是苏天成做出来的决定,洪承畴也想着,能够在辽东建功立业,毕竟登州和莱州,主要的任务还是恢复重建,暂时不会参与到征战和厮杀之中的,尽管说苏天成离开了辽东,但辽东的一切,暂时没有多少的变化,江宁营依旧是辽东的老大。
可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生变化了,陈新甲入主辽东之后,采取了最为有效的措施,那就是提高边军和榆林营军士的军饷,这一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拉拢了边军军官的心,也令边军军士更加的服从陈新甲的指挥。
开年之后,洪承畴明显感觉到了,江宁营慢慢被边缘化了,虽说陈新甲和钱谦益没有直接插手江宁营的事情,但也基本没有关注江宁营,多数的战术布置,与江宁营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了,自己参加的诸多会议,陈新甲和钱谦益两人说的,基本都是辽东的局势,说到的都是边军和榆林营的事宜。
洪承畴给苏天成写信,隐隐反应了这个方面的情况,但苏天成没有做出来明确的指示,只是要求洪承畴牢牢控制江宁营,或许将来守卫关宁锦防线的。还是江宁营。
最近一段时间,苏天成的要求突然多起来,主要是有关辽东的诸多变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要及时写信。这令洪承畴还是有一些欣慰的,他知道,苏天成还是关心辽东局势的。
至于说苏天成对辽东局势的分析,洪承畴自然认为是有道理的,在他的内心里面,一直都是崇拜苏天成的。
洪承畴是一个很傲气的人。轻易是不会服从谁的,现任内阁首辅杨嗣昌的父亲杨鹤,当年担任三边总督,指挥剿灭流寇战斗的时候,采取的是以招抚为主的战略,可洪承畴坚持自身的看法。以镇压为主,不会轻饶那些已经投降的流寇,因为洪承畴认为,流寇贼心不死,投降不过是想着喘息,一旦机会合适,就会再次造反。后来杨鹤因为招抚的决策失败。被免去了职务,洪承畴更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跟随在苏天成身边这么多年了,铁一般的事实,令洪承畴真心感叹,自己比不上苏天成,尽管说苏天成年轻,但人家就是能够做出来睿智的决定,就是能够带领江宁营将士,剿灭流寇。打的蒙古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臣服,让后金鞑子不敢觊觎关内。
苏天成的能力,洪承畴是真正见识过的,而且苏天成做出来的每一项决定,事实证明都是正确的。剿灭流寇的时候,苏天成坚决不同意放过流寇的首领,全部都予以斩杀,但打败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之后,苏天成反而给予这两个部落诸多的优待,特别是在安宁堡和靖边开展互市,如今的发展局势,证明这个决策是非常伟大的,朝廷不用担心宁夏、大同、榆林等地的边防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已经成为大明边关的坚定守护者。
苏天成进入辽东之后,果断决定拿下大凌河城,巩固了关宁锦防线,在这个基础上,苏天成没有决定对后金鞑子发动进攻,而是埋头致力于辽东的建设,这一决定,令辽东迅速稳定下来,开始出现了兴旺的景象,宁远城内和锦州城内的商贾云集,交易火爆,最大限度的证明了辽东的稳固,试想一下,若是辽东时时刻刻处于危险之中,商贾岂会到这里来做生意,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对于苏天成的要求,洪承畴历来都是服从的,当然了,苏天成也有要求,必须要理解执行每一项的决定,不能够盲目的服从。
前不久,苏天成的来信,要求洪承畴在陈新甲和钱谦益的面前,阐明辽东进攻的战术布置,这说明苏天成是赞成对后金鞑子采取有限进攻的,这是洪承畴第一次发现,苏天成在原则性问题上面,做出来了调整。
但洪承畴的建议,作用似乎不是很大,陈新甲和钱谦益,对于有限进攻这个概念,很是不满意,虽然没有直接批驳,但看他们的态度,也是不赞成的。
在辽东的高层,谁都清楚,陈新甲在筹备对后金鞑子的进攻事宜,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大家也知道,这是皇上同意的,对后金鞑子展开攻击。
有关战术布置方面,洪承畴也想着,希望江宁营能够参加这一次对后金鞑子的战斗,既然苏天成已经认同了对后金鞑子展开有限的攻击,那就不会反对江宁营参战的,谁知道在苏天成的来信之中,严格要求了,江宁营必须要死守大凌河城、锦州城、宁远城和山海关,这几个地方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问题,辽东的边军、榆林营军士,超过十五万人了,这些人去征伐后金鞑子,足够了。
洪承畴有些不理解这里面的意思,甚至是有些不满意了,自己参加了太多的厮杀,留在辽东,就是要和后金鞑子面对面厮杀的,否则还不如跟对到登州去的。
还有令洪承畴头疼的问题。
江宁营监军秦三德,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苏天成在辽东的时候,秦三德是完全支持苏天成的,也是服从决定的,但陈新甲来到辽东之后,很快和秦三德搞好了关系,秦三德的立场开始变化,后来钱谦益来到辽东,与秦三德的关系也是不错的,钱谦益这样的大儒,能够主动放下身架,和秦三德交往,令秦三德受宠若惊了。
太监虽然有着不错的权势,但因为身体的缺陷,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被士大夫看不起的,人家表面上对你不错,骨子里是鄙视你的,但陈新甲和钱谦益对秦三德的确是不错的,苏天成在辽东的时候,要求秦三德关注边军的事宜,陈新甲来到辽东之后,依旧要求秦三德多多关注边军的事宜,一年多时间过去,秦三德很少关心江宁营的事情,重点的精力,都放到边军之中去了。
江宁营有着严格的规定,监军在这里面,是难以讨好的,要说克扣军饷等事情,想都不要想,也不敢做,这方面,苏天成是无情的,不管是谁,违背了这个原则,基本都是斩首,在江宁营没有什么油水,秦三德转而关注边军了,洪承畴清楚,秦三德肯定是得到了大量好处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尽心。
至于说对于辽东的决策部署方面,秦三德更是维护陈新甲和钱谦益。
这也是令洪承畴感慨的地方,当初苏天成离开辽东的时候,为什么要求秦三德关注边军的事宜,实际上成为边军的监军,看来是有深意的,苏天成还特别嘱托他洪承畴,必须要牢牢把握江宁营,言下之意,有些时候,就算是秦三德做出来了什么决定,或者是提出来什么建议,也要他洪承畴同意的。
这就是先见之明。
边军的军官,出现的变化,更加的令洪承畴诧异和佩服。
苏天成离开辽东的时候,要求洪承畴特别的注意祖大乐,没有提到祖大寿和祖大弼,当时洪承畴还有些奇怪,但事实的情况,令洪承畴不得不服。
祖大寿和祖大弼,是完全拥护陈新甲和钱谦益等人的,唯有祖大乐,不是很在乎,依旧对江宁营有着不一般的情怀,数次要求加入江宁营,哪怕是做普通的军士,虽说这个要求,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苏天成和洪承畴都要考虑到,边军是不能够和江宁营有着太多纠缠的,若是这些骁勇的将军,悉数都进入江宁营了,朝廷会怎么看,皇上会怎么想。
辽东的局势,慢慢出现变化,这些变化,洪承畴都是看在眼里的,他几乎每天都要给苏天成写信,说到这里面出现的一些变化,也分析辽东即将出现的战事,一直到二月份的时候,朝廷的敕书来了,敕书的内容,就是同意边军在辽东,展开对后金鞑子的攻击,陈新甲为这次战役的主帅,钱谦益、洪承畴等人,协助陈新甲,服从陈新甲的指挥。
陈新甲接到敕书之后,没有马上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战术部署。
这令洪承畴更加的不安,看来陈新甲恐怕已经考虑好了所有的作战部署,只是没有告诉任何人,这样的情况,不是很正常,征伐后金鞑子,这么大的事情,陈新甲不和众人商议,自己就思考出来了多有的作战部署,这也是不严肃的,想想当初苏天成进行每一次战斗的时候,都是召集众人商议,大家甚至会出现争论的。(.)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纯文字∷〗
留在辽东,这是苏天成做出来的决定,洪承畴也想着,能够在辽东建功立业,毕竟登州和莱州,主要的任务还是恢复重建,暂时不会参与到征战和厮杀之中的,尽管说苏天成离开了辽东,但辽东的一切,暂时没有多少的变化,江宁营依旧是辽东的老大。
可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生变化了,陈新甲入主辽东之后,采取了最为有效的措施,那就是提高边军和榆林营军士的军饷,这一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拉拢了边军军官的心,也令边军军士更加的服从陈新甲的指挥。
开年之后,洪承畴明显感觉到了,江宁营慢慢被边缘化了,虽说陈新甲和钱谦益没有直接插手江宁营的事情,但也基本没有关注江宁营,多数的战术布置,与江宁营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了,自己参加的诸多会议,陈新甲和钱谦益两人说的,基本都是辽东的局势,说到的都是边军和榆林营的事宜。
洪承畴给苏天成写信,隐隐反应了这个方面的情况,但苏天成没有做出来明确的指示,只是要求洪承畴牢牢控制江宁营,或许将来守卫关宁锦防线的。还是江宁营。
最近一段时间,苏天成的要求突然多起来,主要是有关辽东的诸多变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要及时写信。这令洪承畴还是有一些欣慰的,他知道,苏天成还是关心辽东局势的。
至于说苏天成对辽东局势的分析,洪承畴自然认为是有道理的,在他的内心里面,一直都是崇拜苏天成的。
洪承畴是一个很傲气的人。轻易是不会服从谁的,现任内阁首辅杨嗣昌的父亲杨鹤,当年担任三边总督,指挥剿灭流寇战斗的时候,采取的是以招抚为主的战略,可洪承畴坚持自身的看法。以镇压为主,不会轻饶那些已经投降的流寇,因为洪承畴认为,流寇贼心不死,投降不过是想着喘息,一旦机会合适,就会再次造反。后来杨鹤因为招抚的决策失败。被免去了职务,洪承畴更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跟随在苏天成身边这么多年了,铁一般的事实,令洪承畴真心感叹,自己比不上苏天成,尽管说苏天成年轻,但人家就是能够做出来睿智的决定,就是能够带领江宁营将士,剿灭流寇。打的蒙古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臣服,让后金鞑子不敢觊觎关内。
苏天成的能力,洪承畴是真正见识过的,而且苏天成做出来的每一项决定,事实证明都是正确的。剿灭流寇的时候,苏天成坚决不同意放过流寇的首领,全部都予以斩杀,但打败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之后,苏天成反而给予这两个部落诸多的优待,特别是在安宁堡和靖边开展互市,如今的发展局势,证明这个决策是非常伟大的,朝廷不用担心宁夏、大同、榆林等地的边防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已经成为大明边关的坚定守护者。
苏天成进入辽东之后,果断决定拿下大凌河城,巩固了关宁锦防线,在这个基础上,苏天成没有决定对后金鞑子发动进攻,而是埋头致力于辽东的建设,这一决定,令辽东迅速稳定下来,开始出现了兴旺的景象,宁远城内和锦州城内的商贾云集,交易火爆,最大限度的证明了辽东的稳固,试想一下,若是辽东时时刻刻处于危险之中,商贾岂会到这里来做生意,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对于苏天成的要求,洪承畴历来都是服从的,当然了,苏天成也有要求,必须要理解执行每一项的决定,不能够盲目的服从。
前不久,苏天成的来信,要求洪承畴在陈新甲和钱谦益的面前,阐明辽东进攻的战术布置,这说明苏天成是赞成对后金鞑子采取有限进攻的,这是洪承畴第一次发现,苏天成在原则性问题上面,做出来了调整。
但洪承畴的建议,作用似乎不是很大,陈新甲和钱谦益,对于有限进攻这个概念,很是不满意,虽然没有直接批驳,但看他们的态度,也是不赞成的。
在辽东的高层,谁都清楚,陈新甲在筹备对后金鞑子的进攻事宜,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大家也知道,这是皇上同意的,对后金鞑子展开攻击。
有关战术布置方面,洪承畴也想着,希望江宁营能够参加这一次对后金鞑子的战斗,既然苏天成已经认同了对后金鞑子展开有限的攻击,那就不会反对江宁营参战的,谁知道在苏天成的来信之中,严格要求了,江宁营必须要死守大凌河城、锦州城、宁远城和山海关,这几个地方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问题,辽东的边军、榆林营军士,超过十五万人了,这些人去征伐后金鞑子,足够了。
洪承畴有些不理解这里面的意思,甚至是有些不满意了,自己参加了太多的厮杀,留在辽东,就是要和后金鞑子面对面厮杀的,否则还不如跟对到登州去的。
还有令洪承畴头疼的问题。
江宁营监军秦三德,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苏天成在辽东的时候,秦三德是完全支持苏天成的,也是服从决定的,但陈新甲来到辽东之后,很快和秦三德搞好了关系,秦三德的立场开始变化,后来钱谦益来到辽东,与秦三德的关系也是不错的,钱谦益这样的大儒,能够主动放下身架,和秦三德交往,令秦三德受宠若惊了。
太监虽然有着不错的权势,但因为身体的缺陷,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被士大夫看不起的,人家表面上对你不错,骨子里是鄙视你的,但陈新甲和钱谦益对秦三德的确是不错的,苏天成在辽东的时候,要求秦三德关注边军的事宜,陈新甲来到辽东之后,依旧要求秦三德多多关注边军的事宜,一年多时间过去,秦三德很少关心江宁营的事情,重点的精力,都放到边军之中去了。
江宁营有着严格的规定,监军在这里面,是难以讨好的,要说克扣军饷等事情,想都不要想,也不敢做,这方面,苏天成是无情的,不管是谁,违背了这个原则,基本都是斩首,在江宁营没有什么油水,秦三德转而关注边军了,洪承畴清楚,秦三德肯定是得到了大量好处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尽心。
至于说对于辽东的决策部署方面,秦三德更是维护陈新甲和钱谦益。
这也是令洪承畴感慨的地方,当初苏天成离开辽东的时候,为什么要求秦三德关注边军的事宜,实际上成为边军的监军,看来是有深意的,苏天成还特别嘱托他洪承畴,必须要牢牢把握江宁营,言下之意,有些时候,就算是秦三德做出来了什么决定,或者是提出来什么建议,也要他洪承畴同意的。
这就是先见之明。
边军的军官,出现的变化,更加的令洪承畴诧异和佩服。
苏天成离开辽东的时候,要求洪承畴特别的注意祖大乐,没有提到祖大寿和祖大弼,当时洪承畴还有些奇怪,但事实的情况,令洪承畴不得不服。
祖大寿和祖大弼,是完全拥护陈新甲和钱谦益等人的,唯有祖大乐,不是很在乎,依旧对江宁营有着不一般的情怀,数次要求加入江宁营,哪怕是做普通的军士,虽说这个要求,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苏天成和洪承畴都要考虑到,边军是不能够和江宁营有着太多纠缠的,若是这些骁勇的将军,悉数都进入江宁营了,朝廷会怎么看,皇上会怎么想。
辽东的局势,慢慢出现变化,这些变化,洪承畴都是看在眼里的,他几乎每天都要给苏天成写信,说到这里面出现的一些变化,也分析辽东即将出现的战事,一直到二月份的时候,朝廷的敕书来了,敕书的内容,就是同意边军在辽东,展开对后金鞑子的攻击,陈新甲为这次战役的主帅,钱谦益、洪承畴等人,协助陈新甲,服从陈新甲的指挥。
陈新甲接到敕书之后,没有马上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战术部署。
这令洪承畴更加的不安,看来陈新甲恐怕已经考虑好了所有的作战部署,只是没有告诉任何人,这样的情况,不是很正常,征伐后金鞑子,这么大的事情,陈新甲不和众人商议,自己就思考出来了多有的作战部署,这也是不严肃的,想想当初苏天成进行每一次战斗的时候,都是召集众人商议,大家甚至会出现争论的。(.)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