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师这边,当天夜里高务观便秉承兄长之意悄然前往宁远伯府面见李成梁,双方大概会晤了半个时辰,高务观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从后门而走。
紧接着,宁远伯府派出三人六马,出门来到北城东北方向的东直门附近,在五岳观南边的一棵大银杏树下徘徊。
不多时,一名身着锦衣卫飞鱼服的大珰带着几名属下前来,双方攀谈几句,也不管什么宵禁不宵禁,直接前往东直门。靠着锦衣卫千户的腰牌,宁远伯府的三人六骑很快出城,一路往东北飞驰而去。
“奇怪了,侯爷怎么会给宁远伯府行这样的方便?千戎,你说会不会……”一名番子望着消失在远处的背影纳闷着问道。
“你他娘的,赶紧给爷闭嘴!”那千户瞪了番子一眼,警告道:“这是咱们该问的、能问的事吗?管好你这张鸟嘴,要是今天的事泄露半个字出去,仔细你的皮!”
番子吓得一缩,连忙道:“这不是没人么……呃咳,千戎说得是,咱们今晚是出来巡夜的,以防那个……那个杨应龙派来的细作。”
“明白就好,要是不明白,爷现在就让你长点记性。”千戎再瞪了他一眼,然后招呼众人道:“好了好了,人都已经出来了,也不能白跑一趟,爷带你们去找点乐子……促织馆还赌场,你们自个儿挑一个!”
众锦衣卫一阵欢呼,纷纷建言献策起来。
不得不说,李成梁虽然致仕,但作为铁岭李氏真正的大家长,即便李如松本人已经是一代名将,也不能不服他爹的管束。
直到这三人六马抵达广宁,李如松才真正“财政解绑”,立刻有钱可以打赏部下、准备出征了。而此时此刻,辽东军援朝的先锋军其实已经走了不止半个月,几乎可以看做是与大军脱节——这话可能反了,应该说是大军拖延太久,让先锋军实质上成了孤军。
九月中旬,辽东军分守锦义右参将戴朝弁、前屯游击将军史儒二人领兵,率先渡过鸭绿江抵达朝鲜,朝鲜兵曹判书李恒福闻知,急忙亲自赶去迎接。
李恒福连番请求明军立刻南下驱逐倭寇,戴朝弁则坚持需等待全军集结方可动身。
戴朝弁在这一点上非常坚定,对李恒福道:“我援朝第二路军宁远参将郭梦征、振武堡游击将军王守官所部已经开拔,副总戎也即将抵达丹东,因此我军眼下不可轻举妄动。大明军纪森严,多有不便,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兵判多加体谅。”
李恒福急不可耐,力劝二位明将:“战机转瞬即逝,王上日夜盼望诸位前来援战,如今倭寇不仅久战疲惫,而且立足未稳,只要天兵一到,定能旗开得胜。”
戴朝弁皱眉不想理他,游击将军史儒只好接过话头,道:“不瞒兵判,我家大帅军令如山,我等只可听从主将号令。况且,来此之前我等并未听闻需尊听朝鲜指挥,因此,兵判之言恕我等不能遵从。”
李恒福听到他说不能听从朝鲜指挥,心感不安:“啊……这个,天兵助剿,朝鲜为东道,对倭寇情事及地形险要多有掌握,理应由朝鲜主导战事才是。”
戴朝弁平平淡淡地道:“恕本将直言,朝鲜为我大明藩国,既请上国援救,作战事宜自然也当事事请示。且本将听闻,朝鲜至今甚至仍难以判断倭寇兵力,而且粮食短缺。这般情形之下,叫本将怎能贸然出击呢?”
紧接着,史儒又补一刀,道:“而且朝鲜官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十不存一,依本将看来,在接下来的战事之中,恐怕贵国才是助剿的一方吧?”
李恒福听得心头滴血,极其不甘,但又实在不敢轻易得罪二人,只好沉默不语。
隔日,参将郭梦征、游击将军王守官及挂衔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部陆续抵达朝鲜与戴朝弁、史儒会合。
至此,辽东兵共计出兵两千三百四十八人,战马两千六百二十二匹,携大小火炮三十余门,辽东副总兵萧如薰从辽阳出发,改驻于九连城驻扎,在李如松抵达之前先负责总理后勤调度。
这里补充说明一句,祖承训现在是“挂衔辽东副总兵”,萧如薰才是辽东的正牌副总兵。这个情况其实比较特殊,原因是此前不久,伐元之战的功赏下来了大半,其中祖承训本来是要因功升授副总兵的,但由于他立刻又出兵援朝来了,因此朝廷暂时把实职给他虚设了一下,只先把品级挂在辽东,将来再看着补。
祖承训作为此次援朝的先锋大将,而且已经是副总兵的品衔,因此是有战、和、行、止四大决定权的,地位可不比前面戴、史二将。因此,朝鲜方面府院君柳成龙、都元帅金命元立刻奉命劳军。
金命元依照礼节先行谢道:“久旱逢甘霖,上国援救之恩永世难忘。”
祖承训抱拳回礼:“都元帅言重了,朝鲜乃大明藩篱之国,既然有难,哪有不救之理?本将定全力以赴,此次先行攻克平壤,安定朝鲜军民之心。”
金命元一听这话大喜过望,但面子上的礼仪还是要保持的,因此连忙道:“诸位将军人马劳顿,还是应当休整数日,养精蓄锐,敝国王上也还要宴请将军呢。”
祖承训假意沉吟了一下,顺势道:“都元帅此说也有道理,正好本将前几日途中收到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的书信,说我家大帅既然出兵,他焉有不领兵助战之礼,因此再三表示要倾其所部而来,为大明一战……哦,也为朝鲜复国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金命元一听这话,吓得三魂失了七魄,忙不迭道:“有大明天兵来援足以剿灭倭寇,这努尔哈赤就不必来了!”
“是么?”祖承训皱了皱眉,道:“若是努尔哈赤不来,本将这里兵力不足,就不好立刻出发了,至少也得等打探清楚平壤的情报再说……”
金命元顿时支支吾吾起来,欲言又止。他这般表现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他不让努尔哈赤前来,乃是因为朝鲜和女真的关系一直不睦,双方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不过如此简单地说,那就是双方在图们江附近打了差不多两百年的拉锯战,其中努尔哈赤崛起之后也和朝鲜有一些龃龉和矛盾,小打过几场,互有胜负——真的互有胜负。
朝鲜北境军是其仅有的强军,而且兵力远超早几年的努尔哈赤,再加上努尔哈赤又不把朝鲜视为真正的大敌,从来不会拿主力去和朝鲜打,常常都是以一敌五以上的悬殊对敌,所以战果上双方差不多。
朝鲜当然也清楚努尔哈赤从来没有真正和自己打,但有两点很明确:一是双方关系很差是毫无疑问的;二是努尔哈赤的真实实力很强。
又强又敌视自己,一旦他倾巢而来,能指望人家是来救自己的吗?显然不可能,什么烧杀抢掠恐怕都是小儿科,搞不好将来直接赖着不走了也没准。朝鲜众臣现在连大明都不是很放心,哪里放心得下努尔哈赤!
但祖承训把努尔哈赤前来和他自己进军做了绑定,这就很让朝鲜为难了,毕竟朝鲜君臣都希望明军早点和日本交战。
没错,是早点交战,而不是早点打赢。至于为什么,其实也简单,朝鲜君臣现在最怕的是明军看了一眼之后觉得日本打朝鲜不关自己什么事,然后调头回了辽东自守,那朝鲜就真完犊子了。
所以,明军必须早点和日本交战,无论胜败都要赶紧打一仗!打赢了固然好,打输了也未必是坏事——这可是大明天朝,是那个只要你不听话,打两百年都要给你打灭了不可的天朝上国!
想想看,大明要是真吃了个败仗,天朝皇帝不得雷霆震怒?到时候来个百万大军入朝鲜,区区日本,岂有活路!
这,才是朝鲜君臣现在急着要让祖承训立刻南下进攻平壤的根源所在。
但祖承训并不傻,甚至也不算冒失。他所部家丁在伐元之战中本就有所损失,这次带来的人数不过五六百,随之而来的其余各将情况也和他类似,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算“满编”部队,拢共才两千三百多人。
如今倭军方面敌情不明,连有多少人都搞不清楚,冒冒失失进攻平壤显然是很危险的,因此他故意把努尔哈赤的请战摆出来,目的就是让朝鲜拒绝,然后自己顺势顿兵不前,先查探清楚,再考虑行止。
而此时金命元灵光一闪,连忙道:“是否进攻平壤自然要副戎视战机定夺,不过朝鲜之盼天兵,犹如久旱之盼甘霖,如今天兵即至,还望有所举动,以安定朝鲜民心为宜,不知副戎意下如何?”
这话的姿态放得很低,甚至他作为朝鲜的都元帅居然不提指挥权的问题了,可见还是有一个比较务实的态度,这让祖承训心里舒服了一些。
祖承训思忖,我此来所领俱为精骑,只要不在敌情未明之前贸然进攻平壤坚城,在城外活动必是无碍的,既然如此,给朝鲜一个面子也好。
因此,祖承训便应承了下来,表示自己立刻南下,去平壤附近查探敌情,若日军虚弱便一鼓作气拿下平壤,若其有备则视情况而定。金命元松了口气,连连道谢,再次提及大王李昖欲宴请明军将领一事。
祖承训婉拒道:“我军稍作休息即可,请转告殿下,就说祖承训多谢美意,但本将此番前来为得是痛饮倭寇之血,这宴会还是留在平壤召开更好。”
柳成龙见祖承训说得慷慨激昂,他不知道祖承训别有所虑,还以为祖承训真的如此不可一世,完全没将日军放在眼里,又担忧己方粮草供应不及,便向祖承训先作解释道:“副戎远道而来,粮草军需经此前商定,当由朝鲜供应,但目前仅筹得三四日军粮,恐怕……当然,我们定会尽快凑足。”
祖承训觉得自己反正只是放话,吹大一点也无所谓,便不以为意地道:“府院君费心,筹措不足无关紧要,我军随军军粮及后续粮草尚可支三月,并且还另有十万担军粮,府院君不必担心。”
柳成龙吃了一惊,问哪里还有十万石军粮,祖承训笑道:“就在平壤!听闻贵国大王撤离平壤之时未能及时运走军粮,尽被倭寇所获,如今正是令其物归原主之时。”
柳成龙听了这话虽然万分尴尬,但他还是希望明军能战胜的,于是奉劝道:“副戎不可轻敌,倭寇兵精将勇,所持铁炮极具战力。”
他既然这么说了,都元帅金命元也只好附和:“正是如此,此前我军连吃败仗,皆拜这铁炮所赐,其杀伤精准,穿甲破膛轻而易举,不可不作周全之应对。”
祖承训则大笑不止,摆手指了指自家精骑,道:“所谓铁炮,鸟铳而已,射程无非百步,我军则有千步火炮,区区倭寇有何惧哉?”柳成龙及金命元见祖承训如此自信,也便不再多言。
后柳成龙转至分朝行在,而光海君正准备离开宁边,另选一处合适的地方作为分朝所在,方便接收八道奏折,便向柳成龙询问。
柳成龙正在思索,忽听门外一人进来高声提议:“江原道的伊川较为合适,那里相对居中,且没有倭寇活动。应当有利于接收八道消息。”柳成龙定睛一看,此人清癯儒雅,双眼炯炯有神,原来是左赞成郑琢。
郑琢在朝鲜德高望重,光海君对这位老臣很是尊敬,便主动上前问及郑琢前来本为何事,郑琢答道:“臣在义州百无聊赖,便申请前来此处,若早知府院君在此,老朽也就不用远道而来,多此一举了。”
柳成龙笑道:“此言差矣,我因为军粮之事过后还要离开,既然左赞成来了,世子邸下有您辅佐,我也就完全放心了。”
郑琢点头示意,转向光海君言道:“世子,老朽愿与倭寇奋战到底,请您不必爱惜老朽,但有所用,尽管吩咐便是。”光海君拜谢。
于是这一来,相比北上逃亡的朝鲜王李昖而言,光海君则带领分朝臣僚于敌阵中躲避岗哨,悄然行动,向朝鲜八道散落官军和义军发出通告,号召联合作战。同时为预防冬季,艰难筹措臣民及将士衣物秘密发放,由此民心开始向分朝倾斜。
然而,早在刚开始分朝之时,金贵人便担心光海君在分朝全力御敌,收拢民心,不仅会威胁她和信诚君将来的地位,也忧虑若光海君过分努力,民心所向将逼迫大王退位,而光海君登基称王。因此,她便提前安排弟弟金公谅及一名尚宫留在分朝,将光海君一言一行随时向自己汇报。
关于光海君移动分朝,动员百姓之事,金贵人向李昖进言:“虽然殿下令光海君暂为世子代殿下动员军民,但身负历代先王社稷宗牌,竟在敌寇横行的地域内穿行,实在是过于轻率了一些。”
在李昖看来,这却不是个“轻率”与否的问题,只是他不知道金贵人这样说本就是掩盖本意——她知道李昖会在意的不是轻率,而是权力。
而恰好就在此时,都承旨金应南奏报说分朝已离开宁边,于江原道伊川设立。李昖听罢,立即召集朝臣共议。
人刚到齐,李昖便主动向众臣道:“事先曾言,重大国事需由寡人决定,世子竟事先未与寡人相商,便擅自将分朝移动至敌占区域,如此同抗命不遵有何分别?”
伊斗寿奏答:“殿下设立分朝之时,令世子代替殿下动员官民,克服国难,便是给予便宜从事之权。因此,世子才将分朝从边境移动至即便带有风险,但确实可四处疏通的江原道去,这也是在遵照殿下的王令行事。”
郑澈赞同道:“左议政所言极是,分朝的行为与其说是抗命不遵,倒不如说是深刻体恤殿下克服战乱之大志,乃是勇猛抗战之举,殿下应对世子邸下及分朝予以嘉奖。”
李昖勃然大怒,冷笑道:“寡人之意是,此等大事世子为何不事先请示,却来‘便宜从事’?尔等可看清楚了,寡人现在没在辽东,尚在义州!咫尺之间都未曾禀报,分明是无视寡人,滥用权力,寡人岂能对此视而不见!”
兵曹判书李恒福劝言:“若事先请示再等回信,极有可能错失良机而难以移动,还请殿下不要误会世子邸下所为。”
大司宪李德馨也劝道:“世子之意是无论如何都必将抵抗倭敌,此乃侍奉殿下之意,请殿下体谅世子苦心。”
群臣一而再再而三地题请体谅世子,本来是难得的团结局面,可李昖见群臣一致为光海君美言,心中愤怒更难忍耐,怒火中烧道:“供奉王室牌位的分朝应当自重自爱!若王室牌位落入敌手,便与宗庙社稷灭亡无异!因此,分朝擅自行动绝非便宜从事,而是逾越王权之举!”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与月票支持,谢谢!
PS:今天多1K,可惜码字不能今日多写当明日补欠……咳。
紧接着,宁远伯府派出三人六马,出门来到北城东北方向的东直门附近,在五岳观南边的一棵大银杏树下徘徊。
不多时,一名身着锦衣卫飞鱼服的大珰带着几名属下前来,双方攀谈几句,也不管什么宵禁不宵禁,直接前往东直门。靠着锦衣卫千户的腰牌,宁远伯府的三人六骑很快出城,一路往东北飞驰而去。
“奇怪了,侯爷怎么会给宁远伯府行这样的方便?千戎,你说会不会……”一名番子望着消失在远处的背影纳闷着问道。
“你他娘的,赶紧给爷闭嘴!”那千户瞪了番子一眼,警告道:“这是咱们该问的、能问的事吗?管好你这张鸟嘴,要是今天的事泄露半个字出去,仔细你的皮!”
番子吓得一缩,连忙道:“这不是没人么……呃咳,千戎说得是,咱们今晚是出来巡夜的,以防那个……那个杨应龙派来的细作。”
“明白就好,要是不明白,爷现在就让你长点记性。”千戎再瞪了他一眼,然后招呼众人道:“好了好了,人都已经出来了,也不能白跑一趟,爷带你们去找点乐子……促织馆还赌场,你们自个儿挑一个!”
众锦衣卫一阵欢呼,纷纷建言献策起来。
不得不说,李成梁虽然致仕,但作为铁岭李氏真正的大家长,即便李如松本人已经是一代名将,也不能不服他爹的管束。
直到这三人六马抵达广宁,李如松才真正“财政解绑”,立刻有钱可以打赏部下、准备出征了。而此时此刻,辽东军援朝的先锋军其实已经走了不止半个月,几乎可以看做是与大军脱节——这话可能反了,应该说是大军拖延太久,让先锋军实质上成了孤军。
九月中旬,辽东军分守锦义右参将戴朝弁、前屯游击将军史儒二人领兵,率先渡过鸭绿江抵达朝鲜,朝鲜兵曹判书李恒福闻知,急忙亲自赶去迎接。
李恒福连番请求明军立刻南下驱逐倭寇,戴朝弁则坚持需等待全军集结方可动身。
戴朝弁在这一点上非常坚定,对李恒福道:“我援朝第二路军宁远参将郭梦征、振武堡游击将军王守官所部已经开拔,副总戎也即将抵达丹东,因此我军眼下不可轻举妄动。大明军纪森严,多有不便,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兵判多加体谅。”
李恒福急不可耐,力劝二位明将:“战机转瞬即逝,王上日夜盼望诸位前来援战,如今倭寇不仅久战疲惫,而且立足未稳,只要天兵一到,定能旗开得胜。”
戴朝弁皱眉不想理他,游击将军史儒只好接过话头,道:“不瞒兵判,我家大帅军令如山,我等只可听从主将号令。况且,来此之前我等并未听闻需尊听朝鲜指挥,因此,兵判之言恕我等不能遵从。”
李恒福听到他说不能听从朝鲜指挥,心感不安:“啊……这个,天兵助剿,朝鲜为东道,对倭寇情事及地形险要多有掌握,理应由朝鲜主导战事才是。”
戴朝弁平平淡淡地道:“恕本将直言,朝鲜为我大明藩国,既请上国援救,作战事宜自然也当事事请示。且本将听闻,朝鲜至今甚至仍难以判断倭寇兵力,而且粮食短缺。这般情形之下,叫本将怎能贸然出击呢?”
紧接着,史儒又补一刀,道:“而且朝鲜官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十不存一,依本将看来,在接下来的战事之中,恐怕贵国才是助剿的一方吧?”
李恒福听得心头滴血,极其不甘,但又实在不敢轻易得罪二人,只好沉默不语。
隔日,参将郭梦征、游击将军王守官及挂衔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部陆续抵达朝鲜与戴朝弁、史儒会合。
至此,辽东兵共计出兵两千三百四十八人,战马两千六百二十二匹,携大小火炮三十余门,辽东副总兵萧如薰从辽阳出发,改驻于九连城驻扎,在李如松抵达之前先负责总理后勤调度。
这里补充说明一句,祖承训现在是“挂衔辽东副总兵”,萧如薰才是辽东的正牌副总兵。这个情况其实比较特殊,原因是此前不久,伐元之战的功赏下来了大半,其中祖承训本来是要因功升授副总兵的,但由于他立刻又出兵援朝来了,因此朝廷暂时把实职给他虚设了一下,只先把品级挂在辽东,将来再看着补。
祖承训作为此次援朝的先锋大将,而且已经是副总兵的品衔,因此是有战、和、行、止四大决定权的,地位可不比前面戴、史二将。因此,朝鲜方面府院君柳成龙、都元帅金命元立刻奉命劳军。
金命元依照礼节先行谢道:“久旱逢甘霖,上国援救之恩永世难忘。”
祖承训抱拳回礼:“都元帅言重了,朝鲜乃大明藩篱之国,既然有难,哪有不救之理?本将定全力以赴,此次先行攻克平壤,安定朝鲜军民之心。”
金命元一听这话大喜过望,但面子上的礼仪还是要保持的,因此连忙道:“诸位将军人马劳顿,还是应当休整数日,养精蓄锐,敝国王上也还要宴请将军呢。”
祖承训假意沉吟了一下,顺势道:“都元帅此说也有道理,正好本将前几日途中收到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的书信,说我家大帅既然出兵,他焉有不领兵助战之礼,因此再三表示要倾其所部而来,为大明一战……哦,也为朝鲜复国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金命元一听这话,吓得三魂失了七魄,忙不迭道:“有大明天兵来援足以剿灭倭寇,这努尔哈赤就不必来了!”
“是么?”祖承训皱了皱眉,道:“若是努尔哈赤不来,本将这里兵力不足,就不好立刻出发了,至少也得等打探清楚平壤的情报再说……”
金命元顿时支支吾吾起来,欲言又止。他这般表现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他不让努尔哈赤前来,乃是因为朝鲜和女真的关系一直不睦,双方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不过如此简单地说,那就是双方在图们江附近打了差不多两百年的拉锯战,其中努尔哈赤崛起之后也和朝鲜有一些龃龉和矛盾,小打过几场,互有胜负——真的互有胜负。
朝鲜北境军是其仅有的强军,而且兵力远超早几年的努尔哈赤,再加上努尔哈赤又不把朝鲜视为真正的大敌,从来不会拿主力去和朝鲜打,常常都是以一敌五以上的悬殊对敌,所以战果上双方差不多。
朝鲜当然也清楚努尔哈赤从来没有真正和自己打,但有两点很明确:一是双方关系很差是毫无疑问的;二是努尔哈赤的真实实力很强。
又强又敌视自己,一旦他倾巢而来,能指望人家是来救自己的吗?显然不可能,什么烧杀抢掠恐怕都是小儿科,搞不好将来直接赖着不走了也没准。朝鲜众臣现在连大明都不是很放心,哪里放心得下努尔哈赤!
但祖承训把努尔哈赤前来和他自己进军做了绑定,这就很让朝鲜为难了,毕竟朝鲜君臣都希望明军早点和日本交战。
没错,是早点交战,而不是早点打赢。至于为什么,其实也简单,朝鲜君臣现在最怕的是明军看了一眼之后觉得日本打朝鲜不关自己什么事,然后调头回了辽东自守,那朝鲜就真完犊子了。
所以,明军必须早点和日本交战,无论胜败都要赶紧打一仗!打赢了固然好,打输了也未必是坏事——这可是大明天朝,是那个只要你不听话,打两百年都要给你打灭了不可的天朝上国!
想想看,大明要是真吃了个败仗,天朝皇帝不得雷霆震怒?到时候来个百万大军入朝鲜,区区日本,岂有活路!
这,才是朝鲜君臣现在急着要让祖承训立刻南下进攻平壤的根源所在。
但祖承训并不傻,甚至也不算冒失。他所部家丁在伐元之战中本就有所损失,这次带来的人数不过五六百,随之而来的其余各将情况也和他类似,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算“满编”部队,拢共才两千三百多人。
如今倭军方面敌情不明,连有多少人都搞不清楚,冒冒失失进攻平壤显然是很危险的,因此他故意把努尔哈赤的请战摆出来,目的就是让朝鲜拒绝,然后自己顺势顿兵不前,先查探清楚,再考虑行止。
而此时金命元灵光一闪,连忙道:“是否进攻平壤自然要副戎视战机定夺,不过朝鲜之盼天兵,犹如久旱之盼甘霖,如今天兵即至,还望有所举动,以安定朝鲜民心为宜,不知副戎意下如何?”
这话的姿态放得很低,甚至他作为朝鲜的都元帅居然不提指挥权的问题了,可见还是有一个比较务实的态度,这让祖承训心里舒服了一些。
祖承训思忖,我此来所领俱为精骑,只要不在敌情未明之前贸然进攻平壤坚城,在城外活动必是无碍的,既然如此,给朝鲜一个面子也好。
因此,祖承训便应承了下来,表示自己立刻南下,去平壤附近查探敌情,若日军虚弱便一鼓作气拿下平壤,若其有备则视情况而定。金命元松了口气,连连道谢,再次提及大王李昖欲宴请明军将领一事。
祖承训婉拒道:“我军稍作休息即可,请转告殿下,就说祖承训多谢美意,但本将此番前来为得是痛饮倭寇之血,这宴会还是留在平壤召开更好。”
柳成龙见祖承训说得慷慨激昂,他不知道祖承训别有所虑,还以为祖承训真的如此不可一世,完全没将日军放在眼里,又担忧己方粮草供应不及,便向祖承训先作解释道:“副戎远道而来,粮草军需经此前商定,当由朝鲜供应,但目前仅筹得三四日军粮,恐怕……当然,我们定会尽快凑足。”
祖承训觉得自己反正只是放话,吹大一点也无所谓,便不以为意地道:“府院君费心,筹措不足无关紧要,我军随军军粮及后续粮草尚可支三月,并且还另有十万担军粮,府院君不必担心。”
柳成龙吃了一惊,问哪里还有十万石军粮,祖承训笑道:“就在平壤!听闻贵国大王撤离平壤之时未能及时运走军粮,尽被倭寇所获,如今正是令其物归原主之时。”
柳成龙听了这话虽然万分尴尬,但他还是希望明军能战胜的,于是奉劝道:“副戎不可轻敌,倭寇兵精将勇,所持铁炮极具战力。”
他既然这么说了,都元帅金命元也只好附和:“正是如此,此前我军连吃败仗,皆拜这铁炮所赐,其杀伤精准,穿甲破膛轻而易举,不可不作周全之应对。”
祖承训则大笑不止,摆手指了指自家精骑,道:“所谓铁炮,鸟铳而已,射程无非百步,我军则有千步火炮,区区倭寇有何惧哉?”柳成龙及金命元见祖承训如此自信,也便不再多言。
后柳成龙转至分朝行在,而光海君正准备离开宁边,另选一处合适的地方作为分朝所在,方便接收八道奏折,便向柳成龙询问。
柳成龙正在思索,忽听门外一人进来高声提议:“江原道的伊川较为合适,那里相对居中,且没有倭寇活动。应当有利于接收八道消息。”柳成龙定睛一看,此人清癯儒雅,双眼炯炯有神,原来是左赞成郑琢。
郑琢在朝鲜德高望重,光海君对这位老臣很是尊敬,便主动上前问及郑琢前来本为何事,郑琢答道:“臣在义州百无聊赖,便申请前来此处,若早知府院君在此,老朽也就不用远道而来,多此一举了。”
柳成龙笑道:“此言差矣,我因为军粮之事过后还要离开,既然左赞成来了,世子邸下有您辅佐,我也就完全放心了。”
郑琢点头示意,转向光海君言道:“世子,老朽愿与倭寇奋战到底,请您不必爱惜老朽,但有所用,尽管吩咐便是。”光海君拜谢。
于是这一来,相比北上逃亡的朝鲜王李昖而言,光海君则带领分朝臣僚于敌阵中躲避岗哨,悄然行动,向朝鲜八道散落官军和义军发出通告,号召联合作战。同时为预防冬季,艰难筹措臣民及将士衣物秘密发放,由此民心开始向分朝倾斜。
然而,早在刚开始分朝之时,金贵人便担心光海君在分朝全力御敌,收拢民心,不仅会威胁她和信诚君将来的地位,也忧虑若光海君过分努力,民心所向将逼迫大王退位,而光海君登基称王。因此,她便提前安排弟弟金公谅及一名尚宫留在分朝,将光海君一言一行随时向自己汇报。
关于光海君移动分朝,动员百姓之事,金贵人向李昖进言:“虽然殿下令光海君暂为世子代殿下动员军民,但身负历代先王社稷宗牌,竟在敌寇横行的地域内穿行,实在是过于轻率了一些。”
在李昖看来,这却不是个“轻率”与否的问题,只是他不知道金贵人这样说本就是掩盖本意——她知道李昖会在意的不是轻率,而是权力。
而恰好就在此时,都承旨金应南奏报说分朝已离开宁边,于江原道伊川设立。李昖听罢,立即召集朝臣共议。
人刚到齐,李昖便主动向众臣道:“事先曾言,重大国事需由寡人决定,世子竟事先未与寡人相商,便擅自将分朝移动至敌占区域,如此同抗命不遵有何分别?”
伊斗寿奏答:“殿下设立分朝之时,令世子代替殿下动员官民,克服国难,便是给予便宜从事之权。因此,世子才将分朝从边境移动至即便带有风险,但确实可四处疏通的江原道去,这也是在遵照殿下的王令行事。”
郑澈赞同道:“左议政所言极是,分朝的行为与其说是抗命不遵,倒不如说是深刻体恤殿下克服战乱之大志,乃是勇猛抗战之举,殿下应对世子邸下及分朝予以嘉奖。”
李昖勃然大怒,冷笑道:“寡人之意是,此等大事世子为何不事先请示,却来‘便宜从事’?尔等可看清楚了,寡人现在没在辽东,尚在义州!咫尺之间都未曾禀报,分明是无视寡人,滥用权力,寡人岂能对此视而不见!”
兵曹判书李恒福劝言:“若事先请示再等回信,极有可能错失良机而难以移动,还请殿下不要误会世子邸下所为。”
大司宪李德馨也劝道:“世子之意是无论如何都必将抵抗倭敌,此乃侍奉殿下之意,请殿下体谅世子苦心。”
群臣一而再再而三地题请体谅世子,本来是难得的团结局面,可李昖见群臣一致为光海君美言,心中愤怒更难忍耐,怒火中烧道:“供奉王室牌位的分朝应当自重自爱!若王室牌位落入敌手,便与宗庙社稷灭亡无异!因此,分朝擅自行动绝非便宜从事,而是逾越王权之举!”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与月票支持,谢谢!
PS:今天多1K,可惜码字不能今日多写当明日补欠……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