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芳林苑出来,李隆基转身去悲田坊。
历史上应由寺中僧侣负责,并从寺中香火钱中拿钱支持的悲田坊如今是朝廷在管。
京兆府中的寺观香火钱逐渐减少,偶尔有大户人家多给点。
寻常的百姓不但不给钱,还拿寺、观中的香回家用。
以前百姓信佛、信神,实在是生活不好,找一个寄托。
随着报纸发行量增加,百姓们的寄托放在了朝廷上。
报纸上总宣传中华文明、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等内容。
但不单独宣传儒家,儒家和道家、法家、兵家、纵横家、杂家等等学说放在同等的位置上。
百姓们看内容,更看注释,每一句话的历史背景了,包含着小故事,百姓们学。
平日里闲聊,拿出来一两句说完,大家表示佩服,说的人自觉学问高了。
加上生活小百科,百姓发现自己不用信其他的东西,信自己的文明足矣。
原来老祖宗有那么多的好东西,学都学不完。
一有闲钱,就捐给悲田坊一两钱,当是做好事了,行善积德。
朝廷再拨一笔钱,长安的悲田坊比其他地方的悲田坊就好。
里面主要是无人照顾的老头、老太太、孤儿、生病的外来人口。
有寺、观中的义工来收拾,不管他们要钱,他们得出人手。
朝廷一样派人帮忙,照看好这些人。
“悲田坊还是行医之人练手的地方,伤病多,太医署派人,各药铺亦派人。”
郭子仪负责为李隆基讲解。
李隆基几个人戴上了口罩,怕被传染。
义工们同样戴口罩,非一次性的口罩。
悲田坊中有大铺子和小间,小间里是重病的人。
大铺子是孤寡老人,老人并不闲着,他们会编织东西,除非是动不了的人。
残疾的小孩子有,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
健康的,或残疾不严重的孩子此时没在,他们在送报纸、擦鞋。
李隆基吸吸鼻子,悲田坊中的药味浓郁:“义庄最近收的人多吗?”
郭子仪:“……”
郝灵荃也不出声,他俩哪知道义庄的事情。
义庄就是停放尸体的地方,原来大唐不这样叫,李易非要说义庄,便听他的。
义庄给提供简单的棺材,然后埋了。
并不是族中设立的义庄,由北宋时出现的那个。
眼下的律法要求发现死掉的人要帮忙埋了,尤其是自己一个家族的人,哪怕是旁支。
否则算有罪,若是不认识的人,可以不管,但应该报官。
悲田坊死去的人先送义庄,再由义庄处理。
悲田坊的负责人过来,打量一下三个人:“可是要捐钱?”
“有说必须捐和捐多少?”李隆基问对方。
此人摇头:“随意,不捐也可,只是不捐钱,也不当义工,你们过来……”
李隆基掏掏兜,拿出来一摞兑换券:“捐,数数有多少。”
对方诧异地看李隆基,拿过去在指头上蘸点唾沫,啪啪啪数。
“一共一千一百三十缗,捐?”负责人害怕了,里面有十缗的大额兑换券,还有五缗的。
“捐,城西六李庄。”李隆基点头,一千多缗而已,再多他也无所谓,又不是扔掉。
“太多了,这个……我要去找人,我不敢管。”负责人手在哆嗦。
哪里还的富贵人,城西六李庄……有大熊猫的那个?
“不必。”李隆基扔下两个字,转身离开,药味太重。
他要去六李庄看看,自从有了个庄子,他还一次没去过呢。
他准备看完六李庄,再到女儿的小庄子瞅瞅,自己的长公主不回宫了。
悲田坊的负责人赶紧去找人,找到主管,主管也麻,钱太多,烫手。
找来找去,找到了依旧在长安县当县令的裴耀卿。
裴耀卿没外放也没升官,他自己不急,看百姓的日子好过,有成就感。
“有人捐一千一百三十缗?”得到汇报,裴耀卿吃惊,谁那么有钱?
“说是六李庄,有大熊猫那个,有时还往外卖海货。”主管提供关键信息。
“啊~~知道了,拿着,好好花用,不可贪墨一钱。”
一听六李庄,裴耀卿脑海中瞬间出现一个身影。
一千多缗,不多,那人有钱,没钱还有人帮忙赚钱。
“悲田坊要不要买肉庆祝一下?”主管咽了一下口水,谗肉吃了。
“一早张家村子的剩饭剩菜没送来?哦~~你们不吃剩饭剩菜?”裴耀卿盯着主管看。
“有,有时候也吃。”主管心虚了。
“行吧,你看着安排。”裴耀卿没再多说什么。
等主管前脚离开,后脚县里审计人员出动,去悲田坊查账。
张家村子每天会把客人的剩饭剩菜分好类送到悲田坊,李家庄子办大活动,剩的东西也送。
里面不缺肉,悲田坊的人知道是剩的,却不嫌弃。
原来管事的人不吃,那他们平时怎么花钱?
李隆基不知道悲田坊后续的情况,他到六李庄看看。
庄子上有游客,看大熊猫的游客,顺便在庄子上住宿和吃饭。
庄子上的人很热情,对谁都笑脸相迎。
李隆基几个人一钱没花,白看了大熊猫,庄上的人也未说什么。
“去媛淑的庄子瞅瞅,在那吃饭。”李隆基看看天色,决定去大女儿的地方进餐。
一行人出来,向南走,没用太久,看到了村落。
还看到一群人在那里围着,有身体强壮的、有妇人和孩子,还有老头老太太。
李隆基溜达着凑上前。
“胡椒粉,正宗胡椒粉,别处的胡椒粉,我这里的胡椒粉便宜,大家看看啊。刚刚卖完了一袋,新的一袋打开,看一看,尝一尝。”
人群中有一个人拿过来一个撑开能有一尺直径,深一尺的细麻和绢制作的口袋。
口袋中是粉末状的东西,他的手在里面搅,还抖口袋,证明上面和下面的都是一样的胡椒粉。
“一小勺只要一钱,你拿了去别的地方卖,卖两钱没问题,我这里还能更便宜,五钱给六勺,十钱给十三勺。
刚刚已经卖出去一袋,想买的赶紧买,剩这两袋卖完就不卖了。”
他说话的时候往毛边纸上放了一勺,叫周围的人闻和拿指头蘸一点尝。
到李隆基这里,李隆基也捏了一点点,闻闻,确实是胡椒的味道,再用舌头碰一碰,没错。
只是价钱为何如此低?两钱一勺都便宜呀。
历史上应由寺中僧侣负责,并从寺中香火钱中拿钱支持的悲田坊如今是朝廷在管。
京兆府中的寺观香火钱逐渐减少,偶尔有大户人家多给点。
寻常的百姓不但不给钱,还拿寺、观中的香回家用。
以前百姓信佛、信神,实在是生活不好,找一个寄托。
随着报纸发行量增加,百姓们的寄托放在了朝廷上。
报纸上总宣传中华文明、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等内容。
但不单独宣传儒家,儒家和道家、法家、兵家、纵横家、杂家等等学说放在同等的位置上。
百姓们看内容,更看注释,每一句话的历史背景了,包含着小故事,百姓们学。
平日里闲聊,拿出来一两句说完,大家表示佩服,说的人自觉学问高了。
加上生活小百科,百姓发现自己不用信其他的东西,信自己的文明足矣。
原来老祖宗有那么多的好东西,学都学不完。
一有闲钱,就捐给悲田坊一两钱,当是做好事了,行善积德。
朝廷再拨一笔钱,长安的悲田坊比其他地方的悲田坊就好。
里面主要是无人照顾的老头、老太太、孤儿、生病的外来人口。
有寺、观中的义工来收拾,不管他们要钱,他们得出人手。
朝廷一样派人帮忙,照看好这些人。
“悲田坊还是行医之人练手的地方,伤病多,太医署派人,各药铺亦派人。”
郭子仪负责为李隆基讲解。
李隆基几个人戴上了口罩,怕被传染。
义工们同样戴口罩,非一次性的口罩。
悲田坊中有大铺子和小间,小间里是重病的人。
大铺子是孤寡老人,老人并不闲着,他们会编织东西,除非是动不了的人。
残疾的小孩子有,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
健康的,或残疾不严重的孩子此时没在,他们在送报纸、擦鞋。
李隆基吸吸鼻子,悲田坊中的药味浓郁:“义庄最近收的人多吗?”
郭子仪:“……”
郝灵荃也不出声,他俩哪知道义庄的事情。
义庄就是停放尸体的地方,原来大唐不这样叫,李易非要说义庄,便听他的。
义庄给提供简单的棺材,然后埋了。
并不是族中设立的义庄,由北宋时出现的那个。
眼下的律法要求发现死掉的人要帮忙埋了,尤其是自己一个家族的人,哪怕是旁支。
否则算有罪,若是不认识的人,可以不管,但应该报官。
悲田坊死去的人先送义庄,再由义庄处理。
悲田坊的负责人过来,打量一下三个人:“可是要捐钱?”
“有说必须捐和捐多少?”李隆基问对方。
此人摇头:“随意,不捐也可,只是不捐钱,也不当义工,你们过来……”
李隆基掏掏兜,拿出来一摞兑换券:“捐,数数有多少。”
对方诧异地看李隆基,拿过去在指头上蘸点唾沫,啪啪啪数。
“一共一千一百三十缗,捐?”负责人害怕了,里面有十缗的大额兑换券,还有五缗的。
“捐,城西六李庄。”李隆基点头,一千多缗而已,再多他也无所谓,又不是扔掉。
“太多了,这个……我要去找人,我不敢管。”负责人手在哆嗦。
哪里还的富贵人,城西六李庄……有大熊猫的那个?
“不必。”李隆基扔下两个字,转身离开,药味太重。
他要去六李庄看看,自从有了个庄子,他还一次没去过呢。
他准备看完六李庄,再到女儿的小庄子瞅瞅,自己的长公主不回宫了。
悲田坊的负责人赶紧去找人,找到主管,主管也麻,钱太多,烫手。
找来找去,找到了依旧在长安县当县令的裴耀卿。
裴耀卿没外放也没升官,他自己不急,看百姓的日子好过,有成就感。
“有人捐一千一百三十缗?”得到汇报,裴耀卿吃惊,谁那么有钱?
“说是六李庄,有大熊猫那个,有时还往外卖海货。”主管提供关键信息。
“啊~~知道了,拿着,好好花用,不可贪墨一钱。”
一听六李庄,裴耀卿脑海中瞬间出现一个身影。
一千多缗,不多,那人有钱,没钱还有人帮忙赚钱。
“悲田坊要不要买肉庆祝一下?”主管咽了一下口水,谗肉吃了。
“一早张家村子的剩饭剩菜没送来?哦~~你们不吃剩饭剩菜?”裴耀卿盯着主管看。
“有,有时候也吃。”主管心虚了。
“行吧,你看着安排。”裴耀卿没再多说什么。
等主管前脚离开,后脚县里审计人员出动,去悲田坊查账。
张家村子每天会把客人的剩饭剩菜分好类送到悲田坊,李家庄子办大活动,剩的东西也送。
里面不缺肉,悲田坊的人知道是剩的,却不嫌弃。
原来管事的人不吃,那他们平时怎么花钱?
李隆基不知道悲田坊后续的情况,他到六李庄看看。
庄子上有游客,看大熊猫的游客,顺便在庄子上住宿和吃饭。
庄子上的人很热情,对谁都笑脸相迎。
李隆基几个人一钱没花,白看了大熊猫,庄上的人也未说什么。
“去媛淑的庄子瞅瞅,在那吃饭。”李隆基看看天色,决定去大女儿的地方进餐。
一行人出来,向南走,没用太久,看到了村落。
还看到一群人在那里围着,有身体强壮的、有妇人和孩子,还有老头老太太。
李隆基溜达着凑上前。
“胡椒粉,正宗胡椒粉,别处的胡椒粉,我这里的胡椒粉便宜,大家看看啊。刚刚卖完了一袋,新的一袋打开,看一看,尝一尝。”
人群中有一个人拿过来一个撑开能有一尺直径,深一尺的细麻和绢制作的口袋。
口袋中是粉末状的东西,他的手在里面搅,还抖口袋,证明上面和下面的都是一样的胡椒粉。
“一小勺只要一钱,你拿了去别的地方卖,卖两钱没问题,我这里还能更便宜,五钱给六勺,十钱给十三勺。
刚刚已经卖出去一袋,想买的赶紧买,剩这两袋卖完就不卖了。”
他说话的时候往毛边纸上放了一勺,叫周围的人闻和拿指头蘸一点尝。
到李隆基这里,李隆基也捏了一点点,闻闻,确实是胡椒的味道,再用舌头碰一碰,没错。
只是价钱为何如此低?两钱一勺都便宜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系统来大唐,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带着系统来大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系统来大唐,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带着系统来大唐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