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率领着五十万大军一路上,浩浩荡荡向北出发。
出了京师,过了长江后,李景隆每过一个大的州县时必作停顿,都督瞿能劝谏道:“兵贵神速,现在已经是秋季,往北走天气越寒冷,燕兵作为北方人,已经是以当地严酷的气候,咱们这些南方兵不太能够适应,应该尽早发兵,早日作战才是。”
李景隆点头道:“瞿大人说的有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更应该充分的做好准备,不能让士兵们挨冷受冻,所以更应该每到一处,当地州府提供钱粮和物资,以保障士兵们能够吃饱穿暖。”
于是大军走得更慢,当地的知州知府知道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也不敢得罪李景隆,无奈之下,只得给李景龙奉上金银财帛,否则李景隆就癞着不走,甚至纵容士兵抢劫,如果有士兵在当地犯了法,李景隆则表现出爱兵如子的一面,亲自出面解决:“我的士兵是要上战场为国杀敌捐躯的,是要流血流汗的。吃你们点拿你们点算什么呢?就算失手杀了人,那又怎样呢?反正他们会死在战场上,这样的人你们还会跟他计较吗?”
瞿能为此说了好几次,说急眼了,李锦隆便拿起上方宝剑比划着说:“都督是不是觉得这把剑只是个样子,不够锋利吗?”
瞿能气得也没话说,便带着自己的儿子瞿良才及本部五千兵马,独自走在一边,没事儿也不去李景隆的中军大帐,因此李景隆越发的得意起来,越往北走天气越冷,五十万大军也越走越慢,所收刮的钱财却是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朱棣将守卫北平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同时交给他的还有十几万大军的指挥权。
朱棣只带走了三千兵马,跟随他的是蓝月、张玉和朱能。
临行那天,朱高炽劝朱棣多带些人马,朱棣笑着说道:“我这趟出门是去借兵,我如果带了那么多兵马,自己有兵,别人还能再借给我吗?再说了,李景隆走的再慢,也有走到北平的时候,时候你就会发现,哪怕多一个人也是好的。”
“你是家中的长子,我不在的时候你要撑起这个家,明白吗?”
朱高炽眼圈微,红点了点头。
和父亲告别完,朱高炽又走到蓝月身边:“月叔,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帮我父亲借到兵的。只是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的吗?”
蓝月面无表情的看了看这个身边的年轻人,此人虽然和自己年纪相仿,,从他父亲的关系来看,又比自己矮了一辈,平时对自己恭敬有加,从来不敢忘了礼数。
蓝月虽然从骨子里讨厌朱家的人,但却对朱高炽产生一丝好感,在他残疾的身体中,有着一颗坚韧的心。
蓝月走上前去,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送你八个字,天时地利,奇正相合。”
“你要记住,老天爷只有在你使尽全力、想尽所有办法之后,才会睁开眼睛,你明白吗?”
说完转身离去。
在众多藩王之中,以燕王和宁王的兵力最强大。
但假如这两个王爷之间要比试兵力,那么胜的一定是宁王,因为宁王除了八万甲兵外,还有让燕王朱棣非常羡慕的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严格讲本来只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地名,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冯胜、傅友德、蓝月率领二十万大军突袭庆州,包围了纳哈楚军队,几十万蒙古人投降。洪武二十一年,蓝月在捕鱼儿海大破元军,又导致了几十万蒙古军队的投降。
蒙古人这些接连而来的失败,导致了大兴安岭以东的部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些部落只能投降明朝。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在这里设置了朵颜、泰宁、福余三卫。蒙古人称这一地区为兀良哈。
因此当时明朝的北部地区统称为蒙古,蒙古自西向东分别是瓦剌、鞑靼和兀良哈。
朵颜三卫有数万骑兵,英勇善战,这数万骑兵分别分布在兀良哈地区,平时打猎放牧,一有战事可以随时召集。
还有一支部队也称为朵颜三卫。
这支朵颜三卫和前面讲的朵颜三卫有所关系,那是从数万朵颜三卫中挑选出来的精兵,人人可以以一当百,是精兵中的精兵,一共有三千人,就驻扎在宁王就番的大宁城内。
三千精兵和别朵颜三卫不同,他们平时无需打猎放牧,只在城内操练马上马下武艺,由宁王朱权花大笔的银两供养着,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部队。
这支部队的军饷是普通大明士兵的十倍,所以打起仗来战斗力极强。
首领也共有三人,分别来自兀良哈的朵颜、泰宁和福余,每个首领管辖一千精兵。
关外。大宁。
大宁位于北平的北面,在喜峰口外,属于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明初北方军事重镇。
这一天,宁王朱权在自己的王府中来回渡的脚步。
宁王朱权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和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同一个年纪,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和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差了整整一十八岁。
宁王朱权心事重重,目前的局势令他十分担忧,又无法取舍。
靖难之役刚刚发生时,燕王朱棣曾经向他写过求助的书信,邀请他一同靖难,宁王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之情,别的却只字不提。
造反的事是要杀头灭门的,非不得已不能为之。
然而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所以当大龄总兵刘真率领十万兵马,南下松亭关准备袭击北平,邀请他共同参加时,宁王同样给予了拒绝。
刘真?这老家伙就会做做样子,出门转一圈就得回来,对付自己人是一个好手,打起仗来啥也不是。宁王默默想到,想拉我下水,把我当枪使,你还不够老!
真正令他烦恼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下了圣旨,要求他立刻起兵勤王。
这是他最不想做的事情。
傻子都能看出来建文帝削藩的决心,搬倒了朱棣他正权就是下一个。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朱权来回度着步,心中的烦恼不断升级。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燕王朱棣来到城下,请求一见。
“什么?他带了多少兵马?”
“总共三千兵马,且远远的驻扎在离城十里远的地方,此刻燕王朱棣只带了一个随从来到城下。”
“走,带我去看看,看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宁王来到大宁城墙之上,向下观看,果然是燕王朱棣,而且只带了一个随从。
“四哥别来无恙啊,今天如何得闲来到大宁城下?莫非是打猎,走错了道,迷失了方向?”
“十七弟,你就别为难我这个当哥哥的啦,我再在这个城下待一会儿,说不定刘真得到消息,直接过来把我绑了,去京师邀功行赏去了。”
“哈哈,四哥你也有害怕的时候啊,放心,刘真的兵马离这里还有百十里地呢,再说啊,有我在,谁敢跟你动手呢?”
说完宁王,朱权便下令打开城门放朱棣和随从二人进来。
朱棣带着一个随从来到宁王府上,没等朱权嘘寒问暖,说些关心的客套话时,朱棣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了起来。
“十七弟,四哥心里苦啊!……”
“有谁放着好好的王爷生活不过啊,想要刨去造反呢?实在是逼不得已,如今朝中,奸臣当道,蒙蔽圣听,居然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北平承宣布政使张炳谢贵来害我……”
“我这也是不得已为之啊……现在是进退两难,骑虎难下……”
“当哥哥的这一次来,一来是向你诉诉苦,见上一面,说不定就是最后一面了……”
“二来也是想请你写封信,向皇帝替我求求情,说说好话,看看能否赦免了我的罪,让我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看着朱棣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痛哭流涕的样子,朱权心中也不免有些心酸。
他心目中的四哥能征善战,英勇无敌之人,因此在塞北地区流传的这样一句话,“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而如今看这个英勇善战的汉子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哭泣,怎能不让宁王朱权心疼呢?
一时间兄弟之情涌上心头,将早前的防备之心冲得一干二净,扔到了九霄云外。
“这样也好,四哥,你且在我这里住上一段时日,我写一封书信,上奏朝廷,请求圣上看在家族亲情的份上,赦免你的罪过,你看如何?”
“固之所愿也,固之所愿也……!”
燕王朱棣再一次喜极而泣。
一旁的蓝月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暗暗冷笑,心想朱棣的表演虽然夸张了些,但想哭就哭、哭到眼泪鼻涕横飞这一手绝活,倒是有点像三国时期的刘备,果然有帝王之相。
在朱权眼中,亲情或许是血浓于水。
但在朱棣眼中,亲情只是手中的一张牌。
就这样,燕王朱棣成功的在大宁住了下来,每天和宁王朱权喝酒聊天,醉生梦死的同时,等待着朝廷的特赦令。
而与此同时,蓝月走出王府,来到大宁城内,做着他该做的事情,一切都按原先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
出了京师,过了长江后,李景隆每过一个大的州县时必作停顿,都督瞿能劝谏道:“兵贵神速,现在已经是秋季,往北走天气越寒冷,燕兵作为北方人,已经是以当地严酷的气候,咱们这些南方兵不太能够适应,应该尽早发兵,早日作战才是。”
李景隆点头道:“瞿大人说的有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更应该充分的做好准备,不能让士兵们挨冷受冻,所以更应该每到一处,当地州府提供钱粮和物资,以保障士兵们能够吃饱穿暖。”
于是大军走得更慢,当地的知州知府知道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也不敢得罪李景隆,无奈之下,只得给李景龙奉上金银财帛,否则李景隆就癞着不走,甚至纵容士兵抢劫,如果有士兵在当地犯了法,李景隆则表现出爱兵如子的一面,亲自出面解决:“我的士兵是要上战场为国杀敌捐躯的,是要流血流汗的。吃你们点拿你们点算什么呢?就算失手杀了人,那又怎样呢?反正他们会死在战场上,这样的人你们还会跟他计较吗?”
瞿能为此说了好几次,说急眼了,李锦隆便拿起上方宝剑比划着说:“都督是不是觉得这把剑只是个样子,不够锋利吗?”
瞿能气得也没话说,便带着自己的儿子瞿良才及本部五千兵马,独自走在一边,没事儿也不去李景隆的中军大帐,因此李景隆越发的得意起来,越往北走天气越冷,五十万大军也越走越慢,所收刮的钱财却是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朱棣将守卫北平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同时交给他的还有十几万大军的指挥权。
朱棣只带走了三千兵马,跟随他的是蓝月、张玉和朱能。
临行那天,朱高炽劝朱棣多带些人马,朱棣笑着说道:“我这趟出门是去借兵,我如果带了那么多兵马,自己有兵,别人还能再借给我吗?再说了,李景隆走的再慢,也有走到北平的时候,时候你就会发现,哪怕多一个人也是好的。”
“你是家中的长子,我不在的时候你要撑起这个家,明白吗?”
朱高炽眼圈微,红点了点头。
和父亲告别完,朱高炽又走到蓝月身边:“月叔,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帮我父亲借到兵的。只是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的吗?”
蓝月面无表情的看了看这个身边的年轻人,此人虽然和自己年纪相仿,,从他父亲的关系来看,又比自己矮了一辈,平时对自己恭敬有加,从来不敢忘了礼数。
蓝月虽然从骨子里讨厌朱家的人,但却对朱高炽产生一丝好感,在他残疾的身体中,有着一颗坚韧的心。
蓝月走上前去,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送你八个字,天时地利,奇正相合。”
“你要记住,老天爷只有在你使尽全力、想尽所有办法之后,才会睁开眼睛,你明白吗?”
说完转身离去。
在众多藩王之中,以燕王和宁王的兵力最强大。
但假如这两个王爷之间要比试兵力,那么胜的一定是宁王,因为宁王除了八万甲兵外,还有让燕王朱棣非常羡慕的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严格讲本来只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地名,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冯胜、傅友德、蓝月率领二十万大军突袭庆州,包围了纳哈楚军队,几十万蒙古人投降。洪武二十一年,蓝月在捕鱼儿海大破元军,又导致了几十万蒙古军队的投降。
蒙古人这些接连而来的失败,导致了大兴安岭以东的部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些部落只能投降明朝。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在这里设置了朵颜、泰宁、福余三卫。蒙古人称这一地区为兀良哈。
因此当时明朝的北部地区统称为蒙古,蒙古自西向东分别是瓦剌、鞑靼和兀良哈。
朵颜三卫有数万骑兵,英勇善战,这数万骑兵分别分布在兀良哈地区,平时打猎放牧,一有战事可以随时召集。
还有一支部队也称为朵颜三卫。
这支朵颜三卫和前面讲的朵颜三卫有所关系,那是从数万朵颜三卫中挑选出来的精兵,人人可以以一当百,是精兵中的精兵,一共有三千人,就驻扎在宁王就番的大宁城内。
三千精兵和别朵颜三卫不同,他们平时无需打猎放牧,只在城内操练马上马下武艺,由宁王朱权花大笔的银两供养着,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部队。
这支部队的军饷是普通大明士兵的十倍,所以打起仗来战斗力极强。
首领也共有三人,分别来自兀良哈的朵颜、泰宁和福余,每个首领管辖一千精兵。
关外。大宁。
大宁位于北平的北面,在喜峰口外,属于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明初北方军事重镇。
这一天,宁王朱权在自己的王府中来回渡的脚步。
宁王朱权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和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同一个年纪,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和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差了整整一十八岁。
宁王朱权心事重重,目前的局势令他十分担忧,又无法取舍。
靖难之役刚刚发生时,燕王朱棣曾经向他写过求助的书信,邀请他一同靖难,宁王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之情,别的却只字不提。
造反的事是要杀头灭门的,非不得已不能为之。
然而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所以当大龄总兵刘真率领十万兵马,南下松亭关准备袭击北平,邀请他共同参加时,宁王同样给予了拒绝。
刘真?这老家伙就会做做样子,出门转一圈就得回来,对付自己人是一个好手,打起仗来啥也不是。宁王默默想到,想拉我下水,把我当枪使,你还不够老!
真正令他烦恼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下了圣旨,要求他立刻起兵勤王。
这是他最不想做的事情。
傻子都能看出来建文帝削藩的决心,搬倒了朱棣他正权就是下一个。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朱权来回度着步,心中的烦恼不断升级。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燕王朱棣来到城下,请求一见。
“什么?他带了多少兵马?”
“总共三千兵马,且远远的驻扎在离城十里远的地方,此刻燕王朱棣只带了一个随从来到城下。”
“走,带我去看看,看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宁王来到大宁城墙之上,向下观看,果然是燕王朱棣,而且只带了一个随从。
“四哥别来无恙啊,今天如何得闲来到大宁城下?莫非是打猎,走错了道,迷失了方向?”
“十七弟,你就别为难我这个当哥哥的啦,我再在这个城下待一会儿,说不定刘真得到消息,直接过来把我绑了,去京师邀功行赏去了。”
“哈哈,四哥你也有害怕的时候啊,放心,刘真的兵马离这里还有百十里地呢,再说啊,有我在,谁敢跟你动手呢?”
说完宁王,朱权便下令打开城门放朱棣和随从二人进来。
朱棣带着一个随从来到宁王府上,没等朱权嘘寒问暖,说些关心的客套话时,朱棣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了起来。
“十七弟,四哥心里苦啊!……”
“有谁放着好好的王爷生活不过啊,想要刨去造反呢?实在是逼不得已,如今朝中,奸臣当道,蒙蔽圣听,居然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北平承宣布政使张炳谢贵来害我……”
“我这也是不得已为之啊……现在是进退两难,骑虎难下……”
“当哥哥的这一次来,一来是向你诉诉苦,见上一面,说不定就是最后一面了……”
“二来也是想请你写封信,向皇帝替我求求情,说说好话,看看能否赦免了我的罪,让我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看着朱棣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痛哭流涕的样子,朱权心中也不免有些心酸。
他心目中的四哥能征善战,英勇无敌之人,因此在塞北地区流传的这样一句话,“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而如今看这个英勇善战的汉子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哭泣,怎能不让宁王朱权心疼呢?
一时间兄弟之情涌上心头,将早前的防备之心冲得一干二净,扔到了九霄云外。
“这样也好,四哥,你且在我这里住上一段时日,我写一封书信,上奏朝廷,请求圣上看在家族亲情的份上,赦免你的罪过,你看如何?”
“固之所愿也,固之所愿也……!”
燕王朱棣再一次喜极而泣。
一旁的蓝月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暗暗冷笑,心想朱棣的表演虽然夸张了些,但想哭就哭、哭到眼泪鼻涕横飞这一手绝活,倒是有点像三国时期的刘备,果然有帝王之相。
在朱权眼中,亲情或许是血浓于水。
但在朱棣眼中,亲情只是手中的一张牌。
就这样,燕王朱棣成功的在大宁住了下来,每天和宁王朱权喝酒聊天,醉生梦死的同时,等待着朝廷的特赦令。
而与此同时,蓝月走出王府,来到大宁城内,做着他该做的事情,一切都按原先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