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刘金厚所言,这一里多的山路确实不太好走。两旁的悬崖峭壁下,一条曲折的山路蜿蜒而上,其间趟过一条乱世嶙峋的溪流,攀过两段险峻的山坡,直走到天光大亮,李诚中才看到堵在两山拗口间的那面石墙。
这面石墙不算高,也就一丈出头,长约五十步,正卡在两山之间,将进山的唯一通道严严实实的挡住。石墙一侧的位置已经残破,之上撑着一些木架木栏,依稀能够分辨出当年作为寨门和寨楼的模样。李诚中看了看两边的山壁,几乎垂直向上,高达十余丈,山顶似乎还有一些残存的木屋。他暗自点了点头,也不知当年是谁修建的这座军寨,就这个地势,只要放上一队兵,就能死死卡住进山的通道,外面来上再多的敌人也丝毫不惧。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处。
心有余悸的看着两边的山崖,李诚中停下了脚步,抬手示意队伍戒备。两都士兵立刻在军官的呼喝下抽出家伙,刀枪冲外,弓弦上箭。
李诚中仔细打量了一番两边山顶,没有发现什么动静,又转过头来盯着眼前的石墙观看,同时侧耳倾听,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听到一声动静。他将刘金厚从队伍中唤了出来,问道:“你说的军寨就是这里吧?”
刘金厚点点头,眼神中有些急切。李诚中道:“你带人进去看看吧,我感觉里面似乎没人。小心些,有情况立刻回禀。”
刘金厚应了声“是”,回头冲队伍中喊了一嗓子,他手下的那伙士兵立刻从队伍中出来,跟在刘金厚身后,鱼贯从石墙那处破损的寨门口进去。过了片刻,刘金厚的身影出现在石墙处,大声道:“都头,里面没人,一切安全。”
李诚中一招手,两都士兵列队通过石墙,进到寨子里。
这是一座简陋的军寨,除了石墙之外,没有什么看得上眼的屋舍,有的只是沿山壁凿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窑洞。除了简陋之外,这座寨子还透着一股子残破的味道,那种被岁月浸透了的残破。李诚中在一处凹进去的山壁边发现了一些木栏遗迹,从这些满是苔藓的木条摆设上看,此处原来应该是个马厩,规模不大,恐怕也就能存养十数匹马的样子。在另外一处角落里发现了几座石头搭建的灶垒。
山壁上的窑洞、破损的马厩、几座石灶、一面寨墙,以及围在当中可容纳几百人操练的小校场,构成了这座军寨的全貌。军寨的后面是一道更加低矮的石墙,石墙外一条山道越来越高,通向山后。
冯道来到李诚中身边,低声道:“李御侮,灶中的木炭还未燃尽,寨子里当是有人,刚离开没多久。”
李诚中点了点头,那些木炭他也看到了,有几根还透着火红。姜苗也过来禀告了对山壁上那些窑洞的搜查结果,有很多窑洞都有人住过,而且似乎所住之人刚走。他刚要找刘金厚过来细问,就见刘金厚对着寨子后面那条山道大声喊了起来:“柱子!是某,是某啊!”边喊,刘金厚边跑了过去,就见山道旁的树后面慢慢探出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那汉子精瘦精瘦的,张大了嘴,瞪着跑过去的刘金厚,半天都没说上话。
等李诚中赶过去,刘金厚也拉着那汉子过来了。
“都头!这是某家堂弟……堂弟,这位是某家都头!”刘金厚在这里相互介绍,那汉子却没听明白,疑惑的问:“都头?”刘金厚挠了挠头,解释道:“就是某家上官!”那汉子这回听懂了,赶忙躬身施礼:“这位上官好!”
李诚中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半年多了,这个时代没有电视、电脑、电影等等可供人消遣的娱乐,也没有后世玲琅满目各种可以让人大快朵颐的美食,他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也经常抱怨一两句。但有一点是他很满意的,那就是在礼节中没有跪拜。他深受后世电视剧影响,以为古时候下级见了上级必定是要磕头的,尤其是清代那些磕头磕到地砖响,口中自称奴才的嘴脸,他常常感到厌恶,并以之为耻。
在唐末,虽然乱世当中人命如草、生活艰难,但下级见了上级不用下跪磕头,不必口中时刻自称“小人”、“奴才”,在这里,就算是一个种地的老农,见到刺史这样的大员,他也只需微微躬身,而刺史也会点头还礼,他能站着说话,自称“某”或者“我”,刺史也会和他一样如此自称,而不是口口声声“本大人”、“本官”。
李诚中笑着虚搀了一下那汉子,然后开始问话。那汉子实在是朴实得过头了,似乎对当官的很是敬畏,在李诚中面前说不出什么话来,李诚中只好暂时后退,让刘金厚与那汉子攀谈,那汉子才说话利索了一些。
汉子叫刘金柱,是刘金厚的堂弟,随同乡躲在白狼山中已近两月,这次李诚中带队进山,早被山口警示的百姓发觉,于是众人连夜撤出了军寨,躲到了后山里面。刘金柱因为腿脚利落,被安排在通往后山的山路上偷瞧,一俟这拨军兵有什么举动,便可早早报知后山。他因为看到了刘金厚也在军中,惊讶之余忘了躲藏身形,才被刘金厚发觉。
躲在白狼山中的百姓数量大大超过李诚中的预料,据刘金柱所说,足足有七、八百人,除了刘金厚本村乡邻外,还有其他村户的百姓。百姓们平时居住在军寨里的窑洞中,以挖掘野菜和山中捕猎为生,只是因为逃难到此的人比较多,这个月里,野菜已经基本挖完,山中也越来越难以捕兽,大伙儿的生活越发艰难了。按照刘金厚所说,这个叫刘金柱的汉子原本是相当壮硕的,之所以如此精瘦,完全是饿出来的原因。
在刘金厚和刘金柱的召唤下,躲入后山的百姓渐渐回到了军寨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像刘金存这样的青壮,只有不到二百人。李诚中很惊讶的看到这些老百姓回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拖着一扇木板,等老百姓将木板重新安置在窑洞上时,才恍然醒悟过来,他们逃离军寨的时候,居然连门都卸走了。李诚中命赵大将车上的粮食取出,就着火灶开始熬粥,百姓们见状都纷纷围拢到了火灶边,一个个伸着脖子往里挤,在军兵的维持下才勉强稳住,只是眼睛都盯着火灶上的大铁锅,不住的咽口水。
逃难到此的百姓主要来自白狼山下的三个村子,以刘、郭、程三姓为主。由于卢龙军逐渐退出关外,这片土地早已没有了正经的官员管理,所以村子里做主的是村中耆老,李诚中便将三姓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三位耆老请到了面前。三位耆老从外观上也看不出有多大岁数,总之看上去很老就是了,虽是在山中已有两个月吃不饱,但三位老人家却似乎都很矍铄,精神头也都还好。
李诚中连说带比划,将此行的意图告知了三位耆老,他说完后,长舒了口气,动情的道:“三位老人家,放心吧,跟我们回榆关,进了关城,就是咱们汉人的天下。契丹人再狠,也抢不到关里,到时候大伙儿又可以过太平日子了!”
这番声情并茂的话语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本来在李诚中想象中,等他说完这些,老头们会感动得热泪盈眶,然后拉着他李诚中的手,大声的说出各种感激的言语,然后等耆老们宣布完回榆关的消息,整座寨子里的百姓们都会群情欢呼,大伙儿肯定会为能够活着离开白狼山而欢欣鼓舞……可惜,这一切想象中的场景都没发生,三个耆老听完以后,只是相互瞪视着,你看我,我看你……
李诚中以为他们没听明白,有些泄气的用更白的话解释了一番,然后,他看到三位耆老皱着眉,居然一个个面带难色。他有些不明白了。此刻粥已熬好,刘金厚带人端了几碗过来,递给三位耆老。看着三位耆老一言不发的顺着木碗边边吹气边喝粥,他无奈的一把拽过刘金厚,问:“怎么回事?三位老人家怎么不说话?”
刘金厚愣了愣,道:“都头莫急,某去问问。”李诚中点了点头,有些气恼的离开了三位耆老。他冒着风险带兵过来解救百姓,一番好心好意,换来的却是冷漠以对,忽然间有种被挫伤的失落感,郁闷得一脚踢向一块碎石,将那石头踢得老远。
远远的瞅着三个老头将粥喝完,围在一块儿说了半天,然后跟着刘金厚到李诚中面前,其中一个皮肤黄黑的老头上前躬身,迟疑了一会儿,方道:“这位将爷,听金厚那后生说,将爷似乎有些生气。其实不是老头子们不识好歹,将爷带兵来救咱们,咱们大伙儿都心里感激,只是大伙儿还是想留在这里,毕竟是生长了几十年的地界儿,实在是舍不得离开……”
这回轮到李诚中瞪眼了,他十分不解的张着嘴,好半晌才道:“你们不想走?……可是……契丹人来了怎么办?你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契丹人可是有刀的,到时候将你们掳了去,高兴的就让你们做牛做马,不高兴了哪里还有命在?老人家,你们可要想清楚!”
这面石墙不算高,也就一丈出头,长约五十步,正卡在两山之间,将进山的唯一通道严严实实的挡住。石墙一侧的位置已经残破,之上撑着一些木架木栏,依稀能够分辨出当年作为寨门和寨楼的模样。李诚中看了看两边的山壁,几乎垂直向上,高达十余丈,山顶似乎还有一些残存的木屋。他暗自点了点头,也不知当年是谁修建的这座军寨,就这个地势,只要放上一队兵,就能死死卡住进山的通道,外面来上再多的敌人也丝毫不惧。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处。
心有余悸的看着两边的山崖,李诚中停下了脚步,抬手示意队伍戒备。两都士兵立刻在军官的呼喝下抽出家伙,刀枪冲外,弓弦上箭。
李诚中仔细打量了一番两边山顶,没有发现什么动静,又转过头来盯着眼前的石墙观看,同时侧耳倾听,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听到一声动静。他将刘金厚从队伍中唤了出来,问道:“你说的军寨就是这里吧?”
刘金厚点点头,眼神中有些急切。李诚中道:“你带人进去看看吧,我感觉里面似乎没人。小心些,有情况立刻回禀。”
刘金厚应了声“是”,回头冲队伍中喊了一嗓子,他手下的那伙士兵立刻从队伍中出来,跟在刘金厚身后,鱼贯从石墙那处破损的寨门口进去。过了片刻,刘金厚的身影出现在石墙处,大声道:“都头,里面没人,一切安全。”
李诚中一招手,两都士兵列队通过石墙,进到寨子里。
这是一座简陋的军寨,除了石墙之外,没有什么看得上眼的屋舍,有的只是沿山壁凿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窑洞。除了简陋之外,这座寨子还透着一股子残破的味道,那种被岁月浸透了的残破。李诚中在一处凹进去的山壁边发现了一些木栏遗迹,从这些满是苔藓的木条摆设上看,此处原来应该是个马厩,规模不大,恐怕也就能存养十数匹马的样子。在另外一处角落里发现了几座石头搭建的灶垒。
山壁上的窑洞、破损的马厩、几座石灶、一面寨墙,以及围在当中可容纳几百人操练的小校场,构成了这座军寨的全貌。军寨的后面是一道更加低矮的石墙,石墙外一条山道越来越高,通向山后。
冯道来到李诚中身边,低声道:“李御侮,灶中的木炭还未燃尽,寨子里当是有人,刚离开没多久。”
李诚中点了点头,那些木炭他也看到了,有几根还透着火红。姜苗也过来禀告了对山壁上那些窑洞的搜查结果,有很多窑洞都有人住过,而且似乎所住之人刚走。他刚要找刘金厚过来细问,就见刘金厚对着寨子后面那条山道大声喊了起来:“柱子!是某,是某啊!”边喊,刘金厚边跑了过去,就见山道旁的树后面慢慢探出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那汉子精瘦精瘦的,张大了嘴,瞪着跑过去的刘金厚,半天都没说上话。
等李诚中赶过去,刘金厚也拉着那汉子过来了。
“都头!这是某家堂弟……堂弟,这位是某家都头!”刘金厚在这里相互介绍,那汉子却没听明白,疑惑的问:“都头?”刘金厚挠了挠头,解释道:“就是某家上官!”那汉子这回听懂了,赶忙躬身施礼:“这位上官好!”
李诚中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半年多了,这个时代没有电视、电脑、电影等等可供人消遣的娱乐,也没有后世玲琅满目各种可以让人大快朵颐的美食,他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也经常抱怨一两句。但有一点是他很满意的,那就是在礼节中没有跪拜。他深受后世电视剧影响,以为古时候下级见了上级必定是要磕头的,尤其是清代那些磕头磕到地砖响,口中自称奴才的嘴脸,他常常感到厌恶,并以之为耻。
在唐末,虽然乱世当中人命如草、生活艰难,但下级见了上级不用下跪磕头,不必口中时刻自称“小人”、“奴才”,在这里,就算是一个种地的老农,见到刺史这样的大员,他也只需微微躬身,而刺史也会点头还礼,他能站着说话,自称“某”或者“我”,刺史也会和他一样如此自称,而不是口口声声“本大人”、“本官”。
李诚中笑着虚搀了一下那汉子,然后开始问话。那汉子实在是朴实得过头了,似乎对当官的很是敬畏,在李诚中面前说不出什么话来,李诚中只好暂时后退,让刘金厚与那汉子攀谈,那汉子才说话利索了一些。
汉子叫刘金柱,是刘金厚的堂弟,随同乡躲在白狼山中已近两月,这次李诚中带队进山,早被山口警示的百姓发觉,于是众人连夜撤出了军寨,躲到了后山里面。刘金柱因为腿脚利落,被安排在通往后山的山路上偷瞧,一俟这拨军兵有什么举动,便可早早报知后山。他因为看到了刘金厚也在军中,惊讶之余忘了躲藏身形,才被刘金厚发觉。
躲在白狼山中的百姓数量大大超过李诚中的预料,据刘金柱所说,足足有七、八百人,除了刘金厚本村乡邻外,还有其他村户的百姓。百姓们平时居住在军寨里的窑洞中,以挖掘野菜和山中捕猎为生,只是因为逃难到此的人比较多,这个月里,野菜已经基本挖完,山中也越来越难以捕兽,大伙儿的生活越发艰难了。按照刘金厚所说,这个叫刘金柱的汉子原本是相当壮硕的,之所以如此精瘦,完全是饿出来的原因。
在刘金厚和刘金柱的召唤下,躲入后山的百姓渐渐回到了军寨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像刘金存这样的青壮,只有不到二百人。李诚中很惊讶的看到这些老百姓回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拖着一扇木板,等老百姓将木板重新安置在窑洞上时,才恍然醒悟过来,他们逃离军寨的时候,居然连门都卸走了。李诚中命赵大将车上的粮食取出,就着火灶开始熬粥,百姓们见状都纷纷围拢到了火灶边,一个个伸着脖子往里挤,在军兵的维持下才勉强稳住,只是眼睛都盯着火灶上的大铁锅,不住的咽口水。
逃难到此的百姓主要来自白狼山下的三个村子,以刘、郭、程三姓为主。由于卢龙军逐渐退出关外,这片土地早已没有了正经的官员管理,所以村子里做主的是村中耆老,李诚中便将三姓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三位耆老请到了面前。三位耆老从外观上也看不出有多大岁数,总之看上去很老就是了,虽是在山中已有两个月吃不饱,但三位老人家却似乎都很矍铄,精神头也都还好。
李诚中连说带比划,将此行的意图告知了三位耆老,他说完后,长舒了口气,动情的道:“三位老人家,放心吧,跟我们回榆关,进了关城,就是咱们汉人的天下。契丹人再狠,也抢不到关里,到时候大伙儿又可以过太平日子了!”
这番声情并茂的话语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本来在李诚中想象中,等他说完这些,老头们会感动得热泪盈眶,然后拉着他李诚中的手,大声的说出各种感激的言语,然后等耆老们宣布完回榆关的消息,整座寨子里的百姓们都会群情欢呼,大伙儿肯定会为能够活着离开白狼山而欢欣鼓舞……可惜,这一切想象中的场景都没发生,三个耆老听完以后,只是相互瞪视着,你看我,我看你……
李诚中以为他们没听明白,有些泄气的用更白的话解释了一番,然后,他看到三位耆老皱着眉,居然一个个面带难色。他有些不明白了。此刻粥已熬好,刘金厚带人端了几碗过来,递给三位耆老。看着三位耆老一言不发的顺着木碗边边吹气边喝粥,他无奈的一把拽过刘金厚,问:“怎么回事?三位老人家怎么不说话?”
刘金厚愣了愣,道:“都头莫急,某去问问。”李诚中点了点头,有些气恼的离开了三位耆老。他冒着风险带兵过来解救百姓,一番好心好意,换来的却是冷漠以对,忽然间有种被挫伤的失落感,郁闷得一脚踢向一块碎石,将那石头踢得老远。
远远的瞅着三个老头将粥喝完,围在一块儿说了半天,然后跟着刘金厚到李诚中面前,其中一个皮肤黄黑的老头上前躬身,迟疑了一会儿,方道:“这位将爷,听金厚那后生说,将爷似乎有些生气。其实不是老头子们不识好歹,将爷带兵来救咱们,咱们大伙儿都心里感激,只是大伙儿还是想留在这里,毕竟是生长了几十年的地界儿,实在是舍不得离开……”
这回轮到李诚中瞪眼了,他十分不解的张着嘴,好半晌才道:“你们不想走?……可是……契丹人来了怎么办?你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契丹人可是有刀的,到时候将你们掳了去,高兴的就让你们做牛做马,不高兴了哪里还有命在?老人家,你们可要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