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第276章 伐元(十一)黄雀

小说: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更新时间:2021-10-05 20:16:4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时已近夏,即便是京师,天气也早已暖和起来。和煦烂漫的春光照在大地上,前几日春雨之后的湿气也渐渐干了。京师城中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新枝嫩芽,绿意盎然。路上的行人也仿佛受了这春意感染,一个个都在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但刚刚来到申元辅值房的王阁老却偏偏面沉如水,别说笑意了,他的脸上甚至能刮下几两严霜来。

  房中,原本负手而立,背对门口方向的申时行转过身,同样也是一脸严肃,甚至可能该说是严厉,目光之中极其少见的露出三分凌冽。

  他就这样打量了王阁老一会儿,才缓缓开口,以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问道:“元驭兄的妙策,便是勾连倭寇,打劫漕船,迫使漕军暴动,进而攻打南京?”

  王锡爵清瘦的面颊抖动了两下,强压着心情,低沉地道:“事情出了不小的意外。”

  “意外?”申时行哼了一声,盯着王锡爵问道:“勾结倭寇,也算意外?”

  王锡爵摇头道:“没有倭寇,那里头拢共只有十余人是真倭,其余都是这些年被高日新的船队打散的海盗,早已投奔了……一些人家。那些真倭也一样,现在算来都是世家家奴。”

  “若非倭寇,他们又如何会被税警总队盯上?”申时行看来似乎并不太相信。

  “此事尚未查明原因,但据分析,恐怕江南一些沿海世家早已在高日新的监视之下。这些人各乘船只从沿海出发之时可能便已经暴露,而税警总队在崇明县(今长江口的崇明岛,但此时没有形成整体,是由几个沙洲组成)还设有一处棱堡,堡中有观海瞭望塔……他们大概就是被这座塔上的瞭望哨所发觉,继而税警总队派船尾随而至南京。”

  “你说的意外,就是这个?”申时行沉默片刻,再次发问。

  “不,不止此事。”王锡爵叹了口气,道:“今次之事疑点重重,不止是‘倭寇’船只被人尾随,还有其他好几处疑点。例如我原本要求他们在镇江与扬州之间行动,结果不知怎么回事,漕军船队的集结地点被定在南京。

  汝默兄,南京可不是运河一线,那里是运河以东一百多里,要走长江水道过去。而且,南京既然是漕军集结地,就意味着当地漕军的人数远超我的预计。南京地位关键,一旦发生大批漕军暴动,事情何其严重,我岂能不知?

  按照我的计划,不过是激起千余漕军在镇江、扬州之间骚动,此时镇江卫、扬州卫南北锁控,西面也有仪真卫阻拦他们进入南京,事态虽然严峻,但决计不会失控。

  同时因为此事,则会造成其他地区漕军人心浮动,这样就足以引起朝廷重视,但生乱的那支漕军被控扼在镇、扬之间成不了什么事,则别处漕军也不至于跟着乱起来,于是这便是情势可控。

  然而不知为何,江南好些漕军全都集结去了南京,结果这一乱就成了大乱。我总觉得此事过于凑巧,似乎是有人在刻意推波助澜。”

  申时行听完不禁沉吟起来。王锡爵这番话他基本上是相信的,因为他知道王锡爵虽然多谋善断,但绝非莽撞之辈。似这般一下子煽动起数以万计的漕军暴动,而且地点还好死不死的挑在南京,这实在不像是王锡爵的手笔,毕竟一旦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这么做也超出了王锡爵的目标,他又不是要造反,煽动起这么大的动乱来做什么?他不过是想要逼朝廷召回高务实,让此次北伐无功而返,避免高务实风头太劲,压垮一切对手罢了。

  做到这一点,只要让朝廷觉得江南财赋重地出现不稳就够了,这其中的关键是影响要大,而不是事态失控。事态失控只会导致更多不可预计的麻烦,王锡爵又不是第一天当官,岂能不知道这样浅显的道理?

  这样看来,王锡爵此刻的怀疑就很有道理了,那就是这件事发展成这样,是有人在暗地里推波助澜。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看来王阁老一世英明,这次却不小心做了螳螂,被那在后的黄雀给盯上了。只是,这“黄雀”究竟是谁?

  高务实?

  申时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从来没在政争中真正吃过亏的高司徒。按理说,高务实也应该是有动机做这只黄雀的,毕竟他的最大政治对手就是心学派,而心学派当前两大台柱就是自己和王锡爵。

  只要这件事能攀扯上王锡爵,把他拉下马来,对高务实而言就是一大胜利,倘若还能带上自己这位首辅,那高务实更是大获全胜。

  从此之后,实学派在朝堂一家独大,再也无人可以制约,而高务实不管是能在伐元之战中立下功劳,还是迅速回京并接下平定漕军乱局的任务,前往江南或剿或抚稳定漕军,因此功劳而顶替空缺的一个阁老席位,那都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申时行想了想,觉得这个可能性虽然有,但着实不高。站在高务实的角度来说,他根本没有必要把南下平定漕军骚乱当成大功看待——伐元之功不比平定漕军骚动之功大十倍百倍?放着伐元之功不取,却来捞这点蝇头小利,这绝非高务实的做派。

  更何况高务实此刻远在大宁,如何遥制江南这边的琐事?虽然正如王锡爵所言,高务实如果早有防备,他的人部分得知“倭寇”来历是可能的,但却不应该能深入干涉,更别说推波助澜。

  总之,高务实插手此事不仅动机不足,能力可能也不太足,黄雀应该不是他。

  可如果不是高务实,那还能有谁呢?

  许国、沈鲤一派?嗯,他们倒也是希望高务实伐元中断,被召回国内的,不过如果高务实都“能力不足”,他俩恐怕更加不足吧?要知道,这推波助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仅要精确了解王锡爵这边的计划,还要有能力做出相应的安排和变动来改变事态走向。

  比如说:数支漕军莫名其妙的集中去了南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是奉了谁的命令?

  申时行面色依旧不豫,但还是勉强忍住心中不满,将这些想法简单说了说,打算看王锡爵有什么看法。

  王锡爵果断道:“并非实学派的人在操弄。首先高日新万全没有动机,他是个做事极有条理的人,二十年来从不盲动,如有所动,必是先有万全之准备,而不会想一出是一出鲁莽行事。而且高日新也不是个不顾后果之人,把骚动变成暴动,把千余人变成万余甚至数万,更不是他的风格。

  至于许颍阳、沈龙江二人,他们或许不愿看到高日新再出风头,但无论如何他二人也是高文正之门生,若是做出这等事来,一旦事情有个万一,暴露于天下人之耳目,他二人立刻表示声名尽毁的结局,这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申时行有些恼火起来,道:“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不可能是王对南(王家屏)吧?他有什么立场这么做?”

  “自然也不是王对南,他不仅没有立场这样做,更没有能力做出此事。”王锡爵大摇其头,顿了一顿,沉吟道:“元辅,我怀疑……这人恐怕出自我心学内部。”

  “你说什么?”申时行很是吃了一惊,整个人都紧张起来,急忙问道:“何以见得?”

  王锡爵苦苦思索,眉头早已皱成深深的一个川字:“我尚未想到其动机,但是……让江南漕船临时去南京集结,此事只有一人能够做到。”

  申时行倒抽一口凉气,喃喃道:“漕运总督……舒应龙?”

  舒应龙,嘉靖二十年生,字时见,号中阳,广西全州人。祖父舒文奎,举人;父舒纲,为弘治十四年举人;兄弟应凤、应麟皆举人。

  舒应龙本人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初任广东东莞县令,以“发奸摘伏如神”著称。万历初年升广东左布政使,万历十二至十四年任贵州巡抚,十五年底任户部右侍郎,后改任漕运总督至今。

  此人原本一直是心学派中的地方大员,地位虽高却谈不上核心,直到做了户部右侍郎,因为算是打入了实学派基本盘中,开始受到申时行重视。

  从那时起不久,舒应龙开始成为心学派重臣之一,虽然与申时行、王锡爵不能比,但次一级的大臣里头,他也算是心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了。

  不过,户部既然是实学派的基本盘,那就意味着心学派的人虽然也偶尔能进去,但绝不可能做太久,因此舒应龙在任一年左右便不得不调任。实学派并不太在意他会调去哪里,于是申时行果断把他调到了漕运总督这个位置上。

  漕运总督是个权力甚大,但却并非实学派很有兴趣争夺的位置,因此舒应龙做了几年漕运总督也没人挑刺找他麻烦,位置颇为牢固。

  舒应龙今年五十有二(虚岁),对于朝廷重臣而言还算年轻派,申时行原本已经打算在一年内调回京师——不过那有个前提,就是六部尚书有出缺。

  另外,考虑到实际情况,吏部、户部这“天”、“地”二部有缺也没用,除了礼部、刑部、工部之外,也就兵部还能偶尔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塞个心学派的堂官进去。目前显然是没有缺的,因此申时行也没提过打算提拔他这件事。

  申时行想到,王锡爵说舒应龙有能力推波助澜,但却不知道其动机何在,这话不知是真是假。实际上,申时行经过王锡爵这么一提醒,却发现如果此事真是舒应龙故意为之,那他的目的其实并不难猜。

  舒应龙的想法很可能是这样的,如果漕军骚动只不过千余人规模,那朝廷恐怕并不会真的把这件事看得有多重要。而他赌的则是:即便漕军发生万余人以上规模的暴动,朝廷也未必会让高务实来平定。

  要问道理,其实也简单:杀鸡焉用牛刀?

  看看这次伐元之战,高务实手中汇聚了六十万大军,几乎将九边之中能够野战的部队抽调了九成,而皇帝也对他展示了巨大的信任,把这样一支对大明朝至关重要的军队全权交给他调用。

  这样一个人,一个号称“天下第一文帅”的人,他会为了区区万把人的骚动亲自跑来南京镇压?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他愿意,皇帝也不会答应。

  最强大的武器并不是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用的,更多的时候都会被当做一个具体的威慑力量来使用。换句话说,这些“武器”放在那里不用,可能比直接使用更能发挥效用。

  高务实无疑具备这种强大的威慑力,所以伐元可以用他,而平定区区万把人的漕军就显然不必了。况且历朝历代的实践表明,当一个名将处处都需要他亲自来应对的时候,大抵这个朝廷也就蹦跶不了几天了。

  大明现在明显有中兴迹象,“蹦跶不了几天”什么的完全不靠谱,所以就算一切如推论的那样,皇帝也不会让高务实南下平叛。

  高务实不来,谁负责此事?最有可能的就是漕运总督舒应龙直接负责,因为他本就是漕军的主要管理人,对漕军足够熟悉,让他自己搞定总比从中枢空降要强。

  分析到这里,申时行认为自己已经明白其中关键了:舒应龙如果真是幕后策划者,那他的用意就是希望为自己争取一个立大功的机会。

  所谓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立了大功自然就能升迁,而他已经是漕运总督,在地方上已经升无可升,只能回调中枢。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无论如何都要空出至少一部尚书的位置来给他让路。

  申时行长叹一声,以手扶额,无奈道:“高日新伐元,我心学在朝中本已岌岌可危,元驭兄此举我虽不尽赞同,但也不好阻拦。然则我心学内部居然还有人要借此机会捞功邀赏,真是……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啊。”

  王锡爵也忍不住叹气,打他历来强硬,此时也比申时行更快调整好心态,道:“兄弟阋墙而外御其辱,舒应龙此举虽然……大是不该,但眼下并非纠缠之机,还是得先将事态稳住方是正理。”舒应龙毕竟是申时行的人,王锡爵并不想把话说得太重。

  申时行轻哼一声:“想必他也是这般想的,所以才如此有恃无恐。”

  话是这么说,但申时行也知道王锡爵所言不差,只好又道:“也罢,事已至此,总得以大局为重。元驭兄以为眼下该当何如?”

  “他既然要挑这个大梁,便先让他去吧。”王锡爵道:“不过,元辅与我还是莫要分散精力,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总要把高日新先逼回来再说。”

  申时行沉默片刻,沉沉答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了。”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谢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元辅,大明元辅最新章节,大明元辅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