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擒王禀,赏猛安!”
“生擒王禀,赏金千两,银五千两,牛五百,马三百...”
“都元帅有令,务必生擒,违令者斩!”
“............”
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九月,坚守二百五十余天的太原城池终于被金军完颜宗翰部攻陷,不过太原城与其说被金军攻陷,不如说是因太原粮尽援绝,军民战死、饿死、病死者甚众,从而不攻自破。
太原守将,大宋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河东路马步军副总管、建武军节度使王禀,在城破之后,仍是不屈,率城中残存的军民与冲进城中的金军巷战,与金军死战、血战、苦战。
激战一直持续黎明时分,王禀麾下几乎死伤殆尽,身边只剩下数十名几乎无法动弹、浑身带伤的部下,被金军围困在了太原南门,开远门外的汾河边上。
王禀仍是背着其重伤的儿子王荀与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的画像。
此时金军也不射箭了,只是持戈将王禀等人团团围在了汾河岸边一处土坡之上。
金军统帅完颜宗翰得到消息后,是快马加鞭的赶了过来。
对于这个胆敢抗拒大金天兵,且坚守太原城池多达二百二十余天的王禀,完颜宗翰是大为感兴趣,好奇的想知道,王禀此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难道是长着三头六臂不成?
“王总管,坚城已破,尔等大势已去,速速归降吧。我家大元帅说了,只要你肯归降,定有重赏,封官进爵,荣华富贵,是唾手可得!”金军中的通事见王禀等人被金军围困,几乎都无法动弹了,便大声招降道。
“老夫无能,拖累你们了。”王禀不理金军通事,用沾满鲜血的断剑杵在地上,剧烈的喘着粗气,看着衣衫褴褛、浑身浴血的数十名部下,满怀歉意的说道。
“王总管,小的们甘愿随王总管杀敌报国,何谓拖累?”王禀的亲兵统领双目已瞎,拼命从地上站起身来,拄着一柄长枪,寻着王禀的声音说道。
“秦五...”王禀哽咽的说道。
“秦统领说的是,我等甘愿追随王总管,今日有死而已。”一名亲兵断臂亲兵,用单手扶着亲兵统领秦五说道。
“誓死杀敌报国,有死而已!”众人闻言一起大声吼道。
众人齐声高呼,顿将金军通事吓了一大跳,慌忙后退了几步。
大军已经攻破了太原城池,眼见完颜宗翰就要犒赏全军了,此刻被这群疯子杀了,岂不是太冤了?金军通事心中暗道。
“王总管,小的...小的...就是饿得慌,有...吃...的没有啊?”一名个头矮小,十七八岁的少年支支吾吾的对王禀说道。
王禀闻言心中更是难过,摸了摸少年的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就算是死囚犯,临死前也有一顿断头饱饭吃的,可太原城中早已断粮,王禀又能从哪里寻得吃的?一粒粮食都没有了。
“大军之中有,只要尔等肯归降,什么吃的都有,大鱼大肉可劲儿造!”金军通事听力倒也灵敏,闻言连连大声说道。
“金贼!”王禀闻言大怒,转身用断剑指着金军通事喝道:“回去告诉蛮贼粘罕,吾等生为大宋之臣,死为大宋之鬼,岂能降你金贼?若他敢屠我城中军民,某死后变成厉鬼,也要索他性命!”
王禀说罢,背着王荀与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的画像,大踏步的走上了土坡。
“爹爹,我看见沆儿他已冲出了重围,向南面去了。”正当王禀打算跃入河中之时,因重伤一直悄无声息的王荀忽然开口虚弱的说道。
“哈哈,吾无憾也,吾无憾也!”王禀闻言先是一愣,随后便哈哈大笑,在大笑声中,王禀背着王荀与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的画像,纵身跃入了汾河的河水之中。
大宋忠烈之臣王禀,在太原城破之后,宁死不屈,背着其王荀与赵光义的画像,跃入了汾河,以身殉国。
“走咧!”
一声高昂的秦腔响起,王禀部下数十人,或追随着王禀、王荀跃入了汾河,或引颈自刎,无一人投降金军,也无一人偷生。
场面是极其壮烈,不禁令众金军是目瞪口呆的,良久良久之后,仍是无人敢上前。
........................
“岂有此理,气煞我也!”待完颜宗翰赶到之时,王禀等人早已壮烈殉国,于是就将完颜宗翰气得七窍生烟,气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的。
自金军南侵以来,王禀等坚守太原城池多久,完颜宗翰所部金军就被拖在了太原多久,在二百五十余天的日日夜夜当中,金军损兵折将不说,还严重耽搁了完颜宗翰所部南下劫掠。
完颜宗望驱兵直抵宋东京开封府城下,随后与宋朝廷签订城下之盟,随后满载而归,完颜宗望也因此立下了伐宋首功,而完颜宗翰却一直领军在太原等三镇附近与宋军苦战。
如此,完颜宗翰心中又怎能不郁闷?又怎能不气?
这一切皆是王禀等所为,因而此刻金军攻破太原城池,完颜宗翰就打算擒住王禀等人,特别是王禀,打算将其好好的折辱一番,可怎料王禀却投河自尽了...
完颜宗翰是有气无处发作,盛怒之下,就命人捞起王禀的遗体。
完颜宗翰指着王禀的遗体大骂、鞭尸,并命人纵马践踏,将王禀遗体踏为肉泥。
金人之残暴,就可见一斑。
“王总管啊!”被俘被俘太原府知府张孝纯见状是掩面大哭。
完颜宗翰随后命人将被俘的太原数十名官吏牵过来,当着张孝纯的面劝降,降则活,不降者死,可数十名官吏却无一人归降,于是尽被完颜宗翰屠戮,可不知是何原因,大概是完颜宗翰杀人杀得手软,因此就放过了张孝纯父子。
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九月,太原陷落,王禀、黄涣等数十名官员不屈殉国,金统帅完颜宗翰下令屠城,将太原城中幸存的军民几乎屠戮一尽,金军大肆劫掠太原,并放火烧毁了太原城池,摧毁了太原城墙,将太原夷为平地。
事隔半年之后,偶有人路过此地,仍是能够闻到空气中的焦臭味。
金军完颜宗翰所部攻陷太原之后,东路金军完颜宗望亦攻陷了河北重镇真定府。
真定城破,宋守将都钤辖刘翊率兵巷战,力竭战死,知府李邈被俘后,不屈被害。
金军两路大军随后又攻陷了平定军,并于此地商议再寇宋东京开封府等事。
完颜宗望、兀室等人的意思为先完全占领两河,再挥军南下,攻取宋京师开封府,覆灭宋室,而完颜宗翰却坚持直接合兵一处,兵贵神速,挥军直取开封府,只要攻取了开封府,那么不但是两河,宋其他各路、府、州、君均能传檄而定。
于是完颜宗翰、完颜宗望领大军大举南下,一路之上,是势如破竹,宋军守军是或降或逃,溃不成军。
太原、真定等城池相继陷落,宋朝野是一片哗然、震惊,京师开封府是一夜数惊,惶惶不可终日。宋朝廷君臣也是惊慌失措,整个朝堂之上是乱成了一锅粥,言战者有之,言逃者有之,言割地、纳币、求和、称臣者亦有之。
老将种师道虽在重病之中,但仍是忧虑国事,一面檄招各地勤王,一面请求宋帝赵桓避祸于长安。
可赵桓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拿不到主意,最后在唐恪、耿南仲等人的坚持之下,还是打算求和,命王云跟随康王赵构北上求和,许正式割让太原等三镇。
“陛下,老种相公病重,命...命...不久矣!”此日一名内侍慌慌张张的跑进宫,禀报赵桓道。
“什么?”赵桓闻言大惊失色,慌得站起身来,打翻了身前的一碗香茶,却浑然不知。
此时此刻,赵桓才真正的感到心慌了,慌的是六神无主了。
强敌南下,京师危在旦夕,大宋江山社稷是危在旦夕,而柱国良将却所剩无几了,死的死,贬的贬,若此时种师道病故,又有何人能够坐镇京师,指挥抗敌?
此时的李纲已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责建昌军安置,再谪夔州。
........................
“朕失肱骨也!”
待宋帝赵桓带人慌慌张张赶到种府之时,种府上下已传出哭声,大宋名将、宿将、老将种师道在忧愤之下,溘然长逝。
赵桓听闻噩耗,不禁大哭失声。
........................
“陛下,此为伯父临终遗言,命微臣呈于陛下。”宋帝赵桓亲临祭奠之时种师道之侄种洌,将一封书信递给了赵桓。
此时种师道子种浩、种溪已死。
“金人悍勇,京师难保!陛下当避祸于西或南...扶我大宋江山社稷者,非江南李三坚莫属。”
赵桓看到种师道临终遗言后,不由得呆住了。
“生擒王禀,赏金千两,银五千两,牛五百,马三百...”
“都元帅有令,务必生擒,违令者斩!”
“............”
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九月,坚守二百五十余天的太原城池终于被金军完颜宗翰部攻陷,不过太原城与其说被金军攻陷,不如说是因太原粮尽援绝,军民战死、饿死、病死者甚众,从而不攻自破。
太原守将,大宋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河东路马步军副总管、建武军节度使王禀,在城破之后,仍是不屈,率城中残存的军民与冲进城中的金军巷战,与金军死战、血战、苦战。
激战一直持续黎明时分,王禀麾下几乎死伤殆尽,身边只剩下数十名几乎无法动弹、浑身带伤的部下,被金军围困在了太原南门,开远门外的汾河边上。
王禀仍是背着其重伤的儿子王荀与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的画像。
此时金军也不射箭了,只是持戈将王禀等人团团围在了汾河岸边一处土坡之上。
金军统帅完颜宗翰得到消息后,是快马加鞭的赶了过来。
对于这个胆敢抗拒大金天兵,且坚守太原城池多达二百二十余天的王禀,完颜宗翰是大为感兴趣,好奇的想知道,王禀此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难道是长着三头六臂不成?
“王总管,坚城已破,尔等大势已去,速速归降吧。我家大元帅说了,只要你肯归降,定有重赏,封官进爵,荣华富贵,是唾手可得!”金军中的通事见王禀等人被金军围困,几乎都无法动弹了,便大声招降道。
“老夫无能,拖累你们了。”王禀不理金军通事,用沾满鲜血的断剑杵在地上,剧烈的喘着粗气,看着衣衫褴褛、浑身浴血的数十名部下,满怀歉意的说道。
“王总管,小的们甘愿随王总管杀敌报国,何谓拖累?”王禀的亲兵统领双目已瞎,拼命从地上站起身来,拄着一柄长枪,寻着王禀的声音说道。
“秦五...”王禀哽咽的说道。
“秦统领说的是,我等甘愿追随王总管,今日有死而已。”一名亲兵断臂亲兵,用单手扶着亲兵统领秦五说道。
“誓死杀敌报国,有死而已!”众人闻言一起大声吼道。
众人齐声高呼,顿将金军通事吓了一大跳,慌忙后退了几步。
大军已经攻破了太原城池,眼见完颜宗翰就要犒赏全军了,此刻被这群疯子杀了,岂不是太冤了?金军通事心中暗道。
“王总管,小的...小的...就是饿得慌,有...吃...的没有啊?”一名个头矮小,十七八岁的少年支支吾吾的对王禀说道。
王禀闻言心中更是难过,摸了摸少年的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就算是死囚犯,临死前也有一顿断头饱饭吃的,可太原城中早已断粮,王禀又能从哪里寻得吃的?一粒粮食都没有了。
“大军之中有,只要尔等肯归降,什么吃的都有,大鱼大肉可劲儿造!”金军通事听力倒也灵敏,闻言连连大声说道。
“金贼!”王禀闻言大怒,转身用断剑指着金军通事喝道:“回去告诉蛮贼粘罕,吾等生为大宋之臣,死为大宋之鬼,岂能降你金贼?若他敢屠我城中军民,某死后变成厉鬼,也要索他性命!”
王禀说罢,背着王荀与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的画像,大踏步的走上了土坡。
“爹爹,我看见沆儿他已冲出了重围,向南面去了。”正当王禀打算跃入河中之时,因重伤一直悄无声息的王荀忽然开口虚弱的说道。
“哈哈,吾无憾也,吾无憾也!”王禀闻言先是一愣,随后便哈哈大笑,在大笑声中,王禀背着王荀与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的画像,纵身跃入了汾河的河水之中。
大宋忠烈之臣王禀,在太原城破之后,宁死不屈,背着其王荀与赵光义的画像,跃入了汾河,以身殉国。
“走咧!”
一声高昂的秦腔响起,王禀部下数十人,或追随着王禀、王荀跃入了汾河,或引颈自刎,无一人投降金军,也无一人偷生。
场面是极其壮烈,不禁令众金军是目瞪口呆的,良久良久之后,仍是无人敢上前。
........................
“岂有此理,气煞我也!”待完颜宗翰赶到之时,王禀等人早已壮烈殉国,于是就将完颜宗翰气得七窍生烟,气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的。
自金军南侵以来,王禀等坚守太原城池多久,完颜宗翰所部金军就被拖在了太原多久,在二百五十余天的日日夜夜当中,金军损兵折将不说,还严重耽搁了完颜宗翰所部南下劫掠。
完颜宗望驱兵直抵宋东京开封府城下,随后与宋朝廷签订城下之盟,随后满载而归,完颜宗望也因此立下了伐宋首功,而完颜宗翰却一直领军在太原等三镇附近与宋军苦战。
如此,完颜宗翰心中又怎能不郁闷?又怎能不气?
这一切皆是王禀等所为,因而此刻金军攻破太原城池,完颜宗翰就打算擒住王禀等人,特别是王禀,打算将其好好的折辱一番,可怎料王禀却投河自尽了...
完颜宗翰是有气无处发作,盛怒之下,就命人捞起王禀的遗体。
完颜宗翰指着王禀的遗体大骂、鞭尸,并命人纵马践踏,将王禀遗体踏为肉泥。
金人之残暴,就可见一斑。
“王总管啊!”被俘被俘太原府知府张孝纯见状是掩面大哭。
完颜宗翰随后命人将被俘的太原数十名官吏牵过来,当着张孝纯的面劝降,降则活,不降者死,可数十名官吏却无一人归降,于是尽被完颜宗翰屠戮,可不知是何原因,大概是完颜宗翰杀人杀得手软,因此就放过了张孝纯父子。
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九月,太原陷落,王禀、黄涣等数十名官员不屈殉国,金统帅完颜宗翰下令屠城,将太原城中幸存的军民几乎屠戮一尽,金军大肆劫掠太原,并放火烧毁了太原城池,摧毁了太原城墙,将太原夷为平地。
事隔半年之后,偶有人路过此地,仍是能够闻到空气中的焦臭味。
金军完颜宗翰所部攻陷太原之后,东路金军完颜宗望亦攻陷了河北重镇真定府。
真定城破,宋守将都钤辖刘翊率兵巷战,力竭战死,知府李邈被俘后,不屈被害。
金军两路大军随后又攻陷了平定军,并于此地商议再寇宋东京开封府等事。
完颜宗望、兀室等人的意思为先完全占领两河,再挥军南下,攻取宋京师开封府,覆灭宋室,而完颜宗翰却坚持直接合兵一处,兵贵神速,挥军直取开封府,只要攻取了开封府,那么不但是两河,宋其他各路、府、州、君均能传檄而定。
于是完颜宗翰、完颜宗望领大军大举南下,一路之上,是势如破竹,宋军守军是或降或逃,溃不成军。
太原、真定等城池相继陷落,宋朝野是一片哗然、震惊,京师开封府是一夜数惊,惶惶不可终日。宋朝廷君臣也是惊慌失措,整个朝堂之上是乱成了一锅粥,言战者有之,言逃者有之,言割地、纳币、求和、称臣者亦有之。
老将种师道虽在重病之中,但仍是忧虑国事,一面檄招各地勤王,一面请求宋帝赵桓避祸于长安。
可赵桓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拿不到主意,最后在唐恪、耿南仲等人的坚持之下,还是打算求和,命王云跟随康王赵构北上求和,许正式割让太原等三镇。
“陛下,老种相公病重,命...命...不久矣!”此日一名内侍慌慌张张的跑进宫,禀报赵桓道。
“什么?”赵桓闻言大惊失色,慌得站起身来,打翻了身前的一碗香茶,却浑然不知。
此时此刻,赵桓才真正的感到心慌了,慌的是六神无主了。
强敌南下,京师危在旦夕,大宋江山社稷是危在旦夕,而柱国良将却所剩无几了,死的死,贬的贬,若此时种师道病故,又有何人能够坐镇京师,指挥抗敌?
此时的李纲已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责建昌军安置,再谪夔州。
........................
“朕失肱骨也!”
待宋帝赵桓带人慌慌张张赶到种府之时,种府上下已传出哭声,大宋名将、宿将、老将种师道在忧愤之下,溘然长逝。
赵桓听闻噩耗,不禁大哭失声。
........................
“陛下,此为伯父临终遗言,命微臣呈于陛下。”宋帝赵桓亲临祭奠之时种师道之侄种洌,将一封书信递给了赵桓。
此时种师道子种浩、种溪已死。
“金人悍勇,京师难保!陛下当避祸于西或南...扶我大宋江山社稷者,非江南李三坚莫属。”
赵桓看到种师道临终遗言后,不由得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