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帐中的景象却出乎沈追星的意料之外,里面空无一人。
沈追星一拍脑袋,暗道自己真笨,此刻朱棣即众将领正在前方督战,连夜攻打真定,当然不会在这里。四周一看,只在案几上有一封书信,拿起来揣在怀中。
简单搜索,再无他物 ,一气之下踢翻了油灯,将整个中军大帐焚烧起来。
怒气未消的沈追星冲出中军大帐,见人就杀。
忽见不远处,一杆大旗迎风飘扬,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正是燕军主帅的大旗。
沈追星想也不想,挥起龙渊剑朝旗杆削去,碗口粗细的旗杆纹丝不动。
沈追星用手一推,大旗这才轰然倒下。原来竟然是龙渊宝剑太过锋利所致。
哪知道沈追星这随手的举动产生了不同的反响,本来沈追星在营寨中杀人放火,已经引起了整个燕军后方的动荡,现在远处的军兵又看到火光中,帅旗突然倒下,都以为大批敌军从后方杀来,有人大喊“朝廷援军到了”,慌乱中队形松散,有人开始四处逃散。
此刻前方的朱棣正准备发布全面攻城的命令,突然见面见到后方骚乱,忙问究竟。
有人说是朝廷的援军到了。
朱棣吃了一惊,因为他知道耿炳文的部队,号称三十万,同期只到了十三万,另有十七万部队随时会到,更有可能坐船经海上经三岔河登陆,绕到自己背后。
朱棣越想越害怕,黑暗之中又看不清真相,便命张玉为先锋,令所有部队调头,前队变作后队,后队变作前队,往北冲杀过去。
仓促之间大规模的紧急调动,产生了不良后果,黑暗中燕军士兵自相踩踏,死伤无数。
混在燕军中的沈追星,见大批军马后撤朝自己方向追来,他也并不知道怎么回事,心想以一人之力,无论如何也不能抵挡千军万马,便抢了一匹战马,混乱之中逃逸出去。
守在城头的耿炳文,见燕军突然混乱,然后大规模后撤,便下令全军出城追击。
黑暗之中,燕军以为自己腹背受敌,顿时因恐慌而混乱起来。
耿炳文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歼敌一万有余,更重要的是将十六台来不及运走的投石机放火烧尽。
这场混乱一直持续到天亮。
燕军败走一百余里,耿炳文见好就收,半道便撤回了追兵,连夜修补城池,巩固防守。
天亮之后,燕军清点人马,发现死伤及逃走的人数达到两万五千人,多数都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之下。
但最让燕王朱棣抓狂的是,根本没有什么明朝的援军存在。
对方只有一人,却搞得自己人仰马翻,狼狈不堪,损失了两三万人,同时还丢了大量的攻城器械以及十六台投石机。
朱棣亲手斩杀了十几个昨晚传播“朝廷援军到了”谣言的军士,依然怒不可遏,冲蓝月吼道:“逸仙,你也曾经流落江湖,算是半个武林中人,你来告诉我有什么办法能够给我杀了那厮?更可笑的是,我现在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不过很快就会知道了!”
蓝月也只能苦笑一声,心中暗想:“我当然不能告诉你,这是我好兄弟沈追星,不过你若知道了这个名字,恐怕很快就会怀疑到我的头上。”
想到这里,心中也是烦恼不已,却对朱棣敷衍说道:“燕王殿下,无需烦恼,再厉害的武林高手面对千军万马也只有死路一条,今次他是出其不意,咱们才吃了亏,下次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再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对方是武林高手,殿下你同样可以请武林高手去解决。”
“好,还是你脑袋清醒,一句话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我都被气糊涂了。”在蓝月的开解之下,朱棣恢复了镇定。
朱棣立即下令重新包围征订城,并且砍伐树木,修建云梯。
至于像投石机这样的器械,暂时是造不出来了。
当燕军再一次围住真定时,发现曾经意气消沉的南军已经恢复了勇气和斗志,并且已经修复了毁坏的城楼,同时还打扫了四周的战场,回收了大量的武器弓箭,严阵以待。
此消彼长之下,北军从上到下,再也没有一开始表现出来的狂妄自大心态。
仗打成这样,朱棣肯定不会轻易撤兵,他把剩余的所有人马分成两拨,命令这两波士兵轮番上阵,十二时辰不停的攻打真定。
最残忍的消耗战终于开始了。
北军利用新造的云梯从四面城墙蜂拥而上,同时城下的弓箭手毫不吝啬的往城上射箭。
面对北军疯狂攻势,南军毫不畏惧,接受了沈追星大量争气的耿炳文,在沈追星以及铁卫的保护之下,登上城楼,指挥若定。
由于早前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箭矢,南军从城楼上还以弓箭,不停的推倒云梯,令对方人仰马翻,摔死无数。
挡住一轮攻势之后,沈追星见对方仍有后备生力军,便建议耿炳文暂时撤下一半人马,在一旁休息,以作持久之战。
耿炳文欣然采纳。
大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燕军换下一拨人马,另外一拨人马补上,继续挑灯夜战。
耿炳文因为早先接受了沈追星的建议,便如法炮制,换上自己的生力军。
只不过耿炳文自己是吃不消了,腿软眼一闭,倒在身旁铁卫的怀里。
吓得众人连忙呼喊“盛庸”前来,沈追星内力到处,耿炳文再次睁开眼睛。
当他挣扎着还要再次指挥战斗时,沈追星说道:“你再这样恐怕活不到明天。”
无奈之下,沈炳文将指挥权交给了沈追星。
此时战斗愈加激烈,双方的箭矢都已经用尽。
沈追星便吩咐一队人马去将那些已经焚毁的房屋拆了,将砖头瓦块运上城头,作为武器往下砸去。
这一招果然很灵,由于燕军的箭矢也已经用尽,南军“一砖在手”,居高临下,占尽了上风。
沈追星指挥作战和耿炳文又不相同。
其他人指挥是坐镇中央,坐等情报来临后再发出指令。
沈追星则是手持龙渊剑,施展轻功来回游走与四面城墙之间,刚刚产生危机,甚至于危机没有产生之前已经被他解决,龙渊剑过处,无一合之将。
南军越打越顺手,越打越轻松,燕军死伤无数,要不是燕王朱棣在身后亲自督阵,已经没人敢登上城头。
这一仗一直打到天明,真定城下堆满了燕军尸体。
燕军虽然分作两拨攻击,但一夜下来已疲不能兴,最后爬云梯都爬不动了。
见如此情形,蓝月劝朱棣说道:“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再说,即使打下真定又怎么样呢?如果损失过大,即使勉强过了真定也走不长远,不如暂且撤回,先巩固好根据地。或许到时候真定的问题不需要打便已经解决。”
朱棣默然不语。
他看了看并不高大、已经破败不堪的的真定城墙,再看了看在沈追星带领之下,斗志昂扬的南军,暗暗叹了一口气,转身对众将官说道:“攻城下策,徒旷时日,钝我士气。”宣布立即退军。
看着缓缓撤离的燕军,渐渐消失在北方的平原之上,一直到再也看不见了,南军将士这才相信这是事实。
他们已不到两万的残兵败将,对抗燕军十万大军的围攻,坚守三日,城池安若泰山,令敌军望而却步,此刻终于见到燕军离去,众人欢呼雀跃,更多的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们纷纷聚集到沈追星身旁,再次齐声高呼“盛庸”的名字,真情流露,声震云霄。
燕王朱棣从七月初起兵,到八月末南下来到真定,大大小小十几丈,从无败迹。
但最后却被一座小小的真定城挡住了南下的去路,结束了首次南下攻打京师的征途。
最高兴的还是耿炳文,满脸的褶子都乐开了花。
他拉着沈追星的手笑着说道:“你看我当时说你一个人便胜过千军万马,现在看来我真有先见之明啊!”说罢又哈哈大笑。
沈追星连忙劝阻道:“耿帅,你的心脉已经受了重伤,此刻脆弱之极,千万不能大喜大悲的……”
“怕什么?有你这个神医在旁边,我看你那个真气一通,死人都能够救活了!”
“再说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开心呢?你知道真定城能够守住的意义在何在吗?”
“盛庸略知一二。”沈追星淡淡的说道。
“哦,说来听听,我看你年纪轻轻,难道也懂战略吗?”
打了胜仗,沈追星也高兴起来,便不再隐藏自己的实力,把自己对于整体战局的看法都说了出来:“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所以说,知彼在前,知己在后,可见知彼最重要!绕来分析一下朱棣的优势和劣势吧。”
“燕王朱棣的优势也很明显,他不但手握重兵,而且从小接受李文忠、蓝玉等明将的熏陶,这二十多年来不断的和蒙古人作战,他和他的军队有足够多的实战经验,这是朝廷大军远远无法比的,所以如果双方对攻,我认为燕军的实力更强,胜算更高。”
耿炳文很服气的点点头,“确实如此,说实话,如果我和他对攻,即使不发生失误,最后败的还会是我。那么他的劣势在哪里呢?”
沈追星一拍脑袋,暗道自己真笨,此刻朱棣即众将领正在前方督战,连夜攻打真定,当然不会在这里。四周一看,只在案几上有一封书信,拿起来揣在怀中。
简单搜索,再无他物 ,一气之下踢翻了油灯,将整个中军大帐焚烧起来。
怒气未消的沈追星冲出中军大帐,见人就杀。
忽见不远处,一杆大旗迎风飘扬,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正是燕军主帅的大旗。
沈追星想也不想,挥起龙渊剑朝旗杆削去,碗口粗细的旗杆纹丝不动。
沈追星用手一推,大旗这才轰然倒下。原来竟然是龙渊宝剑太过锋利所致。
哪知道沈追星这随手的举动产生了不同的反响,本来沈追星在营寨中杀人放火,已经引起了整个燕军后方的动荡,现在远处的军兵又看到火光中,帅旗突然倒下,都以为大批敌军从后方杀来,有人大喊“朝廷援军到了”,慌乱中队形松散,有人开始四处逃散。
此刻前方的朱棣正准备发布全面攻城的命令,突然见面见到后方骚乱,忙问究竟。
有人说是朝廷的援军到了。
朱棣吃了一惊,因为他知道耿炳文的部队,号称三十万,同期只到了十三万,另有十七万部队随时会到,更有可能坐船经海上经三岔河登陆,绕到自己背后。
朱棣越想越害怕,黑暗之中又看不清真相,便命张玉为先锋,令所有部队调头,前队变作后队,后队变作前队,往北冲杀过去。
仓促之间大规模的紧急调动,产生了不良后果,黑暗中燕军士兵自相踩踏,死伤无数。
混在燕军中的沈追星,见大批军马后撤朝自己方向追来,他也并不知道怎么回事,心想以一人之力,无论如何也不能抵挡千军万马,便抢了一匹战马,混乱之中逃逸出去。
守在城头的耿炳文,见燕军突然混乱,然后大规模后撤,便下令全军出城追击。
黑暗之中,燕军以为自己腹背受敌,顿时因恐慌而混乱起来。
耿炳文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歼敌一万有余,更重要的是将十六台来不及运走的投石机放火烧尽。
这场混乱一直持续到天亮。
燕军败走一百余里,耿炳文见好就收,半道便撤回了追兵,连夜修补城池,巩固防守。
天亮之后,燕军清点人马,发现死伤及逃走的人数达到两万五千人,多数都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之下。
但最让燕王朱棣抓狂的是,根本没有什么明朝的援军存在。
对方只有一人,却搞得自己人仰马翻,狼狈不堪,损失了两三万人,同时还丢了大量的攻城器械以及十六台投石机。
朱棣亲手斩杀了十几个昨晚传播“朝廷援军到了”谣言的军士,依然怒不可遏,冲蓝月吼道:“逸仙,你也曾经流落江湖,算是半个武林中人,你来告诉我有什么办法能够给我杀了那厮?更可笑的是,我现在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不过很快就会知道了!”
蓝月也只能苦笑一声,心中暗想:“我当然不能告诉你,这是我好兄弟沈追星,不过你若知道了这个名字,恐怕很快就会怀疑到我的头上。”
想到这里,心中也是烦恼不已,却对朱棣敷衍说道:“燕王殿下,无需烦恼,再厉害的武林高手面对千军万马也只有死路一条,今次他是出其不意,咱们才吃了亏,下次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再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对方是武林高手,殿下你同样可以请武林高手去解决。”
“好,还是你脑袋清醒,一句话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我都被气糊涂了。”在蓝月的开解之下,朱棣恢复了镇定。
朱棣立即下令重新包围征订城,并且砍伐树木,修建云梯。
至于像投石机这样的器械,暂时是造不出来了。
当燕军再一次围住真定时,发现曾经意气消沉的南军已经恢复了勇气和斗志,并且已经修复了毁坏的城楼,同时还打扫了四周的战场,回收了大量的武器弓箭,严阵以待。
此消彼长之下,北军从上到下,再也没有一开始表现出来的狂妄自大心态。
仗打成这样,朱棣肯定不会轻易撤兵,他把剩余的所有人马分成两拨,命令这两波士兵轮番上阵,十二时辰不停的攻打真定。
最残忍的消耗战终于开始了。
北军利用新造的云梯从四面城墙蜂拥而上,同时城下的弓箭手毫不吝啬的往城上射箭。
面对北军疯狂攻势,南军毫不畏惧,接受了沈追星大量争气的耿炳文,在沈追星以及铁卫的保护之下,登上城楼,指挥若定。
由于早前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箭矢,南军从城楼上还以弓箭,不停的推倒云梯,令对方人仰马翻,摔死无数。
挡住一轮攻势之后,沈追星见对方仍有后备生力军,便建议耿炳文暂时撤下一半人马,在一旁休息,以作持久之战。
耿炳文欣然采纳。
大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燕军换下一拨人马,另外一拨人马补上,继续挑灯夜战。
耿炳文因为早先接受了沈追星的建议,便如法炮制,换上自己的生力军。
只不过耿炳文自己是吃不消了,腿软眼一闭,倒在身旁铁卫的怀里。
吓得众人连忙呼喊“盛庸”前来,沈追星内力到处,耿炳文再次睁开眼睛。
当他挣扎着还要再次指挥战斗时,沈追星说道:“你再这样恐怕活不到明天。”
无奈之下,沈炳文将指挥权交给了沈追星。
此时战斗愈加激烈,双方的箭矢都已经用尽。
沈追星便吩咐一队人马去将那些已经焚毁的房屋拆了,将砖头瓦块运上城头,作为武器往下砸去。
这一招果然很灵,由于燕军的箭矢也已经用尽,南军“一砖在手”,居高临下,占尽了上风。
沈追星指挥作战和耿炳文又不相同。
其他人指挥是坐镇中央,坐等情报来临后再发出指令。
沈追星则是手持龙渊剑,施展轻功来回游走与四面城墙之间,刚刚产生危机,甚至于危机没有产生之前已经被他解决,龙渊剑过处,无一合之将。
南军越打越顺手,越打越轻松,燕军死伤无数,要不是燕王朱棣在身后亲自督阵,已经没人敢登上城头。
这一仗一直打到天明,真定城下堆满了燕军尸体。
燕军虽然分作两拨攻击,但一夜下来已疲不能兴,最后爬云梯都爬不动了。
见如此情形,蓝月劝朱棣说道:“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再说,即使打下真定又怎么样呢?如果损失过大,即使勉强过了真定也走不长远,不如暂且撤回,先巩固好根据地。或许到时候真定的问题不需要打便已经解决。”
朱棣默然不语。
他看了看并不高大、已经破败不堪的的真定城墙,再看了看在沈追星带领之下,斗志昂扬的南军,暗暗叹了一口气,转身对众将官说道:“攻城下策,徒旷时日,钝我士气。”宣布立即退军。
看着缓缓撤离的燕军,渐渐消失在北方的平原之上,一直到再也看不见了,南军将士这才相信这是事实。
他们已不到两万的残兵败将,对抗燕军十万大军的围攻,坚守三日,城池安若泰山,令敌军望而却步,此刻终于见到燕军离去,众人欢呼雀跃,更多的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们纷纷聚集到沈追星身旁,再次齐声高呼“盛庸”的名字,真情流露,声震云霄。
燕王朱棣从七月初起兵,到八月末南下来到真定,大大小小十几丈,从无败迹。
但最后却被一座小小的真定城挡住了南下的去路,结束了首次南下攻打京师的征途。
最高兴的还是耿炳文,满脸的褶子都乐开了花。
他拉着沈追星的手笑着说道:“你看我当时说你一个人便胜过千军万马,现在看来我真有先见之明啊!”说罢又哈哈大笑。
沈追星连忙劝阻道:“耿帅,你的心脉已经受了重伤,此刻脆弱之极,千万不能大喜大悲的……”
“怕什么?有你这个神医在旁边,我看你那个真气一通,死人都能够救活了!”
“再说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开心呢?你知道真定城能够守住的意义在何在吗?”
“盛庸略知一二。”沈追星淡淡的说道。
“哦,说来听听,我看你年纪轻轻,难道也懂战略吗?”
打了胜仗,沈追星也高兴起来,便不再隐藏自己的实力,把自己对于整体战局的看法都说了出来:“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所以说,知彼在前,知己在后,可见知彼最重要!绕来分析一下朱棣的优势和劣势吧。”
“燕王朱棣的优势也很明显,他不但手握重兵,而且从小接受李文忠、蓝玉等明将的熏陶,这二十多年来不断的和蒙古人作战,他和他的军队有足够多的实战经验,这是朝廷大军远远无法比的,所以如果双方对攻,我认为燕军的实力更强,胜算更高。”
耿炳文很服气的点点头,“确实如此,说实话,如果我和他对攻,即使不发生失误,最后败的还会是我。那么他的劣势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