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禹为何要登上神民丘拜见瑶姬,并求取炎帝令?这与中华南部大江中下游区域各部的形势有关。在浦阪朝堂上,就有不少人对伯禹劈开巫云山脉的治水之策提出了反对意见,甚至连代表巴原三国的骁阳大人也对此充满疑虑。
天子重华最终任命伯禹为治水之臣,但前提条件是成功完成此事。倒也不能说重华是有意刁难伯禹,尽管有不少大臣建议先治理大河流域的水患,大江流域的事情暂且放到以后再说。
但重华身为天子却很清楚,若要集合天下各部之力治水,非得先解决南方大江流域各部族的问题不可。否则天下危矣,他这个天子也绝坐不安稳,行事须防患于未然。
想当年末代炎帝榆罔归降黄帝轩辕,轩辕又击败了反叛自立的蚩尤,成为天下各部的共主。历代黄帝对于炎帝旧部势力采用的手段大多都是和稀泥、掺沙子,也就是尽量招抚、分化、融合,并将一部分好惹事的部族迁移到边远地带。
在颛顼帝为天子时,曾巡视天下娶了各部的女子,用通婚和迁居杂处的手段,促进了部族大融合,中华各部形势一直都是趋于稳定的。但到了帝尧末年时,随着中华帝国的扩张,所辖的人口和疆域都远远超过了当初,形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隐患逐渐显现。
炎黄部族之间的冲突,从历史上看,总体呈消弭的趋势,有些部族已经完全融合入中华联盟之中,比如四岳部。可是在局部地区,很多冲突又有重现出现甚至加剧的趋势,比如南方九黎旧部的隐患。而重辰部与共工部世代水火不容,也可视做这种冲突的延续。
重华是个解决问题的人,而且是受了伯羿的余荫。蛊神被除、妖邪斩尽,解决了九黎旧部的隐患,重辰部与九黎一场大战之后,重华趁机招抚九黎旧部分化为五个大部,并瓦解了共工部、重新册封了三位伯君。
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不仅改变了地形地貌,也改变了天下各部的形势。假如不是这场大洪水,重华的治国之策也许会很平稳地完成过渡;但话又说回来,若没有这场大洪水,他也很难取代崇伯鲧登上天子大位。
长达十余年的灾难,中华联盟的总体国力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这是任何人的意志都扭转不了的。在衰退的过程中,便会暴露很多原本不会出现的问题与冲突。帝尧执政末年力不从心,也是因为时运不济,重华执政初期同样是这种处境。
大洪水造就了很复杂的局面。区域间各部族的融合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因为人们必须要协作对抗天灾。但从整个中华版图来看,不同区域的部族之间,联系与交流却被极大地削弱了。因为被大水分隔,别的不说,仅仅是交通往来就变得极为不便。
有很多部族损失惨重,由于人口的迁移和局部协作,又有若干部族的势力急速扩张。比如原共工部被一分为三,可是因为大洪水的影响,其中有两支部族都向另一支部族领地中迁移,最后这支越来越壮大的部族就是原属共工之臣的相柳部。
在大江以南,不仅只有九黎五大部。九黎原先有九大部,除奔黎部融合入重辰部之外,吴黎、水黎、花黎如今皆已无名,他们在迁徙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而残余的部众迁移到了百越之地。
百越之地是大江入海口以南的广袤蛮荒,位置十分偏远,原先生活的那一带都是蛮荒野民。这一批黎民残部到达百越后,与百越之族通婚,融合当地的部族繁衍至今,其中最重要的部族是防风氏。
在这场大洪水中很多部族受灾,百越之民协作治水,防风氏部族趁势崛起,成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首领。
帝尧当年曾打算册封防风氏君首为中华伯君,但防风氏君首却拒绝了,因为根本没那个必要。帝尧也没有去追究,同样是没有必要。百越之地在当时来看实在太偏远了,远在于共工部隔江相望的东南一带,不仅气候湿热疠瘴丛生,又有大江为天堑,与中原很难发生什么关系。
待到重华为天子时,又派使册封防风氏君首为中华伯君,防风氏这一次却接受了册封,因为形势已变。防风氏在崇伯鲧的形神分身相助之下,联合百越各部治水,趁势崛起成为了这一区域各部落联盟的首领。
在这种情况下,防风氏也需要接受天子册封,由天下各部确认其已取得的地位与势力范围。但这种册封也只是名义上的,由于洪水的阻隔,防风氏不可能调集人力物力渡过大江的与别的地方发生联系,只是在百越之地发展壮大。
大江中下游如今的形势很特殊,蛊黎、飞黎、木黎、器黎、山黎、相柳、防风这些重要的大部族皆是炎帝旧部势力。而重辰部君首虽是颛顼后人,但也继承了炎帝时代祝融氏的尊号,更微妙的是,天下皆知禄终练成了蚩尤神功。
天子的统治中心在中原一带,由于大洪水的分隔,对南方大江流域的控制力度是越来越弱。经历多年灾难,民众心中的怨意当然也是越积越多,很多人不服天子之治,甚至认为大洪水是天子失德所导致,这种情况在南方的炎帝旧部中最为严重。
重华当政前后,干脆利索地粉碎了欢兜与三苗这两个对朝政影响很大的势力,巩固了在中原之地的统治,但对南方各部的形势掌控也感到力不从心。非是重华无能,而是时运如此,国力的衰退催生和暴露另外很多问题,只要水患一日不去,就很难根本解决,甚至会日渐加剧。
而重华想做的,就是力挽狂澜之天子。他成为天子后极力保全帝尧的一世贤名美誉,何尝不也是表露了自己内心中的追求,他要成就超越帝尧的贤德业。
所以他任命伯禹为治水之臣,首先就要解决南方大江流域问题。否则先治理大河流域,却放任大江流域的形势糜烂,会催生炎帝旧部的更多不满,甚至会导致中华分裂。假如真是那样,重华不仅不能留下万世贤名,亦有悖他这一生所求。
中华各部的问题,不仅有炎黄融合的大趋势重新反复、联盟有被洪水撕裂的危机;在各个部族的内部,同样也有上层贵族与底层民众之间越来越尖锐的冲突。如果各部君首得不到所属部众的拥戴,对于天子而言也是很危险的趋势。
承受苦难者,绝大部分都是各部底层民众,他们将心中的怨气也指向了部族高层。以君首为代表的各部高层可能确实做得不够好,但在如今的形势下,很多事情的确也很无奈。伯羿在陇西平原遭遇刺杀,就同时反应了这两种冲突趋势。
有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部族都卷入刺杀的伯羿的事件中,这是在破坏帝尧挽回局面的企图,使中华各部之间的分化趋势进一步扩大。
伯羿在各部君首眼中是一柄悬于头上的利刃,可是在各部普通民众眼中,伯羿却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甚至是挽救他们的恩人。
就拿原九黎五大部来说,各部君首都有点怕伯羿,但其部众大多都是尊崇伯羿的。就算有君首参与了刺杀伯羿之事,恐怕也不敢让自己的部众知道。而另一方面,五位君首都是尊崇天子重华的,但部众的心思就未必了。
重华要想成就一世贤德功业,就必须化解这场危机,收服各部之民心、完成炎黄旧部的彻底融合。于立力挽狂澜之功,须有力挽狂澜之人,如今最适合的人也只有伯禹。而伯禹又何尝不清楚形势,他要治理大江流域的水患,就必须得到炎帝旧部的一致配合。
伯禹如今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说服大江下游各炎帝旧部,让他们再度迁徙。可是各部民众间已有一种声音,天子任伯禹为治水之臣,而伯禹提出那样的治水之策,就是要不利于原炎帝旧部,他们不愿意主动配合天子之命。
各部君首表面上领命,与部民万众真正愿意从命,实际执行的效果可是天差万别。伯禹将给大江下游带来的,是一场更大的洪水。
迁移是民众自己的事情,若是君首领命之后,很多部众却没有撤出危险地带,一旦造成了惨重的伤亡,承受责任的可不仅是伯禹,各炎帝旧部甚至有可能联合起来反叛。在如今的形势下,伯禹仅凭中华治水之臣的身份或可命令各部君首,却无法真正号召各部万民。
万般无奈之时,伯禹想起了一件事。卢张大人曾在巴国的朝堂上见瑶姬出示过一件东西,就是当初炎帝号令各部的信物。又在虎娃的指点下,伯禹来到炎帝仙宫求取炎帝令,而瑶姬则让他自己登上神民丘。
待伯禹说明来意,瑶姬微微一皱眉头道:“如今已不是炎帝当朝,你拿着炎帝令,企图去号令炎帝旧部,所行与当年姜尤又有何区别?”
姜尤就是蚩尤,当年蚩尤并没有得到炎帝令,但他率领自己的部族反叛轩辕黄帝,并一度自立为炎帝。如今伯禹身为黄帝之臣,却拿着炎帝的信物去号令原炎帝的旧部,这可不是玩笑的事情,分明有谋逆之嫌!
伯禹解释道:“非是号令,而是招抚。如今大江两岸有流言,说中华天子命禹治水,将不利于炎帝旧部,更有人托炎帝旧部之名,企图鼓动民众抗命。我持此令在手,不为号令各部君首,只为招抚各地民众、肯听我解释治水之策,使流言不攻自破。”
瑶姬看着他,意味深长道:“伯禹大人倒是真有胆色。”
伯禹坦然答道:“炎黄皆为少典之子,应相扶而处不分彼此,黄帝之臣持炎帝令招抚民心,与各部共商治水之策,有何不可?”
瑶姬神色很复杂地点头道:“伯禹大人若能成功,此令再无所用,就不必还给我了。”
这话什么意思?伯禹方才已流露他的志向,借治水完成炎帝部族的彻底融合。如果他真能够成功,那么这枚炎帝令牌就没什么实际用处了。这本是一件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挑起中华各部分裂冲突的东西,但也能发挥弥合裂隙的作用,就看是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去使用它。
若彻底抚平了炎黄旧部之间的裂隙,真正做到了相扶而处不分彼此,那么炎帝令也仅仅只是一件历史遗物而已。听瑶姬的意思,并不仅是将炎帝令借给伯禹,而是直接送给他了。
伯禹下拜道:“炎黄子孙,皆应谢瑶姬仙子。”
瑶姬却摇头道:“他们该谢的人不是我,我什么都没做。若治水能成,治世亦能成,炎黄子孙皆应谢您伯禹大人!”(未完待续。)
天子重华最终任命伯禹为治水之臣,但前提条件是成功完成此事。倒也不能说重华是有意刁难伯禹,尽管有不少大臣建议先治理大河流域的水患,大江流域的事情暂且放到以后再说。
但重华身为天子却很清楚,若要集合天下各部之力治水,非得先解决南方大江流域各部族的问题不可。否则天下危矣,他这个天子也绝坐不安稳,行事须防患于未然。
想当年末代炎帝榆罔归降黄帝轩辕,轩辕又击败了反叛自立的蚩尤,成为天下各部的共主。历代黄帝对于炎帝旧部势力采用的手段大多都是和稀泥、掺沙子,也就是尽量招抚、分化、融合,并将一部分好惹事的部族迁移到边远地带。
在颛顼帝为天子时,曾巡视天下娶了各部的女子,用通婚和迁居杂处的手段,促进了部族大融合,中华各部形势一直都是趋于稳定的。但到了帝尧末年时,随着中华帝国的扩张,所辖的人口和疆域都远远超过了当初,形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隐患逐渐显现。
炎黄部族之间的冲突,从历史上看,总体呈消弭的趋势,有些部族已经完全融合入中华联盟之中,比如四岳部。可是在局部地区,很多冲突又有重现出现甚至加剧的趋势,比如南方九黎旧部的隐患。而重辰部与共工部世代水火不容,也可视做这种冲突的延续。
重华是个解决问题的人,而且是受了伯羿的余荫。蛊神被除、妖邪斩尽,解决了九黎旧部的隐患,重辰部与九黎一场大战之后,重华趁机招抚九黎旧部分化为五个大部,并瓦解了共工部、重新册封了三位伯君。
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不仅改变了地形地貌,也改变了天下各部的形势。假如不是这场大洪水,重华的治国之策也许会很平稳地完成过渡;但话又说回来,若没有这场大洪水,他也很难取代崇伯鲧登上天子大位。
长达十余年的灾难,中华联盟的总体国力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这是任何人的意志都扭转不了的。在衰退的过程中,便会暴露很多原本不会出现的问题与冲突。帝尧执政末年力不从心,也是因为时运不济,重华执政初期同样是这种处境。
大洪水造就了很复杂的局面。区域间各部族的融合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因为人们必须要协作对抗天灾。但从整个中华版图来看,不同区域的部族之间,联系与交流却被极大地削弱了。因为被大水分隔,别的不说,仅仅是交通往来就变得极为不便。
有很多部族损失惨重,由于人口的迁移和局部协作,又有若干部族的势力急速扩张。比如原共工部被一分为三,可是因为大洪水的影响,其中有两支部族都向另一支部族领地中迁移,最后这支越来越壮大的部族就是原属共工之臣的相柳部。
在大江以南,不仅只有九黎五大部。九黎原先有九大部,除奔黎部融合入重辰部之外,吴黎、水黎、花黎如今皆已无名,他们在迁徙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而残余的部众迁移到了百越之地。
百越之地是大江入海口以南的广袤蛮荒,位置十分偏远,原先生活的那一带都是蛮荒野民。这一批黎民残部到达百越后,与百越之族通婚,融合当地的部族繁衍至今,其中最重要的部族是防风氏。
在这场大洪水中很多部族受灾,百越之民协作治水,防风氏部族趁势崛起,成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首领。
帝尧当年曾打算册封防风氏君首为中华伯君,但防风氏君首却拒绝了,因为根本没那个必要。帝尧也没有去追究,同样是没有必要。百越之地在当时来看实在太偏远了,远在于共工部隔江相望的东南一带,不仅气候湿热疠瘴丛生,又有大江为天堑,与中原很难发生什么关系。
待到重华为天子时,又派使册封防风氏君首为中华伯君,防风氏这一次却接受了册封,因为形势已变。防风氏在崇伯鲧的形神分身相助之下,联合百越各部治水,趁势崛起成为了这一区域各部落联盟的首领。
在这种情况下,防风氏也需要接受天子册封,由天下各部确认其已取得的地位与势力范围。但这种册封也只是名义上的,由于洪水的阻隔,防风氏不可能调集人力物力渡过大江的与别的地方发生联系,只是在百越之地发展壮大。
大江中下游如今的形势很特殊,蛊黎、飞黎、木黎、器黎、山黎、相柳、防风这些重要的大部族皆是炎帝旧部势力。而重辰部君首虽是颛顼后人,但也继承了炎帝时代祝融氏的尊号,更微妙的是,天下皆知禄终练成了蚩尤神功。
天子的统治中心在中原一带,由于大洪水的分隔,对南方大江流域的控制力度是越来越弱。经历多年灾难,民众心中的怨意当然也是越积越多,很多人不服天子之治,甚至认为大洪水是天子失德所导致,这种情况在南方的炎帝旧部中最为严重。
重华当政前后,干脆利索地粉碎了欢兜与三苗这两个对朝政影响很大的势力,巩固了在中原之地的统治,但对南方各部的形势掌控也感到力不从心。非是重华无能,而是时运如此,国力的衰退催生和暴露另外很多问题,只要水患一日不去,就很难根本解决,甚至会日渐加剧。
而重华想做的,就是力挽狂澜之天子。他成为天子后极力保全帝尧的一世贤名美誉,何尝不也是表露了自己内心中的追求,他要成就超越帝尧的贤德业。
所以他任命伯禹为治水之臣,首先就要解决南方大江流域问题。否则先治理大河流域,却放任大江流域的形势糜烂,会催生炎帝旧部的更多不满,甚至会导致中华分裂。假如真是那样,重华不仅不能留下万世贤名,亦有悖他这一生所求。
中华各部的问题,不仅有炎黄融合的大趋势重新反复、联盟有被洪水撕裂的危机;在各个部族的内部,同样也有上层贵族与底层民众之间越来越尖锐的冲突。如果各部君首得不到所属部众的拥戴,对于天子而言也是很危险的趋势。
承受苦难者,绝大部分都是各部底层民众,他们将心中的怨气也指向了部族高层。以君首为代表的各部高层可能确实做得不够好,但在如今的形势下,很多事情的确也很无奈。伯羿在陇西平原遭遇刺杀,就同时反应了这两种冲突趋势。
有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部族都卷入刺杀的伯羿的事件中,这是在破坏帝尧挽回局面的企图,使中华各部之间的分化趋势进一步扩大。
伯羿在各部君首眼中是一柄悬于头上的利刃,可是在各部普通民众眼中,伯羿却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甚至是挽救他们的恩人。
就拿原九黎五大部来说,各部君首都有点怕伯羿,但其部众大多都是尊崇伯羿的。就算有君首参与了刺杀伯羿之事,恐怕也不敢让自己的部众知道。而另一方面,五位君首都是尊崇天子重华的,但部众的心思就未必了。
重华要想成就一世贤德功业,就必须化解这场危机,收服各部之民心、完成炎黄旧部的彻底融合。于立力挽狂澜之功,须有力挽狂澜之人,如今最适合的人也只有伯禹。而伯禹又何尝不清楚形势,他要治理大江流域的水患,就必须得到炎帝旧部的一致配合。
伯禹如今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说服大江下游各炎帝旧部,让他们再度迁徙。可是各部民众间已有一种声音,天子任伯禹为治水之臣,而伯禹提出那样的治水之策,就是要不利于原炎帝旧部,他们不愿意主动配合天子之命。
各部君首表面上领命,与部民万众真正愿意从命,实际执行的效果可是天差万别。伯禹将给大江下游带来的,是一场更大的洪水。
迁移是民众自己的事情,若是君首领命之后,很多部众却没有撤出危险地带,一旦造成了惨重的伤亡,承受责任的可不仅是伯禹,各炎帝旧部甚至有可能联合起来反叛。在如今的形势下,伯禹仅凭中华治水之臣的身份或可命令各部君首,却无法真正号召各部万民。
万般无奈之时,伯禹想起了一件事。卢张大人曾在巴国的朝堂上见瑶姬出示过一件东西,就是当初炎帝号令各部的信物。又在虎娃的指点下,伯禹来到炎帝仙宫求取炎帝令,而瑶姬则让他自己登上神民丘。
待伯禹说明来意,瑶姬微微一皱眉头道:“如今已不是炎帝当朝,你拿着炎帝令,企图去号令炎帝旧部,所行与当年姜尤又有何区别?”
姜尤就是蚩尤,当年蚩尤并没有得到炎帝令,但他率领自己的部族反叛轩辕黄帝,并一度自立为炎帝。如今伯禹身为黄帝之臣,却拿着炎帝的信物去号令原炎帝的旧部,这可不是玩笑的事情,分明有谋逆之嫌!
伯禹解释道:“非是号令,而是招抚。如今大江两岸有流言,说中华天子命禹治水,将不利于炎帝旧部,更有人托炎帝旧部之名,企图鼓动民众抗命。我持此令在手,不为号令各部君首,只为招抚各地民众、肯听我解释治水之策,使流言不攻自破。”
瑶姬看着他,意味深长道:“伯禹大人倒是真有胆色。”
伯禹坦然答道:“炎黄皆为少典之子,应相扶而处不分彼此,黄帝之臣持炎帝令招抚民心,与各部共商治水之策,有何不可?”
瑶姬神色很复杂地点头道:“伯禹大人若能成功,此令再无所用,就不必还给我了。”
这话什么意思?伯禹方才已流露他的志向,借治水完成炎帝部族的彻底融合。如果他真能够成功,那么这枚炎帝令牌就没什么实际用处了。这本是一件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挑起中华各部分裂冲突的东西,但也能发挥弥合裂隙的作用,就看是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去使用它。
若彻底抚平了炎黄旧部之间的裂隙,真正做到了相扶而处不分彼此,那么炎帝令也仅仅只是一件历史遗物而已。听瑶姬的意思,并不仅是将炎帝令借给伯禹,而是直接送给他了。
伯禹下拜道:“炎黄子孙,皆应谢瑶姬仙子。”
瑶姬却摇头道:“他们该谢的人不是我,我什么都没做。若治水能成,治世亦能成,炎黄子孙皆应谢您伯禹大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