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集装箱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做校舍和教室----按照任柯的规划,只需要把这些集装箱围起来,就是一个现成的、相对安全的封闭式校园。
因为任柯一直没有忘记这批移民中还有二百多个未成年人,这些孩子和少年都在十六岁以下,任柯认为,只需要几年的教育功夫,这些人都将成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更何况以后岛上肯定会源源不断地来移民,那么未成年也会源源不断地来,因此办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是他这个总督大人必须做的重要事业。
目前岛上有二百一十五个未成年男女,其中适龄学童和少年有一百五十六个,此前任柯已经向联邦教育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希望在紫霞岛创办一所全日制学校,学制与竹园和向日葵公学完全一样,教材和课程也一样,唯一不同的,这是一所男女混合学校。
联邦教育委员会对此完全同意,还很快给紫霞岛提供了教材和部分课桌课椅以及黑板和纸张文具等,这些物资这次都随着骄傲号一起运来了。
另外教育委员会还向联邦财政部申请了一笔专项预算,这笔预算将用于给紫霞岛方面采购学校建设所需的各种物资,其中包括来自“太平洋建设”所属水泥厂和砖瓦厂的各种建筑材料。
毕竟,集装箱教室只是权宜之计,教委主席杜娜阿姨认为,紫霞岛需要不止一所学校,因为那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汉人移民的主要流向地,在可以预计的将来,那里的人口会急剧增长。
因此随船而来的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干腌肉,这些物资主要是提供给学校的,因为任柯打算把这所学校办成全封闭式的,学校要包学生的住宿和一日三餐,而且在不久以后,华盛纺织还会给他提供男女校服。
也就是说,任柯打算让移民们能自觉地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因为这样做不会增加家庭的负担。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看起来相当不错的入学条件,却并没有让移民们踊跃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
主要原因是移民们对自家孩子上学识字这种事不是特别感兴趣,虽然汉人们知道自家孩子有机会读书是极为难得的好事情,但是显然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尤其是在当前,垦荒是每家每户最直接、最能吹糠见米的大事,上学虽好,但是也会直接减少家里的劳动力,特别是在孩子年龄比较大的那些家庭里。
在这个时代,由于人们普遍没有青春期和未成年人的概念,通常孩子过了十岁,就要当半个劳动力使用,大约到了十四、五岁就算成年了,到那时该娶妻生子的娶妻生子,该嫁人的就要嫁人,就必须各自承担起自己的家庭义务----这是深入汉人骨髓的、千年不变的传统和生活方式。
然而任柯办的学校却要求家家户户十六岁以下的少年都必须来学校上学,显然这确实很难让让人们接受。
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年龄在十岁以上孩子的家庭,父母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已经是家里不可或缺的劳动力了,如今家家户户都忙于垦荒,现在不仅要打理分给自家的土地,来年还有开垦新荒地的野望,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只要力所能及,垦荒数量当然是越多越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家里的劳动力肯定会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
没办法,自从登陆之初,任柯宣布了一系列土地政策以后,家家户户都在积极垦荒。
而一个普通状态的家庭基本上是夫妻俩加上一个老人和一到两个孩子,如今,在这些家庭里,只要能干得动的人都在拼命地开垦土地,各家各户甚至还在明理暗里的较劲,人们感觉这地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不垦白不垦,而且只要保证垦出来的土地不撂荒,连续种上八年就归自己,这样的政策确实很诱人,因此在这个当口上,谁家也不愿意让孩子,特别是那些能干活的孩子去上学。
于是任柯只能采取软硬两手,硬的一手当然是强制性的发布命令:他首先把土地评议会的乡老族长们召集起来,要求他们回去对自己的族人说清楚,十六岁以下的男女上学校读书是澳洲人的规矩,是这里的王法,不管你情愿不情愿都要遵从!如果不让自家孩子来上学,以后你新开垦的土地就不给你做数!
软的一手是:任柯对这些农户们说,孩子来上学,学校将包吃包住,这能省下家里的不少开销,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送孩子来上学,你们就不担心被吃死老子了云云。
当然任柯也有让步的地方,他最后不得不缩小了入学的年龄范围----孩子大于十三岁的,则由父母和孩子自己决定上不上学,但是任柯强调说,如果孩子自己愿意来上学,父母不得阻拦,否则就触犯王法了,要罚款!还要没收土地!
最后的结果是,来到这所学校女孩子居多,而男孩子相对较少,最后的结果是:学校里一共有六十三个女孩和四十一个男孩。
显然,不少父母们认为女孩是家里的赔钱货,更算不得什么像样的劳动力,加上学校还管饭,听说还发衣服,于是能送来的就都尽量给送来了。
总之在这批移民里,一共有二百一十五个未成年人,去掉六岁以下的,适龄者应该有一百五十多人,结果来学校的孩子加起来刚刚一百人出头。
没来的全部都是十三岁以上的,任柯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他认为只要垦荒拓展期一过,不用强制,移民们会慢慢的把孩子给送来的。
更何况,以后事实会证明的:从学校毕业的孩子今后更有前途,以后他们和她们挣的银子也应该比窝在土地上的人多,任柯认为,当前自己做成这样也算是不错的了,一句话,来日方长。
总之自此时起,任柯把相当大的精力都投入到学校的教学里了,当然,作为总督大人,他有不少事情需要过问,好在如果他想当一个甩手掌柜的话,也不是不行,毕竟像建房子、垦荒、修渠、打井和地上种什么作物这类事情,他确实插不上手,因此其绝大多数的日常都是土地评议会的那群族长乡老们在带着移民们具体操作----对于任柯而言,只要不发生族长和乡老们无法解决的纠纷和矛盾,他这位总督大人其实根本不用事无巨细地过问。
当然任柯还是很忙的,在平时他除了像一个乡村小学的全科教师一样在学校上课,当一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以外,他的另外一个日常是带领那个八十人的护卫队搞军训和各种建设,特别是码头的扩建和那座露天煤矿的采掘。
是的,挖煤是任柯目前肩负的另外一个重大任务。
因为顾船长一直惦记着紫霞岛上的那座露天煤矿,紫霞岛的煤不仅质量很好,还有条件定期供应,而妮可号也确实需要一个可以中途加煤的补给站。
因为任柯一直没有忘记这批移民中还有二百多个未成年人,这些孩子和少年都在十六岁以下,任柯认为,只需要几年的教育功夫,这些人都将成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更何况以后岛上肯定会源源不断地来移民,那么未成年也会源源不断地来,因此办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是他这个总督大人必须做的重要事业。
目前岛上有二百一十五个未成年男女,其中适龄学童和少年有一百五十六个,此前任柯已经向联邦教育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希望在紫霞岛创办一所全日制学校,学制与竹园和向日葵公学完全一样,教材和课程也一样,唯一不同的,这是一所男女混合学校。
联邦教育委员会对此完全同意,还很快给紫霞岛提供了教材和部分课桌课椅以及黑板和纸张文具等,这些物资这次都随着骄傲号一起运来了。
另外教育委员会还向联邦财政部申请了一笔专项预算,这笔预算将用于给紫霞岛方面采购学校建设所需的各种物资,其中包括来自“太平洋建设”所属水泥厂和砖瓦厂的各种建筑材料。
毕竟,集装箱教室只是权宜之计,教委主席杜娜阿姨认为,紫霞岛需要不止一所学校,因为那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汉人移民的主要流向地,在可以预计的将来,那里的人口会急剧增长。
因此随船而来的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干腌肉,这些物资主要是提供给学校的,因为任柯打算把这所学校办成全封闭式的,学校要包学生的住宿和一日三餐,而且在不久以后,华盛纺织还会给他提供男女校服。
也就是说,任柯打算让移民们能自觉地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因为这样做不会增加家庭的负担。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看起来相当不错的入学条件,却并没有让移民们踊跃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
主要原因是移民们对自家孩子上学识字这种事不是特别感兴趣,虽然汉人们知道自家孩子有机会读书是极为难得的好事情,但是显然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尤其是在当前,垦荒是每家每户最直接、最能吹糠见米的大事,上学虽好,但是也会直接减少家里的劳动力,特别是在孩子年龄比较大的那些家庭里。
在这个时代,由于人们普遍没有青春期和未成年人的概念,通常孩子过了十岁,就要当半个劳动力使用,大约到了十四、五岁就算成年了,到那时该娶妻生子的娶妻生子,该嫁人的就要嫁人,就必须各自承担起自己的家庭义务----这是深入汉人骨髓的、千年不变的传统和生活方式。
然而任柯办的学校却要求家家户户十六岁以下的少年都必须来学校上学,显然这确实很难让让人们接受。
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年龄在十岁以上孩子的家庭,父母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已经是家里不可或缺的劳动力了,如今家家户户都忙于垦荒,现在不仅要打理分给自家的土地,来年还有开垦新荒地的野望,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只要力所能及,垦荒数量当然是越多越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家里的劳动力肯定会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
没办法,自从登陆之初,任柯宣布了一系列土地政策以后,家家户户都在积极垦荒。
而一个普通状态的家庭基本上是夫妻俩加上一个老人和一到两个孩子,如今,在这些家庭里,只要能干得动的人都在拼命地开垦土地,各家各户甚至还在明理暗里的较劲,人们感觉这地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不垦白不垦,而且只要保证垦出来的土地不撂荒,连续种上八年就归自己,这样的政策确实很诱人,因此在这个当口上,谁家也不愿意让孩子,特别是那些能干活的孩子去上学。
于是任柯只能采取软硬两手,硬的一手当然是强制性的发布命令:他首先把土地评议会的乡老族长们召集起来,要求他们回去对自己的族人说清楚,十六岁以下的男女上学校读书是澳洲人的规矩,是这里的王法,不管你情愿不情愿都要遵从!如果不让自家孩子来上学,以后你新开垦的土地就不给你做数!
软的一手是:任柯对这些农户们说,孩子来上学,学校将包吃包住,这能省下家里的不少开销,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送孩子来上学,你们就不担心被吃死老子了云云。
当然任柯也有让步的地方,他最后不得不缩小了入学的年龄范围----孩子大于十三岁的,则由父母和孩子自己决定上不上学,但是任柯强调说,如果孩子自己愿意来上学,父母不得阻拦,否则就触犯王法了,要罚款!还要没收土地!
最后的结果是,来到这所学校女孩子居多,而男孩子相对较少,最后的结果是:学校里一共有六十三个女孩和四十一个男孩。
显然,不少父母们认为女孩是家里的赔钱货,更算不得什么像样的劳动力,加上学校还管饭,听说还发衣服,于是能送来的就都尽量给送来了。
总之在这批移民里,一共有二百一十五个未成年人,去掉六岁以下的,适龄者应该有一百五十多人,结果来学校的孩子加起来刚刚一百人出头。
没来的全部都是十三岁以上的,任柯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他认为只要垦荒拓展期一过,不用强制,移民们会慢慢的把孩子给送来的。
更何况,以后事实会证明的:从学校毕业的孩子今后更有前途,以后他们和她们挣的银子也应该比窝在土地上的人多,任柯认为,当前自己做成这样也算是不错的了,一句话,来日方长。
总之自此时起,任柯把相当大的精力都投入到学校的教学里了,当然,作为总督大人,他有不少事情需要过问,好在如果他想当一个甩手掌柜的话,也不是不行,毕竟像建房子、垦荒、修渠、打井和地上种什么作物这类事情,他确实插不上手,因此其绝大多数的日常都是土地评议会的那群族长乡老们在带着移民们具体操作----对于任柯而言,只要不发生族长和乡老们无法解决的纠纷和矛盾,他这位总督大人其实根本不用事无巨细地过问。
当然任柯还是很忙的,在平时他除了像一个乡村小学的全科教师一样在学校上课,当一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以外,他的另外一个日常是带领那个八十人的护卫队搞军训和各种建设,特别是码头的扩建和那座露天煤矿的采掘。
是的,挖煤是任柯目前肩负的另外一个重大任务。
因为顾船长一直惦记着紫霞岛上的那座露天煤矿,紫霞岛的煤不仅质量很好,还有条件定期供应,而妮可号也确实需要一个可以中途加煤的补给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