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罗

小说: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作者:猫疲 更新时间:2016-12-22 16:08:3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过了积利州之后,北上的道路就再次在一个叫石城的地方,分成了北向前往辽郡,和东向前往鸭绿江流域,最终度过萨水(今大同江),进入新罗藩的两股大路。

  我们继续北上,穿过了大块小片的平原和谷地,最终走出半岛中部的建安州都督府,和北部安市州的地界之后。

  绵连不绝没完没了的群山和丘峦,终于开始减少和消失。而让更多的河流和盆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蜿蜒曲折在山地间,高低起伏较大的盘山路,也开始变得平缓和笔直起来。

  而在进入了大罗氏如今领有的,另一个都督府——辽城州都督府,新昌郡(今辽宁海城附近)的范围之后,

  沿着奔腾的数条大河支系,大片的沃野良田和村落市镇,也频繁的呈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

  只是期间聊聊落落的人气还是有些稍显不足,而在这个春天本该最是农忙的时节里,呈现出某种萧冷清寂的味道。

  唯有在商队到来之际,才会随着携老扶幼奔走而出的乡人,偶然而短暂琳琅满目的货车面前,泛出某种生气和活力来。

  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其中成年男子还是偏少,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行动不便或是身犯残疾之辈。其中甚至不乏巴痕累累之辈,看起来不像是生活中的一般意外和普通事故,所能够造成的。

  而沿途出来接待和会面的臣属和藩家,也大都是年长者居多。

  很多时候,还多半会连同他们的亲眷一起,站在邬堡或是城邑的墙头上,用一股子复杂而异样的表情和眼神,遮遮掩掩的围观和打量着。我带来的这只哪怕经过长途跋涉,依旧保持相对的士气和精神,军容鼎盛而衣甲鲜明的队伍。

  甚至,有时候还会遇上少数莫名其妙的冷待和漠然,只是在躲不过去了,派个无关紧要的代表来敷衍一下;或是连基本名面上的客套,都不愿意多维持一下。差不多在人群里露个脸就消失不见了,连介绍来历和姓名的简单流程都省了。

  实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邀请我来观礼和助阵的事情,在安东罗氏的家族内部,还有些争议和分歧么。

  相比主支人丁不旺,从前两代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我这一代才大大振兴起来的南海抚远州罗氏;一直在北地展的安东大罗氏,可谓是枝繁叶茂支系众多了。

  因此,家族内部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肯定要比南方的同宗更加复杂的多。这显然是我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不可不防的潜在因素。

  我在随身的日记上,写下了如此的记述和感想。

  在这段不紧不慢的旅途当中,我也会籍着休息和游览风光的由头,安排人进行沿途简单的勘探和测绘。

  一方面是确保后路,以防万一情报收集;另一方面则是未来前瞻性的评估和准备。

  辽东半岛在后世,倒是有不少著名的矿藏,其中既有煤亦有铁。因此在后世,像本溪啊,鞍山什么的,都是共和国工业体系中响当当的老大牌子和,光是铁矿石的地下储量,占了全国百分之二十二的比例。

  像后世现的本溪大台沟铁矿,单体规模号称是世界最大的云云,

  而且,无论是煤矿还是铁矿,都有不少相当浅层的分布。因此在古时风吹日晒雨淋的沧海桑田式地貌变迁之中,逐渐露出矿脉的一隅,而最终变成可以靠人力直接开采的露天矿场。

  因此当地很早就有冶铁的历史了,甚至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只是受制于古人采矿探矿的科技水准和手段有限,开和利用度还是相当有限的。

  此外当地还有相当金刚石、硼沙、玉石、滑石之类的其他矿物出产,这也是大罗氏领下重要的产出和对外收益来源。

  此外这里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之一,只是没有后世大规模机械化的投入农业和化肥工业的支持,依靠那些传统作物,很难形成足够的产出规模。

  而大罗氏在当地管理的体系,依旧是传统的宗藩制,与南海的岛洲各藩,也不过是略有差别和调整的大同小异而已。

  自泰兴改元景隆之后,为区分国朝与诸侯之制,分为虚爵和实邑,虚爵就是朝廷日常给授之例,于九州内假地给封,然后比照食邑多寡,由朝廷财赋折给之,被称为国爵。

  实邑则一般只存在泰兴年间到宝应年间的近百年间,6续分藩出去的各姓诸侯,及其继续分封的家将部曲,宗族分家等初代,统称藩爵。

  按照各自初代的爵位,自下而上称之为大小代领、士藩、男藩,子藩,伯藩、候藩和公藩,而处于顶端的是,极少数得到国朝承认和追认的王姓,则有资格被称为国宗、公室、王上和大王。

  其子嗣统称王太子、王子、世子(嫡长),公子(次出),王孙,公孙等等,不一而终。

  而这些大小诸侯和藩主,通常以姓为国号或是藩名,因此衍生出了千奇百怪的名称,比如南北大小罗氏两藩。

  不过王爵极尊之位,自显庆年间短暂的昙花一现之后,就再没有实邑封授过了。而且还是为了追认已经既成事实多年的梁氏大夏之国,而修补和拉近有些疏离的域外臣藩关系的权宜之计而已。

  而实封的公藩也是鳞毛凤角,像曾在大唐的额体制内,长期执掌南海都督府权柄,而行驶管理海外朝贡臣藩体系的国朝大梁前身——南海梁氏一脉,就是其中位于最顶端的翘楚。

  而直到南朝大梁开国之后,也不过是维持了四大公室的格局,以代行管领海外各地诸藩。

  而且随着朝廷中枢的权威日涨和对外控制力的加强,四大公室的权势和职份,也逐渐被收缩和压减,而变得有些名不符其实起来。

  因此,真正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实力派,反而是那些经过历代的削减和撤并之后,依旧存留下来的各级藩候、藩伯们。

  他们往往具有足够的地盘纵深,产出和人口,来供养和维持相应的藩兵武装,而可以一边与朝廷中枢暗中角力或是公开讨价还价,来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的权势;一边相互之间连横合纵又相互勾心斗角玩平衡,一边还能带领家臣部曲,继续开拓蛮荒而把领地和家业做大。

  就如现今的安东大罗氏一般,哪怕已经开始有所衰弱和走下坡路,却依旧掌握着南部建安、辽城两大都督的名分和管领诸侯的职权。

  曾几何时,现在局促于西婆罗洲一隅,只剩下八叶之名的小罗氏,也曾经是勉强可以比肩其中的类似存在。

  而在分藩之内,则是某种程度上复古了周礼的诸侯之制:除了格局和等阶最小的士藩之外。

  作为公、侯、伯、子、男之下诸侯之属:亦有,上中下卿三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士大夫,共九等制,作为臣下的等秩和位阶。

  如果领地够大的话,再分设左右尊卑之别。比同大唐国中的流内九品上下阶的官身和待遇,然后以此为基础和前提,担任各级管领代官之职。

  因此,通常在藩下又别设家宰和数名管领、管代为代表的,分别进行族内和领下事务的日常运作管理的,家臣和代官内外两套体系。

  如果地盘足够大而藩务繁忙的话,在家宰和管领之外,又有衍生出家老和元宿的级别,作为族长兼藩主的辅佐和訾议,或又是坐镇一方,或又负责当度方面的事务。

  只是按照各自爵级和领有规模,设置的相应级别和数量,也是受到严格的限制。

  像抚远州的罗氏本家,也不过是最多达到一位上大夫,一位中大夫,三位下大夫,三等士臣十数的开国藩子的别设,以对应三管五曹的藩内体制。

  不过在礼乐崩坏而朝廷权威颓败的北地,特别是安东之地这种长期与北朝对抗的地缘势力,就更不会太过讲究了。

  因此,很早就是实领的郡候藩,而直接或者间接领有六七州之地的安东大罗氏,家臣的规格和级别、编制,也足足比南边的远宗多出了一大截。像罗思瑾这样的家老,也足足达到了七位之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节,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