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 第五十七章 廷议(上)

小说:宋时雪 作者:雪山飞机 更新时间:2021-10-29 22:24:1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应天府朝廷新立,一切都显得很简陋,一切都显得很寒酸。宋太后孟氏与宋帝赵谌的宫殿也同样如此。

  宋太后孟氏与宋帝赵谌的所谓宫殿,也就是在应天府当中选了数个大房子作为太后与皇帝的临时行在。

  此时,大宋吴国公、殿学士、开封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枢密使李三坚,领黄潜善、汪伯彦、李纲、赵元镇、许翰、邓肃、翁彦国、张浚、傅亮、张所、费景阳、姚舆等一干大臣于行在之中拜见大宋太后、皇帝,其后便行议事之举,也就是廷议。

  今日与宋以往上朝或廷议相比,有一处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有姚舆武臣参与廷议,这在宋以往是很少见的,几乎没有。

  武臣也是臣,武臣也有其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目前与金交战的特殊时期,就更需武臣参与了。

  新朝廷更年号为“建武”,就令人不禁猜出了大宋新任宰相李三坚有“杨武”之意了,原因就是新朝廷的年号就是李三坚所定。

  太后孟氏与不足十岁的皇帝赵谌坐在珠帘之后接受诸臣朝拜并听政,此谓“垂帘听政”。

  “李相国日夜为国操劳,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哀家心甚慰。邵中官,传旨赐座。”诸臣施礼毕,珠帘之后的孟太后说道。

  “太后懿旨,赐座李相国。”内侍总管邵成章闻言自珠帘之后,走到玉阶之上大声说道。

  邵成章原为宋帝赵桓的内侍,二帝入青城,随后被掳往北地,邵成章也就跟随二帝、太子等北去。李三坚引三千兵马救下了太子之时,当时邵成章也正好在金营之中,于是就被李三坚一并救下了。

  邵成章到了应天府之后,就成为了后宫内侍总管。

  于是两名小黄门端来一个黄缎锦座,放在了玉阶之上,珠帘的左前方。目前的所谓玉阶也就是数级木质台阶。

  “臣为宋臣,此为当为之事,太后恩典,臣实不敢受。”李三坚躬身谢辞道。

  大臣上朝议事,均是必须站立,而上赐座,是为较大的恩典。

  “李相国快请坐吧,休要耽搁了廷议。”孟太后于珠帘之后轻轻的说道。

  “谢太后、陛下恩典。”李三坚闻言才又持笏施礼谢了孟太后、宋帝赵谌一声后,才大马金刀的坐在了黄缎锦座之上,微微斜对着孟氏与赵谌,面对诸臣。

  无论怎样,无论李三坚是怎样的权势熏天,此为最基本的礼节,炙手可热的李三坚也必须遵从。

  “太后、陛下...”坐在黄缎锦座之上的李三坚看了玉阶之下的李纲一眼后说道:“纲素有爱国忧君之志,是为忠直之臣也!然材大古难用,功多忌更多;忠怀冲日月,谗口肆风波。纲为奸佞所谗,斥逐随继,流贬于外,昨日方回,臣以为以纲之才,可为少宰。”

  李三坚说罢,就目光炯炯的盯着诸臣。

  太宰就是左宰相,少宰就是右宰相。

  使自己的心腹党羽充

  斥朝中、军中,从而朝纲独握,权倾朝野,这不是你李三坚一直在做的事情吗?且基本已经做成,为何目前忽然提议李纲为朝廷少宰?众人闻言心中是暗暗纳闷,包括太后孟氏。

  不过李纲为李三坚的从弟,难道李三坚想兄弟二人共同把持朝政?但这也是不对头的,原因就是一旦涉及到权利之争,不要说是兄弟、从弟了,就连父子都会争得头破血流的,如蔡京、蔡攸父子。

  众人一时之间,不明白李三坚的用意,也就没人接话,太后孟氏也是不明白李三坚的用意,于是沉吟片刻后说道:“李相国所言之事,就由诸臣议议吧。”

  你这是诚心诚意的举荐李纲为相,还是虚情假意的故意试探?太后孟氏心中暗道。

  太后孟氏历赵煦、赵佶、赵桓三朝,加上赵谌就是四朝了,被立为皇后,随后又被贬黜,是三起三落,早已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朝中之事,不能够轻易参与进去,一旦参与进去,想全身而退,就没那么容易了,稍有不慎,便会身败名裂。

  目前李三坚牢牢掌握着军、政大权,特别是军权,太后孟氏、赵谌虽为大宋太后、皇帝,地位是无比尊崇,但也必须依仗李三坚,至少目前必须如此。

  因此孟太后顺手推舟,将此道难题丢给了诸臣,自己与赵谌也就置身事外了。

  “太后、陛下、李相国。”诸臣是纷纷低声议论,交头接耳的,半响却无人无人开口,于是李纲顿感一阵心酸,出班奏道:“微臣虽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身之有痼疾,实才疏学浅。李相国之才胜纲十倍,纲又怎敢与李相国并列左、右?”

  别人不开口,李纲一气之下,干脆自己推辞。

  李纲话里话外,对李三坚是颇有怨言...

  不是李三坚,李纲至今仍是流贬在外的,根本没有机会回到朝廷,回到大宋中枢,对此,李纲对李三坚还是较为感激的。

  同时李纲于建中靖国年间就跟随李三坚前往泉州。泉州发生的一切,李纲是看在眼中的,李三坚的理政、治军之才,是远胜常人的,对此李纲也是亲眼目睹的。

  李三坚为元符三年的状元及第,历任大宋泉州太守,福建路经略安抚使,礼部郎中,大宋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河东、河北宣抚使,江浙闽淮宣抚使等官,战西北、平宋江、征方腊、治江南等等,此时李三坚的名望、资历、本事、功名等等是远甚于李纲的,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是远甚于李纲的,李纲也是甘拜下风。

  李三坚乾纲独断、独揽朝政,李纲能够在其兄长之夏为官,无论怎样,也总好过蔡京、王黼、黄潜善、汪伯彦之流的,因而李纲才欣然前来应天府。

  而令李纲不喜的就是李三坚此时此刻的虚假做派,明明是想乾纲独断、独揽朝政,却装出一副荐贤的模样。

  你如此的虚情假意的,装出一副荐贤的模样,为何将自己推出来丢丑?李纲心中暗暗恼怒道。

  同时李纲为人虽忠直不阿,但也不是痴呆之人,也是明白朝

  廷目前状况的,若是李纲真的坐上了朝廷右相之位,那么要不了多久,李纲就会从哪来,到哪里去的,定会再次被贬。

  “李伯纪,当此危难之际,你就不必推辞了吧?”李三坚可不知道李纲心中有如此之多的想法,闻言微笑着对李纲说道。

  于是李三坚相劝相劝,李纲却是坚辞不受,半响之后李纲挚友延康殿学士许翰出班对李纲说道:“李伯纪李相公,为经术文章匠,何谓才疏学浅?李相国如此盛情,你就不必再三推辞了吧?”

  “臣所奏与李相国、许翰同!”

  “臣所奏与李相国、许翰同!”

  见有人赞同李纲为右相,于是李纲好友邓肃、翁彦国、傅亮等也是纷纷出班奏道。

  李纲闻言狠狠的瞪了许翰等人几眼。

  难道你们真的看不清形势吗?李纲心中暗道。

  “党锢之祸,祸在眼前也!”知制诰费景阳语不惊人死不休,出班一开口便将众人吓了一跳。

  “党锢之祸,自古有之。”费景阳随后缓缓的说道:“先秦焚书坑儒,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先秦历二世而亡,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汉末钩党之狱,别相署号,共为部党,危及社稷,致汉室衰微;唐末牛李党之倾轧,致唐室分崩离析。先秦至唐,均有党锢之祸,难道我朝就没有吗?”

  为何要将李纲召回朝廷?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费景阳简直是不理解李三坚的意思,不知李三坚到底是何想法。

  李纲是素有贤明,为忠直之臣,可越是如此,越是会给李三坚带来麻烦的。

  兄弟、从弟?在朝堂之上,在权利旋涡之中,是没有父子兄弟之分的。

  “夫朋党之兴,始于君子,而终不胜于小人,害乃及宗社生民,不亡而不息。”费景阳看了李三坚一眼,只见李三坚眼中现出了一丝赞许之色,心中大喜,知道自己已经揣摩到了他的意思了,于是费景阳接着说道:“我朝亦有党锢之祸,我朝党锢之祸盛于熙、丰,交争于元祐、绍圣,而祸烈于靖康。靖康之祸,奇耻大辱。金军直驱京师城下,破城之后,掳二帝等人北去。费某今日想说的是,金军真的是如此厉害吗?真的是如此悍勇吗?非也,金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我大宋黑旗军便数次战胜金军,金军之所以能够直驱京师城下,近看乃是朝廷犹犹豫豫的,议和还是抵抗,是争论不休,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首鼠两端,优柔寡断,殊不知,朝廷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首鼠两端,优柔寡断之时,前线将士是死伤无数,我大宋城池、土地亦是丢失无数,此何其悲哉!何其令人扼腕而痛惜哉!”

  费景阳此言一出,顿使众人是面露羞惭之色,费景阳之言已经触及了大宋最痛处,是痛彻心扉。

  李纲闻言也是大感心痛。

  此次廷议过后,费景阳便被升为中书舍人,而李三坚也贬黜了一些人。

  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宋时雪,宋时雪最新章节,宋时雪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