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多尔衮的果断
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很成问题。就在张轩准备大举东征南京的时候。多尔衮才看到整个战场局势。
当然多尔衮所看的,并不仅仅是江南这一域。而是清夏之间,绵延数万里的战线。多尔衮来了之后,脸色有些苍白,他跌坐在太师椅之上,心中微微一叹,。这样的局面,让他明白一件事情。
那就是从太祖太宗传到他,想要覆灭明朝,一统天下的趋势也就到处为止了。
清军致命的缺点,就是以小族临大国。徒以兵威之势,只要他们积累多年的常胜之气一泄。让天下人都知道,满清并非无可匹敌的。再想要一统天下就难了。
即便是历史之上,李定国两厥名王之后,清廷的威望受到打击,那时候就有一阵反清高潮,如果不是孙可望与李定国闹起了家务,到时候天下谁属尚有一搏之力。
更不要说而今了。
“天下中分之势已经成了。”多尔衮心中有些失望,但并不是太失望的。毕竟清廷能从蕞尔小国发展到而今,北至漠北,西至玉门。南至云贵,中至长江,东及大海,洋洋乎,方圆数万里的大国,这样的情况,也是他们在沈阳的时候,不过是想想而已,很少有人能想到有一日,他们真的做到了。
即便现在,京师之中,也有很多王公贵族都是见好就收的想法。
不过,任何战略都是有惯性的。
清军纵然心怀忐忑,但是打下去,发现南朝不堪一击的时候,自然会滋生野心,而今碰上了硬骨头了。却有另外的想法了。
多尔衮立即意思到,而今应该调整清军的战略方向了。
之前都是以征服天下制定战略,而今却要维持与南朝的均势。如果能压倒南朝更好不过,但是基本上打消了一统天下的念头,特别是多铎报过来的那一连串的名单。多尔衮还压着没有公布出去。
原因很简单,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北京内城之内,满城的哭声。
只能先这遮掩住而已。
虽然他也知道这不是办法。八旗主力从起兵以来,这一次是损失最多的一次。可以说伤筋动骨了。
八旗动摇,让多尔衮不得不思考而今,单单靠八旗支撑天下的局面到底行与不行?清军的武装力量,最根本的是八旗,然后是辽东军,这一部分大多编入汉军旗之中,再外围,就是甘陕军。大多是前明降军。然后再是其
他地方杂牌军。
“八旗必须从主战力量上退下来。”多尔衮心中暗道:“要编练汉军。也就是绿营兵。”
绿营兵其实已经有了,但是还没有提上国家战略之上。所谓绿营兵就是清军征战天下之中,收降的降兵。以营为单位,都用绿色旗帜,区别于八旗。也不知道八旗将颜色用光了,到了绿营只能用绿旗了。
还是有其他侮辱性的意味,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这个时候绿营整体上,并不是多受重视的。到了顺治后期,绿营兵才越发受到重视,而在三藩之乱中,动用了四十多万绿营兵,可以说平定三藩之乱的主力就是绿营。
而今这一战,让多尔衮提前的注意到这一点,这样一来绿营兵可能会提前大规模登陆战场。这样一来清军的兵力匮乏姿态,就会得到缓解了。
今后张轩要面临的,大概是满清朝廷,即便是打光最后一个绿营兵,他们也绝不屈服。而在九边苦寒之地,没有了江南物资支撑,这些边塞士卒,过的肯定更加苦了。
要知道,每年数百万石的漕运,很大一部分都是支援九边粮草的。虽然到了明后期,这些粮草就漂没的越发厉害。但是即便漂没了,也还是有一点的,而今漕运截断,北京城中数十万满人家眷,还是要养活的。
如此一来,北地就出现一个极大的粮食缺口。
受苦的还是北方百姓。
为了一口饭吃,少不了想当兵的百姓。这样一来,清军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员。
当然了这个设想之中,多尔衮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拉拢明朝留下的九边将门,在政治上也要分他们一杯羹,只要让他们与满清站在一起,赢得他们的支持之后。
这数十万绿营兵才能掌控在清廷手中。
这一点,多尔衮觉得并不是太难,原因很简单,所谓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在凝望你。就老奴本身来说,他即便是再往身上贴金,也洗不掉老奴李成梁部将出身的。
也就说,他们与边军将领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有历史学家就说过,明代边军与蒙古对峙数百年,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群落。而老奴的起家,与这特殊的社会群落脱不了干系。
多尔衮一瞬间,想出来大规模抬旗,将各地将门全部掉入汉军旗。或者给宫里那个小皇帝添一个汉人妃子。
什么?你说满汉不得通婚?抱歉,最少清廷在这个
时候是没有那么多破规矩的。而且对多尔衮来说,即便真有这个规矩,难道不能废除了。
除却这些之外,多尔衮决定在战事平定之后,向南朝派遣使者。与南朝议和。
当然了议和仅仅是一个幌子,如果真能议和也不错,多尔衮想要做的这些事情,都需要数年的时间来调整。想要立即向南方动兵,已经是不可能了。如果不能议和,也要看看张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多尔衮预感,张轩是他很长时间的敌人了。
如果为这个很长时间加一个期限的话,很可能是一辈子。他之前就很重视张轩,今后还会更重视,如果可能的话,多尔衮甚至想将张轩每天吃多少饭,出恭几次,洒几泡尿都弄明白。
在大战略上的转向,多尔衮对具体战事的指示也就出来了。
他首先给吴三桂传令,给吴三桂说明而今的情况,并且再次强调了吴三桂的便宜行事之权。几乎就差没有封吴三桂为蜀王了。
因为多尔衮已经感受到了对四川的鞭长莫及。四川之中各军都是吴三桂旧部,索性任吴三桂折腾吧。只要吴三桂不倒向对面就行,至于吴三桂会不会倒向夏军,多尔衮却没有什么信心,只能多加抚慰便是。
从整体上来说,多尔衮对吴三桂并没有寄以多大的希望。
然后就是郑王济尔哈朗。
他严令济尔哈朗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再次兵临襄阳。
这有一些围魏救赵的意思。在长江上游加强夏军的压力,以缓解下游清军的压力。
到了最重要的江南战场,多尔衮思来想去,最后下达了一个他并不愿意,但不得不下的命令,那就是放弃江南,将全军撤回江北。既然多尔衮判断,夏清之战,必将两强对峙,战事说不定长期化,战和之间绵延百余年,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样的情况之下,在这一场几乎上必败的战事之中,投入大量的兵力,就有一点得不偿失了。
多铎是想在江南留一个桥头堡。但是多尔衮想的却是留有精锐力量,以待将来。两者之间,多尔衮的眼光与魄力,还是胜过多铎一筹的。多铎未必不了解这一点,但是放弃整个江南的决定。他似乎决定有一些承受不起。
毕竟江南实在是太重要了。
多尔衮的命令,从北京八百里加急来到了和州,很快就传到了多铎与阿济格的手中。只是这命令能不能执行下去,却是未知之数。
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很成问题。就在张轩准备大举东征南京的时候。多尔衮才看到整个战场局势。
当然多尔衮所看的,并不仅仅是江南这一域。而是清夏之间,绵延数万里的战线。多尔衮来了之后,脸色有些苍白,他跌坐在太师椅之上,心中微微一叹,。这样的局面,让他明白一件事情。
那就是从太祖太宗传到他,想要覆灭明朝,一统天下的趋势也就到处为止了。
清军致命的缺点,就是以小族临大国。徒以兵威之势,只要他们积累多年的常胜之气一泄。让天下人都知道,满清并非无可匹敌的。再想要一统天下就难了。
即便是历史之上,李定国两厥名王之后,清廷的威望受到打击,那时候就有一阵反清高潮,如果不是孙可望与李定国闹起了家务,到时候天下谁属尚有一搏之力。
更不要说而今了。
“天下中分之势已经成了。”多尔衮心中有些失望,但并不是太失望的。毕竟清廷能从蕞尔小国发展到而今,北至漠北,西至玉门。南至云贵,中至长江,东及大海,洋洋乎,方圆数万里的大国,这样的情况,也是他们在沈阳的时候,不过是想想而已,很少有人能想到有一日,他们真的做到了。
即便现在,京师之中,也有很多王公贵族都是见好就收的想法。
不过,任何战略都是有惯性的。
清军纵然心怀忐忑,但是打下去,发现南朝不堪一击的时候,自然会滋生野心,而今碰上了硬骨头了。却有另外的想法了。
多尔衮立即意思到,而今应该调整清军的战略方向了。
之前都是以征服天下制定战略,而今却要维持与南朝的均势。如果能压倒南朝更好不过,但是基本上打消了一统天下的念头,特别是多铎报过来的那一连串的名单。多尔衮还压着没有公布出去。
原因很简单,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北京内城之内,满城的哭声。
只能先这遮掩住而已。
虽然他也知道这不是办法。八旗主力从起兵以来,这一次是损失最多的一次。可以说伤筋动骨了。
八旗动摇,让多尔衮不得不思考而今,单单靠八旗支撑天下的局面到底行与不行?清军的武装力量,最根本的是八旗,然后是辽东军,这一部分大多编入汉军旗之中,再外围,就是甘陕军。大多是前明降军。然后再是其
他地方杂牌军。
“八旗必须从主战力量上退下来。”多尔衮心中暗道:“要编练汉军。也就是绿营兵。”
绿营兵其实已经有了,但是还没有提上国家战略之上。所谓绿营兵就是清军征战天下之中,收降的降兵。以营为单位,都用绿色旗帜,区别于八旗。也不知道八旗将颜色用光了,到了绿营只能用绿旗了。
还是有其他侮辱性的意味,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这个时候绿营整体上,并不是多受重视的。到了顺治后期,绿营兵才越发受到重视,而在三藩之乱中,动用了四十多万绿营兵,可以说平定三藩之乱的主力就是绿营。
而今这一战,让多尔衮提前的注意到这一点,这样一来绿营兵可能会提前大规模登陆战场。这样一来清军的兵力匮乏姿态,就会得到缓解了。
今后张轩要面临的,大概是满清朝廷,即便是打光最后一个绿营兵,他们也绝不屈服。而在九边苦寒之地,没有了江南物资支撑,这些边塞士卒,过的肯定更加苦了。
要知道,每年数百万石的漕运,很大一部分都是支援九边粮草的。虽然到了明后期,这些粮草就漂没的越发厉害。但是即便漂没了,也还是有一点的,而今漕运截断,北京城中数十万满人家眷,还是要养活的。
如此一来,北地就出现一个极大的粮食缺口。
受苦的还是北方百姓。
为了一口饭吃,少不了想当兵的百姓。这样一来,清军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员。
当然了这个设想之中,多尔衮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拉拢明朝留下的九边将门,在政治上也要分他们一杯羹,只要让他们与满清站在一起,赢得他们的支持之后。
这数十万绿营兵才能掌控在清廷手中。
这一点,多尔衮觉得并不是太难,原因很简单,所谓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在凝望你。就老奴本身来说,他即便是再往身上贴金,也洗不掉老奴李成梁部将出身的。
也就说,他们与边军将领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有历史学家就说过,明代边军与蒙古对峙数百年,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群落。而老奴的起家,与这特殊的社会群落脱不了干系。
多尔衮一瞬间,想出来大规模抬旗,将各地将门全部掉入汉军旗。或者给宫里那个小皇帝添一个汉人妃子。
什么?你说满汉不得通婚?抱歉,最少清廷在这个
时候是没有那么多破规矩的。而且对多尔衮来说,即便真有这个规矩,难道不能废除了。
除却这些之外,多尔衮决定在战事平定之后,向南朝派遣使者。与南朝议和。
当然了议和仅仅是一个幌子,如果真能议和也不错,多尔衮想要做的这些事情,都需要数年的时间来调整。想要立即向南方动兵,已经是不可能了。如果不能议和,也要看看张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多尔衮预感,张轩是他很长时间的敌人了。
如果为这个很长时间加一个期限的话,很可能是一辈子。他之前就很重视张轩,今后还会更重视,如果可能的话,多尔衮甚至想将张轩每天吃多少饭,出恭几次,洒几泡尿都弄明白。
在大战略上的转向,多尔衮对具体战事的指示也就出来了。
他首先给吴三桂传令,给吴三桂说明而今的情况,并且再次强调了吴三桂的便宜行事之权。几乎就差没有封吴三桂为蜀王了。
因为多尔衮已经感受到了对四川的鞭长莫及。四川之中各军都是吴三桂旧部,索性任吴三桂折腾吧。只要吴三桂不倒向对面就行,至于吴三桂会不会倒向夏军,多尔衮却没有什么信心,只能多加抚慰便是。
从整体上来说,多尔衮对吴三桂并没有寄以多大的希望。
然后就是郑王济尔哈朗。
他严令济尔哈朗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再次兵临襄阳。
这有一些围魏救赵的意思。在长江上游加强夏军的压力,以缓解下游清军的压力。
到了最重要的江南战场,多尔衮思来想去,最后下达了一个他并不愿意,但不得不下的命令,那就是放弃江南,将全军撤回江北。既然多尔衮判断,夏清之战,必将两强对峙,战事说不定长期化,战和之间绵延百余年,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样的情况之下,在这一场几乎上必败的战事之中,投入大量的兵力,就有一点得不偿失了。
多铎是想在江南留一个桥头堡。但是多尔衮想的却是留有精锐力量,以待将来。两者之间,多尔衮的眼光与魄力,还是胜过多铎一筹的。多铎未必不了解这一点,但是放弃整个江南的决定。他似乎决定有一些承受不起。
毕竟江南实在是太重要了。
多尔衮的命令,从北京八百里加急来到了和州,很快就传到了多铎与阿济格的手中。只是这命令能不能执行下去,却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