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作为一个穿越人,对历史上记载的一些大事他是知道的,这在别人的眼中似乎有了先知先觉。

  对于1638年,皇太极两路分兵绕道蒙古进攻,墙子岭和青山口,林毅脑子里有这一笔账。再加上1636年和1637年的阿敏和皇太极两次袭扰京畿两次大败而回,林毅知道,他们必然会变本加厉,卷土重来。

  因此林毅在这里加固城防,修筑炮台,加紧练兵,长城以外的夜不收放出几十里,3000兵马枕戈待旦,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他的200多里长城防线固若金汤。

  这200里曲曲弯弯的长城上,主要有两处要塞,一个就是喜峰口,一个是青子岭,这两处都设有红衣大炮,一共50门,然后沿途的每一处都有兵将昼夜巡逻,每一百米都有个驻兵点,这是长城上特设的一处台子,主要用于瞭望,每一处的台子林毅派了有十一个兵包小旗长在内负责警械。

  另外长城上这两处要塞都设有更高的聊望台,因为长城是建立在山上,本来就高,还居高临下,凭借着单筒望远镜,能够看出很远。

  这一天,嘹望台上一名小旗长,看到了远处辽阔的草原上高高的燃起了六柱狼烟,立即飞马报于了林毅和祖克勇。

  狼烟是城外的夜不收燃起的,夜不收,就是明代专业的侦察兵。一柱狼牙代表鞑子有1万兵,也就是说这次鞑子来了6万人马。

  林毅得知这些战报之后立即命3000人马进入战斗状态。另外林毅立即命人飞马报于密云总兵刘肇基,战略上藐视他们,战术上必须得重视。

  刘肇基,林毅和祖克勇三将碰头商议之后,林毅提出了坚壁其磊,以逸待劳。与此同时,派一支军队埋伏到城外,掐断鞑子的归路,然后两面夹击,让他们有来无回。

  刘肇基非常赞成。半个时辰之后有夜不收飞马报来了具体的信息,敌人兵分两路,一路奔喜峰口,一路奔青子岭,这次来的是大清的两个亲王多铎和济尔哈郎。

  “这俩家伙来了,看来是来者不善呢!”

  对于多铎和济尔哈朗,林毅更为了解。

  多铎跟多尔衮是从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他是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爷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松锦大战他擒住了洪承畴,跟随多尔衮入关之后,他兵败李自成,攻破扬州屠城10日,后来又制造了嘉定三屠,杀史可法,南下江南,俘虏了南明第一帝朱由崧。死在他手下的汉人百姓何止百万?乾隆皇帝称他为开国功臣诸王之最,其实他的双手沾满了汉人的鲜血,这是个罪大恶极的屠杀汉人的刽子手。

  济尔哈郎是阿敏的胞弟,历史上尽管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死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之手,但是,他仍然效忠努尔哈赤皇太极,是唯一一个除了多尔衮之外受封叔王的亲王。他是三朝老臣,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服蒙古,攻打朝国一直打到平壤。清兵入关之后,他又一路追杀李自成。后来,福临继位是为顺治,他成了辅政大臣。

  他们俩亲自带兵前来,这无疑是清朝的重量级人物,林毅当然不敢小觑他们。

  刘肇基决定亲自出马,带领5000人马到城外埋伏,以掐断这两路鞑子的归路。

  为了使这一战更有把握,总兵官刘肇基还给他的邻居,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写了一封信,让他出兵帮忙。可惜的是,这个吴三桂大奸似忠,特别是听说他仇视的林毅在这里,他把信撕了个粉碎,始终未发一兵一卒。

  在刘肇基5000兵马出城的第二天,战斗就打响了。

  多铎和济尔哈朗都不是鲁莽之辈,他们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摸清楚了密云一带明军的防守情况。当得知这里一共有8000明军的时候,长城上200里的防线,平时只有林毅的3000人驻守,他们轻蔑的笑了。

  两个人进行了分工,多铎进攻喜峰口,济尔哈郎进攻青子岭。两个人打算使林毅首尾难顾,腹背受敌。

  他们俩当然知道这两处是林毅的重点防守地带,但是仍然选择了这两处作为突破口。因为长城建立在崇山峻岭之上,其他地方山高地险难以接近长城,更别说打仗了。

  在多铎指挥下,一旗人马作为第一梯队,猛攻喜峰口关城。在一名固山额真的带领下,约七千八旗兵如潮水一般向关城扑来。

  关城上30门红衣大炮早已经对准了蜂拥而来的鞑子。

  十名明军负责一门红衣大炮,每门红衣大炮负责十米的防线,城门左右建有辅城,城门内还建有瓮城,这些都是林毅新建的,红衣大炮架在垛口上,瓮城和辅城马道上堆满了弹药,箭矢,圆木,石块等守城之物,堆积如山。

  大炮与大炮之间的间隙,则用火枪手和弓箭手等来填补,这样他们就组成了远近交叉火力。

  林毅立马在关城的城上亲自指挥。

  长城城墙的平均高度八米左右,宽七米左右,大致是个下宽上窄的梯形。但是关城的城墙还要高出好几尺,而且长城的设计是在崇山峻岭之上,按地形所建,内墙显得低,外墙显得高。

  因此,林毅立马所在的地方,从长城外面看,他是站山巅之上三丈多高的地方,居高临下,又透过单管望远镜,远处的情况看的非常清楚。

  今天的天气又好,他就看到远处十几里开外的地方,密密麻麻全是鞑子的兵将,简直是铺天盖地,无边无沿,各色旗帜迎风飘扬。

  “妈的,3万人马列阵还真不少,来的好,如果你们不来,老子这些天就白忙活了!”林毅看着这些凶恶的鞑子兵一咬牙,心中发狠。

  这时第一梯队的八旗兵冲过来了。

  “不要慌,让这些鞑子们再靠近城些。”

  透过单管望远镜,林毅能看清这些飞马冲过来的鞑子的鼻子和眼睛。

  2000米……1000米……500米……

  “开炮!”

  林毅一声令下,旁边的旗令兵,把炮兵手旗往下一挥。

  原来林毅手下的兵种现在不同,有炮兵,有火枪兵,还有弓箭手,如果按另一种方法,有骑兵,还有步兵等等。兵种的不同,传令的令旗当然也不同。

  炮营阵地上看的就是这个指令,在这里负责的是军中的一名把总。把总比百总高一级,是明清时期京营兵和边军中的一种官职,次于守备,大概相当于后世的营长,根据编制的不同,管着三到五百人不等。

  林毅在喜峰口关城的300名炮兵现在就有一名把总负责。

  把总得到这个信号以后一声令下,红衣大炮旁边早已做好准备的点火兵,举着火把就引燃了引线。

  火药引线发出嗤嗤的倾向,冒着股股的白烟。引火兵点燃之后,赶紧往后撤身。附近的兵将害怕把耳朵震出毛病,赶紧把耳朵给堵上。

  “咚,叨,轰隆……咚咚咚……”

  30门火炮连续轰鸣起来,地动山摇。一枚枚炮弹,凌空飞出,准确的落在鞑子冲锋的人群当中,然后炸开了花。

  这一时期,最厉害的火器当数红衣大炮了。红衣大炮的炮弹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弹。这种炮弹的射程远,撞击力和破坏力非常大,主要用于攻坚战。

  另一种是类似散弹的弹药,里面混杂了火药,石子,铁片,铁钉之类的东西。用于攻击军队。但是射程没有实心弹远,但是杀伤面积大。对于冲锋和集结的敌人有很大的杀伤力。

  现在他们用的当然都是散弹,一炮下去,能够炸翻一大片。

  鞑子顿时被炸得人仰马翻,有的连人带马,被炸得血肉横飞,有一名鞑子被飞来的炮弹击中,顿时连人带马变成了一片的火球,腾到空中然后落下来,成了一片血雨,尸骨无存。

  城外的清军顿时鬼哭狼嚎,人喊马嘶,混乱一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明末去当兵,回到明末去当兵最新章节,回到明末去当兵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