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天府尚书左丞李纲的小宅之中,李纲询问靖康二年,为何不及时率军勤王,李三坚是据实而答道:“不错,我早就料到京城必被虏军攻破,我大宋将难逃此劫。至于我为何不引军前来勤王,而在京城被攻破之后,方才起兵,其原因有二,其一便是朝廷诏命各地勤王之师,不得妄动,名不正而言不顺,因而我黑旗军才不便起兵勤王,此事贤弟你想必已经知道了吧?”
“大兄说的是。”李纲闻言点头道:“此事皆为朝廷奸佞蛊惑圣上。”
“奸佞蛊惑?”李三坚闻言摇摇摇头后接着说道:“至于开封城破之后,我又忽然起兵,当然是为了匡扶社稷。”
“匡扶社稷?”李纲闻言皱眉问道:“京师城破,不但是大兄早已料到,天下有识之士也会料到的。哎,大兄,不瞒你说,纲也料到了我大宋将危殆也。既然如此,大兄你为何不早些出兵?以黑旗军的兵强马壮,早日赶到开封府,我大宋宗社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的。至于诏令,在当时的情形之下,可以不奉诏令的,宗泽宗老相国不是起兵于磁州吗?奋力欲救援京师,只可惜是孤掌难鸣。”
此时的李纲倒也不急了,只是细细的思考着李三坚的话,李纲明白李三坚此举是必有他的原因的。
“也罢,今日就实话告诉贤弟吧。”李三坚沉吟片刻后答道:“这其一乃是,就算我早日起兵赶到开封府,也是于事无补的;其二就是就算我能够救下开封府,就算能够救下二帝,我也不救。”
李三坚声音很轻,但语气是异常的坚决。
“这...这...这...这你是为何啊?难道你真的是欲为曹孟德之事,趁乱攫取天下吗?”李纲耿直性子又发作了,不管不顾的,结结巴巴的问道。
李三坚见死不救,过后起精兵,追着金军,不救二帝,反救太子,如此就是司马昭之心,是昭然若揭了,李纲心中暗道。
控制一名年幼的皇帝,从而挟天子而令诸侯,这不是曹孟德之事,又是什么?
“贤弟此言差矣!”李三坚闻言摇头,在桌上推了推一个西瓜后说道:“彼时的大宋就如一个高楼,而这个高楼外表看起来是如此的高大,如此的巍峨高耸,如此的华丽,可贤弟你知道吗?此座高楼内部早已是腐朽不堪,只需轻轻一推,便会坍塌。如此腐朽不堪的高楼,仅凭修修补补的,是无济于事的,早晚必然坍塌。这座高楼,欧阳文忠公修补过,王文公也修补过,甚至司马文正也修补过,等等等等,我大宋多少贤明俊杰之士没有修补给?可有用吗?半点用没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沉屙固疾,非猛药不能治也!而猛药就是先令这座高楼坍塌,其后再于废墟之上重建。此称为先死后生,只有经历过生死,方能痛定思痛。因而某决不救彼时的大宋宗社,而是打算在废墟之上重建大宋宗社,重建我煌煌华夏。”
李三坚随后不理目瞪口
呆的李纲与姚舆,接着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某自三月江南江宁府起兵,一路北进,一路之上,皆为我华夏受苦受难之百姓,令人痛心泣血。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人如蝼蚁,命如草芥!贤弟说我为曹孟德之事,只要能够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救生灵于涂炭,李某就是做一回曹孟德,又如何?”
“师叔高义,姚某今日方知!”李三坚的一番话,就如一记记的重锤敲在了李纲、姚舆的心上,半响之后,姚舆首先起身敛衣施礼道。
“纲愚钝,错解了大兄之意。”半响之后,李纲也是满脸羞惭之色,起身恭恭敬敬的施礼道。
一旁侍候的李纲次子李宗之也是听入了神,见父亲起身施礼,也是慌忙对着李三坚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你二人皆为吾之左膀右臂。”李三坚也是起身答了一礼后微笑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众力万钧,则无敌于天下矣;众志成城,则无畏于强敌矣,汝二人可愿否?”
“皆甘之如饴,且无怨无悔!”李纲、姚舆二人一起说道。
“好,好,贤弟,可有酒否?”李三坚笑道:“今日我兄弟三人对酒畅谈一番如何?”
“有,有,宗之,去沽些酒来...”李纲吩咐其次子李宗之一句后,指着姚舆笑道:“刚与大兄当然为兄弟也,可他...他为晚辈也!”
“李伯纪,你皮又痒痒了是吗?”姚舆闻言大怒。
“哈哈哈哈!”李三坚与李纲闻言大笑。
此时此刻,三人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嬉乐戏耍。
...........................
“车战?以车制骑,断不可为也!”
“为何不能?古之战车,冲锋陷阵,端的是犀利无比。”
李三坚与姚舆是在近酉时拜访李纲的,其后三人借酒谈古论今,一直谈到李纲的“十策”,一直谈到李纲提出的以车胜骑,于是姚舆就与李纲就此事是争论不休。
“战车有三大缺陷。”姚舆与李纲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再加上一直在喝酒,于是几乎是吼着说道:“其一就是,战车的作战范围与适应性较差,对作战环境要求苛刻,无法实现全地形全天候作战。战车实际上仅仅适用于平原旷野,若遇到山地、河流、泥泞、沙漠等特殊地形,战车的应用会大受影响,甚至连基本的通行都困难。而在这一点上,骑兵的战马适应性要比战车强得多,大部分地形和气候都能顺利适应。”
姚舆随后喝了口酒接着说道:“其二就是,战车无论是制作或使用所费之资,都太过昂贵。先秦战车,,一部战车之上多达上千个的部件,需要大量上等木料、青铜器件、皮革等等,需要大批熟练工匠的费时费力的制作。而战车使用成本也近乎奢侈,一部战车需要配备两匹至四匹马,两至
三个将士,其中必须有一名技艺高超的“御戎”。辛辛苦苦打造出的一批战车,很可能一场大战后就所剩无几,只能重新制造车辆、训练马匹和“御戎”。此时的我等如何能够承受?如何能承受如此“奢侈”的重军器带来的沉重负担?”
“第三个缺陷就是,战车在实战中并不像它看起来那么坚不可摧,反倒是显得很“脆弱”,很容易导致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丧失作战效能。如古之战车使用硬质木轮,即使在平原上作战,战车在高速行进中,硬质木轮如果碾压在石块或者地面凸起上,很容易剧烈颠簸而翻车倾覆。其次,在战场之上激烈搏杀中,一旦负责驾驶战车的“御戎”受伤或者中箭,极有可能导致战车失控。在集成百上千辆战车冲锋时,一旦有一辆车发生故障或者失控,就可能引发后方或者左右两侧的战车的连锁冲撞,挤成一团,如此,必败无疑。”姚舆最后说道。
“如此,难道虏寇的骑兵是不可战胜的吗?”在兵事方面,李纲却是不如姚舆,被姚舆反驳得哑口无言,颓然坐下,喃喃说道。
“非也!”李三坚见状连忙说道:“以车制骑,目前看来确就如叔兴所言,为不可行之举。不过,伯纪、叔兴,古之战车不可行,并不代表现在及今后的战车不可行,特别是今后出现的非人力或马力驱动的战车。”
“非人力或马力驱动的战车?”李纲与姚舆闻言诧异的问道。
“呃...是有如此车辆的,今后...如此车辆也会出现的...不过现在说此事,为时尚早。”李三坚点头道:“伯纪所言以车制骑,也并非绝对为不可为之事的。李某愚见,上阵厮杀,当为多兵种的联合作战,如我目前黑旗军,上阵厮杀之时,是刀盾兵、枪盾兵、弓弩手、投掷兵、骑兵等多兵种协同作战,如此方能无往而不利。今后加上战车、车兵,也并无不可的。而且叔兴,古之笨重战车也是可以改装的,使其更加灵活,使其更加犀利,如在战车之上装上旋风炮等等。当然使用战车、车兵,并非就是以其为主的,而是让它与其他兵种或军器配合灵活使用,如此必能发挥其最大威力。总而言之,战场之上,是瞬息万变的,我等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情因势,随时制宜,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此方能战胜强敌。”
“师叔、大兄所言大是。”李纲、姚舆闻言一起说道。
此刻的李纲对李三坚已经心服口服了,自己从前所知的那点兵事,与李三坚、姚舆相比,实为小巫见大巫。
“大兄,目前最为紧要之事是...”李纲随后说道。
“贤弟是在说巡幸之事吧?”李三坚闻言先让李宗之与老仆退下去后,低声对二人说道:“今日之事,只限你二人知道。”
李三坚随后低声细细的说了一番。
什么?李纲、姚舆听完后,顿时大惊失色,呆呆的看着李三坚,是久久不语。
“大兄说的是。”李纲闻言点头道:“此事皆为朝廷奸佞蛊惑圣上。”
“奸佞蛊惑?”李三坚闻言摇摇摇头后接着说道:“至于开封城破之后,我又忽然起兵,当然是为了匡扶社稷。”
“匡扶社稷?”李纲闻言皱眉问道:“京师城破,不但是大兄早已料到,天下有识之士也会料到的。哎,大兄,不瞒你说,纲也料到了我大宋将危殆也。既然如此,大兄你为何不早些出兵?以黑旗军的兵强马壮,早日赶到开封府,我大宋宗社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的。至于诏令,在当时的情形之下,可以不奉诏令的,宗泽宗老相国不是起兵于磁州吗?奋力欲救援京师,只可惜是孤掌难鸣。”
此时的李纲倒也不急了,只是细细的思考着李三坚的话,李纲明白李三坚此举是必有他的原因的。
“也罢,今日就实话告诉贤弟吧。”李三坚沉吟片刻后答道:“这其一乃是,就算我早日起兵赶到开封府,也是于事无补的;其二就是就算我能够救下开封府,就算能够救下二帝,我也不救。”
李三坚声音很轻,但语气是异常的坚决。
“这...这...这...这你是为何啊?难道你真的是欲为曹孟德之事,趁乱攫取天下吗?”李纲耿直性子又发作了,不管不顾的,结结巴巴的问道。
李三坚见死不救,过后起精兵,追着金军,不救二帝,反救太子,如此就是司马昭之心,是昭然若揭了,李纲心中暗道。
控制一名年幼的皇帝,从而挟天子而令诸侯,这不是曹孟德之事,又是什么?
“贤弟此言差矣!”李三坚闻言摇头,在桌上推了推一个西瓜后说道:“彼时的大宋就如一个高楼,而这个高楼外表看起来是如此的高大,如此的巍峨高耸,如此的华丽,可贤弟你知道吗?此座高楼内部早已是腐朽不堪,只需轻轻一推,便会坍塌。如此腐朽不堪的高楼,仅凭修修补补的,是无济于事的,早晚必然坍塌。这座高楼,欧阳文忠公修补过,王文公也修补过,甚至司马文正也修补过,等等等等,我大宋多少贤明俊杰之士没有修补给?可有用吗?半点用没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沉屙固疾,非猛药不能治也!而猛药就是先令这座高楼坍塌,其后再于废墟之上重建。此称为先死后生,只有经历过生死,方能痛定思痛。因而某决不救彼时的大宋宗社,而是打算在废墟之上重建大宋宗社,重建我煌煌华夏。”
李三坚随后不理目瞪口
呆的李纲与姚舆,接着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某自三月江南江宁府起兵,一路北进,一路之上,皆为我华夏受苦受难之百姓,令人痛心泣血。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人如蝼蚁,命如草芥!贤弟说我为曹孟德之事,只要能够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救生灵于涂炭,李某就是做一回曹孟德,又如何?”
“师叔高义,姚某今日方知!”李三坚的一番话,就如一记记的重锤敲在了李纲、姚舆的心上,半响之后,姚舆首先起身敛衣施礼道。
“纲愚钝,错解了大兄之意。”半响之后,李纲也是满脸羞惭之色,起身恭恭敬敬的施礼道。
一旁侍候的李纲次子李宗之也是听入了神,见父亲起身施礼,也是慌忙对着李三坚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你二人皆为吾之左膀右臂。”李三坚也是起身答了一礼后微笑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众力万钧,则无敌于天下矣;众志成城,则无畏于强敌矣,汝二人可愿否?”
“皆甘之如饴,且无怨无悔!”李纲、姚舆二人一起说道。
“好,好,贤弟,可有酒否?”李三坚笑道:“今日我兄弟三人对酒畅谈一番如何?”
“有,有,宗之,去沽些酒来...”李纲吩咐其次子李宗之一句后,指着姚舆笑道:“刚与大兄当然为兄弟也,可他...他为晚辈也!”
“李伯纪,你皮又痒痒了是吗?”姚舆闻言大怒。
“哈哈哈哈!”李三坚与李纲闻言大笑。
此时此刻,三人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嬉乐戏耍。
...........................
“车战?以车制骑,断不可为也!”
“为何不能?古之战车,冲锋陷阵,端的是犀利无比。”
李三坚与姚舆是在近酉时拜访李纲的,其后三人借酒谈古论今,一直谈到李纲的“十策”,一直谈到李纲提出的以车胜骑,于是姚舆就与李纲就此事是争论不休。
“战车有三大缺陷。”姚舆与李纲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再加上一直在喝酒,于是几乎是吼着说道:“其一就是,战车的作战范围与适应性较差,对作战环境要求苛刻,无法实现全地形全天候作战。战车实际上仅仅适用于平原旷野,若遇到山地、河流、泥泞、沙漠等特殊地形,战车的应用会大受影响,甚至连基本的通行都困难。而在这一点上,骑兵的战马适应性要比战车强得多,大部分地形和气候都能顺利适应。”
姚舆随后喝了口酒接着说道:“其二就是,战车无论是制作或使用所费之资,都太过昂贵。先秦战车,,一部战车之上多达上千个的部件,需要大量上等木料、青铜器件、皮革等等,需要大批熟练工匠的费时费力的制作。而战车使用成本也近乎奢侈,一部战车需要配备两匹至四匹马,两至
三个将士,其中必须有一名技艺高超的“御戎”。辛辛苦苦打造出的一批战车,很可能一场大战后就所剩无几,只能重新制造车辆、训练马匹和“御戎”。此时的我等如何能够承受?如何能承受如此“奢侈”的重军器带来的沉重负担?”
“第三个缺陷就是,战车在实战中并不像它看起来那么坚不可摧,反倒是显得很“脆弱”,很容易导致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丧失作战效能。如古之战车使用硬质木轮,即使在平原上作战,战车在高速行进中,硬质木轮如果碾压在石块或者地面凸起上,很容易剧烈颠簸而翻车倾覆。其次,在战场之上激烈搏杀中,一旦负责驾驶战车的“御戎”受伤或者中箭,极有可能导致战车失控。在集成百上千辆战车冲锋时,一旦有一辆车发生故障或者失控,就可能引发后方或者左右两侧的战车的连锁冲撞,挤成一团,如此,必败无疑。”姚舆最后说道。
“如此,难道虏寇的骑兵是不可战胜的吗?”在兵事方面,李纲却是不如姚舆,被姚舆反驳得哑口无言,颓然坐下,喃喃说道。
“非也!”李三坚见状连忙说道:“以车制骑,目前看来确就如叔兴所言,为不可行之举。不过,伯纪、叔兴,古之战车不可行,并不代表现在及今后的战车不可行,特别是今后出现的非人力或马力驱动的战车。”
“非人力或马力驱动的战车?”李纲与姚舆闻言诧异的问道。
“呃...是有如此车辆的,今后...如此车辆也会出现的...不过现在说此事,为时尚早。”李三坚点头道:“伯纪所言以车制骑,也并非绝对为不可为之事的。李某愚见,上阵厮杀,当为多兵种的联合作战,如我目前黑旗军,上阵厮杀之时,是刀盾兵、枪盾兵、弓弩手、投掷兵、骑兵等多兵种协同作战,如此方能无往而不利。今后加上战车、车兵,也并无不可的。而且叔兴,古之笨重战车也是可以改装的,使其更加灵活,使其更加犀利,如在战车之上装上旋风炮等等。当然使用战车、车兵,并非就是以其为主的,而是让它与其他兵种或军器配合灵活使用,如此必能发挥其最大威力。总而言之,战场之上,是瞬息万变的,我等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情因势,随时制宜,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此方能战胜强敌。”
“师叔、大兄所言大是。”李纲、姚舆闻言一起说道。
此刻的李纲对李三坚已经心服口服了,自己从前所知的那点兵事,与李三坚、姚舆相比,实为小巫见大巫。
“大兄,目前最为紧要之事是...”李纲随后说道。
“贤弟是在说巡幸之事吧?”李三坚闻言先让李宗之与老仆退下去后,低声对二人说道:“今日之事,只限你二人知道。”
李三坚随后低声细细的说了一番。
什么?李纲、姚舆听完后,顿时大惊失色,呆呆的看着李三坚,是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