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白羊口镇至柳树屯之间,通往北平的官道上。
尘土飞扬,一只百十人组成的车马队正在高速行驶,往北平方向而去,给人的感觉是前方有什么着急的事情,正在等待着他们,或者正在逃离某种危险境地。
就在这时全速行进的车队却突然停了下来。
原来一队人马从附近的密林中走了出来,挡住了去路。
紧接着两旁的青纱帐中,也出现了无数执枪带戟的军士,几乎在同一时刻,官道的后路也被一支队伍给切断。
挡住这支车队去路的正是宋忠的军马。
此时宋忠手下偏将道:“据探子报,这正是燕王朱棣的车队,此刻是否由末将带领军马冲杀过去,一个不留!?”
宋忠迟疑的摇了摇头。
“你不觉得奇怪吗?对方的车队停下后,却毫无慌张之意?也没有备战之意?甚至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问话!”
“到了家门口被拦截住,也许已经被惊吓的失去了方寸。”
“别人会失去方寸,燕王朱棣绝对不会,这其中定有蹊跷,你先上前喊话,所有紧急军情要面呈燕王。只等验明正身,再冲杀不迟。”
偏将领命,拨马来到车队之前,口称有紧急军情,要见燕王。
不一会儿车队中驶出一辆豪华马车停在前面,一位宫女走下车来,打开门帘,一位身穿华服头戴面纱的女子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
那宫女走上几步,对拦路偏向说道:“我家王爷已经另择他途返回王府,车队之中只有王妃及女眷在此,紧急军情可去北平汇报。”
领头偏要一听傻了眼,自己不敢做主,便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宋忠。
宋忠亲自来到前面。
他是锦衣卫都指挥室出身,轻易不会被被别人的一两句话蒙混过去。
宋忠策马来到车前,并不下马,只在马背上,微微行礼道:“末将甲胄在身,请王妃恕罪,因为事关重大,末将必须立刻见到王爷。”
“宋忠,你还认识我吗?”只见马车之中的华服女子掀开面纱,露出本来面目——正是燕王王妃。
由于燕王王妃本是魏国公徐辉祖的妹子,宋忠在京师时曾经见过几面,因此可以确认如假包换。
宋忠连连施礼,但并不撤离手下人马。
王妃见状,厉声呵斥道:“既然已经见了本王妃的真面目,确认是本人,而且已经告诉你,燕王不在此地,为何还不撤兵?”
宋忠把心一横,心想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到了这一步,以国家大事为重,如果此刻燕王朱棣由自己手里跑了,且不辜负了圣恩,成了本朝罪人?!
想到这里他高声对左右喝道:“这一路之上盗匪众多,我怀疑燕王已经被盗匪挟持,王妃不得已,才做如此之说。因此我命令:立即仔细搜查车队,如果发现盗匪,格杀勿论。”
他这一声令下,手下偏将立即带人冲进了车队,一个一个的仔细盘查。
顿时,车队中传来一阵阵女子的惊叫声。
……
然而半个时辰的搜查过去了,你一个人都做了仔细的检查,最终确认燕王朱棣确实不在车队之中。
宋忠心中不服,从车队中抓了几个男女到一旁的青纱帐中拷问,得到了一致的答案:车队走到海州时,燕王朱棣带着几个手下离开了车队,不知所踪。
黄海。波涛汹涌,海鸥飞翔。
一艘轻便的三桅海船,正乘风破浪,向北驶去,其目的地正是三岔河口。
船头之上正稳稳的站在两人——燕王朱棣和恢复本来面目的蓝月。
眼观广阔无垠的大海,朱棣心情舒畅,此次身入京师,正如龙阁浅滩,而今龙归大海,正可以大有作为,不尽对身旁的蓝月大为赞赏。
“逸仙,多亏了你这一招金蝉脱壳,此次才能够安然返回北平,不但如此,半路从海州下海,走海路返回也是奇招啊!”
满意之余,朱棣又不无担心的说道:“只是三岔河口一带的地形,我并不熟悉,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意外。”
“这一点请王爷放心,我从草原返回时,故意走水路,经三岔河口上岸,就已经考虑到这个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所以当时就带领朱能对这一带的地形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只要王爷安排朱能前来接应,定可万无一失。”
朱棣点点头:“我已经安排人通知朱能前来接应。”
朱棣虽然信任重用蓝月,但还是有所保留,比如由京师到北平的一条秘密通讯渠道,朱棣就从来不对蓝月提起。
此刻,朱棣怕蓝月问起此事,便故意打岔道:“刺杀朱允炆的那三个刺客究竟是什么来路?你和他们交过手,能看出对方的门道吗?”
蓝月耸了耸肩,苦笑道:“我虽然亡命江湖,但是只能算半个江湖中人,带兵打仗或许还行,江湖门道,却是一窍不通。”
“不过,”蓝月话锋一转,“这三个人剑走偏锋,招式狠辣,和中土武林的功夫不太相同。很有可能来自域外。”
朱棣眉头一皱,显然想不通:“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冒出来三个域外杀手来行刺当今皇帝呢?这真是奇怪之极的事情!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或许问这么做会对谁什么好处呢?”
想到这里,朱棣突然心中一动,顿时对蓝月起了怀疑,他用眼睛瞟了一眼蓝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你当时身在现场,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就是任由对方三人行刺朱允炆成功,而一旦当今皇帝死去,他的孩子还小,其他的几个有实力的王爷已经被他削藩或者除掉,最后继承大统的极有可能是我!你想到过这一点吗?”
蓝月毫不畏惧的双眼直视朱棣,淡淡的说道:“我当时确实想到了这个可能。”
朱棣闻言,眼中凶光一闪而没。
蓝月神色不变的继续说道:“可是,我当时还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性,而且是最大的可能性,如果朱允炆当时被人刺杀,而大家都认为王爷你最有可能继大统的话,恕我直言,你必死无疑!”
尘土飞扬,一只百十人组成的车马队正在高速行驶,往北平方向而去,给人的感觉是前方有什么着急的事情,正在等待着他们,或者正在逃离某种危险境地。
就在这时全速行进的车队却突然停了下来。
原来一队人马从附近的密林中走了出来,挡住了去路。
紧接着两旁的青纱帐中,也出现了无数执枪带戟的军士,几乎在同一时刻,官道的后路也被一支队伍给切断。
挡住这支车队去路的正是宋忠的军马。
此时宋忠手下偏将道:“据探子报,这正是燕王朱棣的车队,此刻是否由末将带领军马冲杀过去,一个不留!?”
宋忠迟疑的摇了摇头。
“你不觉得奇怪吗?对方的车队停下后,却毫无慌张之意?也没有备战之意?甚至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问话!”
“到了家门口被拦截住,也许已经被惊吓的失去了方寸。”
“别人会失去方寸,燕王朱棣绝对不会,这其中定有蹊跷,你先上前喊话,所有紧急军情要面呈燕王。只等验明正身,再冲杀不迟。”
偏将领命,拨马来到车队之前,口称有紧急军情,要见燕王。
不一会儿车队中驶出一辆豪华马车停在前面,一位宫女走下车来,打开门帘,一位身穿华服头戴面纱的女子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
那宫女走上几步,对拦路偏向说道:“我家王爷已经另择他途返回王府,车队之中只有王妃及女眷在此,紧急军情可去北平汇报。”
领头偏要一听傻了眼,自己不敢做主,便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宋忠。
宋忠亲自来到前面。
他是锦衣卫都指挥室出身,轻易不会被被别人的一两句话蒙混过去。
宋忠策马来到车前,并不下马,只在马背上,微微行礼道:“末将甲胄在身,请王妃恕罪,因为事关重大,末将必须立刻见到王爷。”
“宋忠,你还认识我吗?”只见马车之中的华服女子掀开面纱,露出本来面目——正是燕王王妃。
由于燕王王妃本是魏国公徐辉祖的妹子,宋忠在京师时曾经见过几面,因此可以确认如假包换。
宋忠连连施礼,但并不撤离手下人马。
王妃见状,厉声呵斥道:“既然已经见了本王妃的真面目,确认是本人,而且已经告诉你,燕王不在此地,为何还不撤兵?”
宋忠把心一横,心想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到了这一步,以国家大事为重,如果此刻燕王朱棣由自己手里跑了,且不辜负了圣恩,成了本朝罪人?!
想到这里他高声对左右喝道:“这一路之上盗匪众多,我怀疑燕王已经被盗匪挟持,王妃不得已,才做如此之说。因此我命令:立即仔细搜查车队,如果发现盗匪,格杀勿论。”
他这一声令下,手下偏将立即带人冲进了车队,一个一个的仔细盘查。
顿时,车队中传来一阵阵女子的惊叫声。
……
然而半个时辰的搜查过去了,你一个人都做了仔细的检查,最终确认燕王朱棣确实不在车队之中。
宋忠心中不服,从车队中抓了几个男女到一旁的青纱帐中拷问,得到了一致的答案:车队走到海州时,燕王朱棣带着几个手下离开了车队,不知所踪。
黄海。波涛汹涌,海鸥飞翔。
一艘轻便的三桅海船,正乘风破浪,向北驶去,其目的地正是三岔河口。
船头之上正稳稳的站在两人——燕王朱棣和恢复本来面目的蓝月。
眼观广阔无垠的大海,朱棣心情舒畅,此次身入京师,正如龙阁浅滩,而今龙归大海,正可以大有作为,不尽对身旁的蓝月大为赞赏。
“逸仙,多亏了你这一招金蝉脱壳,此次才能够安然返回北平,不但如此,半路从海州下海,走海路返回也是奇招啊!”
满意之余,朱棣又不无担心的说道:“只是三岔河口一带的地形,我并不熟悉,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意外。”
“这一点请王爷放心,我从草原返回时,故意走水路,经三岔河口上岸,就已经考虑到这个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所以当时就带领朱能对这一带的地形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只要王爷安排朱能前来接应,定可万无一失。”
朱棣点点头:“我已经安排人通知朱能前来接应。”
朱棣虽然信任重用蓝月,但还是有所保留,比如由京师到北平的一条秘密通讯渠道,朱棣就从来不对蓝月提起。
此刻,朱棣怕蓝月问起此事,便故意打岔道:“刺杀朱允炆的那三个刺客究竟是什么来路?你和他们交过手,能看出对方的门道吗?”
蓝月耸了耸肩,苦笑道:“我虽然亡命江湖,但是只能算半个江湖中人,带兵打仗或许还行,江湖门道,却是一窍不通。”
“不过,”蓝月话锋一转,“这三个人剑走偏锋,招式狠辣,和中土武林的功夫不太相同。很有可能来自域外。”
朱棣眉头一皱,显然想不通:“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冒出来三个域外杀手来行刺当今皇帝呢?这真是奇怪之极的事情!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或许问这么做会对谁什么好处呢?”
想到这里,朱棣突然心中一动,顿时对蓝月起了怀疑,他用眼睛瞟了一眼蓝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你当时身在现场,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就是任由对方三人行刺朱允炆成功,而一旦当今皇帝死去,他的孩子还小,其他的几个有实力的王爷已经被他削藩或者除掉,最后继承大统的极有可能是我!你想到过这一点吗?”
蓝月毫不畏惧的双眼直视朱棣,淡淡的说道:“我当时确实想到了这个可能。”
朱棣闻言,眼中凶光一闪而没。
蓝月神色不变的继续说道:“可是,我当时还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性,而且是最大的可能性,如果朱允炆当时被人刺杀,而大家都认为王爷你最有可能继大统的话,恕我直言,你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