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其余人各自去忙,高务实则叫上刘馨,去了她在秘书处的书房。
高务实老实不客气地坐了刘馨平时的位置,说道:“此次西征若无意外的话,我打算以省吾为主将,宣大方面麻家和马家至少各出一名年轻将领任其副将……但你肯定看得出来,这个安排里头还是有些问题的。”
刘馨白了抢座的高务实一眼,还是乖乖自己搬了另一张椅子在他旁边坐下,口中则道:“你突然这么一说,我还真未必能一眼就看出全部的问题。不过,有些明显的问题倒是能看得出来……比如我哥的刘家军本部骑兵甚少,要是他做中军的话,这西征进军的速度恐怕是快不起来了,而这似乎与你之前的计划颇有不符。”
高务实道:“禁卫军及五大将门家丁军将成为第一批的甲种军,刘家军自然也要重新整编一番,除了原本就精锐的步兵和车营(炮兵)还将继续提高技术兵器的比例之外,其骑兵的扩编算是主要着力点之一。”
刘馨略微有些诧异,问道:“你这是打算将五大将门的家丁军按照你的意思统一规格,不打算让他们保持常驻地区的地域独特性了?”
高务实当然知道刘馨所谓“常驻地区的地域独特性”是什么意思。这话的意思是,如马家军以前的特点就是骑兵为主,步兵非常少,炮兵也不多;李家军也算骑兵为主,但这个“主”却主要是指战斗力,单从兵力而言,那他们还是有一定规模的步、炮兵力的;麻家军的编制就比较全面,兵力上六成是步兵,两成是骑兵,炮兵和工兵各占一成。
麻家军这个编制全面性不错,主要是因为他家投入高务实麾下最久,麻家军这些年的年轻一辈也比较有为,因此高务实直接插手关照比较多,使得麻家军的编制综合性相对就高。
刘家军虽然是高务实在南军中最主要的扶植对象,但南方到底不像北方,对于专业的骑兵要求没那么高。
再加上刘綎前些年作战的地区也着实有点挠头,不是缅北就是贵州,全是崎区险要的山区,所以他麾下的骑兵搞多了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常年只在两三千左右打晃,甚至不到全军总兵力的一成。
戚家军的情况之前说过,名义上正儿八经的戚家军最多也就维持在六千人左右,但实际上戚家军可谓“散是满天星”,被那些从戚家军出身的将领你三百我五百的带到全国各地,充作他们的“随任家丁”,也就是亲兵去了。
这样的情况导致一个麻烦,即高务实从政治层面需要戚家军成为“六大主力”之一,但军事层面来看,现在的戚家军只有六千人的规模,要完成一个“甲种军”的编制就需要大幅扩军。
现在的问题是,高务实的想法是除了禁卫军属于特例之外,其他五个甲种军都将按照南疆警备军的模式进行镇级编制(南疆称师),那就是说光一个镇的兵力就有12700人。
警备军固定编制是这样的:每镇满编12700人,拥有两个标准步兵协、三个独立炮兵标、一个独立骑兵标,以及两个工兵营。
当然,这里不讨论还在高务实刚才口头上的虎贲军,否则的话虎贲军可比现在的大明禁卫军还强了一大截,编制规模也是极其庞大,完全没有可比性。
当然,南疆各大警备军是以镇(师)级为基本单位的,“军”这一级下辖的镇级数量并不相同。比如目前定南警备军下辖了五个镇,而万象警备军则只下辖两个镇,实力差距还是很大的。
而在高务实现在给大明六大主力的编制规划中,禁卫军暂时不变,依旧下辖五镇,且其炮兵、骑兵编制比定南警备军还要多一些,实际上有将近七万的规模。不过,禁卫军作为大明的中央禁军,这个编制规模当然是特例,其他五个甲种军不能照搬。
其余五个甲种军在高务实的编制构想中都是“三镇军”,即每军各下辖三镇,外加一个军司令部,一个司令部直属独立炮兵协,一个司令部直属辎重标,一个司令部直属工兵标,以及一个司令部直属亲卫营。
按照计划来看,这样一个甲种军的最后编制,大概在总兵力四万三千人左右。这个总兵力人数其实也是高务实认真想过的,其中的原因不仅有军事因素,甚至还包括政治层面的因素。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与以往的各种改革一样,高务实认为要推进一项改革,其在改革之初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安抚旧有的既得利益者。
这听起来很不“革命”,但却十分现实。具体到甲种军的改革中,高务实首先就必须想到一件事:这第一批挑出来作为甲种军的六支军队,其本身至少绝对不能对改革有所不满。
禁卫军不会不满,因为高务实单独把它当做一个特例区别对待了,其超大规模不会缩减,甚至还可能把一些装备已久的旧装备更新换代一下。
麻贵、刘綎他们也不会不满,因为甲种军改革之后他们手底下的兵力还会增加,技术装备还会进一步得到补充,实力只会更强。
但是,李如松的态度就很值得重视了,因为李家原本就是天下第一将门,虽然在朝鲜战场遭受了一些损失,但在退出战争之后的这些日子里,基本上已经再次补齐了,所以他们李家军的总兵力已经恢复到四万左右。
那么,倘若高务实规划的甲种军规模小于四万人,则李家和其相关的将领们就难免会怀疑高务实这是在变相的削弱他们。
即便在当前的情况下,高务实在军队中的声望已经无人可及,即便强行按照低于四万人的编制来规划甲种军,李家也只敢腹诽,断然不会跳出来公然反对。但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依旧不是好事。
改革这种事,最怕的就是一开始就碰钉子或者埋下一个隐患,前者过于打击士气,后者容易养成脓包。所以这种事最好是先挑容易的来,良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至于后续的改革,完全可以一步步加深加强。
四万三千人,这个规模下李家军不会受到损失,反而因为朝廷将一视同仁而使得他们的技术兵器比例还可以大力补充。
这一条需要稍稍说明一下,大明各家将门的家丁军编制不定,而朝廷拨给他们的军饷多少也要看他们自己的“活动能力”。你家活动能力强,那么朝廷拨付的军饷就多,你自己需要补贴进去的银子就少。反之,那就是朝廷没给几个钱,大头全靠你自己贴,这就很让人头大了。
李家军能拿到的银子总量不算少,但他家兵力规模最大,因此还是需要大力往军队中贴钱进去。当然,李家在辽东的产业十分丰厚,这一点很早前就交代过。
只是不管怎么说,由于后来高务实针对自己麾下几家嫡系将门大力扶持,对李家军形成了很大竞争压力,于是李家不得不“追加投资”,也开始在更多的技术兵器上砸钱,尤其是火炮。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火炮着实价格不菲,尤其是京华所造的火炮,那是众所周知的高价——当然能卖高价的原因是其的确质量优异。
不过怎么说呢,卖火炮其实是一项利润极其丰厚的买卖。按照大明陆军中装备量最大的三号炮来说,京华的制造成本一开始在两百二十两左右,后来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渐下降到一百八十两左右。
然而,三号炮的售价是零售八百两,大规模军购六百五十两。也就是说,即便是朝廷的大规模军购,京华的利润率也高达360%以上。
但这可不是京华故意把朝廷当猪宰,而是在火炮这个行业,目前有一些原因导致只有京华能够做到这样的利润率。军工私营之后并不只是京华可以生产火炮,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不少家族曾经试图进入这个行业,但直到目前为止,几乎都没有取得什么长足的进步。
为什么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只有京华掌握了钢制火炮的材料生产与制造技术;其二,只有京华能把火炮生产的废品率控制在三成以内。
后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十七、十八世纪的火炮生产废品率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在原历史上的中国明清时期,废品率往往高达八成左右。彼时,如果有人造炮能够做到三成可以使用,那就是毫无疑问的高手。
与此同时,如果没有京华的乱入,这个时代造炮就还只能使用铜制,作为一个本就缺铜却又使用铜钱的大国,中国用铜造炮的成本显而易见是极高的。
根据很多记载来看,原历史上明末时造红衣大炮,制造一门就需要用铜五千斤,而造十门炮又只有二、三门堪堪能用,因此最终造价竟然能高达两千两白银每门——注意,这里是大明官方的造价,里头可是没有利润的。
所以,为啥京华的炮明明看起来很贵,但是朝廷也好,海商也罢,大家还是心甘情愿挨京华的痛宰?无他,技术垄断了。
除了京华之外,别家造出来的要么质量不行,要么价格反而更贵。在这种情况下,李家军为了不被其他将门比下去,也只好源源不断地给京华创造利润,而这就逼得李家只能一年比一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李家自己当然也会算账,所以就发生了朝鲜之战时受到一次稍微严重的损失便让李如松打退堂鼓的怪事。除了主家与支系力量可能失衡这个麻烦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李如松不敢继续损失下去了,因为损失多了是真的担心没钱补充啊。
但是现在高务实要搞甲种军了,而且不会削减李家军的编制员额,虽说按照高务实这种标准化编制的思路,今后李家军也就只能和麻家军他们一样,但至少还是能稳居主力之一。
而且最关键的就是甲种军的开支完全由朝廷,则无论今后火枪、火炮、战马之类军需的价格如何波动,李家终于不必自己掏钱往里砸了,这可是给各大将门一个极大的经济松绑。
当然了,你李家要单独给军队发福利津贴这种事,暂时高务实还不会管,会给一段时间的政策模湖期。
不过将来嘛……清除私军性质影响是一项长期工作,虽然急不得,但是终归是要做的。
“将来的甲种军都将做到编制一体化和规范化,骑兵也好,炮兵也罢,乃至于工兵、辎重兵,各甲种军的编制都会一致。”高务实毫不犹豫地道:“你可能担心过多的炮兵、骑兵对于常驻地在四川的刘家军而言会成为累赘,这一点却是多虑了。”
“为什么呢?”刘馨有点不明白,怎么就多虑了呢,西南地区作战的话的确不需要那么多骑兵啊。至于炮兵,虽然不好说不需要,但太多的话,这战场机动性肯定要受到影响,这不是明摆的道理?
然而高务实却摇头道:“你之所以担心,还是因为你下意识觉得一旦到了打大仗的时候,整个西南可能就只有刘家军一支主力是靠谱的。
然而事实是,我会给南方——不止西南——编制建立足够使用的乙种军,而这些乙种军的实力都是目前九边野战之兵那个水平,因此不存在只有刘家军能打的情况。
在将来更多的时间里,刘家军在南方所起到的作用反而是震慑为主,以及在作战时充当中军,用以稳定和鼓舞士气。”
“原来如此……”刘馨点了点头,思索着问道:“那你把我叫来是想跟我说什么?哦,不对,你应该是有话想让我转达给我哥,是么?”
】
“不错,有些话我不太方便直接和他讲,甚至私函暗示都不太方便,只有你代为转达才比较合适。”高务实点头承认。
刘馨睁大眼睛,讶然道:“还有这种事?快说说看,我很好奇呢!”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o尚书令”、“康纳为舍尔”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本来我对元宵节没有安排,但结果丈母娘叫我们一家去小舅子那边过节去了,考虑到明天周一不方便摸鱼,今晚就只有这一更啦。
高务实老实不客气地坐了刘馨平时的位置,说道:“此次西征若无意外的话,我打算以省吾为主将,宣大方面麻家和马家至少各出一名年轻将领任其副将……但你肯定看得出来,这个安排里头还是有些问题的。”
刘馨白了抢座的高务实一眼,还是乖乖自己搬了另一张椅子在他旁边坐下,口中则道:“你突然这么一说,我还真未必能一眼就看出全部的问题。不过,有些明显的问题倒是能看得出来……比如我哥的刘家军本部骑兵甚少,要是他做中军的话,这西征进军的速度恐怕是快不起来了,而这似乎与你之前的计划颇有不符。”
高务实道:“禁卫军及五大将门家丁军将成为第一批的甲种军,刘家军自然也要重新整编一番,除了原本就精锐的步兵和车营(炮兵)还将继续提高技术兵器的比例之外,其骑兵的扩编算是主要着力点之一。”
刘馨略微有些诧异,问道:“你这是打算将五大将门的家丁军按照你的意思统一规格,不打算让他们保持常驻地区的地域独特性了?”
高务实当然知道刘馨所谓“常驻地区的地域独特性”是什么意思。这话的意思是,如马家军以前的特点就是骑兵为主,步兵非常少,炮兵也不多;李家军也算骑兵为主,但这个“主”却主要是指战斗力,单从兵力而言,那他们还是有一定规模的步、炮兵力的;麻家军的编制就比较全面,兵力上六成是步兵,两成是骑兵,炮兵和工兵各占一成。
麻家军这个编制全面性不错,主要是因为他家投入高务实麾下最久,麻家军这些年的年轻一辈也比较有为,因此高务实直接插手关照比较多,使得麻家军的编制综合性相对就高。
刘家军虽然是高务实在南军中最主要的扶植对象,但南方到底不像北方,对于专业的骑兵要求没那么高。
再加上刘綎前些年作战的地区也着实有点挠头,不是缅北就是贵州,全是崎区险要的山区,所以他麾下的骑兵搞多了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常年只在两三千左右打晃,甚至不到全军总兵力的一成。
戚家军的情况之前说过,名义上正儿八经的戚家军最多也就维持在六千人左右,但实际上戚家军可谓“散是满天星”,被那些从戚家军出身的将领你三百我五百的带到全国各地,充作他们的“随任家丁”,也就是亲兵去了。
这样的情况导致一个麻烦,即高务实从政治层面需要戚家军成为“六大主力”之一,但军事层面来看,现在的戚家军只有六千人的规模,要完成一个“甲种军”的编制就需要大幅扩军。
现在的问题是,高务实的想法是除了禁卫军属于特例之外,其他五个甲种军都将按照南疆警备军的模式进行镇级编制(南疆称师),那就是说光一个镇的兵力就有12700人。
警备军固定编制是这样的:每镇满编12700人,拥有两个标准步兵协、三个独立炮兵标、一个独立骑兵标,以及两个工兵营。
当然,这里不讨论还在高务实刚才口头上的虎贲军,否则的话虎贲军可比现在的大明禁卫军还强了一大截,编制规模也是极其庞大,完全没有可比性。
当然,南疆各大警备军是以镇(师)级为基本单位的,“军”这一级下辖的镇级数量并不相同。比如目前定南警备军下辖了五个镇,而万象警备军则只下辖两个镇,实力差距还是很大的。
而在高务实现在给大明六大主力的编制规划中,禁卫军暂时不变,依旧下辖五镇,且其炮兵、骑兵编制比定南警备军还要多一些,实际上有将近七万的规模。不过,禁卫军作为大明的中央禁军,这个编制规模当然是特例,其他五个甲种军不能照搬。
其余五个甲种军在高务实的编制构想中都是“三镇军”,即每军各下辖三镇,外加一个军司令部,一个司令部直属独立炮兵协,一个司令部直属辎重标,一个司令部直属工兵标,以及一个司令部直属亲卫营。
按照计划来看,这样一个甲种军的最后编制,大概在总兵力四万三千人左右。这个总兵力人数其实也是高务实认真想过的,其中的原因不仅有军事因素,甚至还包括政治层面的因素。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与以往的各种改革一样,高务实认为要推进一项改革,其在改革之初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安抚旧有的既得利益者。
这听起来很不“革命”,但却十分现实。具体到甲种军的改革中,高务实首先就必须想到一件事:这第一批挑出来作为甲种军的六支军队,其本身至少绝对不能对改革有所不满。
禁卫军不会不满,因为高务实单独把它当做一个特例区别对待了,其超大规模不会缩减,甚至还可能把一些装备已久的旧装备更新换代一下。
麻贵、刘綎他们也不会不满,因为甲种军改革之后他们手底下的兵力还会增加,技术装备还会进一步得到补充,实力只会更强。
但是,李如松的态度就很值得重视了,因为李家原本就是天下第一将门,虽然在朝鲜战场遭受了一些损失,但在退出战争之后的这些日子里,基本上已经再次补齐了,所以他们李家军的总兵力已经恢复到四万左右。
那么,倘若高务实规划的甲种军规模小于四万人,则李家和其相关的将领们就难免会怀疑高务实这是在变相的削弱他们。
即便在当前的情况下,高务实在军队中的声望已经无人可及,即便强行按照低于四万人的编制来规划甲种军,李家也只敢腹诽,断然不会跳出来公然反对。但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依旧不是好事。
改革这种事,最怕的就是一开始就碰钉子或者埋下一个隐患,前者过于打击士气,后者容易养成脓包。所以这种事最好是先挑容易的来,良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至于后续的改革,完全可以一步步加深加强。
四万三千人,这个规模下李家军不会受到损失,反而因为朝廷将一视同仁而使得他们的技术兵器比例还可以大力补充。
这一条需要稍稍说明一下,大明各家将门的家丁军编制不定,而朝廷拨给他们的军饷多少也要看他们自己的“活动能力”。你家活动能力强,那么朝廷拨付的军饷就多,你自己需要补贴进去的银子就少。反之,那就是朝廷没给几个钱,大头全靠你自己贴,这就很让人头大了。
李家军能拿到的银子总量不算少,但他家兵力规模最大,因此还是需要大力往军队中贴钱进去。当然,李家在辽东的产业十分丰厚,这一点很早前就交代过。
只是不管怎么说,由于后来高务实针对自己麾下几家嫡系将门大力扶持,对李家军形成了很大竞争压力,于是李家不得不“追加投资”,也开始在更多的技术兵器上砸钱,尤其是火炮。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火炮着实价格不菲,尤其是京华所造的火炮,那是众所周知的高价——当然能卖高价的原因是其的确质量优异。
不过怎么说呢,卖火炮其实是一项利润极其丰厚的买卖。按照大明陆军中装备量最大的三号炮来说,京华的制造成本一开始在两百二十两左右,后来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渐下降到一百八十两左右。
然而,三号炮的售价是零售八百两,大规模军购六百五十两。也就是说,即便是朝廷的大规模军购,京华的利润率也高达360%以上。
但这可不是京华故意把朝廷当猪宰,而是在火炮这个行业,目前有一些原因导致只有京华能够做到这样的利润率。军工私营之后并不只是京华可以生产火炮,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不少家族曾经试图进入这个行业,但直到目前为止,几乎都没有取得什么长足的进步。
为什么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只有京华掌握了钢制火炮的材料生产与制造技术;其二,只有京华能把火炮生产的废品率控制在三成以内。
后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十七、十八世纪的火炮生产废品率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在原历史上的中国明清时期,废品率往往高达八成左右。彼时,如果有人造炮能够做到三成可以使用,那就是毫无疑问的高手。
与此同时,如果没有京华的乱入,这个时代造炮就还只能使用铜制,作为一个本就缺铜却又使用铜钱的大国,中国用铜造炮的成本显而易见是极高的。
根据很多记载来看,原历史上明末时造红衣大炮,制造一门就需要用铜五千斤,而造十门炮又只有二、三门堪堪能用,因此最终造价竟然能高达两千两白银每门——注意,这里是大明官方的造价,里头可是没有利润的。
所以,为啥京华的炮明明看起来很贵,但是朝廷也好,海商也罢,大家还是心甘情愿挨京华的痛宰?无他,技术垄断了。
除了京华之外,别家造出来的要么质量不行,要么价格反而更贵。在这种情况下,李家军为了不被其他将门比下去,也只好源源不断地给京华创造利润,而这就逼得李家只能一年比一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李家自己当然也会算账,所以就发生了朝鲜之战时受到一次稍微严重的损失便让李如松打退堂鼓的怪事。除了主家与支系力量可能失衡这个麻烦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李如松不敢继续损失下去了,因为损失多了是真的担心没钱补充啊。
但是现在高务实要搞甲种军了,而且不会削减李家军的编制员额,虽说按照高务实这种标准化编制的思路,今后李家军也就只能和麻家军他们一样,但至少还是能稳居主力之一。
而且最关键的就是甲种军的开支完全由朝廷,则无论今后火枪、火炮、战马之类军需的价格如何波动,李家终于不必自己掏钱往里砸了,这可是给各大将门一个极大的经济松绑。
当然了,你李家要单独给军队发福利津贴这种事,暂时高务实还不会管,会给一段时间的政策模湖期。
不过将来嘛……清除私军性质影响是一项长期工作,虽然急不得,但是终归是要做的。
“将来的甲种军都将做到编制一体化和规范化,骑兵也好,炮兵也罢,乃至于工兵、辎重兵,各甲种军的编制都会一致。”高务实毫不犹豫地道:“你可能担心过多的炮兵、骑兵对于常驻地在四川的刘家军而言会成为累赘,这一点却是多虑了。”
“为什么呢?”刘馨有点不明白,怎么就多虑了呢,西南地区作战的话的确不需要那么多骑兵啊。至于炮兵,虽然不好说不需要,但太多的话,这战场机动性肯定要受到影响,这不是明摆的道理?
然而高务实却摇头道:“你之所以担心,还是因为你下意识觉得一旦到了打大仗的时候,整个西南可能就只有刘家军一支主力是靠谱的。
然而事实是,我会给南方——不止西南——编制建立足够使用的乙种军,而这些乙种军的实力都是目前九边野战之兵那个水平,因此不存在只有刘家军能打的情况。
在将来更多的时间里,刘家军在南方所起到的作用反而是震慑为主,以及在作战时充当中军,用以稳定和鼓舞士气。”
“原来如此……”刘馨点了点头,思索着问道:“那你把我叫来是想跟我说什么?哦,不对,你应该是有话想让我转达给我哥,是么?”
】
“不错,有些话我不太方便直接和他讲,甚至私函暗示都不太方便,只有你代为转达才比较合适。”高务实点头承认。
刘馨睁大眼睛,讶然道:“还有这种事?快说说看,我很好奇呢!”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o尚书令”、“康纳为舍尔”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本来我对元宵节没有安排,但结果丈母娘叫我们一家去小舅子那边过节去了,考虑到明天周一不方便摸鱼,今晚就只有这一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