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政和三年东京开封府,蔡太师府邸
蔡京目前的官职为司空行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太师总三省事,鲁国公,上书左兼中书侍郎,开府仪同三司。
此时左仆射被赵佶、蔡京改名为“太宰”,而右仆射被改名为“少宰”。
一般人均尊称蔡京为“蔡太师”。
“下官求见蔡太师,下官求见蔡太师!”
此日,一名肥胖的绿袍官员站在蔡府门前大声嚷嚷道。
“曾公明,你为何又来了?快走,快走,我家老爷不见你,快点滚吧,滚慢了,小心板子伺候!”数名蔡府下人呵斥曾公明道。
宰相门前七品官,不要说这个小小的县令了,就连朝中三品以上的大臣,到了蔡府门前也得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哪里像这个肥胖县令,在蔡府门前大吵大闹的?
几棍子打走还是轻的,如若是惹恼了,拿下送到开封府府衙治罪都是有可能的。
可曾公明在蔡府下人呵斥之下,仍是不走,愤怒得在蔡府门前大吵大闹的。
于是蔡府下人们大怒,真的拿着几根木杖,向着曾公明打了下去。
“蔡太师欺我,蔡太师欺我啊!”曾公明无奈之下,只好大哭掩面而去。
........................
宋吏部尚书张克公府邸
“下官刘安节拜见中丞相公!”
张克公府邸之内,刘安节向着吏部尚书张克公唱喏施礼道。
张克公,字介仲,颍昌阳翟人,进士功名,颍昌阳翟人氏,为礼部侍郎张叔夜之从弟,也就是堂弟,为人较为正直,曾经于大观四年,弹劾蔡京,并成功的将蔡京贬为太子少保,迁杭州为官。
不过政和二年,也就是去年,蔡京又被赵佶召回朝廷,张克公就由御史中丞迁官为吏部尚书。
张克公不久前还是御史中丞,而刘安节为朝廷御史,曾经为张克公属僚,故以旧职相称。
“刘御史免礼,请坐,来人,奉茶。”张克公微笑着摆了摆手,并命人奉茶。
刘安节为新进御史,人也较为年轻,但却也是较为正直,非趋炎附势之徒,同时这也是一名言官御史最基本应该具备的。
目前朝廷被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等人把持,使得朝堂之上是乌烟瘴气的,御史台之中的官员大都为蔡京等人的心腹党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张克公也因此由御史中丞迁官为吏部尚书。
控制言路,为控制朝臣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像刘安节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因此张克公还是较为欣赏刘安节的,并以礼相待。
“他是何人?”双方落座之后,张克公指着与刘安节一同前来的一名三十岁上下的汉子问道。
“小人乃是福建李经略相公门下费景阳。”刘安节尚未回答,费景阳向着张克公施礼道:“小人拜见张相公。”
李三坚被拘入御史台台狱,时间已达两月之久,是命悬一线,而刘安节为李三坚的挚交好友,因此李三坚非救不可,但刘安节官卑言微,言路又几乎被蔡京等人阻断,因此刘安节思来想去,再与费景阳商量之后,就前来恳求张克公,望其能够搭救李三坚出狱。
朝中此时几乎皆为蔡京及其党羽,剩下的能够说得上话的,且正直的官员也是不多了,而张克公便是硕果仅存的官员之一。
“原来如此!”张克公点点头问向刘安节道:“今日你前来鄙宅就是为了此事?”
“正是!”刘安节闻言起身又施了一礼道:“翰韧与下官有些同年、同榜之谊,下官也与翰韧他志趣相投,此时翰韧蒙此不白之冤,下官望中丞相公能够出手营救,卑职如大旱望云霓,望中丞相公不要吝惜。”
“不白之冤?”张克公闻言微微一笑后说道:“谋逆之事也是不白之冤吗?”
李三坚之事此时在开封府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张克公又岂能不知?
李三坚在福建路力拒花石纲,将应奉局之人悉数赶出了福建路,为民做主,为民撑腰,此后又上书朝廷力阻花石纲,请斩蔡京、朱勔父子,对此,张克公也是知道的,并对李三坚敬佩不已。
年仅三十,便敢冒天大的危险,敢于上疏朝廷,痛陈此事对百姓、对江山社稷造成的危害,张克公都有些自愧不如。
对此如此忠直之士,赵克功无论如何都欲保下他的。
若是仅仅为了此事,不用刘安节相请,张克公自会上疏朝廷,替李三坚说话。毕竟现在朝中良吏、铮臣、能臣已经不多了,用一只手都能够数得过来。围绕在赵佶周围的几乎都是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鸡鸣狗盗、奸邪诡诈之辈。
可李三坚还涉及到了谋逆一事,因而使得张克公不得不权衡一二,不得不小心谨慎。
上疏弹劾,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同时也不怕牵连,大不了罢官或贬官就是,赶走朱汝明等应奉局之人也同样如此,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
可谋逆之事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但是死罪,张克公若替李三坚说话,那么也许会受到牵连。
张克公可不愿受到牵连,从而获罪,并令其名誉受损。
“正是!”费景阳闻言叫屈道:“谋逆之事?在下不知中丞相公口中所言谋逆之事,到底是何意?我家相公在福建路为官十年,是忠君爱民、治绩斐然,何来谋逆之说?我家相公被百姓誉青天大老爷,百姓视我家相公为再生父母,实为清官、良臣。中丞,在这世上,可曾有过清官、良臣行谋逆之事吗?清官、良臣无不以民为先,无不体恤百姓,如此害民之举,我家相公是宁死不为的。”
费景阳当然知道张克公所指何事,无非就是仁宗皇帝年间反贼侬智高后裔一事,勾结反贼后裔,当然可以谋逆罪论之,不过此时费景阳已经将此事处理干净了。
费景阳此刻又在心中将此事默默的回忆了一遍,看看此事还有何破绽?
对付张克公这种老于朝堂之事的人,口中之言,可不能露出半点破绽。
张克公未问,自己先说出侬氏后裔一事,岂不是不打自招吗?
费景阳与刘安节来张克公府邸之前,曾经商量是否行重贿之举,可其一目前拿不出什么重金来了,其二就是对于张克公这种廉吏来说,重贿反倒会起反效果。
重贿不如晓之以理。
“庭举所言甚是。”刘安节也开口道:“翰韧兄,为一介寒门士子,寒门士子造反?天下奇闻!翰韧他为开封府判官之时,便忠君爱民,难道在福建路为官就行谋逆之举吗?天下何来如此这般的道理?”
“侬氏后裔一事又是怎么回事?”张克公闻言起身,来回踱步,默默的思考两人之言后,开口说道:“蔡京、朱勔之辈已经在陛下面前弹劾李经略勾结侬氏后裔,图谋不轨,陛下也因此差人至福州拿了他。”
“侬氏后裔?”两人闻言忽视了一眼,一同惊问道。
刘安节是真的惊讶,而费景阳却是明知故问,装作一副异常惊讶的模样。
虽刘安节与李三坚相交甚久,但却不知李三坚与侬氏后裔之事。
当年李三坚为开封府判官之时,与刘安节等人曾经于镜湖山庄捉拿过清音阁之人,刘安节也仅知道这些,其他事情刘安节并未多问的。
“正是此事。”张克公点头道:“先帝仁宗皇帝年间,反贼侬智高后裔。”
“中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两人惊讶了半响之后,费景阳开口道:“不过是相公在福州驱逐了应奉局朱汝明等人,而他们却怀恨在心,对我家相公施加报复之举而已,侬氏后裔?侬智高之事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了,我家相公哪里识得侬氏后裔?空口无凭了,为天大的冤枉啊,请中丞明察。”
此时不论是李三坚,还是费景阳对于侬智高后裔之事,只有咬牙不认账,死不承认,如此方有一线希望脱罪。
“哦?是吗?”张克公也觉得此事确实是蔡京、朱勔之流施加报复而已,将谋逆的罪名强行安在李三坚的头上,于是点点头后又问道:“纲船被劫掠之事,又是怎样的?”
“纲船被劫?什么纲船被劫?纲船被劫被劫与我家相公又有何干系?”费景阳闻言诧异的问道。
这次费景阳是真的是惊讶了,此事费景阳与李三坚是一无所知的。
“押运花石纲的纲船于崇明岛被劫,据报为福州舟师所劫。”张克公看着费景阳说道。
“中丞!”良久之后,刘安节开口道:“无论怎样,翰韧之事总是要提审吧?未审而定罪,有违律令吧?”
张克公闻言点头道:“刘御史言之有理,如此,你们先回去吧,此事老夫自有计较。你们要记住一件事情,就是我大宋并非只有一个铮臣,老夫愿为第二个铮臣。”
蔡京目前的官职为司空行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太师总三省事,鲁国公,上书左兼中书侍郎,开府仪同三司。
此时左仆射被赵佶、蔡京改名为“太宰”,而右仆射被改名为“少宰”。
一般人均尊称蔡京为“蔡太师”。
“下官求见蔡太师,下官求见蔡太师!”
此日,一名肥胖的绿袍官员站在蔡府门前大声嚷嚷道。
“曾公明,你为何又来了?快走,快走,我家老爷不见你,快点滚吧,滚慢了,小心板子伺候!”数名蔡府下人呵斥曾公明道。
宰相门前七品官,不要说这个小小的县令了,就连朝中三品以上的大臣,到了蔡府门前也得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哪里像这个肥胖县令,在蔡府门前大吵大闹的?
几棍子打走还是轻的,如若是惹恼了,拿下送到开封府府衙治罪都是有可能的。
可曾公明在蔡府下人呵斥之下,仍是不走,愤怒得在蔡府门前大吵大闹的。
于是蔡府下人们大怒,真的拿着几根木杖,向着曾公明打了下去。
“蔡太师欺我,蔡太师欺我啊!”曾公明无奈之下,只好大哭掩面而去。
........................
宋吏部尚书张克公府邸
“下官刘安节拜见中丞相公!”
张克公府邸之内,刘安节向着吏部尚书张克公唱喏施礼道。
张克公,字介仲,颍昌阳翟人,进士功名,颍昌阳翟人氏,为礼部侍郎张叔夜之从弟,也就是堂弟,为人较为正直,曾经于大观四年,弹劾蔡京,并成功的将蔡京贬为太子少保,迁杭州为官。
不过政和二年,也就是去年,蔡京又被赵佶召回朝廷,张克公就由御史中丞迁官为吏部尚书。
张克公不久前还是御史中丞,而刘安节为朝廷御史,曾经为张克公属僚,故以旧职相称。
“刘御史免礼,请坐,来人,奉茶。”张克公微笑着摆了摆手,并命人奉茶。
刘安节为新进御史,人也较为年轻,但却也是较为正直,非趋炎附势之徒,同时这也是一名言官御史最基本应该具备的。
目前朝廷被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等人把持,使得朝堂之上是乌烟瘴气的,御史台之中的官员大都为蔡京等人的心腹党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张克公也因此由御史中丞迁官为吏部尚书。
控制言路,为控制朝臣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像刘安节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因此张克公还是较为欣赏刘安节的,并以礼相待。
“他是何人?”双方落座之后,张克公指着与刘安节一同前来的一名三十岁上下的汉子问道。
“小人乃是福建李经略相公门下费景阳。”刘安节尚未回答,费景阳向着张克公施礼道:“小人拜见张相公。”
李三坚被拘入御史台台狱,时间已达两月之久,是命悬一线,而刘安节为李三坚的挚交好友,因此李三坚非救不可,但刘安节官卑言微,言路又几乎被蔡京等人阻断,因此刘安节思来想去,再与费景阳商量之后,就前来恳求张克公,望其能够搭救李三坚出狱。
朝中此时几乎皆为蔡京及其党羽,剩下的能够说得上话的,且正直的官员也是不多了,而张克公便是硕果仅存的官员之一。
“原来如此!”张克公点点头问向刘安节道:“今日你前来鄙宅就是为了此事?”
“正是!”刘安节闻言起身又施了一礼道:“翰韧与下官有些同年、同榜之谊,下官也与翰韧他志趣相投,此时翰韧蒙此不白之冤,下官望中丞相公能够出手营救,卑职如大旱望云霓,望中丞相公不要吝惜。”
“不白之冤?”张克公闻言微微一笑后说道:“谋逆之事也是不白之冤吗?”
李三坚之事此时在开封府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张克公又岂能不知?
李三坚在福建路力拒花石纲,将应奉局之人悉数赶出了福建路,为民做主,为民撑腰,此后又上书朝廷力阻花石纲,请斩蔡京、朱勔父子,对此,张克公也是知道的,并对李三坚敬佩不已。
年仅三十,便敢冒天大的危险,敢于上疏朝廷,痛陈此事对百姓、对江山社稷造成的危害,张克公都有些自愧不如。
对此如此忠直之士,赵克功无论如何都欲保下他的。
若是仅仅为了此事,不用刘安节相请,张克公自会上疏朝廷,替李三坚说话。毕竟现在朝中良吏、铮臣、能臣已经不多了,用一只手都能够数得过来。围绕在赵佶周围的几乎都是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鸡鸣狗盗、奸邪诡诈之辈。
可李三坚还涉及到了谋逆一事,因而使得张克公不得不权衡一二,不得不小心谨慎。
上疏弹劾,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同时也不怕牵连,大不了罢官或贬官就是,赶走朱汝明等应奉局之人也同样如此,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
可谋逆之事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但是死罪,张克公若替李三坚说话,那么也许会受到牵连。
张克公可不愿受到牵连,从而获罪,并令其名誉受损。
“正是!”费景阳闻言叫屈道:“谋逆之事?在下不知中丞相公口中所言谋逆之事,到底是何意?我家相公在福建路为官十年,是忠君爱民、治绩斐然,何来谋逆之说?我家相公被百姓誉青天大老爷,百姓视我家相公为再生父母,实为清官、良臣。中丞,在这世上,可曾有过清官、良臣行谋逆之事吗?清官、良臣无不以民为先,无不体恤百姓,如此害民之举,我家相公是宁死不为的。”
费景阳当然知道张克公所指何事,无非就是仁宗皇帝年间反贼侬智高后裔一事,勾结反贼后裔,当然可以谋逆罪论之,不过此时费景阳已经将此事处理干净了。
费景阳此刻又在心中将此事默默的回忆了一遍,看看此事还有何破绽?
对付张克公这种老于朝堂之事的人,口中之言,可不能露出半点破绽。
张克公未问,自己先说出侬氏后裔一事,岂不是不打自招吗?
费景阳与刘安节来张克公府邸之前,曾经商量是否行重贿之举,可其一目前拿不出什么重金来了,其二就是对于张克公这种廉吏来说,重贿反倒会起反效果。
重贿不如晓之以理。
“庭举所言甚是。”刘安节也开口道:“翰韧兄,为一介寒门士子,寒门士子造反?天下奇闻!翰韧他为开封府判官之时,便忠君爱民,难道在福建路为官就行谋逆之举吗?天下何来如此这般的道理?”
“侬氏后裔一事又是怎么回事?”张克公闻言起身,来回踱步,默默的思考两人之言后,开口说道:“蔡京、朱勔之辈已经在陛下面前弹劾李经略勾结侬氏后裔,图谋不轨,陛下也因此差人至福州拿了他。”
“侬氏后裔?”两人闻言忽视了一眼,一同惊问道。
刘安节是真的惊讶,而费景阳却是明知故问,装作一副异常惊讶的模样。
虽刘安节与李三坚相交甚久,但却不知李三坚与侬氏后裔之事。
当年李三坚为开封府判官之时,与刘安节等人曾经于镜湖山庄捉拿过清音阁之人,刘安节也仅知道这些,其他事情刘安节并未多问的。
“正是此事。”张克公点头道:“先帝仁宗皇帝年间,反贼侬智高后裔。”
“中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两人惊讶了半响之后,费景阳开口道:“不过是相公在福州驱逐了应奉局朱汝明等人,而他们却怀恨在心,对我家相公施加报复之举而已,侬氏后裔?侬智高之事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了,我家相公哪里识得侬氏后裔?空口无凭了,为天大的冤枉啊,请中丞明察。”
此时不论是李三坚,还是费景阳对于侬智高后裔之事,只有咬牙不认账,死不承认,如此方有一线希望脱罪。
“哦?是吗?”张克公也觉得此事确实是蔡京、朱勔之流施加报复而已,将谋逆的罪名强行安在李三坚的头上,于是点点头后又问道:“纲船被劫掠之事,又是怎样的?”
“纲船被劫?什么纲船被劫?纲船被劫被劫与我家相公又有何干系?”费景阳闻言诧异的问道。
这次费景阳是真的是惊讶了,此事费景阳与李三坚是一无所知的。
“押运花石纲的纲船于崇明岛被劫,据报为福州舟师所劫。”张克公看着费景阳说道。
“中丞!”良久之后,刘安节开口道:“无论怎样,翰韧之事总是要提审吧?未审而定罪,有违律令吧?”
张克公闻言点头道:“刘御史言之有理,如此,你们先回去吧,此事老夫自有计较。你们要记住一件事情,就是我大宋并非只有一个铮臣,老夫愿为第二个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