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闷的火炮声不停的响起,每次火炮轰击都是有地动山摇的感觉,在火炮发射时,战舰都在水面上不停的晃动,海水被震起一圈圈的涟漪。
火光喷溅时明军的战船仍然不停向前,偶然有小船被击中,船身立刻被打的粉碎,船上的人当然没有一个幸免。
郑国昌敲了一阵鼓就停了下来,这样的场面擂鼓完全是笑话,没有人能听的到鼓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海战吸引了,相比荷兰战舰的威势,明军的优势就是战船和人员都远在对方之上。
郑国昌也被海战吸引了,四周的山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看热闹的人群,不过人们的脸上也是十分肃穆,沿海地方的人多半都要在海上讨生活,击败外来海上强敌对他们的利益也是息息相关,人们都巴不得明军赶紧打胜。
而且和别的军镇情形不同,水师上的战兵水手多半就是在漳、福两府招募的,最多是福建省稍远一些的地方,但肯定是近海的地方招募而来,所以在百姓眼里这些水师官兵都是子弟兵,福建人的宗族意识十分强烈,水师官兵获得的支持当然也是和北方的军镇完全不同。
郑国昌细细体会这些不同之处,当然最叫他感觉惊心动魄的还是海战的激烈和残酷。
几乎被击中的小船就没有人能生还,当然也有侥幸的幸存者,那些人在蓝色的海面上象是一个个小黑点,他们在海上拼命划动身体游动着,然后被四浆船冲上去救起来。
“那两艘船是不是荷兰红夷的主力战舰?”郑国昌亲眼看到已经有六艘小船被击中沉没,明军最少死了二十人以上,在海战的残酷性面前,北方与北虏的战争好象都不是那么激烈了。他不觉问身边刚在福建招募的幕僚。
幕僚微微一笑,竟似对眼前激烈的海战不放在心上,他毕恭毕敬的答道:“回老大人,这两艘船只是荷人的寻常商船,在这个时候由商船改成战船而已。”
“何以见得?”
“这两艘船的排水量都在一百六十吨左右,在荷兰人的舰队里只能算小型商船,两舷的舰炮只有每舷四门,加上舰首炮和舰尾炮正好是十门炮,数量也太少了,这明显是运货为主的商船,牺牲了一些空间用来装了些火炮,在大海上用来自保的。海上险恶的不仅是风浪,更主要的威胁就是其余的海船,所以商船上也会留有炮位。荷兰人的战船吨位比这个大的多,而且炮位也多,最少也是近三十门火炮。”
“三十余门?”郑国昌吃惊道:“这般重炮,就是所谓红夷大炮,一船上居然装三十门之多?”
“还有五六十炮,甚至近百门的重炮大舰!”
“了不得……”郑国昌一时没有言语,以他纯粹的中国士大夫的眼界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是毫无疑问的在冲击着他旧有的所有的经验。
“怪不得张文澜说,等我到了福建,眼界和经历就会完全与此前不同。”
郑国昌又皱眉道:“若是那等重炮大舰前来,我水师是否能敌?”
“当然能敌。”幕僚道:“俞老将军是将门世家,一生皆在海上,经验十分丰富,其部下也是积年水手,近年来朝廷对水师拨给不少粮饷,士气正高,不要说这一仗赢定了,就算荷兰人再来几艘大舰,我们还是赢定了。”
“原来如此。”郑国昌道。
其实明军水师,最少福建水师确实在天启年间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不过后来由于对郑芝龙的海战惨败而精锐尽丧,明朝又因为辽东困局无力在南方保持着一支有活力的强大的水师……那意味着大量的金银和物资投入,朝廷实在无能为力。这才是熊文灿抚招郑芝龙的原因所在,朝廷就算知道郑芝龙压根靠不住,但海上豪强一般都只局限于海上的利益,对陆地最多是骚扰,如当年倭寇那般以抢掠为主,相比东虏来说威胁并不大,招抚郑芝龙后,郑家水师其实是取代了大明官方水师的位置,对南中国海的海防安全来说,其实反而是件好事。
郑家也是有效的维持了相当高的战力水准,欺负的荷兰人一直没招,到了郑成功时期有感于陆地上清军的威胁,干脆就把台湾的荷兰人赶走了,而做到这一切的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展现在郑国昌眼前的这种蚁多咬死象,不惧死伤的群殴战术。
荷兰人果然很快就吃不住劲了,更多的明军战船开始围了上来,虽然每艘船上的火器并不多,但胜在数量众多,荷兰战船上开始不停的中弹,不断的有炮弹打在战船上,木屑崩的满天都是,双方的战船开始靠近,荷兰战舰上开始有火枪手在舷边开火,火光迸发,铳声阵阵响起,而明军这边也是用小船上的大铳打击船舷,将那些火枪手从大船上打落下来。
几艘尖端带着冲角的战船开始逼迫,两艘荷兰船见势不妙,开始转向逃走。
一艘船的桅杆突然中弹了,发出清脆的折断时的响声,船上的荷兰人发出绝望的叫喊声。另一艘船见势不妙,压根没有停顿,借着风力甩掉了冲上来的明军战舰,很快就跑远了。
论对风力的运用和操舵的本事,明军水师毕竟还是差了这些脚步遍及大洋的海盗们一筹。
被打断桅杆的战船很快放弃了抵抗,船上的人纷纷举着手,在船舷边上跪下。
明军的战船靠近了,一队队的水师官兵冲到敌船,将那些投降的荷兰人捆了起来,然后小船过来,系了缆绳,将受创很严重的荷兰船往港口拖回来。
一场激烈的小规模海战终于打完了。
岸上响起了阵阵欢呼声,有人还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象是刚刚的火铳声响。
大量的小船往岸边过来,人们敲锣打鼓的迎了上去。
郑国昌心中甚是感慨,刚刚短时间的交战十分激烈,水师与荷兰人都已经尽力搏杀,双方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这一点和陆战似有不同,海战最终很难打成陆战一边倒的局面。
“对了,”郑国昌对幕僚问道:“刚刚的荷兰船建造的甚是坚实,似乎中炮多发也没有沉没?”
“军门所见极是。”幕僚答道:“不过海战就是这样,除了小船中炮立刻粉碎或沉没外,大船中弹数十发也很难沉,除非跳帮肉搏可以捕获敌船,或是如今日这样,敌船主桅被炮弹砸断,我水师大小船只合围,无处可逃,那就只能主动投降了。”
“原来如此。”郑国昌记忆中的大炮一直是克敌致胜的最犀利的武器,谁知道在海上随便一艘小战船都能挨了几十发炮弹而浑然无事,这自是叫他大开眼界。
“报军门,”俞咨皋精神抖擞的走过来,抱拳抱道:“我水师于海面击败来犯的荷兰红夷海盗船,击退一艘,俘获一艘,计有大炮十门,水手并其战兵七十人,夷首船长名论那,大副牛文来律,如何处置,请军门大人发落。”
荷兰人的名字发音甚怪,也难得俞咨皋短短时间已经将被俘人数和首领的姓名询问清楚了。
郑国昌道:“其船尚能用否?”
俞咨皋道:“船体受创极多,龙骨和桅杆都损坏了,要修复恐怕最少要三五个月的时间,且所费不小,而且荷兰船的内体构造与我们的广东船和沙船,福船都相差甚远……”
“哦,那先放着吧,有人要就官卖了。大炮记得要卸下来,所俘人员先行关押,本官会向朝廷如实奏报,由朝廷发落。”
“是,军门。”
“还有,”郑国昌看着广阔的一望无边的海面,金门岛清晰可见,再往前就是澎湖,可惜肉眼看不到了。他沉吟片刻,用一种十分坚定的口吻道:“下令海面戒严,从即日起,全部沿海地方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违禁者,皆斩!”
俞咨皋心一沉,硬着头皮道:“军门大人,海禁的话,可能会影响百姓生计。”
“无妨。”郑国昌道:“曾经禁海二百年,也未见人饿死了。何况这是对红毛夷的战事,时间最多也就三个月到半年,本官不信沿海之人这点时间就能饿死了。”
一听说海禁时间只有数月,俞咨皋便是放了心,这个巡抚看来还是心中有数的。至于海禁当然有效,荷兰人占据澎湖之后,沿海还是有不少人与荷兰人做买卖,几个月下来,荷兰人在沿海也有了几条固定的贸易渠道,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在沿海补给物资,包括近来在大员筑城,需要很多建筑的材料,有不少材料是从澎湖运过去,澎湖的材料又是哪来的?当然是从沿海的地方购买得来。
禁海之后,荷兰人在福建沿海得不到一根钉子的补充,也没有办法来补给食物,数月之后,澎湖储备的物资消耗掉了,其补给就会开始困难。
综合权衡,果然还是海禁更适合一些。
俞咨皋佩服道:“军门大人虽然是初至福建,张驰之间颇有法度,末将佩服。”
“要紧的还是澎湖。”郑国昌道:“下一步便是上岛,夺回镇海港!”
火光喷溅时明军的战船仍然不停向前,偶然有小船被击中,船身立刻被打的粉碎,船上的人当然没有一个幸免。
郑国昌敲了一阵鼓就停了下来,这样的场面擂鼓完全是笑话,没有人能听的到鼓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海战吸引了,相比荷兰战舰的威势,明军的优势就是战船和人员都远在对方之上。
郑国昌也被海战吸引了,四周的山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看热闹的人群,不过人们的脸上也是十分肃穆,沿海地方的人多半都要在海上讨生活,击败外来海上强敌对他们的利益也是息息相关,人们都巴不得明军赶紧打胜。
而且和别的军镇情形不同,水师上的战兵水手多半就是在漳、福两府招募的,最多是福建省稍远一些的地方,但肯定是近海的地方招募而来,所以在百姓眼里这些水师官兵都是子弟兵,福建人的宗族意识十分强烈,水师官兵获得的支持当然也是和北方的军镇完全不同。
郑国昌细细体会这些不同之处,当然最叫他感觉惊心动魄的还是海战的激烈和残酷。
几乎被击中的小船就没有人能生还,当然也有侥幸的幸存者,那些人在蓝色的海面上象是一个个小黑点,他们在海上拼命划动身体游动着,然后被四浆船冲上去救起来。
“那两艘船是不是荷兰红夷的主力战舰?”郑国昌亲眼看到已经有六艘小船被击中沉没,明军最少死了二十人以上,在海战的残酷性面前,北方与北虏的战争好象都不是那么激烈了。他不觉问身边刚在福建招募的幕僚。
幕僚微微一笑,竟似对眼前激烈的海战不放在心上,他毕恭毕敬的答道:“回老大人,这两艘船只是荷人的寻常商船,在这个时候由商船改成战船而已。”
“何以见得?”
“这两艘船的排水量都在一百六十吨左右,在荷兰人的舰队里只能算小型商船,两舷的舰炮只有每舷四门,加上舰首炮和舰尾炮正好是十门炮,数量也太少了,这明显是运货为主的商船,牺牲了一些空间用来装了些火炮,在大海上用来自保的。海上险恶的不仅是风浪,更主要的威胁就是其余的海船,所以商船上也会留有炮位。荷兰人的战船吨位比这个大的多,而且炮位也多,最少也是近三十门火炮。”
“三十余门?”郑国昌吃惊道:“这般重炮,就是所谓红夷大炮,一船上居然装三十门之多?”
“还有五六十炮,甚至近百门的重炮大舰!”
“了不得……”郑国昌一时没有言语,以他纯粹的中国士大夫的眼界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是毫无疑问的在冲击着他旧有的所有的经验。
“怪不得张文澜说,等我到了福建,眼界和经历就会完全与此前不同。”
郑国昌又皱眉道:“若是那等重炮大舰前来,我水师是否能敌?”
“当然能敌。”幕僚道:“俞老将军是将门世家,一生皆在海上,经验十分丰富,其部下也是积年水手,近年来朝廷对水师拨给不少粮饷,士气正高,不要说这一仗赢定了,就算荷兰人再来几艘大舰,我们还是赢定了。”
“原来如此。”郑国昌道。
其实明军水师,最少福建水师确实在天启年间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不过后来由于对郑芝龙的海战惨败而精锐尽丧,明朝又因为辽东困局无力在南方保持着一支有活力的强大的水师……那意味着大量的金银和物资投入,朝廷实在无能为力。这才是熊文灿抚招郑芝龙的原因所在,朝廷就算知道郑芝龙压根靠不住,但海上豪强一般都只局限于海上的利益,对陆地最多是骚扰,如当年倭寇那般以抢掠为主,相比东虏来说威胁并不大,招抚郑芝龙后,郑家水师其实是取代了大明官方水师的位置,对南中国海的海防安全来说,其实反而是件好事。
郑家也是有效的维持了相当高的战力水准,欺负的荷兰人一直没招,到了郑成功时期有感于陆地上清军的威胁,干脆就把台湾的荷兰人赶走了,而做到这一切的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展现在郑国昌眼前的这种蚁多咬死象,不惧死伤的群殴战术。
荷兰人果然很快就吃不住劲了,更多的明军战船开始围了上来,虽然每艘船上的火器并不多,但胜在数量众多,荷兰战船上开始不停的中弹,不断的有炮弹打在战船上,木屑崩的满天都是,双方的战船开始靠近,荷兰战舰上开始有火枪手在舷边开火,火光迸发,铳声阵阵响起,而明军这边也是用小船上的大铳打击船舷,将那些火枪手从大船上打落下来。
几艘尖端带着冲角的战船开始逼迫,两艘荷兰船见势不妙,开始转向逃走。
一艘船的桅杆突然中弹了,发出清脆的折断时的响声,船上的荷兰人发出绝望的叫喊声。另一艘船见势不妙,压根没有停顿,借着风力甩掉了冲上来的明军战舰,很快就跑远了。
论对风力的运用和操舵的本事,明军水师毕竟还是差了这些脚步遍及大洋的海盗们一筹。
被打断桅杆的战船很快放弃了抵抗,船上的人纷纷举着手,在船舷边上跪下。
明军的战船靠近了,一队队的水师官兵冲到敌船,将那些投降的荷兰人捆了起来,然后小船过来,系了缆绳,将受创很严重的荷兰船往港口拖回来。
一场激烈的小规模海战终于打完了。
岸上响起了阵阵欢呼声,有人还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象是刚刚的火铳声响。
大量的小船往岸边过来,人们敲锣打鼓的迎了上去。
郑国昌心中甚是感慨,刚刚短时间的交战十分激烈,水师与荷兰人都已经尽力搏杀,双方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这一点和陆战似有不同,海战最终很难打成陆战一边倒的局面。
“对了,”郑国昌对幕僚问道:“刚刚的荷兰船建造的甚是坚实,似乎中炮多发也没有沉没?”
“军门所见极是。”幕僚答道:“不过海战就是这样,除了小船中炮立刻粉碎或沉没外,大船中弹数十发也很难沉,除非跳帮肉搏可以捕获敌船,或是如今日这样,敌船主桅被炮弹砸断,我水师大小船只合围,无处可逃,那就只能主动投降了。”
“原来如此。”郑国昌记忆中的大炮一直是克敌致胜的最犀利的武器,谁知道在海上随便一艘小战船都能挨了几十发炮弹而浑然无事,这自是叫他大开眼界。
“报军门,”俞咨皋精神抖擞的走过来,抱拳抱道:“我水师于海面击败来犯的荷兰红夷海盗船,击退一艘,俘获一艘,计有大炮十门,水手并其战兵七十人,夷首船长名论那,大副牛文来律,如何处置,请军门大人发落。”
荷兰人的名字发音甚怪,也难得俞咨皋短短时间已经将被俘人数和首领的姓名询问清楚了。
郑国昌道:“其船尚能用否?”
俞咨皋道:“船体受创极多,龙骨和桅杆都损坏了,要修复恐怕最少要三五个月的时间,且所费不小,而且荷兰船的内体构造与我们的广东船和沙船,福船都相差甚远……”
“哦,那先放着吧,有人要就官卖了。大炮记得要卸下来,所俘人员先行关押,本官会向朝廷如实奏报,由朝廷发落。”
“是,军门。”
“还有,”郑国昌看着广阔的一望无边的海面,金门岛清晰可见,再往前就是澎湖,可惜肉眼看不到了。他沉吟片刻,用一种十分坚定的口吻道:“下令海面戒严,从即日起,全部沿海地方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违禁者,皆斩!”
俞咨皋心一沉,硬着头皮道:“军门大人,海禁的话,可能会影响百姓生计。”
“无妨。”郑国昌道:“曾经禁海二百年,也未见人饿死了。何况这是对红毛夷的战事,时间最多也就三个月到半年,本官不信沿海之人这点时间就能饿死了。”
一听说海禁时间只有数月,俞咨皋便是放了心,这个巡抚看来还是心中有数的。至于海禁当然有效,荷兰人占据澎湖之后,沿海还是有不少人与荷兰人做买卖,几个月下来,荷兰人在沿海也有了几条固定的贸易渠道,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在沿海补给物资,包括近来在大员筑城,需要很多建筑的材料,有不少材料是从澎湖运过去,澎湖的材料又是哪来的?当然是从沿海的地方购买得来。
禁海之后,荷兰人在福建沿海得不到一根钉子的补充,也没有办法来补给食物,数月之后,澎湖储备的物资消耗掉了,其补给就会开始困难。
综合权衡,果然还是海禁更适合一些。
俞咨皋佩服道:“军门大人虽然是初至福建,张驰之间颇有法度,末将佩服。”
“要紧的还是澎湖。”郑国昌道:“下一步便是上岛,夺回镇海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1617,大明1617最新章节,大明1617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1617,大明1617最新章节,大明1617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