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量生机之力的注入,使得这块鬼王碑的形态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原本如墨的黑色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玉石的青绿色,而且在青绿色之中还夹杂了一些桃红色脉络,看上去像是血管一样。除此以外,鬼王碑表面的符箓、道纹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显得那么简单、明显,所有符箓全都被鬼族阴文所取代,而且这些阴文也融入到了桃木的纹路之中,若不仔细看的话丝毫不能从中看出任何端倪来。
徐长青的伤势可以说已经完全恢复了,剩下的就只有让鬼王碑里面的鬼王完全将它吞噬的天地死气给炼化掉,将最后一丝可能令到伤势反复的隐患消除。虽然伤势已经恢复,但徐长青的脸色却并不是太好,看上去有些劳累。因为刚才的施法耗费了他大量的法力,即便用了借力法门,以自身法力为引,利用龙脉灵气,但一心两用的施法过程依然使得原本就不是很多的可用法力减少了一半有余。而这一半对于他整体的法力修为而言,不过是很少一部分罢了,但放在现在这个世俗人间,想要将其完全恢复过来,显然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办到。
徐长青稍微休息了一下,利用还算温和的朝阳之气调理了一下刚刚恢复的身体,然后才从地上站起身来。他将身上的灰尘拍打了一下,引动周围的朝阳之气把身上湿润的衣服蒸干,然后看了看手上原本的疤痕处。虽然在恢复伤势的时候,他已经用生机之力调整了一下再生肌肤,但对比周围的旧皮肤来,新生的皮肤还是显得有些苍白,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生了白癜风的病患一样,看情况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让皮肤的颜色彻底一致。
衣服干了以后,他又活动了一下身体,让自己的血气走遍全身,原本因为法力消耗而显得有些劳累的脸色,也稍微好了一些。之后,他转头看了看之前被他完全封闭的潜龙穴入口,眼睛似乎穿透了厚实的山体岩石,看到了山体内部的潜龙穴所在。就这样他看了好一会儿,才微微的叹了口气,然后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朝他记忆中距离此地最近的一个村镇疾行过去。
二月二十日当天的株洲日报被宁舒怀摊开在腿上,然后将从家里带的腊肉整齐的摆放好,包起来,然后塞到扎好的行李里面,用力紧了紧行李的绳子。在确认行李不会散开后,他才安心的坐会到了椅子上,等待着车站工作人员举牌过来通知上车。
由于是春节刚过,车站内的人不是很多,一百多张的椅子坐了不到一半,不少人都是躺在椅子上等车。宁舒怀也想像其他人一样躺在 椅子上,好生休息一下,这些天回家过节对他而言绝对不是一件让他舒心的事情,除了每日需要应付不少亲朋好友以外,还需要应付父母有关结婚的唠叨,甚至昨日还被强逼着来了一次短暂的相亲。所幸他用中央军区部队结婚需要组织同意,结婚对象也需要组织允许等理由作为借口,总算将这件事给搪塞了过去,他会决定不再等休假日期结束,提前回部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宁舒怀已经结过婚了,只不过妻子在生了孩子后,没有妥善休养,反倒下地干活,染了病,最终不治身亡。虽然妻子从生病到身亡,他都在部队里面,不能随便和外面联系,算起来这件事不能算是他的责任,但他每每想起妻子都不免非常自责。
宁舒怀和妻子的结合跟部队绝大多数战友的婚事一样,都是部队安排的,妻子是部队的宣传兵,他们在一次部队庆祝活动中结识,之后又见了几面,觉得对方跟自己很合适,便各自向部队打报告。虽然妻子从认识到结婚只有几个月,见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但两人的感情却非常深,即便是两人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也不禁相信两人的缘分是前世约定。正因为如此,妻子的死对他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即便十几年过去,回想起妻子的音容笑貌,心中依然会隐隐作痛,这也是他十几年没有再结婚的原因。即便部队里的领导关心过几次他的婚姻,做过几次撮合,但都被他用各种借口给蒙混过去了。
一想到了妻子,宁舒怀的心又开始隐隐作痛,他从胸前的口袋中掏出了一块木头雕刻的护身符,这块护身符是他当年到前线战场上时,他妻子专门在附近的白云观求的,这也是他妻子送给他的最后一件礼物。这十几年来,这块护身符一致被他戴在身上,当作了妻子的化身,每当回想妻子感到心痛时,就会拿出来,放在手中把玩一下,心痛的感觉也会逐渐减弱。经过十几年的把玩,这块原本普普通通的木符已经变成了红黑色,表面更是泛起了一层浮光,像是被桐油刷过一遍似的,远远看上去会让人觉得像是一块红玉。
在车站内等车的人见到宁舒怀拿出木符来把玩,都被木符泛起的光芒给欺骗了,不少人都错认为这是一块红玉,心中对宁舒怀的胆大行为感到震惊。
现在中央到地方的主导思想都是批判封、资、修,而像这种玉器之类的封建产物别说是拿出来把玩了,就算是藏在家里都会让人感到不安,不少人更是直接砸了,然后趁夜丢到远郊的垃圾堆里。所以宁舒怀的举动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坐在他周围的人都像是在躲洪水猛兽一样纷纷起身,坐得远远的。一时间宁舒怀周围很快空出了一块,即便现在车站内空着的长椅还有很多,但相比起他周边这一大块来,其他那些零星的空长椅反倒不怎么醒目。
在等车的人中有几名戴着红袖章的小将,他们看样子是准备趁着春节期间坐火车的人少北上,到其他北方的大城市串联。宁舒怀周围空出这么大一块地方自然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只不过同其他人一样他们即便看到宁舒怀手中把玩的东西像是一块被认为是封、资、修象征的玉器,但宁舒怀身上这一身笔挺的军装以及挎包上北京军区的字样却像是一座山把他们蠢蠢欲动的心给压制下去。
过了没多久,就听到一声声火车入站的汽笛声伴随着车轮碾压铁轨的声音从远方传过来,将候车大厅内所有的人都惊动起来,原本相对安静的大厅变得吵杂了起来。周围嘈杂的声音也将宁舒怀的心从妻子的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他看了看四周,发现周围空了一块地方,露出了少许茫然不解之色。但聪明的他很快就从周围一些人的目光所及之处意识到了原因,心情微微一沉,脸上却不动神色,将手中的护身符放回到了口袋中,然后和其他绝大多数等车的人一样将视线朝向了前往站台的入口处。
火车停靠在站台的声音传到大厅之后,又大约过去了半刻钟左右,所有人便看到一个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无精打采的扛着一块写着车次的牌子,走到了站台入口处,高举起摇了摇头,插在了入口的栏杆上,大声道:“乘坐株洲到北京快车的乘客可以登车了,请检查好行李,按照秩序,持票登车!”
随着车次派竖起,加上声音喊出,不是坐这个车次的乘客不满的嘟囔了几句,重新坐了回去,而是那些坐此次列车的乘客则慌乱的拿起了大包小包的行李,连同送行的人一起,一窝蜂的朝入口处挤了过去,看上去像是下一秒列车就会开走了似的。
在听到工作人员报出车次后,宁舒怀又取出车票对照了一下木牌上的内容,确认无误后,才不紧不慢的再整理了一下行李,然后以此背好,朝入口处走了过去。
因为大家一窝蜂的在狭小的入口处往里挤,造成了一些争执,加上工作人员剪票需要一点时间,所以人群减少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幸登车的人不是很多,即便浪费了一点时间,但也不耽误工夫。始终站在人群后面,没有往里挤的宁舒怀在等待了一刻钟后,也很轻松的过了入口,走过一条狭窄的通道后,来到了登车月台。
先前来到月台的乘客差不多都已经登上列车了,剩下还在月台上逗留的人都是来送行的,他们一边用剩下不多的时间和远行的亲人说着话,一边将大包小包的东西从车窗往里塞。
在众人羡慕的眼神注视下,宁舒怀朝列车后面几节的卧铺走过去。这票是他通过株洲当地军区订购的,属于军人特供,没有在市面上流通。
在列车员检票并且指导车票所对应的车厢后,宁舒怀背着行李走入了列车内,很快就来到了自己的车厢前,打开门,走了进去。车厢是个四人卧铺,分为上下两层,装饰有些苏联化,很显然这是当年特供苏联专家使用的列车车厢,只不过现在苏联专家都已经撤走了,这些车厢也被交给了铁路部门使用。
作为当年苏联专家支援和离开的见证者,宁舒怀对眼前的苏式装饰并不感到太过稀罕,反倒是已经先在车厢里安顿下来的三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未完待续。)
徐长青的伤势可以说已经完全恢复了,剩下的就只有让鬼王碑里面的鬼王完全将它吞噬的天地死气给炼化掉,将最后一丝可能令到伤势反复的隐患消除。虽然伤势已经恢复,但徐长青的脸色却并不是太好,看上去有些劳累。因为刚才的施法耗费了他大量的法力,即便用了借力法门,以自身法力为引,利用龙脉灵气,但一心两用的施法过程依然使得原本就不是很多的可用法力减少了一半有余。而这一半对于他整体的法力修为而言,不过是很少一部分罢了,但放在现在这个世俗人间,想要将其完全恢复过来,显然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办到。
徐长青稍微休息了一下,利用还算温和的朝阳之气调理了一下刚刚恢复的身体,然后才从地上站起身来。他将身上的灰尘拍打了一下,引动周围的朝阳之气把身上湿润的衣服蒸干,然后看了看手上原本的疤痕处。虽然在恢复伤势的时候,他已经用生机之力调整了一下再生肌肤,但对比周围的旧皮肤来,新生的皮肤还是显得有些苍白,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生了白癜风的病患一样,看情况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让皮肤的颜色彻底一致。
衣服干了以后,他又活动了一下身体,让自己的血气走遍全身,原本因为法力消耗而显得有些劳累的脸色,也稍微好了一些。之后,他转头看了看之前被他完全封闭的潜龙穴入口,眼睛似乎穿透了厚实的山体岩石,看到了山体内部的潜龙穴所在。就这样他看了好一会儿,才微微的叹了口气,然后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朝他记忆中距离此地最近的一个村镇疾行过去。
二月二十日当天的株洲日报被宁舒怀摊开在腿上,然后将从家里带的腊肉整齐的摆放好,包起来,然后塞到扎好的行李里面,用力紧了紧行李的绳子。在确认行李不会散开后,他才安心的坐会到了椅子上,等待着车站工作人员举牌过来通知上车。
由于是春节刚过,车站内的人不是很多,一百多张的椅子坐了不到一半,不少人都是躺在椅子上等车。宁舒怀也想像其他人一样躺在 椅子上,好生休息一下,这些天回家过节对他而言绝对不是一件让他舒心的事情,除了每日需要应付不少亲朋好友以外,还需要应付父母有关结婚的唠叨,甚至昨日还被强逼着来了一次短暂的相亲。所幸他用中央军区部队结婚需要组织同意,结婚对象也需要组织允许等理由作为借口,总算将这件事给搪塞了过去,他会决定不再等休假日期结束,提前回部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宁舒怀已经结过婚了,只不过妻子在生了孩子后,没有妥善休养,反倒下地干活,染了病,最终不治身亡。虽然妻子从生病到身亡,他都在部队里面,不能随便和外面联系,算起来这件事不能算是他的责任,但他每每想起妻子都不免非常自责。
宁舒怀和妻子的结合跟部队绝大多数战友的婚事一样,都是部队安排的,妻子是部队的宣传兵,他们在一次部队庆祝活动中结识,之后又见了几面,觉得对方跟自己很合适,便各自向部队打报告。虽然妻子从认识到结婚只有几个月,见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但两人的感情却非常深,即便是两人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也不禁相信两人的缘分是前世约定。正因为如此,妻子的死对他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即便十几年过去,回想起妻子的音容笑貌,心中依然会隐隐作痛,这也是他十几年没有再结婚的原因。即便部队里的领导关心过几次他的婚姻,做过几次撮合,但都被他用各种借口给蒙混过去了。
一想到了妻子,宁舒怀的心又开始隐隐作痛,他从胸前的口袋中掏出了一块木头雕刻的护身符,这块护身符是他当年到前线战场上时,他妻子专门在附近的白云观求的,这也是他妻子送给他的最后一件礼物。这十几年来,这块护身符一致被他戴在身上,当作了妻子的化身,每当回想妻子感到心痛时,就会拿出来,放在手中把玩一下,心痛的感觉也会逐渐减弱。经过十几年的把玩,这块原本普普通通的木符已经变成了红黑色,表面更是泛起了一层浮光,像是被桐油刷过一遍似的,远远看上去会让人觉得像是一块红玉。
在车站内等车的人见到宁舒怀拿出木符来把玩,都被木符泛起的光芒给欺骗了,不少人都错认为这是一块红玉,心中对宁舒怀的胆大行为感到震惊。
现在中央到地方的主导思想都是批判封、资、修,而像这种玉器之类的封建产物别说是拿出来把玩了,就算是藏在家里都会让人感到不安,不少人更是直接砸了,然后趁夜丢到远郊的垃圾堆里。所以宁舒怀的举动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坐在他周围的人都像是在躲洪水猛兽一样纷纷起身,坐得远远的。一时间宁舒怀周围很快空出了一块,即便现在车站内空着的长椅还有很多,但相比起他周边这一大块来,其他那些零星的空长椅反倒不怎么醒目。
在等车的人中有几名戴着红袖章的小将,他们看样子是准备趁着春节期间坐火车的人少北上,到其他北方的大城市串联。宁舒怀周围空出这么大一块地方自然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只不过同其他人一样他们即便看到宁舒怀手中把玩的东西像是一块被认为是封、资、修象征的玉器,但宁舒怀身上这一身笔挺的军装以及挎包上北京军区的字样却像是一座山把他们蠢蠢欲动的心给压制下去。
过了没多久,就听到一声声火车入站的汽笛声伴随着车轮碾压铁轨的声音从远方传过来,将候车大厅内所有的人都惊动起来,原本相对安静的大厅变得吵杂了起来。周围嘈杂的声音也将宁舒怀的心从妻子的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他看了看四周,发现周围空了一块地方,露出了少许茫然不解之色。但聪明的他很快就从周围一些人的目光所及之处意识到了原因,心情微微一沉,脸上却不动神色,将手中的护身符放回到了口袋中,然后和其他绝大多数等车的人一样将视线朝向了前往站台的入口处。
火车停靠在站台的声音传到大厅之后,又大约过去了半刻钟左右,所有人便看到一个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无精打采的扛着一块写着车次的牌子,走到了站台入口处,高举起摇了摇头,插在了入口的栏杆上,大声道:“乘坐株洲到北京快车的乘客可以登车了,请检查好行李,按照秩序,持票登车!”
随着车次派竖起,加上声音喊出,不是坐这个车次的乘客不满的嘟囔了几句,重新坐了回去,而是那些坐此次列车的乘客则慌乱的拿起了大包小包的行李,连同送行的人一起,一窝蜂的朝入口处挤了过去,看上去像是下一秒列车就会开走了似的。
在听到工作人员报出车次后,宁舒怀又取出车票对照了一下木牌上的内容,确认无误后,才不紧不慢的再整理了一下行李,然后以此背好,朝入口处走了过去。
因为大家一窝蜂的在狭小的入口处往里挤,造成了一些争执,加上工作人员剪票需要一点时间,所以人群减少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幸登车的人不是很多,即便浪费了一点时间,但也不耽误工夫。始终站在人群后面,没有往里挤的宁舒怀在等待了一刻钟后,也很轻松的过了入口,走过一条狭窄的通道后,来到了登车月台。
先前来到月台的乘客差不多都已经登上列车了,剩下还在月台上逗留的人都是来送行的,他们一边用剩下不多的时间和远行的亲人说着话,一边将大包小包的东西从车窗往里塞。
在众人羡慕的眼神注视下,宁舒怀朝列车后面几节的卧铺走过去。这票是他通过株洲当地军区订购的,属于军人特供,没有在市面上流通。
在列车员检票并且指导车票所对应的车厢后,宁舒怀背着行李走入了列车内,很快就来到了自己的车厢前,打开门,走了进去。车厢是个四人卧铺,分为上下两层,装饰有些苏联化,很显然这是当年特供苏联专家使用的列车车厢,只不过现在苏联专家都已经撤走了,这些车厢也被交给了铁路部门使用。
作为当年苏联专家支援和离开的见证者,宁舒怀对眼前的苏式装饰并不感到太过稀罕,反倒是已经先在车厢里安顿下来的三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