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七十章 南明决策

小说:明末求生记 作者:名剑山庄 更新时间:2019-06-03 23:54:4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第七十章  南明决策

  隆武回到长沙城之中,立即召集内阁。

  首辅马士英,次辅何腾蛟还没有什么变动,但是在实际权力上,马士英已经在何腾蛟之下了,无他,而今的长沙城处于何腾蛟直接控制之下。而因为武昌之败,马士英所控制的两广,贵州都有不稳的姿态。

  这种不稳,既是百姓纷纷为乱,也是各种政治势力滋长。马士英的控制仅仅留于表面了。

  这种状态表现最明显的是靖江王之乱。

  靖江王这个藩王在明代的地位不同,原因无他,大明所有藩王,都是太祖之后,而靖江王不是,靖江王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之后。在整个藩王体系之中,属于边缘人士。

  但是本任靖江王却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在武昌沦陷,弘光被俘之后,就滋生了别样的心思。对唐王登基表示反对,起兵自立为帝,随即被广西地方官给平定下来。

  但是这样的情况,也极大的撼动了,长沙对广西的统治。靖江王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并不是他起兵,而是他的血脉太远了一点,不是太祖子孙,对帝位根本没有继承权。

  所以很多广西地方官都蠢蠢欲动。想立拥立之功。

  也是长沙这边,面对局面几乎岌岌可危,对两广大后方,做出了以安抚为主的应对,并没有穷追此案。

  但是靖江王之乱,对马士英打击很大,最大的打击是丁楚魁的独立倾向。似乎丁楚魁想脱离马士英一系,自立山头。受此打击的马士英,越发抱紧隆武的大腿。

  两人几乎一拍即合,这才维持住了马士英的地位。也维持住马士英与何腾蛟的力量平衡。

  内阁之中,虽然还有别人,但是马士英与何腾蛟双头并立的政治格局,没有一点变化。

  隆武一回来,就以剃发令之事,询问两位的意见。隆武听了何腾蛟所言,几乎不敢相信,说道:“何先生,这-----”

  何腾蛟说道:“非臣愿意如此,而如今的局面夏寇强势,老贼新死,小贼方登基,但是朝中却是不得片刻之安稳,靖江王之乱,刚刚平息,广东民乱之事,又有愈演愈烈之态。更不要是云南沙氏之乱。四川献贼之势。天下之大,朝廷唯有数省,而数省之中没有一片净土。更何况,集大兵于长沙,粮饷缺额太多。无粮则兵乱,征粮则-民乱,实在无力于北方,还需要依靠清廷之势压制夏贼,为我获得喘息之机,扫平各地之后,再做后举。”

  隆武看向马士英。

  马士英只有默默点头。

  隆武接到手中的摊子,何止一个烂字。

  云南沙定洲之乱,虽然声势浩大,据说沙定洲联合数个土司,攻击沐氏。甚至上书长沙,要世镇云南与沐氏之例。而云南沐氏不管怎么说经营云南数百年,还是有几分威望的。

  虽然丢了昆明城。但还维持一个残破的局面。

  而且长沙对云南,鞭长莫及。也无法多做干涉,更不可能派兵平叛。只能让沐天波自己处置了。

  至于四川一省,只剩下川南数个府县,还在朝廷手中,以北已经纷纷沦陷了。也是一个岌岌可危的局面。

  但是这些都是疥癣之疾。

  云南本就贫瘠,即便太平的时候,也不见得有多少积蓄。更不要说现在了。四川在弘光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了。真的心腹之患,却是朝廷的财政压力。

  对夏军对峙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兵少则军不足用,兵多则饷不足养,无粮则兵乱,征粮则-民乱的局面。

  大明的税收体系,可以说是相当顽固的,洪武所创的固定税制,让大明朝的财政收入,从洪武时期到明末,朝廷收入几乎没有太多的变化。这就是明朝财政特色,固定税入,甚至用石碑刻在各衙门之中。

  康熙所谓的,永不加赋,不过是因洪武遗意而已。

  但是这样的情况之下,朝廷发生危机之后,爆炸性加税都不知道怎么操作了。

  如果仔细说,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只能说面对夏军军事压力,湖南,赣南,最少要十几万大军,而想要北伐,更是要数倍于此的军队。而这数十万大军的军饷全部由湖南,广东两块地方支出。

  地面之上根本支撑不过来。

  这也是广东民乱起事的原因。

  隆武帝知道,大明朝廷的税收体系是有问题的。否则以两省的民力,或许,养几十万大军,有些吃力,绝对不是一年都养不了的。只是这个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改如何下手。隆武帝却不知道了。

  隆武帝只能恨恨的说道:“而今只能如此了。阁老让朕过来,单单是为此事?”

  马士英说道:“陛下,臣等请陛下来,却是为了四川之事。”

  “四川。”隆武说道:“献贼有什么动静?”

  马士英说道:“献贼刚刚登基为大西皇帝,倒也安静。只是如今各路兵马云集,贵州,贵州一省已经不足支

  撑了,请陛下命一人督师进川,以川粮养诸军,否则诸军恐怕要尽散了?”

  隆武大吃一惊,说道:“川南诸军,已经艰难如此了?爱卿可有人选吗?”

  川南诸军,其实都是被张献忠打败的溃兵,纷纷聚集在一起,人数多少,长沙这边也不知道。各部都有,鱼龙混杂。而武昌失陷之后,军心也不是太稳定的。

  而贵州又是一个穷省。

  其实贵州穷不穷是一回事,而在大明官方根本没有贵州的黄册,概因贵州一省,根本就是因为土司作乱,才设置的,只有几个县的地方,直属与朝廷,其他的根本就是各土司的辖地。

  如此一来,又怎么能弄出来钱粮。

  太平时节,贵州的税收从来是象征意义上的。

  马士英说道:“臣荐樊一蘅。樊公乃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久任戎马,熟知兵事,又是川人,人地两熟,而今又客居贵州,正好统领各军,先破献贼。”

  其实马士英接到的报告,比他给隆武更加糟糕。

  糟糕在于,川南各军,可以是说都已经不是朝廷大军了,故此不管湖南这边多么艰难,马士英都没有想过调川南的兵,一来是路上不好走,二来就是知道调不动。

  而现在局面是,川南各军因为这样那样的矛盾,自己内部都要动上刀兵了,也有人与张献忠作对,一时间敌敌我我的,乱的一塌糊涂。马士英举荐樊一蘅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让樊一蘅大破张献忠。

  而是想暂时安抚住各部士卒,不让他们闹出事来。

  至于其他的只能徐徐而图了。

  隆武看过樊一蘅的履历,知道樊一蘅乃是老臣,又做过边臣。又跟着洪承畴征讨过流寇,也算是帅臣了,自然同意了,何腾蛟也没有意见,贵州乃是马士英的乡梓之地,而马家又是世袭贵州指挥使之位。在贵州影响力极大,而这个决策影响的又是贵州一地,他插不上话。

  三人确定之后,隆武立即启用樊一蘅。

  封樊一蘅以兵部尚书衔。总督云贵川三省,有便宜行事之权。樊一蘅接到命令之后,也不含糊,立即寻访诸将。统合诸将,分兵合击。从各个方向围剿张献忠。

  不是樊一蘅不想合兵,而是这个局面让樊一蘅根本没有合兵的可能性。各部人马各自为战,都打自己的小算盘,强行合兵一处,反而有副作用。

  樊一蘅兵还没有出,风声就传到了张献忠的耳朵之中。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求生记,明末求生记最新章节,明末求生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