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人,你说话可要小心些,妄论朝政可不是什么好习惯。”费宏冷声道。
宋楠笑道:“费大学士,莫吓唬我,不论朝政要我等臣民作甚?对比大明建国初年和如今的诸般政策,变化不可谓不大,可见世易时移,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费宏哼了一声不说话,杨廷和皱眉道:“宋大人说说,为何朝廷的户籍之策会让人不愿经商呢?我倒是没想明白。”
宋楠道:“我大明朝民籍归于地方,田甲之制又规定百姓不得离开土地,否则便成流民逃民,商贾之家本就是经营四方,贱买贵卖;这般限制固然会让商贾不能自由穿梭于大明各地经商;诸位都知道,我大明商帮都是拘泥于本地,晋商徽商浙商都是在本地经营,虽然规模浩大,但除了本地之外却未能惠及各地,原因便是他们不能在外地置产经营,就是因为户籍所限之故。”
“胡说八道,哪有这个道理,朝廷造黄册设田甲便是为了防止百姓流窜各地,百姓多懒惰之徒,很多人不安于本地贫瘠,宁愿田地荒废也要去富庶之地食嗟来之食,若照你宋大人的说法,我们应该不管他们,让他们到处乱窜不成?无户籍田甲限制,朝廷的徭役赋税又如何摊派收取?难道满世界去找他们不成?”杨廷和有些恼火,说话也不客气起来。
宋楠也不动气,微笑道:“杨首辅稍安勿躁,我可不是要朝廷废除户籍田甲制度,而是要在这上边做些变通,鼓励有能力的商贾将银子花在经营建设之上,减少对他们的限制,让他们藏在家里的银子能流通于市,而非放在他们的密室之中生尘;有流通,则有税可收,也可繁荣集市,何乐而不为?”
杨廷和道:“依你之见,该如何变通?”
宋楠道:“对商贾户籍的限制做些修改,譬如说允许商家在外地置业置产,在外地经商三年并有自属产业者可允许在当地入籍等等,这样既可将流动商贾纳入官府管辖之下,又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此举仅限于有能力经商置业之人,对耕作的百姓却不适用,这岂不两不妨害?”
群臣目瞪口呆,对宋楠这个大胆的想法这些人从未想到过,仔细想想倒是有些道理,不过问题也不小很快便有人提出来疑问。
“若按照宋大人的设想,像京城这等人人向往的地方,岂非人满为患?只要有钱购置产业,三年后便可在京城入籍,岂不是牛鬼蛇神都要往京城跑么?”
宋楠微笑道:“这位大人的担心也有几分道理,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京城虽好,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在此安居的;故土难离,愿意离开生养的家乡来到异.地定居的毕竟是少数;况且这政策局限于有能力置产经营的商贾,我却不信有多少人能买得起京城的房产。这个政策只是让商贾们安心经商罢了,况且京城也没那么多商铺房产供他们购买,根本无需担心这个问题。”
众大臣嗡嗡议论宋楠的建议,有的表示赞赏,有的则表示怀疑,一时之间也没什么统一的意见。
混乱中,有人忽然呵呵笑出声来,众人循声望去,笑声是从阶下的勋贵之列中传来。
正德皱眉问道:“钱太昌,你因何发笑?”
扬威营提督钱太昌大踏步上前跪拜,起身后兀自面带笑容道:“皇上,臣实在忍不住发笑,宋大人侃侃而谈一副为国分忧的模样,其实你们都被他骗了,宋大人这是为他自己捞好处呢。”
群臣惊讶的静了下来,上百双目光投向钱太昌的身上。
“此话怎讲?”正德沉声问道。
“皇上有所不知,据臣所闻,宋大人最近请了一帮商贾来到京城,为的便是推销他在白纸坊盖的那些铺子和房子;商贾们不愿购买的他的商铺和房舍,便是因为从太祖时便实行的户籍制度的制约,眼见铺子卖不出去,房舍也无人问津,宋大人今日便在堂上炮制出这个所谓的变通之策来,看似是为朝廷出谋划策,实则是为了他自己挣钱罢了。臣听得实在是忍不住,所以失态了,请皇上恕罪。”
群臣发出一片咦哦之声,原来宋楠今日忽然跳出来说这件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此人可真是胆大包天了,拿国事替自己谋私利,无耻之极。
正德脸色有些难看,看向宋楠问道:“宋楠,他说的是事实么?”
宋楠面无表情的道:“皇上,他说的没错。”
群臣炸了锅一般的沸腾起来,居然直接干脆的便承认了,倒要瞧皇上怎么处置他。
“你,好大胆子。”正德脸上明显升腾起怒气来,宋楠实在太不像话了。
“皇上息怒。听臣解释。”
“有什么好解释的,你要购买白纸坊的闲地,说要改造白纸坊的脏乱,朕也准了,却没想到从头到尾你是为了谋私利,朕对你很是失望。”
“皇上,臣谋利有何不对么?臣又非坑蒙拐骗巧取豪夺,说白了臣也不过是做生意而已。当初臣借债百万买下白纸坊的废弃之地的时候,这些侯爷们怎么不出来说话?因为他们看不到其中的价值。如今臣辛辛苦苦改造了出来,他们便眼馋了。不错,我建了商铺房舍便是来出售获利的,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么?一来我将白纸坊这片恶臭之地改造成商铺集市,二来可藉此增加朝廷的税收,这难道有什么不可见人的么?”
“宋大人,你做生意赚钱我们不管,但你假公济私却是不成。”杨廷和冷冷道。
宋楠沉声道:“我不愿指谪内阁指定的一味垦田开荒,增加百姓农田税收的那些办法;莫以为我不知道户部为了增加税收弄得那些名目,我锦衣卫衙门每日从各地传来的消息有一大半是关于加税闹出的事端的。去岁的六百万两增加的收入有多少是真正垦田开荒增加的,你自己心里清楚。我之所以要冒着被人指责的风险要开发白纸坊的土地,便是要证明给皇上和诸位大人看,增加税收的最好途径不是去挖山垦田,而是要加快流通发展商业。”
杨廷和面色铁青,如果宋楠是胡说八道倒也罢了,偏偏杨廷和自己明白,今年在财政压力之下是用了些手段的,否则哪来六百万两银子的增加,他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此刻被宋楠戳穿,一时无言以对。
“你们说我假公济私也好,说我为自己谋利也好,我所知道是,如果白纸坊今年能全部开发完毕并让外地商贾入驻,将会给朝廷带来近五十万两的税收收入,这是我保守估计的结果。”
“啊?这么多?”
“开玩笑吧,区区白纸坊?一年五十万?”
众人惊诧不已,这家伙吹牛皮吹得有些过分,区区白纸坊只占京城街坊的数十分之一,整个京城去岁各项税收不足三百万两,凭什么能有五十万两税收?
“宋楠,你可不要信口开河,哪来这么多的税钱。”正德也是不信。
“皇上听我给你算算账,以我白纸坊开发接近完工的南一区为例,商铺一百八十余间,住宅六十余户,若尽数卖出,总价当在两百万两左右,按三十取一的税率,我宋家便要缴纳近六万两的税银,这可是实打实的一两不少的。商铺卖出之后,商家经营店铺还是要交税,一百八十家商铺,一年起码两万两银子,也即是说光是这南一区便可一年上缴九万两。后面尚有六个区域是照着南一区来开发的,五十万两还是保守估计。待商家尽数入驻之后,每年固定的税收便有十几万两,这不是一块为朝廷招财进宝的聚宝盆么?”
“……”
“……”
正德和文武官员大眼瞪小眼,这账是清清楚楚的算出来了,可一点没夸张,按照宋楠的性子,没准还少说了不少,如果一个小小的白纸坊能贡献出这么多税银子来,要是按照宋楠的说法,大明各地的商贾要是愿意在各地置产购房,岂非财税大增么?
“皇上,您大概也明白了,大部分的税钱是来自购置产业商铺的大笔支出,但凡交易房产,便要按照总价交税,这便是流通带来的税收。我之所以提出那变通之策,便是要商贾们拿出钱来消费流通,繁荣商业的同时,也可为朝廷带来大笔的税收。至于有人说我假公济私,我都不屑于解释什么。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我若从中获了些利益,那也是我该得的,诸位侯爷伯爵诸位大人们家里不都有生意么?倒也不必骂别人贪财,先想想自己是否真的能‘君子固穷’再来说话。”宋楠笑眯眯的对着满朝木头般的官员们道。
宋楠笑道:“费大学士,莫吓唬我,不论朝政要我等臣民作甚?对比大明建国初年和如今的诸般政策,变化不可谓不大,可见世易时移,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费宏哼了一声不说话,杨廷和皱眉道:“宋大人说说,为何朝廷的户籍之策会让人不愿经商呢?我倒是没想明白。”
宋楠道:“我大明朝民籍归于地方,田甲之制又规定百姓不得离开土地,否则便成流民逃民,商贾之家本就是经营四方,贱买贵卖;这般限制固然会让商贾不能自由穿梭于大明各地经商;诸位都知道,我大明商帮都是拘泥于本地,晋商徽商浙商都是在本地经营,虽然规模浩大,但除了本地之外却未能惠及各地,原因便是他们不能在外地置产经营,就是因为户籍所限之故。”
“胡说八道,哪有这个道理,朝廷造黄册设田甲便是为了防止百姓流窜各地,百姓多懒惰之徒,很多人不安于本地贫瘠,宁愿田地荒废也要去富庶之地食嗟来之食,若照你宋大人的说法,我们应该不管他们,让他们到处乱窜不成?无户籍田甲限制,朝廷的徭役赋税又如何摊派收取?难道满世界去找他们不成?”杨廷和有些恼火,说话也不客气起来。
宋楠也不动气,微笑道:“杨首辅稍安勿躁,我可不是要朝廷废除户籍田甲制度,而是要在这上边做些变通,鼓励有能力的商贾将银子花在经营建设之上,减少对他们的限制,让他们藏在家里的银子能流通于市,而非放在他们的密室之中生尘;有流通,则有税可收,也可繁荣集市,何乐而不为?”
杨廷和道:“依你之见,该如何变通?”
宋楠道:“对商贾户籍的限制做些修改,譬如说允许商家在外地置业置产,在外地经商三年并有自属产业者可允许在当地入籍等等,这样既可将流动商贾纳入官府管辖之下,又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此举仅限于有能力经商置业之人,对耕作的百姓却不适用,这岂不两不妨害?”
群臣目瞪口呆,对宋楠这个大胆的想法这些人从未想到过,仔细想想倒是有些道理,不过问题也不小很快便有人提出来疑问。
“若按照宋大人的设想,像京城这等人人向往的地方,岂非人满为患?只要有钱购置产业,三年后便可在京城入籍,岂不是牛鬼蛇神都要往京城跑么?”
宋楠微笑道:“这位大人的担心也有几分道理,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京城虽好,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在此安居的;故土难离,愿意离开生养的家乡来到异.地定居的毕竟是少数;况且这政策局限于有能力置产经营的商贾,我却不信有多少人能买得起京城的房产。这个政策只是让商贾们安心经商罢了,况且京城也没那么多商铺房产供他们购买,根本无需担心这个问题。”
众大臣嗡嗡议论宋楠的建议,有的表示赞赏,有的则表示怀疑,一时之间也没什么统一的意见。
混乱中,有人忽然呵呵笑出声来,众人循声望去,笑声是从阶下的勋贵之列中传来。
正德皱眉问道:“钱太昌,你因何发笑?”
扬威营提督钱太昌大踏步上前跪拜,起身后兀自面带笑容道:“皇上,臣实在忍不住发笑,宋大人侃侃而谈一副为国分忧的模样,其实你们都被他骗了,宋大人这是为他自己捞好处呢。”
群臣惊讶的静了下来,上百双目光投向钱太昌的身上。
“此话怎讲?”正德沉声问道。
“皇上有所不知,据臣所闻,宋大人最近请了一帮商贾来到京城,为的便是推销他在白纸坊盖的那些铺子和房子;商贾们不愿购买的他的商铺和房舍,便是因为从太祖时便实行的户籍制度的制约,眼见铺子卖不出去,房舍也无人问津,宋大人今日便在堂上炮制出这个所谓的变通之策来,看似是为朝廷出谋划策,实则是为了他自己挣钱罢了。臣听得实在是忍不住,所以失态了,请皇上恕罪。”
群臣发出一片咦哦之声,原来宋楠今日忽然跳出来说这件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此人可真是胆大包天了,拿国事替自己谋私利,无耻之极。
正德脸色有些难看,看向宋楠问道:“宋楠,他说的是事实么?”
宋楠面无表情的道:“皇上,他说的没错。”
群臣炸了锅一般的沸腾起来,居然直接干脆的便承认了,倒要瞧皇上怎么处置他。
“你,好大胆子。”正德脸上明显升腾起怒气来,宋楠实在太不像话了。
“皇上息怒。听臣解释。”
“有什么好解释的,你要购买白纸坊的闲地,说要改造白纸坊的脏乱,朕也准了,却没想到从头到尾你是为了谋私利,朕对你很是失望。”
“皇上,臣谋利有何不对么?臣又非坑蒙拐骗巧取豪夺,说白了臣也不过是做生意而已。当初臣借债百万买下白纸坊的废弃之地的时候,这些侯爷们怎么不出来说话?因为他们看不到其中的价值。如今臣辛辛苦苦改造了出来,他们便眼馋了。不错,我建了商铺房舍便是来出售获利的,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么?一来我将白纸坊这片恶臭之地改造成商铺集市,二来可藉此增加朝廷的税收,这难道有什么不可见人的么?”
“宋大人,你做生意赚钱我们不管,但你假公济私却是不成。”杨廷和冷冷道。
宋楠沉声道:“我不愿指谪内阁指定的一味垦田开荒,增加百姓农田税收的那些办法;莫以为我不知道户部为了增加税收弄得那些名目,我锦衣卫衙门每日从各地传来的消息有一大半是关于加税闹出的事端的。去岁的六百万两增加的收入有多少是真正垦田开荒增加的,你自己心里清楚。我之所以要冒着被人指责的风险要开发白纸坊的土地,便是要证明给皇上和诸位大人看,增加税收的最好途径不是去挖山垦田,而是要加快流通发展商业。”
杨廷和面色铁青,如果宋楠是胡说八道倒也罢了,偏偏杨廷和自己明白,今年在财政压力之下是用了些手段的,否则哪来六百万两银子的增加,他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此刻被宋楠戳穿,一时无言以对。
“你们说我假公济私也好,说我为自己谋利也好,我所知道是,如果白纸坊今年能全部开发完毕并让外地商贾入驻,将会给朝廷带来近五十万两的税收收入,这是我保守估计的结果。”
“啊?这么多?”
“开玩笑吧,区区白纸坊?一年五十万?”
众人惊诧不已,这家伙吹牛皮吹得有些过分,区区白纸坊只占京城街坊的数十分之一,整个京城去岁各项税收不足三百万两,凭什么能有五十万两税收?
“宋楠,你可不要信口开河,哪来这么多的税钱。”正德也是不信。
“皇上听我给你算算账,以我白纸坊开发接近完工的南一区为例,商铺一百八十余间,住宅六十余户,若尽数卖出,总价当在两百万两左右,按三十取一的税率,我宋家便要缴纳近六万两的税银,这可是实打实的一两不少的。商铺卖出之后,商家经营店铺还是要交税,一百八十家商铺,一年起码两万两银子,也即是说光是这南一区便可一年上缴九万两。后面尚有六个区域是照着南一区来开发的,五十万两还是保守估计。待商家尽数入驻之后,每年固定的税收便有十几万两,这不是一块为朝廷招财进宝的聚宝盆么?”
“……”
“……”
正德和文武官员大眼瞪小眼,这账是清清楚楚的算出来了,可一点没夸张,按照宋楠的性子,没准还少说了不少,如果一个小小的白纸坊能贡献出这么多税银子来,要是按照宋楠的说法,大明各地的商贾要是愿意在各地置产购房,岂非财税大增么?
“皇上,您大概也明白了,大部分的税钱是来自购置产业商铺的大笔支出,但凡交易房产,便要按照总价交税,这便是流通带来的税收。我之所以提出那变通之策,便是要商贾们拿出钱来消费流通,繁荣商业的同时,也可为朝廷带来大笔的税收。至于有人说我假公济私,我都不屑于解释什么。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我若从中获了些利益,那也是我该得的,诸位侯爷伯爵诸位大人们家里不都有生意么?倒也不必骂别人贪财,先想想自己是否真的能‘君子固穷’再来说话。”宋楠笑眯眯的对着满朝木头般的官员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