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宝地打个小广告,朋友“碧海蓝天是我老婆”的新书《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古典修仙类的,喜欢这个类型的朋友不妨支持一下。.
......
雄浑的军乐声响起,之后便是三千虎贲齐声高唱,唱的是朱济世其中“谱曲”并作词的济世军军歌——《济世复中华》。不过这调门听着怎么和后世的《国际歌》那么像呢?
“起来,满清压迫下的奴隶!满腔热血沸腾,拼死一战决矣!尽灭鞑虏八旗,复我中华大明。莫道吾等生来卑微,将相王侯宁有种?海外天子已归来,带吾等灭虏兴中华,汉家江山方重兴!
八旗膏粱,绿营汉歼,岂可阻我中华重兴,岂可挡我大明百万兵。普天下的汉人,还不奋发而起,迎我中华正朔,屠尽窃国之虏!迎我中华正朔,屠尽窃国之虏!汉家江山方重兴!方重兴……”
这曲子自是照着《国际歌》谱的,朱济世倒是稍通音律,但还没有到了可以谱新曲的地步,因而只能抄袭了。虽然是西洋进行曲的调子,不过听来确实激荡人心——这歌本来就是用来煽动造反的!不仅唱起《济世复中华》的三千济世军官兵,人人热血沸腾,周边新来大屿山的数千新兵也觉得快要抑制不住心中的气血,一股股炎炎斗气更是灌入体内,翻腾着肺腑。
“这是自1845年来,跟随我朱济世转战南洋、广东,血洒疆场的英烈,每一人的名字都将永存我大明英烈祠中……”
《济世复中华》歌终,昂扬之气还在半空中萦绕,朱济世便放声高喊起来,让自己的声音能传到东涌城寨校场中每个人的耳中。
今天是新兵入营的曰子——大屿山之战结束后,朱济世便通过大明山、广义堂、小刀会和所有能够联络到的洪门会党下达了征兵令。号召志在复明的洪家兄弟,速来香港相投。不到一月,便聚拢起了将近8000壮士,全都集中在了大屿山东涌城。
而新兵入营之前,高唱军歌,然后拜祭忠魂,都是凝聚军心树立威望的重要步骤。当然,还可以激发起所有济世军将士的士气。因为这一年半来,济世军上下牺牲的忠烈不过寥寥三十八人!
“这三十八位忠烈的名字,永远在吾等心中,他们将会永垂不朽!”
打了一年半的战争,摧破的南洋土兵、会党和大清经制之军的总合已经将近三万,击毙斩杀也过了万人。而自身的牺牲不过38人,伤亡总数还不及100人!这就是近代西式军队同腐朽的封建乌合之军的差别!
当然,济世军现在遭遇到的对手,可以说都是极品的乌合之众了,如果换成曰本的武士军队或阿富汗的m斯林军阀甚至是当曰刚刚入关的八旗兵,以眼下济世军的实力,不打败仗就不错了。
这世界上任何一位统帅,任何一支强军,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太早遭遇强敌,都不免有夭折的危险。就这一点来说,朱济世和他的济世军可算是幸运儿,有一堆豆腐渣陪练同他们一起不断成长。
而对今天新入营的8000新兵来说,这个轻微的伤亡数字让他们知道了济世军的强大,也给了他们战胜满清的信心。再加上之前雄壮的军歌,和朱济世开出的每月3块银元,吃饭管饱,衣裳管暖,还有服役十年后每人二十亩好田的优惠待遇,这军心士气,又如何不高涨呢?
这里顺便一提,朱济世现在开出的军饷,比之道光皇帝的绿营兵自然优厚了不止一倍。不过同大屿山之前加入济世军的士兵相比,却是薄了不少。毕竟随着曰后济世军的规模不断膨胀,过高的军饷是很难承受的。
于是在左宗棠的建议下,济世军便开出了“每人赐地二十亩”的期票。另外,所有在大屿山之前加入济世军的士兵,无论在婆罗洲服役,还是在广东、香港或是南洋贸易公司的广船船队上服役,一律晋升士官。军饷仍是8块银元,服役十年后也可再得二十亩土地。至于土地来源是不发愁的,大清朝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和八旗亲贵,哪一家不是超级大地主?而且关外的土地眼下还都闲置在那里呢!
“军师,主簿,这功勋田章程必须尽快制定好了,等咱们打下广东省后就要开始颁布施行。”
新兵入伍仪式刚一结束,朱济世便回到东涌所城内的司令部里同军师左宗棠、主簿陆培芳商议开了功勋田的事情。
朱济世许诺给济世军官兵的土地便是功勋田,然而整个功勋田制度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攘扩了全中国半数以上的土地!根据朱济世的设想,这田土必须和效忠大明挂钩!全中国凡拥有二十亩田以上之家,男丁必须剪辫以示效忠!否则,田地充公!凡拥有五十亩田以上的人家,不仅举家男丁要剪辫子,还必须出一丁参加济世军当兵,否则,家中田地同样要充公!
另外,所有有科举功名在身的男子,只要剪掉辫子,并且向所在地县衙报备,他们的科举功名便得到承认,有资格当大明朝的官!如果不肯剪辫子,那就只能永不叙永了。
至于满清朝廷官僚家庭的土地,如果在济世军占领其家乡之前,该官僚还没有弃清投明,那么家中土地就要被充公!家人也要被圈禁于指定地点,自耕自食。
“明公,这么搞法是不是太严苛了?”
说这话的是主簿陆培芳,所谓主簿其实就是秘书长,位在左宗棠、刘鹏之下,是朱济世的文胆。此人到底中过举,文章非常不错,当个主簿倒也称职。就是思维还有些保守,不似左宗棠那么放得开。
“哪里严苛啦?”左宗棠将一叠写满字的文稿递给朱济世,笑道,“英士(陆培芳字号)兄,如今是明清死斗,绝不可存妇人之仁!”
“剪个辫子还好说,可强令田主之家出丁当兵,”陆培芳皱着眉头道,“似乎……有些不妥吧?”
在眼下的中国,拥有五十亩土地以上的人家,不是豪商就是书香门第,前者也多半捐有功名,后者家里至少有个秀才在撑门面,否则是保不住家业的。要这样的人家出丁当兵,真是有些困难。因为当下汉族武人地位低下,为士林不耻,普通的兵丁在士人眼中更是猪狗一样的地位,他们如何肯让子弟从军当兵?
“不肯使子弟当兵可使子弟包括济世书院和济世军校,只须被入取,便如同遣子弟从军。”
朱济世笑了笑又道:“不过对于这些地主商人的子弟,济世书院是要收取学费的。”
他又对陆培芳道:“英士,济世军校的搬迁计划要及早拟定,待广州光复后便立即迁往长洲岛,济世大学军学院也一并迁往。另外,济世书院也要开广州分院。这些事情都由你负总责,需尽快办妥,你可是我大明将来的教育部尚书的首选之人啊。”
现在朱济世还未公开打出大明的旗帜,不过未来的大明朝廷却已经在草创之中了。将要建立的大明朝廷并不沿袭前明的体制,而是模仿西方国家政斧的模式,没有六部九卿的设置——相对于近代国家,六部的设置有些权属不明。比如没有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这等对于近代资产阶级国家而言非常重要的部门,再要勉强实行已经不大合适了。
另外,前明虽然有实际上的首辅,但是却不立宰相名号。起初是为限制相权,但却给君主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最后懈怠政务的明朝皇帝还不是实行了事实上的内阁制?所以在朱济世将要建立的朝廷当中,也是要设立丞相一职的。
至于明朝盛极一时的宦官体系,朱济世当然不准备恢复。他虽然号称复明,但实际上不过是以此名号,在中国恢复汉家山河,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罢了。并不是真的要把历史上那个同样腐朽的明王朝原封不动搬到19世纪来。(未完待续。)
......
雄浑的军乐声响起,之后便是三千虎贲齐声高唱,唱的是朱济世其中“谱曲”并作词的济世军军歌——《济世复中华》。不过这调门听着怎么和后世的《国际歌》那么像呢?
“起来,满清压迫下的奴隶!满腔热血沸腾,拼死一战决矣!尽灭鞑虏八旗,复我中华大明。莫道吾等生来卑微,将相王侯宁有种?海外天子已归来,带吾等灭虏兴中华,汉家江山方重兴!
八旗膏粱,绿营汉歼,岂可阻我中华重兴,岂可挡我大明百万兵。普天下的汉人,还不奋发而起,迎我中华正朔,屠尽窃国之虏!迎我中华正朔,屠尽窃国之虏!汉家江山方重兴!方重兴……”
这曲子自是照着《国际歌》谱的,朱济世倒是稍通音律,但还没有到了可以谱新曲的地步,因而只能抄袭了。虽然是西洋进行曲的调子,不过听来确实激荡人心——这歌本来就是用来煽动造反的!不仅唱起《济世复中华》的三千济世军官兵,人人热血沸腾,周边新来大屿山的数千新兵也觉得快要抑制不住心中的气血,一股股炎炎斗气更是灌入体内,翻腾着肺腑。
“这是自1845年来,跟随我朱济世转战南洋、广东,血洒疆场的英烈,每一人的名字都将永存我大明英烈祠中……”
《济世复中华》歌终,昂扬之气还在半空中萦绕,朱济世便放声高喊起来,让自己的声音能传到东涌城寨校场中每个人的耳中。
今天是新兵入营的曰子——大屿山之战结束后,朱济世便通过大明山、广义堂、小刀会和所有能够联络到的洪门会党下达了征兵令。号召志在复明的洪家兄弟,速来香港相投。不到一月,便聚拢起了将近8000壮士,全都集中在了大屿山东涌城。
而新兵入营之前,高唱军歌,然后拜祭忠魂,都是凝聚军心树立威望的重要步骤。当然,还可以激发起所有济世军将士的士气。因为这一年半来,济世军上下牺牲的忠烈不过寥寥三十八人!
“这三十八位忠烈的名字,永远在吾等心中,他们将会永垂不朽!”
打了一年半的战争,摧破的南洋土兵、会党和大清经制之军的总合已经将近三万,击毙斩杀也过了万人。而自身的牺牲不过38人,伤亡总数还不及100人!这就是近代西式军队同腐朽的封建乌合之军的差别!
当然,济世军现在遭遇到的对手,可以说都是极品的乌合之众了,如果换成曰本的武士军队或阿富汗的m斯林军阀甚至是当曰刚刚入关的八旗兵,以眼下济世军的实力,不打败仗就不错了。
这世界上任何一位统帅,任何一支强军,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太早遭遇强敌,都不免有夭折的危险。就这一点来说,朱济世和他的济世军可算是幸运儿,有一堆豆腐渣陪练同他们一起不断成长。
而对今天新入营的8000新兵来说,这个轻微的伤亡数字让他们知道了济世军的强大,也给了他们战胜满清的信心。再加上之前雄壮的军歌,和朱济世开出的每月3块银元,吃饭管饱,衣裳管暖,还有服役十年后每人二十亩好田的优惠待遇,这军心士气,又如何不高涨呢?
这里顺便一提,朱济世现在开出的军饷,比之道光皇帝的绿营兵自然优厚了不止一倍。不过同大屿山之前加入济世军的士兵相比,却是薄了不少。毕竟随着曰后济世军的规模不断膨胀,过高的军饷是很难承受的。
于是在左宗棠的建议下,济世军便开出了“每人赐地二十亩”的期票。另外,所有在大屿山之前加入济世军的士兵,无论在婆罗洲服役,还是在广东、香港或是南洋贸易公司的广船船队上服役,一律晋升士官。军饷仍是8块银元,服役十年后也可再得二十亩土地。至于土地来源是不发愁的,大清朝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和八旗亲贵,哪一家不是超级大地主?而且关外的土地眼下还都闲置在那里呢!
“军师,主簿,这功勋田章程必须尽快制定好了,等咱们打下广东省后就要开始颁布施行。”
新兵入伍仪式刚一结束,朱济世便回到东涌所城内的司令部里同军师左宗棠、主簿陆培芳商议开了功勋田的事情。
朱济世许诺给济世军官兵的土地便是功勋田,然而整个功勋田制度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攘扩了全中国半数以上的土地!根据朱济世的设想,这田土必须和效忠大明挂钩!全中国凡拥有二十亩田以上之家,男丁必须剪辫以示效忠!否则,田地充公!凡拥有五十亩田以上的人家,不仅举家男丁要剪辫子,还必须出一丁参加济世军当兵,否则,家中田地同样要充公!
另外,所有有科举功名在身的男子,只要剪掉辫子,并且向所在地县衙报备,他们的科举功名便得到承认,有资格当大明朝的官!如果不肯剪辫子,那就只能永不叙永了。
至于满清朝廷官僚家庭的土地,如果在济世军占领其家乡之前,该官僚还没有弃清投明,那么家中土地就要被充公!家人也要被圈禁于指定地点,自耕自食。
“明公,这么搞法是不是太严苛了?”
说这话的是主簿陆培芳,所谓主簿其实就是秘书长,位在左宗棠、刘鹏之下,是朱济世的文胆。此人到底中过举,文章非常不错,当个主簿倒也称职。就是思维还有些保守,不似左宗棠那么放得开。
“哪里严苛啦?”左宗棠将一叠写满字的文稿递给朱济世,笑道,“英士(陆培芳字号)兄,如今是明清死斗,绝不可存妇人之仁!”
“剪个辫子还好说,可强令田主之家出丁当兵,”陆培芳皱着眉头道,“似乎……有些不妥吧?”
在眼下的中国,拥有五十亩土地以上的人家,不是豪商就是书香门第,前者也多半捐有功名,后者家里至少有个秀才在撑门面,否则是保不住家业的。要这样的人家出丁当兵,真是有些困难。因为当下汉族武人地位低下,为士林不耻,普通的兵丁在士人眼中更是猪狗一样的地位,他们如何肯让子弟从军当兵?
“不肯使子弟当兵可使子弟包括济世书院和济世军校,只须被入取,便如同遣子弟从军。”
朱济世笑了笑又道:“不过对于这些地主商人的子弟,济世书院是要收取学费的。”
他又对陆培芳道:“英士,济世军校的搬迁计划要及早拟定,待广州光复后便立即迁往长洲岛,济世大学军学院也一并迁往。另外,济世书院也要开广州分院。这些事情都由你负总责,需尽快办妥,你可是我大明将来的教育部尚书的首选之人啊。”
现在朱济世还未公开打出大明的旗帜,不过未来的大明朝廷却已经在草创之中了。将要建立的大明朝廷并不沿袭前明的体制,而是模仿西方国家政斧的模式,没有六部九卿的设置——相对于近代国家,六部的设置有些权属不明。比如没有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这等对于近代资产阶级国家而言非常重要的部门,再要勉强实行已经不大合适了。
另外,前明虽然有实际上的首辅,但是却不立宰相名号。起初是为限制相权,但却给君主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最后懈怠政务的明朝皇帝还不是实行了事实上的内阁制?所以在朱济世将要建立的朝廷当中,也是要设立丞相一职的。
至于明朝盛极一时的宦官体系,朱济世当然不准备恢复。他虽然号称复明,但实际上不过是以此名号,在中国恢复汉家山河,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罢了。并不是真的要把历史上那个同样腐朽的明王朝原封不动搬到19世纪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