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环境真的是很不错的。
关中地区没有被完全破坏了生态系统之前,千里旷野,万里沃土,不愧是天府之国,一路走去,只觉得神清气爽,若不是正处于冬季,恐怕这种感觉会更好,哪里像如今的黄土高原?满身伤痕,几乎是无法恢复的致命伤,哪里还能和前秦时代诞生了横扫六国的大秦帝国的那个关中相提并论?
大秦以五百万之民养了一百万的军队,相当于是五个人里面就要有一个人当兵,几乎是所有的壮丁数量了,不单单说商鞅变法带来的成果和大秦发达的农业科学体系,关中地区肥沃的土地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若是换作什么贫瘠的土壤,无论是谁也没有办法打造一个铁血大秦出来。
谈论到秦朝,人们都会说是强秦,谈到唐朝,那叫做盛唐,苏宁一直都以为中华帝国里面最强的朝代不是大唐,而是大秦,唐朝最盛,秦朝最强,大唐军队的主力就是陇西兵,关中地区的军府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在府兵体制下,唐军主力都是出身陕西的秦国故地的秦兵。
就算是在宋朝,军队战斗力极其衰弱的时代,岳飞还未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关中地区还是出产了大宋战斗力最强的专门对付西夏的西兵和最富盛名的种家将,自汉代以来就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之说,汉代著名将门皇甫家族和马氏家族以及不少名将也都是出身关中地区,以后无论哪个朝代,西北地区的军队战斗力一定是非常强大的。
地区的限制,生活不易,环境不好,唐代之前的所谓关西,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凉州地区,而非具体的关中,从汉朝自唐朝,关西凉州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得关西的概念逐渐往关中长安地区偏移,这就是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汉代尚且树木葱郁的凉州地区,放到如今,已经是一片荒漠了。
若是没有开发江南和山东复兴计划,估计再过一百多年,关中地区还是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伴随着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崩溃,关中地区的衰落是毋庸置疑的,大唐时代是关中最后一个辉煌的时代,而大宋的关中则是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最后的牺牲,几百年的时间里面为了对抗西夏和辽人金人,百万西兵代表关中尽了最后一份力。
大宋以后的关中,已经难以为中华民族做出什么贡献了,关中之血在抵抗金人南下的战斗中已流干,关中对得起中华了。
苏宁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大秦的强悍,大汉的强大,大唐的兴盛,大宋的悲壮,无一不和关中地区有着无法隔开的联系,一直到金兵南下南宋再也无力收复关中为止,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面,关中儿郎为华夏民族付出了他们能付出的一切,直到满身伤痕奄奄一息为止。
“怎么了,三明,总觉得你好像兴致不高。”杜如晦骑在马上,看到面色有些黯然的苏宁,不由得开口问道,作为此次大唐谈判团的正副代表,杜如晦自然要关心苏宁,大唐谈判团此次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不仅仅要应付极难应付的吐蕃人,还要让西域诸国答应西域都护府的重新设立,为此免不得还要有一些明争暗斗,所以才会让大唐右仆射杜如晦亲自出马,苏宁作为屡次参与谈判的谈判高手,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多次不辱使命的经历被任命为副使。
苏家只有两子,一个在千里之外的西域屯驻,一个出使吐蕃与西域参与更加激烈的唇枪舌剑的斗争,对于苏家像火箭一般快速崛起的大致缘由,明眼人都看得很明白,不说四十多岁的苏定方拼了老命的征战沙场,年仅十七岁的苏宁也为了国家屡次外出作战与谈判,富贵都是拿命搏回来的,人家比你会搏命,比你敢搏命,那么人家就能得到应该得到的。
苏宁抬起头看了看杜如晦,笑笑说道:“无他,只是有些怀古伤今而已,关中为大唐付出了太多了,也为华夏付出了太多,前秦横扫六国的便是关中兵,前汉对抗匈奴、开拓西域和对抗羌人的大多数也是关中兵,到了大唐,收拾突厥人僚人吐谷浑人的还是关中兵,关中人太苦了啊。”
杜如晦闻言一愣,随即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正如你所说,大唐之兵可以与高地之兵相抗衡的唯有陇西秦兵和塞北燕兵,塞北燕兵还要镇守北平,防备薛延陀高句丽等外族,动弹不得,任务同样严峻,所以对付西边外族的重任只好压在陇西秦兵身上了。
其他地区,虽说江南和山东地区已经开始初步建设军府,可可是数量还是少,维持地方治安已经不容易,出国征战的话,恐怕只能给大唐丢脸,不谈训练,只谈身体也是略有所差,江南温暖湿润,民皆短小,气力不如北兵,不善弓马,南兵北上作战者,自古以来失败者居多。
东吴孙权十万兵北上合肥,却被张辽七千兵马击溃,晋室南迁之后北伐也不在少数,败多胜少,若是防御倒还可行,但是若论进攻,除了陈庆之七千白马军和宋帝刘裕之外,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所以大唐对于南兵北上的事情一直都拿捏不准,主要战力,还是关中兵。”
苏宁说道:“其实不说环境身体因素,陈庆之与刘裕并非是偶然,用兵不在猛,而在精,南兵也不是不如北兵,若论水军,自然是南兵优先,那些熟识水性的水中汉子,打起仗来,不一定比北兵差到哪儿去,我以为,大唐若要发展军队,增加军队数量,就一定要开发江南,将江南之兵也纳入到主力军队中,哪怕仅仅是水军,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少江南之军若成,江南战事就无需北兵南下,北兵南下水土不服者也不在少数,曹孟德不也是因此而败吗?江南之军完全可以用来对付江南之敌,若事事都要用上北兵,那关中民众岂不是苦不堪言?”
杜如晦笑着点点头,无奈的说道:“却也是如此,但是,无论如何,对付吐蕃和开拓西域,用的还是关中兵,在那些荒凉之地作战,江南兵不行,塞北兵也不一定的派的上用场,距离最近最熟悉当地气候的关中兵还是要派上大用场,西域都护府若成,估计也需要大量关中兵戍守。”
苏宁皱眉道:“府兵虽好,却是有一大缺陷,府兵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并不是完全脱离土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活儿需要府兵去做的,一旦西域都护府成,在当地设立军府设立军队恐怕不太可行,都是外族人,和大唐不是一条心,要说移民过去也不能一下子就移个几十万过去,苦寒之地,就算是关中之民也不大愿意过去吧?
这样一来戍守时间就要加长,即使是轮换制度,也不免的要对农务产生影响,关中建设就要受损,粮食产量也要受影响,马上就是春耕了,戍守西域起码需要几万军队,这样一来,就不会对春耕造成影响吗?大唐全国之兵也不过六十万,这样一来,确实有些麻烦啊!”
杜如晦摇摇头说道:“所以才会有长征健儿一说,但是,老夫始终觉得不妥,这是府兵一大缺陷,需要改进,否则大唐日后开拓更多土地,拿什么戍守?”
苏宁也点点头,曾经被压制下去的设立义务兵役制度的想法再一次抬起了头,不得不说,如果说在大唐本土实行府兵制度,而在大唐一些难以直接设立军府就地征收军队的地方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将府兵制度和义务兵役制度分割开来使用,招收一批职业军人,或许会是一条出路也说不定。
苏宁试探着问道:“杜相,您以为,如果大唐可以建立一支并非是府兵而是完完全全的军队会如何?不需要种地,大唐发给兵饷供养,吃穿用度都是朝廷供给,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随时待命,主力军队将土地打下来,他们去镇守,或者干脆让他们去出国征战,他们不需要种地,只需要当兵打仗就可以了,您觉得这样如何?”
府兵制度下,府兵出战要自备武器和口粮,只有朝廷只会准备一部分粮食以备不时只需,也就是说大唐府兵的性质和欧洲骑士差不多,自备装备口粮打仗去,打完了回家领赏,战死了朝廷发给抚恤金,就类似于雇佣兵一样,和义务兵役制度下的职业军人是不同的。
所以苏宁此言倒是让杜如晦有些意动,若是有一支那样的军队的话,估计如今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只是朝廷花费养一支军队,这个消耗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数量肯定不能少,起码五万人,那样的话又是多少钱?不打仗也要朝廷供应吃穿用度,这倒是有些浪费了,只是这支军队随时待命,指哪打哪,还可以随处镇守没有家乡的牵挂,这是多好的事情,但是……
杜如晦苦笑道:“这样的军队恐怕难以招募啊,谁人不思乡呢?更别说异国他乡一待就是那么多年,谁能经受住?”
苏宁说道:“倒也不能这样说,说起来的话一些父母双亡者或是天生无父无母者不就可以了吗?还有一些无家无室者,在大唐找不到女人,干脆就到外族去找,把土地打下来之后戍守在那儿,那儿肯定缺男人,大唐的这些精壮男子不就可以占据那里了吗?不需要多少年,第二代民众都要喊大唐男人叫爹!地方就是这么占领的。”
杜如晦一愣,随后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此言甚是,此言甚是,三明啊,等谈判回来你把这个事情和陛下说一说,看看陛下是什么反应,哈哈哈,不过大唐国内找不到妻子的男人可不多,不就是无业游民吗?大唐也不缺女子,你这样一来,就不知有多少男子可以享受齐人之福了,哈哈哈!”
苏宁阴险的笑着,这事儿要是办成了还真是好处多多,这不就是同化吗?把外族男子干掉,女子留下和大唐的光棍儿们生活,不需要多久,剩下来的孩子都是正宗的大唐子民,喊大唐男人叫爹,那效果有多好?
倒是这样的制度要和李二陛下说清楚,与其搞一个不伦不类的长征健儿,倒不如招一批无牵无挂的职业军人,也好为义务兵役制度探探路,虽然不能全部实行,可是混合一下应该还有用处,不是吗?rs
关中地区没有被完全破坏了生态系统之前,千里旷野,万里沃土,不愧是天府之国,一路走去,只觉得神清气爽,若不是正处于冬季,恐怕这种感觉会更好,哪里像如今的黄土高原?满身伤痕,几乎是无法恢复的致命伤,哪里还能和前秦时代诞生了横扫六国的大秦帝国的那个关中相提并论?
大秦以五百万之民养了一百万的军队,相当于是五个人里面就要有一个人当兵,几乎是所有的壮丁数量了,不单单说商鞅变法带来的成果和大秦发达的农业科学体系,关中地区肥沃的土地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若是换作什么贫瘠的土壤,无论是谁也没有办法打造一个铁血大秦出来。
谈论到秦朝,人们都会说是强秦,谈到唐朝,那叫做盛唐,苏宁一直都以为中华帝国里面最强的朝代不是大唐,而是大秦,唐朝最盛,秦朝最强,大唐军队的主力就是陇西兵,关中地区的军府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在府兵体制下,唐军主力都是出身陕西的秦国故地的秦兵。
就算是在宋朝,军队战斗力极其衰弱的时代,岳飞还未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关中地区还是出产了大宋战斗力最强的专门对付西夏的西兵和最富盛名的种家将,自汉代以来就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之说,汉代著名将门皇甫家族和马氏家族以及不少名将也都是出身关中地区,以后无论哪个朝代,西北地区的军队战斗力一定是非常强大的。
地区的限制,生活不易,环境不好,唐代之前的所谓关西,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凉州地区,而非具体的关中,从汉朝自唐朝,关西凉州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得关西的概念逐渐往关中长安地区偏移,这就是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汉代尚且树木葱郁的凉州地区,放到如今,已经是一片荒漠了。
若是没有开发江南和山东复兴计划,估计再过一百多年,关中地区还是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伴随着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崩溃,关中地区的衰落是毋庸置疑的,大唐时代是关中最后一个辉煌的时代,而大宋的关中则是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最后的牺牲,几百年的时间里面为了对抗西夏和辽人金人,百万西兵代表关中尽了最后一份力。
大宋以后的关中,已经难以为中华民族做出什么贡献了,关中之血在抵抗金人南下的战斗中已流干,关中对得起中华了。
苏宁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大秦的强悍,大汉的强大,大唐的兴盛,大宋的悲壮,无一不和关中地区有着无法隔开的联系,一直到金兵南下南宋再也无力收复关中为止,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面,关中儿郎为华夏民族付出了他们能付出的一切,直到满身伤痕奄奄一息为止。
“怎么了,三明,总觉得你好像兴致不高。”杜如晦骑在马上,看到面色有些黯然的苏宁,不由得开口问道,作为此次大唐谈判团的正副代表,杜如晦自然要关心苏宁,大唐谈判团此次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不仅仅要应付极难应付的吐蕃人,还要让西域诸国答应西域都护府的重新设立,为此免不得还要有一些明争暗斗,所以才会让大唐右仆射杜如晦亲自出马,苏宁作为屡次参与谈判的谈判高手,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多次不辱使命的经历被任命为副使。
苏家只有两子,一个在千里之外的西域屯驻,一个出使吐蕃与西域参与更加激烈的唇枪舌剑的斗争,对于苏家像火箭一般快速崛起的大致缘由,明眼人都看得很明白,不说四十多岁的苏定方拼了老命的征战沙场,年仅十七岁的苏宁也为了国家屡次外出作战与谈判,富贵都是拿命搏回来的,人家比你会搏命,比你敢搏命,那么人家就能得到应该得到的。
苏宁抬起头看了看杜如晦,笑笑说道:“无他,只是有些怀古伤今而已,关中为大唐付出了太多了,也为华夏付出了太多,前秦横扫六国的便是关中兵,前汉对抗匈奴、开拓西域和对抗羌人的大多数也是关中兵,到了大唐,收拾突厥人僚人吐谷浑人的还是关中兵,关中人太苦了啊。”
杜如晦闻言一愣,随即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正如你所说,大唐之兵可以与高地之兵相抗衡的唯有陇西秦兵和塞北燕兵,塞北燕兵还要镇守北平,防备薛延陀高句丽等外族,动弹不得,任务同样严峻,所以对付西边外族的重任只好压在陇西秦兵身上了。
其他地区,虽说江南和山东地区已经开始初步建设军府,可可是数量还是少,维持地方治安已经不容易,出国征战的话,恐怕只能给大唐丢脸,不谈训练,只谈身体也是略有所差,江南温暖湿润,民皆短小,气力不如北兵,不善弓马,南兵北上作战者,自古以来失败者居多。
东吴孙权十万兵北上合肥,却被张辽七千兵马击溃,晋室南迁之后北伐也不在少数,败多胜少,若是防御倒还可行,但是若论进攻,除了陈庆之七千白马军和宋帝刘裕之外,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所以大唐对于南兵北上的事情一直都拿捏不准,主要战力,还是关中兵。”
苏宁说道:“其实不说环境身体因素,陈庆之与刘裕并非是偶然,用兵不在猛,而在精,南兵也不是不如北兵,若论水军,自然是南兵优先,那些熟识水性的水中汉子,打起仗来,不一定比北兵差到哪儿去,我以为,大唐若要发展军队,增加军队数量,就一定要开发江南,将江南之兵也纳入到主力军队中,哪怕仅仅是水军,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少江南之军若成,江南战事就无需北兵南下,北兵南下水土不服者也不在少数,曹孟德不也是因此而败吗?江南之军完全可以用来对付江南之敌,若事事都要用上北兵,那关中民众岂不是苦不堪言?”
杜如晦笑着点点头,无奈的说道:“却也是如此,但是,无论如何,对付吐蕃和开拓西域,用的还是关中兵,在那些荒凉之地作战,江南兵不行,塞北兵也不一定的派的上用场,距离最近最熟悉当地气候的关中兵还是要派上大用场,西域都护府若成,估计也需要大量关中兵戍守。”
苏宁皱眉道:“府兵虽好,却是有一大缺陷,府兵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并不是完全脱离土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活儿需要府兵去做的,一旦西域都护府成,在当地设立军府设立军队恐怕不太可行,都是外族人,和大唐不是一条心,要说移民过去也不能一下子就移个几十万过去,苦寒之地,就算是关中之民也不大愿意过去吧?
这样一来戍守时间就要加长,即使是轮换制度,也不免的要对农务产生影响,关中建设就要受损,粮食产量也要受影响,马上就是春耕了,戍守西域起码需要几万军队,这样一来,就不会对春耕造成影响吗?大唐全国之兵也不过六十万,这样一来,确实有些麻烦啊!”
杜如晦摇摇头说道:“所以才会有长征健儿一说,但是,老夫始终觉得不妥,这是府兵一大缺陷,需要改进,否则大唐日后开拓更多土地,拿什么戍守?”
苏宁也点点头,曾经被压制下去的设立义务兵役制度的想法再一次抬起了头,不得不说,如果说在大唐本土实行府兵制度,而在大唐一些难以直接设立军府就地征收军队的地方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将府兵制度和义务兵役制度分割开来使用,招收一批职业军人,或许会是一条出路也说不定。
苏宁试探着问道:“杜相,您以为,如果大唐可以建立一支并非是府兵而是完完全全的军队会如何?不需要种地,大唐发给兵饷供养,吃穿用度都是朝廷供给,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随时待命,主力军队将土地打下来,他们去镇守,或者干脆让他们去出国征战,他们不需要种地,只需要当兵打仗就可以了,您觉得这样如何?”
府兵制度下,府兵出战要自备武器和口粮,只有朝廷只会准备一部分粮食以备不时只需,也就是说大唐府兵的性质和欧洲骑士差不多,自备装备口粮打仗去,打完了回家领赏,战死了朝廷发给抚恤金,就类似于雇佣兵一样,和义务兵役制度下的职业军人是不同的。
所以苏宁此言倒是让杜如晦有些意动,若是有一支那样的军队的话,估计如今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只是朝廷花费养一支军队,这个消耗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数量肯定不能少,起码五万人,那样的话又是多少钱?不打仗也要朝廷供应吃穿用度,这倒是有些浪费了,只是这支军队随时待命,指哪打哪,还可以随处镇守没有家乡的牵挂,这是多好的事情,但是……
杜如晦苦笑道:“这样的军队恐怕难以招募啊,谁人不思乡呢?更别说异国他乡一待就是那么多年,谁能经受住?”
苏宁说道:“倒也不能这样说,说起来的话一些父母双亡者或是天生无父无母者不就可以了吗?还有一些无家无室者,在大唐找不到女人,干脆就到外族去找,把土地打下来之后戍守在那儿,那儿肯定缺男人,大唐的这些精壮男子不就可以占据那里了吗?不需要多少年,第二代民众都要喊大唐男人叫爹!地方就是这么占领的。”
杜如晦一愣,随后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此言甚是,此言甚是,三明啊,等谈判回来你把这个事情和陛下说一说,看看陛下是什么反应,哈哈哈,不过大唐国内找不到妻子的男人可不多,不就是无业游民吗?大唐也不缺女子,你这样一来,就不知有多少男子可以享受齐人之福了,哈哈哈!”
苏宁阴险的笑着,这事儿要是办成了还真是好处多多,这不就是同化吗?把外族男子干掉,女子留下和大唐的光棍儿们生活,不需要多久,剩下来的孩子都是正宗的大唐子民,喊大唐男人叫爹,那效果有多好?
倒是这样的制度要和李二陛下说清楚,与其搞一个不伦不类的长征健儿,倒不如招一批无牵无挂的职业军人,也好为义务兵役制度探探路,虽然不能全部实行,可是混合一下应该还有用处,不是吗?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