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地处江淮平原南端,河网遍布的高邮县境内。
随着响亮的鞭笞声还有转动起来的轮毂和畜群,高耸的木制吊臂在空中舞动着,将一块块硕大的石材,或是一斗斗搅拌好的砂浆,挪移倾倒在划定好的位置上。
看起来有些未老先衰,而浑身被晒得黝黑起皮的涂三郎握着一把镐头,站在小河沟口满地泥泞和齐腰深的积水当中,给身后新来的生手们做着如何更加省力,如何保护自己的腰和腿,如何用最为简单的动作,完成更多的活计量。
当然了,这么些年汗洒八瓣的辛苦打熬下来,下来已经足以让他成为一个好把式;至于那些不够努力不够勤快,学得也不够好的都已经被自然而然淘汰了。
他是一个典型淮南农户的儿子,也是担负了家里最多事情的长子;只是为了纪念前两个早早夭折的兄长,才给去了这么个三郎的名字。
要知道,这淮南明明是个好地方,田土肥沃而物产丰饶,水网河巷遍布的鱼米之乡比比皆是;
因此,老辈人记忆的岁月当中,就算总有大户人家拿走他们收成的大头,又有形形色色名目摊到身上的繁重捐税,但最后剩下来的一点粮食,加上随处可见鱼虾水菜,总还能让人在最困难的年月里,勉强果腹的坚持下来;
还养育了他在内的好几个面黄肌瘦,总也吃不饱的兄弟们。
只可惜,到了他的记忆当中就只有不断的兵火灾荒连天,让人已经没法活下去,而纷纷不断的辗转在逃荒的道路上。而到了他成年之后,就连原本逃荒乞食的地方也没有可去的了。
然后淮河的一场大水,让他们的家园彻底面目全非,也毁掉了他们田亩里最后的指望。然而大水的祸害还远不止于如此,就算是许多市镇城邑也未能幸免下来;当水退去后的原野上,几乎满是人和牲口肿胀腐烂的尸体;
然后就是迅蔓延开来的瘟疫,许多流离失所的人走着走着就突然倒下去,就这么上吐下泻满身恶臭的挣扎死去。
就算是那些残余城邑里的人,或又是仅存的大户人家,也没有多少余粮来收买他们的身价,而是相当警惕而戒惧的用棍棒刀枪防备着,这些络绎不绝过境的饿殍,然后也许下一次经过的时候,就只剩一片刚过火的废墟和残垣了。
而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里出来逃荒的十几口人,从老到小的一个个饿死在自己面前,然后是家里作为顶梁柱的几个成年劳力;最后自己和最大的一个兄弟,也躺在土梗上奄奄一息,他们甚至已经惨淡的约好了,无论哪一个先死的,都要给后面还没死的那个,创造些许活下去的机会。
然后南边的官军总算来了,用一口满是馊味的米汤将他和他的弟弟唤活了过来,然后被拉到一个官军圈占的屯围地里,给他们屯田做工,就此成为所谓淮南行营下的涞民屯口之一。
只可惜他最后的这个亲人也没有这个享福的命,很快就因为在劳作当中出现尿血,而就此一病不起变成了被抬去乱葬坑里的一分子。
然后就他半饥不饱的活了下来,能够加入官军哪怕是一个杂佐身份,也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足给的衣食,就成了他们这些劫后余生流民,所唯一能够指望的目标了。
然后好景不见得长久,仅仅才过了两年光景,那些打着淮南行营旗号的官军,就相继的走的走撤的撤,最后连他们这些刚刚安定下来的屯户,也逐渐被遗忘和忽略下来,再也没有人理会和看管了。
于是很多人跑出去另谋生计,也有老实本分的人呆在原地,依靠地里的一点已经种下的瓜菜种子收获勉强的苦熬着。等到跑出去的也过不下去了,又带着更多人掉头回来抢夺他们,把地里的禾苗连同根茎都拔出来嚼吃干净,连藏起来的一点种子也在严刑拷打下没有能够幸免。
又66续续的饿死和病死了好些人的大半年煎熬之后,终于有一只来自淮水对岸的官军,再次接过了淮南行营的驻防地和废弃的设施,并且将这些流散在周围的屯人们,重新召集了起来;
宣布了新的规矩之后,就把他们驱使着到处劳作起来。
从翻填道路,到清挖河床,再到堆筑堤岸,再到筑营建垒,修缮城壕;在这期间有些人活活被累死,有些人吃不住辛劳和伤痛而病死了,但是却再也没有人直接给饿死了,而让他庆幸的是自己再次熬过来了。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也很快见识到了另一些东西,比如之前那些跑出去充为贼寇,以打劫路人作恶的那些人,那些死不瞑目的脑袋很快就挂满了沿途树立的木杆上。
因为与原来的淮南行营不同,这些淮地新过来的官军,根本不接受这些流匪乱寇成建制的招安和投诚,而是一意将其斩尽杀绝以儆效尤,或是在无条件投降后诛除恶,而将余众打散配以重新改造做人。
而其中只有被裹挟之日尚短,而手中没有什么罪迹和血腥的人等,才会被在当地安置下来,与他们这些旧屯户为伍而终日劳役不停。
随着河流沿岸密密蔓生的芦苇草荡,被他们逐一的焚烧和收割殆尽,藏身在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等,也不得不被驱赶出来,而成为各个检疫营地里监管下劳作到一员。
如果是女人和孩子的待遇运气会好一些,稍稍吃上几天饱饭之后,就会被装船送到淮水对岸去过享福。就此上好日子了
而男人就只能在这地方上苦苦的打熬了。按照官军派来监管的话说,淮地既不缺人也不养闲人和懒汉子,唯有身家清白而品行良善,最为勤恳卖力的人,才有机会被选过去短期的帮工一二。
因此,惟一的愿望就是干活表现好,能够被调遣到淮上去干活,乃至籍此长期留在当地,足满五年之后获得一个初等民户的资格,从此过上更好的日子。
根据早年被招募去过淮水北边的人,回来的种种描述和说辞,那里简直是这世道上所能见到最好的地方了,到处都是上好的水浇田地和整齐崭新的村子,走在路上的人哪怕是一个干农活的,都可以穿戴的光鲜体面。
就算是临时调遣过去干活的人,也能隔三差五的见到油水和荤味,吃的也不是糊糊和豆薯,而是实实在在的糙米和杂面,还有盐酱的瓜菜可以下饭。
如果能够因此被调去腹心地的淮东六州,或是徐州和兖州,那简直是掉进了蜜罐子里了。次之是去东边的登莱胶三州,也是个安稳异常咸鱼烂虾足给的地方;再不然,能够到北面和西面的延边各州去,也还可以确保衣食足暖,还有时不时的汤饮和饼子。
最不济,也要去淮水对面的的泗州和宿州,虽然干的活和淮南这边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却有贴补的工分和物用,可以到地方上的集子里去交易所需。
而只要能成为淮上最初等的民户,那就意味着公家给住的屋舍和家什,还有稳定而充裕的配给,衣食住行都不用再操心和劳费多少了。
只可惜错了头年几年淮北过来拉人的机会之后,那边已经不再给于简拔入籍的机会了。涂三郎也只能眼馋的看着过去几年就摇身一变,成为红光满面而衣裳整齐体面人的昔日同乡们,以组头、监工的身份来给他们各种现身说法。
只是最近突然生了一些变故,也连带也影响到了涂三郎一成不变的日常。
先是那个对大家伙出工签筹,私下进行抽水的老黄羊,已经被肃反会的人给逮走了,据说他当时哭得淅沥哗啦的,就像是柔弱的孩子一般,但是丝毫没有人会同情他。
这厮借着小工头和代管的身份,可是想方设法,从他们这些走投无路的可怜人身上,刮走了不少好处的,还通过暗中的少量物资的放贷,让好些人私下底都欠上了他的债。。
然就就像是开了个头一般的,更多的公人6续进入到他们所在这处劳役营来。
这一气就带走了自下而上的组头、代管、监工、书办等十几号人,都是他们这些不敢仰望和正对的存在啊,就这么像是丧家犬一般的被扒光行头,而毫无体面的用绳子和枷锁给套走了。
此外尚有好几十个号称是给他们打下手,而为虎作伥的营中杂役和编管人,也被当场拔了裤子狠狠的吃了一顿宽笞条,而拉到别处去监管起来了。
但是另一个外号“陈老实”的文书,也夹在其中被带走就有些让人意外了。
他可是一只被营地众人视为慈眉善目老好人一般的存在啊,经常会主动指导他们这些新入营不久的生人规矩和注意事项;对于他们犯下的一些小错,给于力所能及的宽怠和见面;甚至还会在进行严厉惩戒之后,给他们宣讲道理和缘由。
但是根据来人公开宣称的罪名,就是这么一个与人为善的人物,他竟然会私下挪用和克扣配给的物用,而往劳工吃的糊糊里面参杂沙石灰土以充分量,又用制盐剩下的下脚料盐卤水,替换了按照人头配给的粗灰盐;
然后支使底下的大小监工、代管和组头们,把私自扣留下来的物资,以个人名义借记给那些刚入营的新人,然后以此来操纵和胁迫他们结成一个个团体,乃至亲自要挟霸占和享受一些入营的女人。
所幸,在英明无比的罗帅领导淮镇治下,是不会容许这种事情继续下去,由秦御史秦宪司所亲自负责和带领的肃反会,及时响应人们的呼声而抓出了这些蛀虫和鼠辈,换大伙儿一个清明郎朗的天空云云。
肃反会的眼线和探子,号称是无所不在而无所不能,而且对于他们这些编管人和管理者们,同样掌握着某种意义上的生杀大权。
于是,他也因此因祸得福的成为了,自己这二十人新组头的两名帮手之一,负责保管、收拾和整理大伙儿出工所需的工具,每天可以比别人多喝半碗杂菜糊糊,
千万莫要小看这半碗糊糊,那是从锅底刮出来最稠绸的部分,连续这好几天吃足下来,他自觉的连说话都越的大声和响亮了。更别说前天新来的管事头儿还把他们叫了去,每人给分了一块叫代肉的玩意儿。
那个又咸又油的滋味,让他一想起来就要不停流口水,比起他儿时记忆中下河摸鱼捉虾掏螺蛳,在用火烤的半生不熟清淡寡味混下肚去的感觉,不知道要美上多少倍了。
正在干活的民夫们突然接二连三的叫喊起来,还有人丢下工具忙不迭的向着岸上高处逃去;却是远处的河中传来某种隐隐的轰隆声,将他们惊了起来;然后又在监管的工头和将吏的喝斥怒骂下,将逃开的人给驱赶着回来,让正在劳作的场面重新平复了下来。
片刻之后,他们才看清楚了这些嘈杂声响的来源,
那是喷吐着灰烟转动着硕大的桨轮,在河中翻浪而行的车船,船上满是顶盔贯甲持铳跨刀的精壮军士,而船边则是鳞状的连片弧形挡板,从挡板的缺口中伸出的黝黑粗长管子,让人光是看上一眼,就少不得要不寒而栗了。
而在车船后面又是拖满了一挂有一挂的各色行船,就像是前后蜿蜒看不到头尾的水上长龙,让人有些目不暇接起来。
最后,是鱼逦并行在道路上的大队人马,飘舞招摇的紫电赤焰风雷旗下,威武雄壮而让人望而生畏。
随着响亮的鞭笞声还有转动起来的轮毂和畜群,高耸的木制吊臂在空中舞动着,将一块块硕大的石材,或是一斗斗搅拌好的砂浆,挪移倾倒在划定好的位置上。
看起来有些未老先衰,而浑身被晒得黝黑起皮的涂三郎握着一把镐头,站在小河沟口满地泥泞和齐腰深的积水当中,给身后新来的生手们做着如何更加省力,如何保护自己的腰和腿,如何用最为简单的动作,完成更多的活计量。
当然了,这么些年汗洒八瓣的辛苦打熬下来,下来已经足以让他成为一个好把式;至于那些不够努力不够勤快,学得也不够好的都已经被自然而然淘汰了。
他是一个典型淮南农户的儿子,也是担负了家里最多事情的长子;只是为了纪念前两个早早夭折的兄长,才给去了这么个三郎的名字。
要知道,这淮南明明是个好地方,田土肥沃而物产丰饶,水网河巷遍布的鱼米之乡比比皆是;
因此,老辈人记忆的岁月当中,就算总有大户人家拿走他们收成的大头,又有形形色色名目摊到身上的繁重捐税,但最后剩下来的一点粮食,加上随处可见鱼虾水菜,总还能让人在最困难的年月里,勉强果腹的坚持下来;
还养育了他在内的好几个面黄肌瘦,总也吃不饱的兄弟们。
只可惜,到了他的记忆当中就只有不断的兵火灾荒连天,让人已经没法活下去,而纷纷不断的辗转在逃荒的道路上。而到了他成年之后,就连原本逃荒乞食的地方也没有可去的了。
然后淮河的一场大水,让他们的家园彻底面目全非,也毁掉了他们田亩里最后的指望。然而大水的祸害还远不止于如此,就算是许多市镇城邑也未能幸免下来;当水退去后的原野上,几乎满是人和牲口肿胀腐烂的尸体;
然后就是迅蔓延开来的瘟疫,许多流离失所的人走着走着就突然倒下去,就这么上吐下泻满身恶臭的挣扎死去。
就算是那些残余城邑里的人,或又是仅存的大户人家,也没有多少余粮来收买他们的身价,而是相当警惕而戒惧的用棍棒刀枪防备着,这些络绎不绝过境的饿殍,然后也许下一次经过的时候,就只剩一片刚过火的废墟和残垣了。
而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里出来逃荒的十几口人,从老到小的一个个饿死在自己面前,然后是家里作为顶梁柱的几个成年劳力;最后自己和最大的一个兄弟,也躺在土梗上奄奄一息,他们甚至已经惨淡的约好了,无论哪一个先死的,都要给后面还没死的那个,创造些许活下去的机会。
然后南边的官军总算来了,用一口满是馊味的米汤将他和他的弟弟唤活了过来,然后被拉到一个官军圈占的屯围地里,给他们屯田做工,就此成为所谓淮南行营下的涞民屯口之一。
只可惜他最后的这个亲人也没有这个享福的命,很快就因为在劳作当中出现尿血,而就此一病不起变成了被抬去乱葬坑里的一分子。
然后就他半饥不饱的活了下来,能够加入官军哪怕是一个杂佐身份,也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足给的衣食,就成了他们这些劫后余生流民,所唯一能够指望的目标了。
然后好景不见得长久,仅仅才过了两年光景,那些打着淮南行营旗号的官军,就相继的走的走撤的撤,最后连他们这些刚刚安定下来的屯户,也逐渐被遗忘和忽略下来,再也没有人理会和看管了。
于是很多人跑出去另谋生计,也有老实本分的人呆在原地,依靠地里的一点已经种下的瓜菜种子收获勉强的苦熬着。等到跑出去的也过不下去了,又带着更多人掉头回来抢夺他们,把地里的禾苗连同根茎都拔出来嚼吃干净,连藏起来的一点种子也在严刑拷打下没有能够幸免。
又66续续的饿死和病死了好些人的大半年煎熬之后,终于有一只来自淮水对岸的官军,再次接过了淮南行营的驻防地和废弃的设施,并且将这些流散在周围的屯人们,重新召集了起来;
宣布了新的规矩之后,就把他们驱使着到处劳作起来。
从翻填道路,到清挖河床,再到堆筑堤岸,再到筑营建垒,修缮城壕;在这期间有些人活活被累死,有些人吃不住辛劳和伤痛而病死了,但是却再也没有人直接给饿死了,而让他庆幸的是自己再次熬过来了。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也很快见识到了另一些东西,比如之前那些跑出去充为贼寇,以打劫路人作恶的那些人,那些死不瞑目的脑袋很快就挂满了沿途树立的木杆上。
因为与原来的淮南行营不同,这些淮地新过来的官军,根本不接受这些流匪乱寇成建制的招安和投诚,而是一意将其斩尽杀绝以儆效尤,或是在无条件投降后诛除恶,而将余众打散配以重新改造做人。
而其中只有被裹挟之日尚短,而手中没有什么罪迹和血腥的人等,才会被在当地安置下来,与他们这些旧屯户为伍而终日劳役不停。
随着河流沿岸密密蔓生的芦苇草荡,被他们逐一的焚烧和收割殆尽,藏身在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等,也不得不被驱赶出来,而成为各个检疫营地里监管下劳作到一员。
如果是女人和孩子的待遇运气会好一些,稍稍吃上几天饱饭之后,就会被装船送到淮水对岸去过享福。就此上好日子了
而男人就只能在这地方上苦苦的打熬了。按照官军派来监管的话说,淮地既不缺人也不养闲人和懒汉子,唯有身家清白而品行良善,最为勤恳卖力的人,才有机会被选过去短期的帮工一二。
因此,惟一的愿望就是干活表现好,能够被调遣到淮上去干活,乃至籍此长期留在当地,足满五年之后获得一个初等民户的资格,从此过上更好的日子。
根据早年被招募去过淮水北边的人,回来的种种描述和说辞,那里简直是这世道上所能见到最好的地方了,到处都是上好的水浇田地和整齐崭新的村子,走在路上的人哪怕是一个干农活的,都可以穿戴的光鲜体面。
就算是临时调遣过去干活的人,也能隔三差五的见到油水和荤味,吃的也不是糊糊和豆薯,而是实实在在的糙米和杂面,还有盐酱的瓜菜可以下饭。
如果能够因此被调去腹心地的淮东六州,或是徐州和兖州,那简直是掉进了蜜罐子里了。次之是去东边的登莱胶三州,也是个安稳异常咸鱼烂虾足给的地方;再不然,能够到北面和西面的延边各州去,也还可以确保衣食足暖,还有时不时的汤饮和饼子。
最不济,也要去淮水对面的的泗州和宿州,虽然干的活和淮南这边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却有贴补的工分和物用,可以到地方上的集子里去交易所需。
而只要能成为淮上最初等的民户,那就意味着公家给住的屋舍和家什,还有稳定而充裕的配给,衣食住行都不用再操心和劳费多少了。
只可惜错了头年几年淮北过来拉人的机会之后,那边已经不再给于简拔入籍的机会了。涂三郎也只能眼馋的看着过去几年就摇身一变,成为红光满面而衣裳整齐体面人的昔日同乡们,以组头、监工的身份来给他们各种现身说法。
只是最近突然生了一些变故,也连带也影响到了涂三郎一成不变的日常。
先是那个对大家伙出工签筹,私下进行抽水的老黄羊,已经被肃反会的人给逮走了,据说他当时哭得淅沥哗啦的,就像是柔弱的孩子一般,但是丝毫没有人会同情他。
这厮借着小工头和代管的身份,可是想方设法,从他们这些走投无路的可怜人身上,刮走了不少好处的,还通过暗中的少量物资的放贷,让好些人私下底都欠上了他的债。。
然就就像是开了个头一般的,更多的公人6续进入到他们所在这处劳役营来。
这一气就带走了自下而上的组头、代管、监工、书办等十几号人,都是他们这些不敢仰望和正对的存在啊,就这么像是丧家犬一般的被扒光行头,而毫无体面的用绳子和枷锁给套走了。
此外尚有好几十个号称是给他们打下手,而为虎作伥的营中杂役和编管人,也被当场拔了裤子狠狠的吃了一顿宽笞条,而拉到别处去监管起来了。
但是另一个外号“陈老实”的文书,也夹在其中被带走就有些让人意外了。
他可是一只被营地众人视为慈眉善目老好人一般的存在啊,经常会主动指导他们这些新入营不久的生人规矩和注意事项;对于他们犯下的一些小错,给于力所能及的宽怠和见面;甚至还会在进行严厉惩戒之后,给他们宣讲道理和缘由。
但是根据来人公开宣称的罪名,就是这么一个与人为善的人物,他竟然会私下挪用和克扣配给的物用,而往劳工吃的糊糊里面参杂沙石灰土以充分量,又用制盐剩下的下脚料盐卤水,替换了按照人头配给的粗灰盐;
然后支使底下的大小监工、代管和组头们,把私自扣留下来的物资,以个人名义借记给那些刚入营的新人,然后以此来操纵和胁迫他们结成一个个团体,乃至亲自要挟霸占和享受一些入营的女人。
所幸,在英明无比的罗帅领导淮镇治下,是不会容许这种事情继续下去,由秦御史秦宪司所亲自负责和带领的肃反会,及时响应人们的呼声而抓出了这些蛀虫和鼠辈,换大伙儿一个清明郎朗的天空云云。
肃反会的眼线和探子,号称是无所不在而无所不能,而且对于他们这些编管人和管理者们,同样掌握着某种意义上的生杀大权。
于是,他也因此因祸得福的成为了,自己这二十人新组头的两名帮手之一,负责保管、收拾和整理大伙儿出工所需的工具,每天可以比别人多喝半碗杂菜糊糊,
千万莫要小看这半碗糊糊,那是从锅底刮出来最稠绸的部分,连续这好几天吃足下来,他自觉的连说话都越的大声和响亮了。更别说前天新来的管事头儿还把他们叫了去,每人给分了一块叫代肉的玩意儿。
那个又咸又油的滋味,让他一想起来就要不停流口水,比起他儿时记忆中下河摸鱼捉虾掏螺蛳,在用火烤的半生不熟清淡寡味混下肚去的感觉,不知道要美上多少倍了。
正在干活的民夫们突然接二连三的叫喊起来,还有人丢下工具忙不迭的向着岸上高处逃去;却是远处的河中传来某种隐隐的轰隆声,将他们惊了起来;然后又在监管的工头和将吏的喝斥怒骂下,将逃开的人给驱赶着回来,让正在劳作的场面重新平复了下来。
片刻之后,他们才看清楚了这些嘈杂声响的来源,
那是喷吐着灰烟转动着硕大的桨轮,在河中翻浪而行的车船,船上满是顶盔贯甲持铳跨刀的精壮军士,而船边则是鳞状的连片弧形挡板,从挡板的缺口中伸出的黝黑粗长管子,让人光是看上一眼,就少不得要不寒而栗了。
而在车船后面又是拖满了一挂有一挂的各色行船,就像是前后蜿蜒看不到头尾的水上长龙,让人有些目不暇接起来。
最后,是鱼逦并行在道路上的大队人马,飘舞招摇的紫电赤焰风雷旗下,威武雄壮而让人望而生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节,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节,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