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 游行示威
李纲见欧阳不说话诚恳道:“欧大人,我李纲长你十余年,又有交情。称呼大人一声老弟不为过。就请老弟帮我这忙,惩凶除恶,为国除奸。”
欧阳沉思好久后道:“李大人,在下有一策,就是大人要担待点。但是如果办成,不仅能抄没王黼家产,还有可能取了王黼首级。不过……李大人,小弟没有李大人这般魄力,也不想参与朝堂的事。我就不参加,还请李大人自己找人把戏给演足了。”
李纲大喜:“老弟请讲。”
“在朝臣中真正支持李大人恐怕就陈东那群太学生,可惜官不过八品,莫说上朝,连表章都递不上去。”太学生相当现在国办大学,包学费、包伙食、包分配。但别小看他们,东汉时期连皇帝都关注朝廷事件的议论,而这议论中心就在太学中,被称为清议。东汉太学清议也出现最早的社会***影响***的例子。对太学的重视尊重和气氛的开放,比较出名是东汉和宋两个年代。东汉时期有刘陶千人上书,剑指权势最大的宦官集团,汉桓帝趋于压力,只能处置。议郎皇甫规被宦官陷害,张凤三百人发起集会,朝廷只能将皇甫规免罪。还有数百的太***动更是连绵不绝,极大遏制宦官专权,延缓了东汉灭亡的脚步,可以说得上是热血青年,和科举不同,科举出来有的二十不到,有的已经白发苍苍,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
而宋朝太学更是受到祖制的保护,就是老赵定下的规矩,连当朝皇帝都不敢轻易处置太学生。哲宗时期太学生就提出,外抗强权,必先内除奸贼。追着贪官穷追猛打,导致哲宗心疲不已,无奈将数名贪官问罪应付。在现代台湾还出版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一书,表明太学生在宋的地位。明以前,国子监太学生的门槛高,地位也是比较高。他们可以直接补官缺,有得甚至直接到达从五品,从而正式进入权利中心。这些人不懂***,有得就有一股热血。热血青年当枪很好使的.
但是……李纲听欧阳说道苦笑:“大人也应该知道太学生可议政,但不参政。连基本的***权都没有。”
欧阳笑道:“他们只要不附逆,连皇上都不敢轻易将他们治罪,有些我们不敢干的事,他们敢干。我们会被治罪的事,他们不会。这样也就足够了。”
……
国子监虽然只是学院性质,但是宋朝管理国子监的官员品阶颇大。比如祭酒从三品,先生也叫博士五品,专门教导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而太学生也有分等级,主要是看父母的官阶,也有专门庶民子弟的,四门馆、律学、书学都是教导庶民才俊子弟。
在***开始前五天,国子监七成以上的学生走上街头,到处张贴字报,并且在东京各处设讲台,慷慨陈词,历数王黼的大小罪状三十余条,强烈要求朝廷将王黼斩首示众,以平民愤。
赵玉才收到消息,陈东的千人请愿书已经送到了宫门外。也不怕皇帝不接,带了几十个人一跪,把原本被小贩占地经营的宫门堵死。围观群众上千人,还有太学生大声念读请愿书,解释其中内容给群众们听,群众们听说王黼的灭绝人性的贪污搜刮,皆愤恨不已。
赵玉吩咐:“来人,把请愿书上呈。让一干人在偏殿等候.”
“是!”一名内卫应声而出。
赵玉道:“朕从来没想到李相还有如此手段。现在莫说抄没,王黼脑袋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九公公回答:“听说李大人还去阳平游玩了一趟。”
“朕也猜到了。欧阳任西北监军时候,张邦昌就被他利用太学生摆了一道。唉……自东汉来,除了携器欲图宦官,被宦官抓了口实冠之造反,下狱千人。哪朝哪代敢动他们,必然被冠暴君之名。”赵玉苦笑道:“如果就这样算了,欧阳阴坏,不出点子就罢,一出点子必然是要置王黼于死地。”
九公公道:“太学还是有大功,一心只为社稷着想。宋开国来,太学递交献策、节***、抚盗、清议、驱逐京尹赵师彝诸人、招抚群盗、楮币及公田等等都是大利大宋之法。”
赵玉摇头:“难道朕真要杀王黼?王黼毕竟是两朝重臣。”
九公公道:“陛下,不是您要杀不杀,而是百官说杀还是不杀。陛下不是吩咐***了吗?”
赵玉倒来兴趣:“你意思是欧阳有办法让百官投死?”
“这个咱家真不清楚。”九公公道:“不过如果欧大人不拿出让李大人满意的办法,李大人哪有那么容易就离开阳平。而今全东京人都知王黼之罪,还有什么后续手段,咱家真猜不出来。”
……
接见了陈东一干太学生后,赵玉就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陈东道:“陛下顺百官之意来裁决此事,学生自然没有意见。但学生会带领大家挨家挨户拜访***官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是大宋的栋梁,必然不会眼看奸人得逞而不理会。”
挨家拜访,这是绝户计。赵玉叹口气,突然想到如果是李纲这忠义之人和欧阳利益之人搭配的话,朝廷上下将永无宁日,官员们必然是如履薄冰。赵玉和太学生们说,既然此事已经交给百官裁决,她也不再过问。但是提醒太学生不要扰民过甚。
一干太学生走后,赵玉道:“派人叱责欧阳,既然只当地方官,就本份当个地方官。再妄干涉朝政,朕绝不轻饶……这句改下,再妄干涉朝政,即刻调任京师。”前一句太没说服力了,绝不轻饶,还能怎么样?罢官?欧阳现在就没干官事。谁都知道真正的阳平知县是甘信来着。
九公公问:“是密派,还是……”这个有很大区别,密派虽然只有欧阳知道,但是就比较严重,如果是大内带赵玉手谕公开申斥,那反倒不痛不痒。
“让大内派人送去吧。”还是公开的好,这样还能让人知道自己的态度,不过大家就会把欧阳归纳到李纲***。
“这个……恐怕不太合适。”九公公一反常态道。
赵玉惊讶问:“为何不合适?”
“陛下没看今天的皇家报吗?”九公公道:“欧大人接受采访时候说,希望陛下看在王大人劳苦功高,网开一面。又说王大人是两朝重臣什么的。”
“哈!合这做人是他,当鬼也是他。”赵玉道:“他倒落个逍遥自在。”
“咱家看,欧大人也是被李大人逼的,否则是不会喜欢在这种事上发表意见。”九公公道:“再说,这个王大人也太胆大了点。如果这笔钱充入国库,倒是件好事。”六千万贯,虽然说不上大宋财富版第一,但也在前十名。
“恩,王黼确实过份,只可惜李纲,一上位就大动干戈,将来朝廷事端就多了。”赵玉道:“密传欧阳,让他不得再管朝堂之事。将来李纲还要找他帮忙,他也能拿这手谕当圣旨用,推搪过去。”
赵玉这边议论欧阳,太学生们已经开始了串联。但第一家就吃了个闭门羹,李邦彦的的李府家门紧闭。但欧阳显然早考虑了这点,太学生们锣鼓全拿了出来,一起高喊:“请李大人勿与奸人同污。”
这句话杀伤力是巨大的,如果李邦彦再不开门,老百姓都会认为,李大人和王大人是一路货色。但是一旦开门,太学生们讲的是字字在理。如果这边当面答应下来,又在朝廷投反对票,那传出去就个小人。虽然是不计名***,但赵玉和九公公是看得见的,九公公又和皇家报关系不错。
李邦彦不是没想过用武力驱逐,但是家丁们敢吗?这边虽然不是人人有官职,但人家是天子门生。在这样情况下有幕僚就出主意:“大人,如果还要周全王大人,恐怕不仅王大人周全不了,下个倒霉就是大人您了。”
“此话怎讲?”
“大人有所不知。将王大人问罪虽然是枢密院张玄明的奏章,但小的听说真实是皇上授意欧阳调查。也就是说,蔡京那事之后,皇上不仅丢人,而且民间议论颇多,王大人只不过是拿出来遮羞的特例。小的看,皇上未必想大动拳脚。再者,皇上那么明白暗示李纲要接任相位,王大人偏偏挑头将大人您推出去挡风档雨。这不仅让大人难做,更是触了皇上的怒头。所以王大人已经不可保。大人如果不趁现在摆明态度,恐怕会有人将大人和王大人相提并论。大人也知道,真要抄没,这大宋有几个官员能清白的?您就说李纲,任节度使时候,也常动用每月公钱私***恤下属。他也是有良田百亩的人。小的看,这李纲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把火要熄了,他只能点把更大的火来挽回面子。所以小的认为,当今如此形势,就只能是顺着圣意,牺牲王大人。”
“恩,有道理!”李邦彦点头道:“来人,告诉门外的,本官更衣后就接见他们,不得再鼓噪。”
李纲见欧阳不说话诚恳道:“欧大人,我李纲长你十余年,又有交情。称呼大人一声老弟不为过。就请老弟帮我这忙,惩凶除恶,为国除奸。”
欧阳沉思好久后道:“李大人,在下有一策,就是大人要担待点。但是如果办成,不仅能抄没王黼家产,还有可能取了王黼首级。不过……李大人,小弟没有李大人这般魄力,也不想参与朝堂的事。我就不参加,还请李大人自己找人把戏给演足了。”
李纲大喜:“老弟请讲。”
“在朝臣中真正支持李大人恐怕就陈东那群太学生,可惜官不过八品,莫说上朝,连表章都递不上去。”太学生相当现在国办大学,包学费、包伙食、包分配。但别小看他们,东汉时期连皇帝都关注朝廷事件的议论,而这议论中心就在太学中,被称为清议。东汉太学清议也出现最早的社会***影响***的例子。对太学的重视尊重和气氛的开放,比较出名是东汉和宋两个年代。东汉时期有刘陶千人上书,剑指权势最大的宦官集团,汉桓帝趋于压力,只能处置。议郎皇甫规被宦官陷害,张凤三百人发起集会,朝廷只能将皇甫规免罪。还有数百的太***动更是连绵不绝,极大遏制宦官专权,延缓了东汉灭亡的脚步,可以说得上是热血青年,和科举不同,科举出来有的二十不到,有的已经白发苍苍,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
而宋朝太学更是受到祖制的保护,就是老赵定下的规矩,连当朝皇帝都不敢轻易处置太学生。哲宗时期太学生就提出,外抗强权,必先内除奸贼。追着贪官穷追猛打,导致哲宗心疲不已,无奈将数名贪官问罪应付。在现代台湾还出版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一书,表明太学生在宋的地位。明以前,国子监太学生的门槛高,地位也是比较高。他们可以直接补官缺,有得甚至直接到达从五品,从而正式进入权利中心。这些人不懂***,有得就有一股热血。热血青年当枪很好使的.
但是……李纲听欧阳说道苦笑:“大人也应该知道太学生可议政,但不参政。连基本的***权都没有。”
欧阳笑道:“他们只要不附逆,连皇上都不敢轻易将他们治罪,有些我们不敢干的事,他们敢干。我们会被治罪的事,他们不会。这样也就足够了。”
……
国子监虽然只是学院性质,但是宋朝管理国子监的官员品阶颇大。比如祭酒从三品,先生也叫博士五品,专门教导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而太学生也有分等级,主要是看父母的官阶,也有专门庶民子弟的,四门馆、律学、书学都是教导庶民才俊子弟。
在***开始前五天,国子监七成以上的学生走上街头,到处张贴字报,并且在东京各处设讲台,慷慨陈词,历数王黼的大小罪状三十余条,强烈要求朝廷将王黼斩首示众,以平民愤。
赵玉才收到消息,陈东的千人请愿书已经送到了宫门外。也不怕皇帝不接,带了几十个人一跪,把原本被小贩占地经营的宫门堵死。围观群众上千人,还有太学生大声念读请愿书,解释其中内容给群众们听,群众们听说王黼的灭绝人性的贪污搜刮,皆愤恨不已。
赵玉吩咐:“来人,把请愿书上呈。让一干人在偏殿等候.”
“是!”一名内卫应声而出。
赵玉道:“朕从来没想到李相还有如此手段。现在莫说抄没,王黼脑袋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九公公回答:“听说李大人还去阳平游玩了一趟。”
“朕也猜到了。欧阳任西北监军时候,张邦昌就被他利用太学生摆了一道。唉……自东汉来,除了携器欲图宦官,被宦官抓了口实冠之造反,下狱千人。哪朝哪代敢动他们,必然被冠暴君之名。”赵玉苦笑道:“如果就这样算了,欧阳阴坏,不出点子就罢,一出点子必然是要置王黼于死地。”
九公公道:“太学还是有大功,一心只为社稷着想。宋开国来,太学递交献策、节***、抚盗、清议、驱逐京尹赵师彝诸人、招抚群盗、楮币及公田等等都是大利大宋之法。”
赵玉摇头:“难道朕真要杀王黼?王黼毕竟是两朝重臣。”
九公公道:“陛下,不是您要杀不杀,而是百官说杀还是不杀。陛下不是吩咐***了吗?”
赵玉倒来兴趣:“你意思是欧阳有办法让百官投死?”
“这个咱家真不清楚。”九公公道:“不过如果欧大人不拿出让李大人满意的办法,李大人哪有那么容易就离开阳平。而今全东京人都知王黼之罪,还有什么后续手段,咱家真猜不出来。”
……
接见了陈东一干太学生后,赵玉就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陈东道:“陛下顺百官之意来裁决此事,学生自然没有意见。但学生会带领大家挨家挨户拜访***官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是大宋的栋梁,必然不会眼看奸人得逞而不理会。”
挨家拜访,这是绝户计。赵玉叹口气,突然想到如果是李纲这忠义之人和欧阳利益之人搭配的话,朝廷上下将永无宁日,官员们必然是如履薄冰。赵玉和太学生们说,既然此事已经交给百官裁决,她也不再过问。但是提醒太学生不要扰民过甚。
一干太学生走后,赵玉道:“派人叱责欧阳,既然只当地方官,就本份当个地方官。再妄干涉朝政,朕绝不轻饶……这句改下,再妄干涉朝政,即刻调任京师。”前一句太没说服力了,绝不轻饶,还能怎么样?罢官?欧阳现在就没干官事。谁都知道真正的阳平知县是甘信来着。
九公公问:“是密派,还是……”这个有很大区别,密派虽然只有欧阳知道,但是就比较严重,如果是大内带赵玉手谕公开申斥,那反倒不痛不痒。
“让大内派人送去吧。”还是公开的好,这样还能让人知道自己的态度,不过大家就会把欧阳归纳到李纲***。
“这个……恐怕不太合适。”九公公一反常态道。
赵玉惊讶问:“为何不合适?”
“陛下没看今天的皇家报吗?”九公公道:“欧大人接受采访时候说,希望陛下看在王大人劳苦功高,网开一面。又说王大人是两朝重臣什么的。”
“哈!合这做人是他,当鬼也是他。”赵玉道:“他倒落个逍遥自在。”
“咱家看,欧大人也是被李大人逼的,否则是不会喜欢在这种事上发表意见。”九公公道:“再说,这个王大人也太胆大了点。如果这笔钱充入国库,倒是件好事。”六千万贯,虽然说不上大宋财富版第一,但也在前十名。
“恩,王黼确实过份,只可惜李纲,一上位就大动干戈,将来朝廷事端就多了。”赵玉道:“密传欧阳,让他不得再管朝堂之事。将来李纲还要找他帮忙,他也能拿这手谕当圣旨用,推搪过去。”
赵玉这边议论欧阳,太学生们已经开始了串联。但第一家就吃了个闭门羹,李邦彦的的李府家门紧闭。但欧阳显然早考虑了这点,太学生们锣鼓全拿了出来,一起高喊:“请李大人勿与奸人同污。”
这句话杀伤力是巨大的,如果李邦彦再不开门,老百姓都会认为,李大人和王大人是一路货色。但是一旦开门,太学生们讲的是字字在理。如果这边当面答应下来,又在朝廷投反对票,那传出去就个小人。虽然是不计名***,但赵玉和九公公是看得见的,九公公又和皇家报关系不错。
李邦彦不是没想过用武力驱逐,但是家丁们敢吗?这边虽然不是人人有官职,但人家是天子门生。在这样情况下有幕僚就出主意:“大人,如果还要周全王大人,恐怕不仅王大人周全不了,下个倒霉就是大人您了。”
“此话怎讲?”
“大人有所不知。将王大人问罪虽然是枢密院张玄明的奏章,但小的听说真实是皇上授意欧阳调查。也就是说,蔡京那事之后,皇上不仅丢人,而且民间议论颇多,王大人只不过是拿出来遮羞的特例。小的看,皇上未必想大动拳脚。再者,皇上那么明白暗示李纲要接任相位,王大人偏偏挑头将大人您推出去挡风档雨。这不仅让大人难做,更是触了皇上的怒头。所以王大人已经不可保。大人如果不趁现在摆明态度,恐怕会有人将大人和王大人相提并论。大人也知道,真要抄没,这大宋有几个官员能清白的?您就说李纲,任节度使时候,也常动用每月公钱私***恤下属。他也是有良田百亩的人。小的看,这李纲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把火要熄了,他只能点把更大的火来挽回面子。所以小的认为,当今如此形势,就只能是顺着圣意,牺牲王大人。”
“恩,有道理!”李邦彦点头道:“来人,告诉门外的,本官更衣后就接见他们,不得再鼓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