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旦立案了,汉民们就会发现,高高地坐在上座大堂上断案的,永远都是澳洲人和主事的那位瘸腿大人物——永历皇帝身边的红人,大明锦衣卫都指挥使——邓凯。
而这位邓大人判案完全是看人下菜碟的的,凡是缅人去控诉的案件,只要是涉及到汉人,则不是推诿就是拖延,甚至还会以诬告罪名被打一顿赶出衙门。
然而只要是汉人告诉缅人的案件,那个办起事情来则雷厉风行,而且是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总之只要是汉人告缅人到衙门里,吃亏的绝对是缅人。
于是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主动揭了贴在大街小巷里的告示去起诉,或者跑到城门口去找澳洲士兵告发缅人“私藏汉女”、“私藏兵器”、再或者跑到王宫边上的衙门大堂上,起诉缅人的各种“罪行”,有些所谓的起诉其实就是狭私报复,其内容干脆就是一些虚头巴脑的指控,比如类似——“形迹可疑”,“聚众秘谋”之类的指控。
然而比较讽刺的是,当初在缅王统治时期,这些指控总是针对防范汉人的,如今报应降临,缅人们也开始享受这个待遇了。
关键是,汉民们很快就会发现,对于提供各种线索的汉人,只要有告发,澳洲人和邓大人多少都有一些鼓励,最起码有口头上的精神鼓励。
而对于少数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线索的汉人揭发者,由此还真的拿到了丰厚的赏格。
为此,朱邓二人居然掌握了不少城里缅人的动向,甚至在入城的第六天,还意外破获了一个缅人的类似帮会组织的地下武装团伙,这个帮会在一个漏网贵族的指挥下,打算挖地道至王宫,救出缅王后立足外省,伺机东山再起……
当然了,这些参与者最后都“失踪”了……
另外,就在永历皇帝入城后的第四天下午,一个针对缅人的更加严厉的措施出台了,就在当天下午的四座城门和主要街口处,忽然出现一纸汉文告示,其内容是----“为了防止非法拐卖人口的罪犯逃出阿瓦城,同时也是为了防范土匪袭击和反叛份子,从现在起,阿瓦城所有城门均不得自由出入,任何物资,只准进不准出,所有人员进出城门必须持有城防司令部邓大人处核发的通行证……”
然而在邓大人那里,他只给汉人核发通行证,缅人甚至连衙门大门都进不去……
只是这个告示刚刚出来时,因为消息未能及时被告知,当时就引发了城门口的混乱和拥堵,其关键原因是,在过去几天,官府从来不用汉字书写告示,毕竟阿瓦城里的绝大多数缅人都不懂汉文,而自打永历天子入宫后,出来的这些告示全部都是汉文的,普通缅人如何能看懂?
这也导致当时正在出城门的缅人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凶神恶煞的士兵们扣留了,而那些看得懂汉字或者不认识字的汉民们,则被士兵们客气地引导着去城门洞口的办理处,在那里汉人只要用汉语回答几个简单问题,就发给通行证。
这类办理处还包括王宫外小广场的一个院子,汉人们在那里面排队领取通行证----其实就是一张盖着大红印章的纸片,望着汉民们在出示通行证后出了城门,不少看不清形势的缅人也终于找到了王宫附近的那个院子,他们也想办通行证,然而意外的是,门口的士兵对每一个想进入院子的缅人都要审问一番,说的还是汉语,这下缅人们就有点抓瞎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既听不懂汉语问话,更不能用汉语回答,在张口结舌半晌之后,就被一脸不耐烦的士兵用刺刀赶到一边凉快去了----尼玛连院门都进不去,更别说申请什么通行证了……
就在这天晚上,几家城里二十多位比较富裕的汉商和十几个比较有名的识字的汉人,突然被澳洲士兵们登门造访,然后他们一脸懵逼地被带到王宫门口,众人随即被告知,你们现在准备被当今大明天子----身边的邓大人召见。
随后,这些受宠若惊的人们,被几个太监提溜着草草地教了几次见官礼仪,然后就聚集在一座偏殿里,众人等了好一会儿后,终于见到了邓凯邓大人。
与面无表情的澳洲士兵和太监们相比,坐在太师椅上的邓大人很是和蔼,众人在战战兢兢地行礼、落座和奉茶后,邓大人便给在座的各位仔细布置了一番……
一个小时后,这些人就出了宫门,一边微笑着,一边面色神秘交头接耳,然后众人相互招呼着抱拳告退……
第二天下午,走在街上的缅人会发现,大街小巷里忽然出现了一些“缅兵”——好吧,从装束上看是的,这些“士兵”戴着草帽,足登草鞋,穿着灰色麻布短衫和长裤,一律打着白色布条的绑腿。
然而缅人的短暂惊喜之后,却是深深的失落——当缅人走近看时候,发现那些所谓的“缅兵”,实际上是披了一身缅兵军服的汉人。
这群士兵与缅兵在装束上几乎一样,但也有一个显眼的不同——每个士兵的左胳膊上都套了一个红绸子做的短袖套,袖套上间隔写着“”西“和”“纠”两个大字。
这时缅人里面有些胆大好奇的,便指着袖子问士兵,那是什么神符?
而这些汉人士兵们则一脸不屑地用缅语回应道:
“阿瓦城西门城区市民治安纠察队,明白不?”
“不明白……”
“那现在就让你明白!说!家住哪里?什么职业?出门干什么?有无携带违章刀具?”
“啊!出来打个工……去……去南门……”
“南门封锁了不知道吗?!”
“不……不知……”
“回家回家!别出来给爷添乱……”
“要……挣钱……吃……吃饭……”
“吃你个鸟饭!要出南门,去办许可证吧,滚!”
从这天起,这类盘问在阿瓦城里的大街小巷里成为缅人们在大街上的家常便饭,这些所谓的“市民治安纠察队”,就是邓大人在一天前的那个晚上给城里的汉民头面人物布置的,目的是“维持治安,稳定市面,管理缅人”。
显然这些汉人的头面人物都不是笨蛋,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看来汉人这回是真的要咸鱼翻生当家做主了,永历皇帝终究还是咱们汉家天子,果然是向着汉人的!
醒过劲来的汉人们在当天就迅速组织起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他们被允许进入缅王的军械库,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这支纠察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西门城区治安纠察队”、“南门城区治安纠察队”和“东门城区治安纠察队”,隶属于位于王宫对面的“阿瓦城城防司令部”,直接上司是第二旅副旅长方临佑。
而这位邓大人判案完全是看人下菜碟的的,凡是缅人去控诉的案件,只要是涉及到汉人,则不是推诿就是拖延,甚至还会以诬告罪名被打一顿赶出衙门。
然而只要是汉人告诉缅人的案件,那个办起事情来则雷厉风行,而且是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总之只要是汉人告缅人到衙门里,吃亏的绝对是缅人。
于是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主动揭了贴在大街小巷里的告示去起诉,或者跑到城门口去找澳洲士兵告发缅人“私藏汉女”、“私藏兵器”、再或者跑到王宫边上的衙门大堂上,起诉缅人的各种“罪行”,有些所谓的起诉其实就是狭私报复,其内容干脆就是一些虚头巴脑的指控,比如类似——“形迹可疑”,“聚众秘谋”之类的指控。
然而比较讽刺的是,当初在缅王统治时期,这些指控总是针对防范汉人的,如今报应降临,缅人们也开始享受这个待遇了。
关键是,汉民们很快就会发现,对于提供各种线索的汉人,只要有告发,澳洲人和邓大人多少都有一些鼓励,最起码有口头上的精神鼓励。
而对于少数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线索的汉人揭发者,由此还真的拿到了丰厚的赏格。
为此,朱邓二人居然掌握了不少城里缅人的动向,甚至在入城的第六天,还意外破获了一个缅人的类似帮会组织的地下武装团伙,这个帮会在一个漏网贵族的指挥下,打算挖地道至王宫,救出缅王后立足外省,伺机东山再起……
当然了,这些参与者最后都“失踪”了……
另外,就在永历皇帝入城后的第四天下午,一个针对缅人的更加严厉的措施出台了,就在当天下午的四座城门和主要街口处,忽然出现一纸汉文告示,其内容是----“为了防止非法拐卖人口的罪犯逃出阿瓦城,同时也是为了防范土匪袭击和反叛份子,从现在起,阿瓦城所有城门均不得自由出入,任何物资,只准进不准出,所有人员进出城门必须持有城防司令部邓大人处核发的通行证……”
然而在邓大人那里,他只给汉人核发通行证,缅人甚至连衙门大门都进不去……
只是这个告示刚刚出来时,因为消息未能及时被告知,当时就引发了城门口的混乱和拥堵,其关键原因是,在过去几天,官府从来不用汉字书写告示,毕竟阿瓦城里的绝大多数缅人都不懂汉文,而自打永历天子入宫后,出来的这些告示全部都是汉文的,普通缅人如何能看懂?
这也导致当时正在出城门的缅人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凶神恶煞的士兵们扣留了,而那些看得懂汉字或者不认识字的汉民们,则被士兵们客气地引导着去城门洞口的办理处,在那里汉人只要用汉语回答几个简单问题,就发给通行证。
这类办理处还包括王宫外小广场的一个院子,汉人们在那里面排队领取通行证----其实就是一张盖着大红印章的纸片,望着汉民们在出示通行证后出了城门,不少看不清形势的缅人也终于找到了王宫附近的那个院子,他们也想办通行证,然而意外的是,门口的士兵对每一个想进入院子的缅人都要审问一番,说的还是汉语,这下缅人们就有点抓瞎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既听不懂汉语问话,更不能用汉语回答,在张口结舌半晌之后,就被一脸不耐烦的士兵用刺刀赶到一边凉快去了----尼玛连院门都进不去,更别说申请什么通行证了……
就在这天晚上,几家城里二十多位比较富裕的汉商和十几个比较有名的识字的汉人,突然被澳洲士兵们登门造访,然后他们一脸懵逼地被带到王宫门口,众人随即被告知,你们现在准备被当今大明天子----身边的邓大人召见。
随后,这些受宠若惊的人们,被几个太监提溜着草草地教了几次见官礼仪,然后就聚集在一座偏殿里,众人等了好一会儿后,终于见到了邓凯邓大人。
与面无表情的澳洲士兵和太监们相比,坐在太师椅上的邓大人很是和蔼,众人在战战兢兢地行礼、落座和奉茶后,邓大人便给在座的各位仔细布置了一番……
一个小时后,这些人就出了宫门,一边微笑着,一边面色神秘交头接耳,然后众人相互招呼着抱拳告退……
第二天下午,走在街上的缅人会发现,大街小巷里忽然出现了一些“缅兵”——好吧,从装束上看是的,这些“士兵”戴着草帽,足登草鞋,穿着灰色麻布短衫和长裤,一律打着白色布条的绑腿。
然而缅人的短暂惊喜之后,却是深深的失落——当缅人走近看时候,发现那些所谓的“缅兵”,实际上是披了一身缅兵军服的汉人。
这群士兵与缅兵在装束上几乎一样,但也有一个显眼的不同——每个士兵的左胳膊上都套了一个红绸子做的短袖套,袖套上间隔写着“”西“和”“纠”两个大字。
这时缅人里面有些胆大好奇的,便指着袖子问士兵,那是什么神符?
而这些汉人士兵们则一脸不屑地用缅语回应道:
“阿瓦城西门城区市民治安纠察队,明白不?”
“不明白……”
“那现在就让你明白!说!家住哪里?什么职业?出门干什么?有无携带违章刀具?”
“啊!出来打个工……去……去南门……”
“南门封锁了不知道吗?!”
“不……不知……”
“回家回家!别出来给爷添乱……”
“要……挣钱……吃……吃饭……”
“吃你个鸟饭!要出南门,去办许可证吧,滚!”
从这天起,这类盘问在阿瓦城里的大街小巷里成为缅人们在大街上的家常便饭,这些所谓的“市民治安纠察队”,就是邓大人在一天前的那个晚上给城里的汉民头面人物布置的,目的是“维持治安,稳定市面,管理缅人”。
显然这些汉人的头面人物都不是笨蛋,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看来汉人这回是真的要咸鱼翻生当家做主了,永历皇帝终究还是咱们汉家天子,果然是向着汉人的!
醒过劲来的汉人们在当天就迅速组织起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他们被允许进入缅王的军械库,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这支纠察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西门城区治安纠察队”、“南门城区治安纠察队”和“东门城区治安纠察队”,隶属于位于王宫对面的“阿瓦城城防司令部”,直接上司是第二旅副旅长方临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