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沛进入广州府城的时候,感慨是很多的。
穿越之前,他多次到广州市,所谓的北上广,乃是最大的都市,如今的广州府,和千年之后肯定是不能够比较的,但是也是有着另外的一番风味。
广州府分为内城和外城,李儒沛听过禀报,但这是第一次来看,所谓的外城,主要是商贾集中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是商贾居住的地方,而且有不少的海外商贾,李儒沛看到外城景象的时候,都是大为吃惊,宽阔整齐的街道,井然有序的住房,大街上林立的商铺和熙熙攘攘的行人,让人绝不会相信这里就是广州府城的外城。
这就是商贸的力量,神奇的力量,有着巨大推动力的力量,谁也不能够阻挡的力量。
李儒沛最为关心的还是治安问题,大凡商贸发达的地方,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很多的治安问题,这方面襄阳的经验值得借鉴,巡捕房派出了专门的巡查组,每天都要到大街上巡逻,不过商贾的回答,让李儒沛放心了,官府的巡捕房力量非常的强大,每日里都要在内城和外城巡逻,加之铁血军的驻地,距离这里不是很远,土匪恶霸是不可能存在的,地痞无赖也是要遭受到重处的,商贾的回答,让李儒沛想到了崔安潜,大概是崔安潜专门告诉了崔慎由,所以崔慎由吸取了襄阳的经验。
商贾对于广州府外城的治安状况非常的满意,巡捕房的巡查让他们能够放心经营,铁血军驻扎在不远处,更是让他们能够彻底放心。
对于铁血军的纪律。商贾也是赞不绝口,铁血军将士从来不骚扰地方,军营所需的物资,也是规规矩矩来购买,钱货两清。从不拖欠,这让广州的商会,尤为放心,每年都要组织部分的商贾,专门去到军营慰问。
可是李儒沛也发现了问题,那就是海盐的泛滥。
岭南道、黔中道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毕竟这两个地方是最后归于南方道大行台府管辖的,特别是岭南道,因为地处偏僻,还有黄巢的破坏,经济上一度处于崩溃的状态。加之官府也不体恤百姓,反而更加疯狂的盘剥,导致老百姓活不下去,很多的人背井离乡,进入到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造成了地方上大面积的萧条。
南方道大行台府统辖岭南道之后,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崔慎由出任岭南节度使,同时调派大量有能力的官吏来到岭南道。应该说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进过接近两年时间的建设,在商贸的带动之下。百姓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可是岭南道与其他地方比较起来,百姓的生活明显要差一些的,这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提升的,商贸能够带动的主要还是府州所在地,大量村镇的农户,生活依旧贫困。
岭南道的海盐一直都是泛滥的。所谓的海盐,其实就是将大海之水引到盐田之中。晒干之后,获取到的海盐。这样的海盐,价格相对低廉一些,不过海盐杂质非常多,而且其中含有不少的毒素,食用之后,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海盐的颜色是淡黄色的,呈晶体状,和白色食盐看上去就不一样。
李儒沛居然在广州外城发现了海盐,而且还有专门统销海盐的商铺,可以想象,这些海盐都是贩卖到诸多村镇和偏远地方的,那些地方的百姓和农户贫穷,能够吃上海盐就不错了。
随行的众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可李儒沛注意到了。
大唐并不禁止海盐的贩卖,但一般情况之下,海盐都不是用来食用的,北方需要的海盐,一般都是腌菜用,南方需要的海盐,有些时候用作药引子,可以说除开在岭南道,南方道大行台府管控的其余地方,海盐是非常少见的,而且贩卖到各地的海盐,都是经过再次的提纯加工的,淡黄色的颜色几乎消失不见了。
可这里贩卖的海盐,统统都是淡黄色的晶体,看上去触目惊心。
李儒沛是带着担忧来到节度使衙门的。
进入岭南道,李儒沛同样没有告知岭南节度使崔慎由,这是他的习惯,不愿意摆架子,更不愿意惊动地方官府,免得影响到地方官府做事情,人家若是知道了,肯定是需要出面迎接的,这样大家都不好受。
发现岭南道的海盐泛滥,这让李儒沛的心情不是很好,尽管他知道这里面是有特殊原因的,官府怕也是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但这样的情况,不能够长时间的维持下去,海盐之中的毒素,对身体的伤害太大,何况南方本来就是潮热湿润的地方,病菌滋生很是疯狂,百姓和农户吃了这样的海盐之后,引发出来各种各样的疾病,贫穷的百姓和农户,更是无力整治疾病的,那就只有等死了。
最关键的是,贫穷的家庭之中,能够吃到海盐的,或者说吃到足够海盐的,只有家里的壮劳动力,一旦这些人倒下,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彻底垮掉,失去一切的希望。
崔慎由根本没有想到,李儒沛来到了广州府,而且出现在了节度使衙门的外面。
他急匆匆的迎出来。
“叔父,某是不请自来,看到岭南道的情况不错,特别是广州府的外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建设的确是很不错的。”
“王爷来到岭南道,如此偏远之地,应该是要早些打招呼的,某也好前去迎接啊。”
到底有着一层亲缘关系,说话不一样,李儒沛没有太多的客套,崔慎由也不罗嗦。
进入节度使衙门,崔慎由领着李儒沛来到了厢房。
刚刚坐下,没有等到崔慎由开口,李儒沛就直接说到海盐的事情了。
“在外城的时候,某发现了一些经销海盐的商铺,经过询问之后,得知这些海盐,大都是销往偏远之地,百姓和农户食用的,应该说在山南道、江南道、淮南到和剑南道等地,几乎没有谁食用海盐的,某知道北方还有一些地方,百姓和农户是食用海盐的,岭南道看来还有不少百姓和农户食用海盐,某有些担忧啊。”
崔慎由的眼睛里面射出一丝光芒,他想不到李儒沛居然能够发现如此具体的事情。
“王爷,节度使衙门正在抓这件事情,可这里面也颇多无奈,海盐之价格,远低于食盐之价格,岭南道诸多偏远之地,百姓生活困顿,能够吃得上海盐就算是不错了。”
看着崔慎由有一些无奈的表情,李儒沛再次开口了。
“某想到一个办法,看看是不是可行,要求百姓农户不准购买海盐,此路显然是行不通的,穷困之家庭能够吃上海盐就不错了,若是想着要求百姓和农户都吃上食盐,此事怕还是需要官府出手的,只要能够让食盐之价格和海盐差不多,相信就不会有百姓和农户购买海盐了。。。”
李儒沛尚未说完的时候,崔慎由就瞪大了眼睛,李儒沛刚刚说完,他就开口了。
“此时不可,食盐之价格,是海盐的数倍,这其中的差价太大,若是食盐之价格大幅度下降,且不说官府无法承受,就是那些经营食盐之商贾,也无法承受。”
李儒沛笑了,他知道自己的意思被误解了。
“叔父不要着急,某的意思并非是降低食盐之价格,而是由官府出面补贴,各级官府在仔细计算贫困百姓和农户每年所需要的食盐量之后,直接予以补助,让这些贫困之家庭能够用购买海盐的钱来购买食盐。”
崔慎由再次瞪起了眼睛,不过这次他还没有开口,李儒沛就解释了。
“需要花销的银子,南方道大行台府拿出来,但有一点,这绝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享受的,必须是那些确实贫困之家庭,才能够享受,官府也要帮助和督促这些贫困之家庭,多多努力,早日摆脱贫困,能够真正买得起食盐。”
李儒沛说完之后,崔慎由叹了一口气。
“王爷,岭南道百废待兴,事情多如牛毛,如今又要操心这海盐和食盐之事,真的是困难啊,各级官府的人手都非常紧张,某曾经到诸多的县衙查看了,上至县令,下至寻常衙役,忙的脚不沾地,以前官府主要就是负责钱粮和断狱之事,如今完全不一样了,民生最为重要,地方上若是出现了流民,甚至是百姓饿死之情况,县令是要遭受责罚和重处的,这就牵涉到春耕和秋收,还有商贸之事,故而坐在县衙是不行了,乡村的耆老、里正和甲首,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节度使衙门收到好多的信函,都是恳请增加官吏的,海盐和食盐之事,某倒是不特别担心,只要能够增加官府的官吏,这些事情都可以做好。”
李儒沛点点头,表示认可,在他的要求之下,社会的分工虽然尚未明细,但官府的职责和以前的确不一样了,按照原来确定的编制数,人手的确是不够的。
“此事叔父可以专门写一个奏折,南方道大行台府也在考虑此事,各级官府的人手都紧张,适当的时候,必须要增加人员了,只是这人才紧张的事情,叔父也是知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只能够慢慢来,让诸多的官吏辛苦了。”(未完待续)
穿越之前,他多次到广州市,所谓的北上广,乃是最大的都市,如今的广州府,和千年之后肯定是不能够比较的,但是也是有着另外的一番风味。
广州府分为内城和外城,李儒沛听过禀报,但这是第一次来看,所谓的外城,主要是商贾集中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是商贾居住的地方,而且有不少的海外商贾,李儒沛看到外城景象的时候,都是大为吃惊,宽阔整齐的街道,井然有序的住房,大街上林立的商铺和熙熙攘攘的行人,让人绝不会相信这里就是广州府城的外城。
这就是商贸的力量,神奇的力量,有着巨大推动力的力量,谁也不能够阻挡的力量。
李儒沛最为关心的还是治安问题,大凡商贸发达的地方,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很多的治安问题,这方面襄阳的经验值得借鉴,巡捕房派出了专门的巡查组,每天都要到大街上巡逻,不过商贾的回答,让李儒沛放心了,官府的巡捕房力量非常的强大,每日里都要在内城和外城巡逻,加之铁血军的驻地,距离这里不是很远,土匪恶霸是不可能存在的,地痞无赖也是要遭受到重处的,商贾的回答,让李儒沛想到了崔安潜,大概是崔安潜专门告诉了崔慎由,所以崔慎由吸取了襄阳的经验。
商贾对于广州府外城的治安状况非常的满意,巡捕房的巡查让他们能够放心经营,铁血军驻扎在不远处,更是让他们能够彻底放心。
对于铁血军的纪律。商贾也是赞不绝口,铁血军将士从来不骚扰地方,军营所需的物资,也是规规矩矩来购买,钱货两清。从不拖欠,这让广州的商会,尤为放心,每年都要组织部分的商贾,专门去到军营慰问。
可是李儒沛也发现了问题,那就是海盐的泛滥。
岭南道、黔中道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毕竟这两个地方是最后归于南方道大行台府管辖的,特别是岭南道,因为地处偏僻,还有黄巢的破坏,经济上一度处于崩溃的状态。加之官府也不体恤百姓,反而更加疯狂的盘剥,导致老百姓活不下去,很多的人背井离乡,进入到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造成了地方上大面积的萧条。
南方道大行台府统辖岭南道之后,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崔慎由出任岭南节度使,同时调派大量有能力的官吏来到岭南道。应该说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进过接近两年时间的建设,在商贸的带动之下。百姓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可是岭南道与其他地方比较起来,百姓的生活明显要差一些的,这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提升的,商贸能够带动的主要还是府州所在地,大量村镇的农户,生活依旧贫困。
岭南道的海盐一直都是泛滥的。所谓的海盐,其实就是将大海之水引到盐田之中。晒干之后,获取到的海盐。这样的海盐,价格相对低廉一些,不过海盐杂质非常多,而且其中含有不少的毒素,食用之后,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海盐的颜色是淡黄色的,呈晶体状,和白色食盐看上去就不一样。
李儒沛居然在广州外城发现了海盐,而且还有专门统销海盐的商铺,可以想象,这些海盐都是贩卖到诸多村镇和偏远地方的,那些地方的百姓和农户贫穷,能够吃上海盐就不错了。
随行的众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可李儒沛注意到了。
大唐并不禁止海盐的贩卖,但一般情况之下,海盐都不是用来食用的,北方需要的海盐,一般都是腌菜用,南方需要的海盐,有些时候用作药引子,可以说除开在岭南道,南方道大行台府管控的其余地方,海盐是非常少见的,而且贩卖到各地的海盐,都是经过再次的提纯加工的,淡黄色的颜色几乎消失不见了。
可这里贩卖的海盐,统统都是淡黄色的晶体,看上去触目惊心。
李儒沛是带着担忧来到节度使衙门的。
进入岭南道,李儒沛同样没有告知岭南节度使崔慎由,这是他的习惯,不愿意摆架子,更不愿意惊动地方官府,免得影响到地方官府做事情,人家若是知道了,肯定是需要出面迎接的,这样大家都不好受。
发现岭南道的海盐泛滥,这让李儒沛的心情不是很好,尽管他知道这里面是有特殊原因的,官府怕也是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但这样的情况,不能够长时间的维持下去,海盐之中的毒素,对身体的伤害太大,何况南方本来就是潮热湿润的地方,病菌滋生很是疯狂,百姓和农户吃了这样的海盐之后,引发出来各种各样的疾病,贫穷的百姓和农户,更是无力整治疾病的,那就只有等死了。
最关键的是,贫穷的家庭之中,能够吃到海盐的,或者说吃到足够海盐的,只有家里的壮劳动力,一旦这些人倒下,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彻底垮掉,失去一切的希望。
崔慎由根本没有想到,李儒沛来到了广州府,而且出现在了节度使衙门的外面。
他急匆匆的迎出来。
“叔父,某是不请自来,看到岭南道的情况不错,特别是广州府的外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建设的确是很不错的。”
“王爷来到岭南道,如此偏远之地,应该是要早些打招呼的,某也好前去迎接啊。”
到底有着一层亲缘关系,说话不一样,李儒沛没有太多的客套,崔慎由也不罗嗦。
进入节度使衙门,崔慎由领着李儒沛来到了厢房。
刚刚坐下,没有等到崔慎由开口,李儒沛就直接说到海盐的事情了。
“在外城的时候,某发现了一些经销海盐的商铺,经过询问之后,得知这些海盐,大都是销往偏远之地,百姓和农户食用的,应该说在山南道、江南道、淮南到和剑南道等地,几乎没有谁食用海盐的,某知道北方还有一些地方,百姓和农户是食用海盐的,岭南道看来还有不少百姓和农户食用海盐,某有些担忧啊。”
崔慎由的眼睛里面射出一丝光芒,他想不到李儒沛居然能够发现如此具体的事情。
“王爷,节度使衙门正在抓这件事情,可这里面也颇多无奈,海盐之价格,远低于食盐之价格,岭南道诸多偏远之地,百姓生活困顿,能够吃得上海盐就算是不错了。”
看着崔慎由有一些无奈的表情,李儒沛再次开口了。
“某想到一个办法,看看是不是可行,要求百姓农户不准购买海盐,此路显然是行不通的,穷困之家庭能够吃上海盐就不错了,若是想着要求百姓和农户都吃上食盐,此事怕还是需要官府出手的,只要能够让食盐之价格和海盐差不多,相信就不会有百姓和农户购买海盐了。。。”
李儒沛尚未说完的时候,崔慎由就瞪大了眼睛,李儒沛刚刚说完,他就开口了。
“此时不可,食盐之价格,是海盐的数倍,这其中的差价太大,若是食盐之价格大幅度下降,且不说官府无法承受,就是那些经营食盐之商贾,也无法承受。”
李儒沛笑了,他知道自己的意思被误解了。
“叔父不要着急,某的意思并非是降低食盐之价格,而是由官府出面补贴,各级官府在仔细计算贫困百姓和农户每年所需要的食盐量之后,直接予以补助,让这些贫困之家庭能够用购买海盐的钱来购买食盐。”
崔慎由再次瞪起了眼睛,不过这次他还没有开口,李儒沛就解释了。
“需要花销的银子,南方道大行台府拿出来,但有一点,这绝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享受的,必须是那些确实贫困之家庭,才能够享受,官府也要帮助和督促这些贫困之家庭,多多努力,早日摆脱贫困,能够真正买得起食盐。”
李儒沛说完之后,崔慎由叹了一口气。
“王爷,岭南道百废待兴,事情多如牛毛,如今又要操心这海盐和食盐之事,真的是困难啊,各级官府的人手都非常紧张,某曾经到诸多的县衙查看了,上至县令,下至寻常衙役,忙的脚不沾地,以前官府主要就是负责钱粮和断狱之事,如今完全不一样了,民生最为重要,地方上若是出现了流民,甚至是百姓饿死之情况,县令是要遭受责罚和重处的,这就牵涉到春耕和秋收,还有商贸之事,故而坐在县衙是不行了,乡村的耆老、里正和甲首,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节度使衙门收到好多的信函,都是恳请增加官吏的,海盐和食盐之事,某倒是不特别担心,只要能够增加官府的官吏,这些事情都可以做好。”
李儒沛点点头,表示认可,在他的要求之下,社会的分工虽然尚未明细,但官府的职责和以前的确不一样了,按照原来确定的编制数,人手的确是不够的。
“此事叔父可以专门写一个奏折,南方道大行台府也在考虑此事,各级官府的人手都紧张,适当的时候,必须要增加人员了,只是这人才紧张的事情,叔父也是知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只能够慢慢来,让诸多的官吏辛苦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