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臻没有想到调查相王遇刺一案最后会落在自己头上,虽然说是内卫和大理寺联合调查,但实际上还是以内卫为主,大理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简而言之,如果最后查不出刺客的背景,责任也是由他李臻来承担。
这让李臻既感到紧张,同时也无可奈何,之前暗查来俊臣之事也只得交给下属,但来俊臣对他的调查却始终没有放松,这便使李臻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前往相王府的路上,李臻正在向赵秋娘交代调查乔知之妻子失踪一案的注意事项,“这桩案子必须要隐秘调查,绝不能让来俊臣现我们在注意他,乔知之那边我已和他谈过,他会继续保持沉默。”
赵秋娘默默点了点头,又道:“统领能不能让酒志与我合作,他消息比较灵通,对我的调查能有所帮助”
酒志已升为校尉,和赵秋娘平级,所以赵秋娘也不能随意调动他了,只能请李臻来安排,李臻笑了笑道:“我来给他说,让他协助你调查,我还是那句话,调查必须要隐秘,这是重中之重。”
“请统领放心,我明白了”
赵秋娘率领几名手下离开了队伍,李臻随即带领十几名内卫精锐骑马奔进了明义坊,相王府就位于明义坊内,此时大理寺丞孙礼和司直高戬已经带领大理寺精于人员先抵达了相王府。
李臻没想到会在相王府遇到高戬,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太平公主插进来的势力,太平公主不可能在调查中置身事外,所以高戬作为大理寺司直,就合情合理地出现了。
“原来是高兄也在”
李臻翻身下马,拱手笑道:“有高兄的才智,相信这桩刺杀案指日可破。”
高戬连忙回礼,“李统领太客气了,还是叫我职名比较好。”
“那好,我恭敬不如从命,希望和高司直配合愉快”
两人对视一眼,皆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这时,孙礼和李成器从府内走了出来,两人看到了李臻,连忙上前行礼,李成器欣喜说道:“李统领亲自来调查此案,我们感激不尽”
李臻知道李成器说的感激不尽是另有其意,便笑问道:“王爷现在状况可好?”
“家父精神尚好,统领要见一见吗?”
李臻点点头,“既然来调查刺杀案,当然要和遇刺谈一谈,如果方便的话。”
“没有问题,我来安排”
李成器给管家说了两句,管家立刻飞奔进府去了,李成器又笑道:“我陪孙寺丞去后花园勘察,等会儿管家会带李统领去见家父,我就不陪同了。”
“公子尽管去忙”
孙礼和李臻又商议了几句,大理寺一行人和李臻的手下都跟着李成器去了后花园,片刻,管家跑了出来,对李臻躬身道:“王爷有请,李统领请随我来”
李臻跟着管家快步走进了王府,穿过长廊,来到了李旦养病之所,管家在门外禀报道:“王爷,李统领来了”
房间里一名侍女走出,“王爷请李统领入内”
李臻走进了房间,只见李旦半躺在病榻上,旁边坐着次子李成义和三子李隆基,李成义今年十六岁,他是庶出,母亲是一名宫女柳氏,早早去世了,李成义便由刘王妃抚养长大。
和大哥李成器的精明能于相比,他显得比较腼腆,也比不上三弟李隆基的聪明健壮,颇为文弱,他身体不太好,脸上十分苍白,身材略微纤细,像一根杆子。
虽然无论性格还是外形他都比不上大哥和三弟,但李旦显然也很疼爱这个儿子,特地请大儒教他读书,使李成义的诗文写得极好,文采在皇族中也很有名气。
但李臻只是略略看了他一眼,目光又转到了李隆基身上,几个月没有见到李隆基,李臻感觉他的气质又有所不同了,他目光变得更加沉静深邃,话语虽然不多,只是行一礼,但李臻却能感觉到李隆基有话想对自己说。
李臻上前向李旦躬身行礼,“卑职参见王爷”
“李统领不必这样客气了。”
李旦微微笑道:“请坐下来说话。”
李隆基立刻在父亲身旁给李臻铺了个软坐垫,李旦赞许地对儿子笑了笑,“我和李统领有话要说,你们先下去吧
李隆基和李成义都退下了,只见李隆基在外屋对侍卫们道:“王爷要谈重要公务,你们都退下”
李臻忍不住笑了起来,“殿下三子都才学非凡,但三郎行事大气,更有王者风范。”
李旦微微一笑,“在我看来,他还是个孩子,略略懂事一点罢了,李统领曾教过他箭法,他一直念念不忘,有空的话,还烦请李统领再指点他一二。”
从前是李旦阻止儿子李隆基向李臻学箭,现在却主动提出请李臻教儿子射箭,从中也可以看出李旦态度的微妙变
自从李臻平定了李元嘉的造反后,大唐皇族对李臻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变得友善而亲和,一方面是李臻及时把信件还给了他们,使他们逃脱了牵连,他们普遍对李臻有了感激之心。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臻加入了兴唐会,成为了他们中间的一份子,当然对于李旦还隐隐藏有另一层因素在内,他希望李旦能加入自己的派系,不过这是后话了。
李臻笑道:“殿下有此要求,李臻理当从命。”
停一下,李臻又关切地问道:“殿下目前感觉伤情怎么样?”
“我还不错,比昨天好了很多,就是不能动,稍微动一动,伤口就扯着痛,恐怕在调查刺客方面我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
李臻微微一笑,“我只是来探望一下殿下,并非为了调查。”
李臻又起身施一礼,“我就不打扰王爷养伤了,有空再来看望殿下,先告辞了。”
李旦也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周围有母亲派来监视之人,李臻呆的时间太长,会引来母亲不必要的猜疑,他也不挽留,笑着目送李臻出去。
后院花园已经被大理寺和内卫士兵封锁,李旦的家人和侍女都远远离开花园,在一座假山上的亭子里,孙礼和高戬正在询问几名当值侍卫,这时李臻走进了亭子,几人连忙起身施礼。
李臻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孙礼又继续问道:“我想知道,到底有几个刺客,你们有人看见两人,但也有看见三人,似乎意见不统一。”
高戬走到李臻,指着一个身上带伤,头花白的年轻男子低声道:“此人叫霍知善,是相王的两个贴身侍卫之一,另一名贴身侍卫被杀,他却只受了轻伤。”
“他受伤没有中毒吗?”李臻有点奇怪地问道。
“这个问题我们也问过了,他说两个刺客中只有一人有毒刃,刺伤他的另一名刺客没有带毒刃,我们仔细验过,另一名被杀死的侍卫是中毒而亡,毒性和相王之毒完全一样,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各自拦截一名刺客,这个霍知善运气不错,正好遇到没有带毒刃的刺客。”
李臻细想了想,觉得还是有点疑问,一般而言,应该两名刺客都用毒刃才对,没有必要专门对侍卫手下留情,而且两人都带毒刃,才更有希望行刺成功。
不过李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不了解情况,不能武断下结论,又问道:“还有什么?”
高戬笑道:“我是看不出什么,不过我们有高人。”
高戬招手将一名五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叫来,给李臻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大理寺的评事,名叫王建嗣,在大理寺参与断案已经三十年,当初也是狄相国的得力助手,经验丰富。”
王建嗣连忙躬身施礼,“卑职参见李统领”
李臻听说他曾是狄仁杰的得力助手,不由对他心生几分好感,连忙回礼笑道:“原来是王评事,久闻大名了”
李臻心中却有点奇怪,既然是狄仁杰的得力助手,怎么现在才混到一个从八品小官,他也不想多问,便又笑道:“能否请王评事给我分析一下案情?”
“请李统领跟我来”
王建嗣领着李臻向围墙方向走去,对李臻道:“虽然从表明上看,这次刺杀案没有什么痕迹,刺客也一死一逃,不过仔细看下来,还是有不少收获。”
王建嗣走得墙角,指着低声几大片剥落的墙皮道:“这些墙皮是昨天才落下,非常新,刺客就应该是从这里逃走,侍卫们都没有追到这里,所以墙皮都很完整,没有被踩碎,但我看到的是两个人的脚印,在这里”
王建嗣用木杆指着两个大小不一的脚印道:“明显是两个人要翻墙出去,李统领想到什么了吗?”
“那就是有三名刺客”李臻立刻反应过来。
王建嗣微微一笑,“准确地说,应该有四名刺客,墙上还有一名接应者,用绳子拉他们上去。”
王建嗣拿出一小段麻绳碎屑,“这也是在墙边找到的,但墙头没有任何可以绑绳子的地方,所以我推断墙上还有一名拉着绳子的接应者。”
李臻不由暗暗佩服,这个王建嗣果然厉害,推理严密,合情合理,他沉思片刻,又问道:“我刚才觉得有点奇怪,那么受伤的侍卫居然没有中毒,而相王和死去的侍卫都中了剧毒,王评事觉得这名侍卫有问题吗?”
王建嗣笑了起来,“李统领考虑问题很周到,我刚才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还和高司直商量过,不过我后来认为这名侍卫大致没有问题。”
“为什么?”李臻好奇地问道。
“很简单,三名刺客各有分工,两人负责去杀相王,而另一人则潜伏在树上。”
王建嗣指了指头顶上的大树,就在潜伏在这里,两名贴身侍卫拦截住了刺客,但躲在树上的第三名刺客却从后面偷袭,刺伤了一人,就是霍知善,这第三名刺客没有毒刃,我在找到了一根断枝,是被剑削断,在树上也有相应的断面,我仔细看过断面,上面没有毒药的痕迹,所以我判断第三人没有带毒刃,而霍知善的伤口也在后背,完全吻合。
“等一等为什么叫大致没有问题?”李臻忽然听出了他话中的语病。
“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比如——”
这时,远处孙礼在向李臻招手,“李统领,这边有重要情况。”
“好吧我们等会儿再说。”
李臻快步向亭子走去,王建嗣也跟了过来,几名侍卫都已经下去了,亭子里就只有孙礼和高戬两人,见李臻过来,孙礼连忙上前,将一只盒子递给李臻,“盒子里是一名侍卫在地上捡到的东西,我们已确认过,不是王府之物。”
李臻接过盒子打开,里面竟然是一只珍珠耳坠,珍珠足有葡萄大小,镶嵌在一只金环上,李臻眉头一皱,这分明是女人之物,难道刺客中还有女人不成?
李臻正要拿起细看,旁边王建嗣连忙道:“李统领小心,这里面有剧毒”
李臻吓了一跳,他小心翼翼举起珍珠,对着直射的阳光,现珍珠果然是空心,里面有粉末状的东西,他对王建嗣笑问道:“王评事怎么现里面藏有毒药?”
“原因很简单,一般刺客都严禁携带任何暴露身份的东西,如果带有小饰一类,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装毒药,卑职从经验判断,这颗珍珠内应该有名堂。”
李臻点点头,把珍珠递给他,“王评事能现什么吗?”
王建嗣眯眼看了半晌,对李臻道:“这种大珍珠不是我们大唐出产,应该是倭国的特产,另外这颗珍珠的品相非常好,价值至少在百贯以上,而且居然把它雕成中空,这种工艺一般店没有,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南市的罗珠堂问问,他们专卖名贵珍珠,也擅长珍珠雕刻。”
李臻点点头,“我去罗珠堂打听一下,你们继续寻找线索。”
高戬接口笑道:“不如我也陪李统领一起去吧”
这让李臻既感到紧张,同时也无可奈何,之前暗查来俊臣之事也只得交给下属,但来俊臣对他的调查却始终没有放松,这便使李臻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前往相王府的路上,李臻正在向赵秋娘交代调查乔知之妻子失踪一案的注意事项,“这桩案子必须要隐秘调查,绝不能让来俊臣现我们在注意他,乔知之那边我已和他谈过,他会继续保持沉默。”
赵秋娘默默点了点头,又道:“统领能不能让酒志与我合作,他消息比较灵通,对我的调查能有所帮助”
酒志已升为校尉,和赵秋娘平级,所以赵秋娘也不能随意调动他了,只能请李臻来安排,李臻笑了笑道:“我来给他说,让他协助你调查,我还是那句话,调查必须要隐秘,这是重中之重。”
“请统领放心,我明白了”
赵秋娘率领几名手下离开了队伍,李臻随即带领十几名内卫精锐骑马奔进了明义坊,相王府就位于明义坊内,此时大理寺丞孙礼和司直高戬已经带领大理寺精于人员先抵达了相王府。
李臻没想到会在相王府遇到高戬,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太平公主插进来的势力,太平公主不可能在调查中置身事外,所以高戬作为大理寺司直,就合情合理地出现了。
“原来是高兄也在”
李臻翻身下马,拱手笑道:“有高兄的才智,相信这桩刺杀案指日可破。”
高戬连忙回礼,“李统领太客气了,还是叫我职名比较好。”
“那好,我恭敬不如从命,希望和高司直配合愉快”
两人对视一眼,皆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这时,孙礼和李成器从府内走了出来,两人看到了李臻,连忙上前行礼,李成器欣喜说道:“李统领亲自来调查此案,我们感激不尽”
李臻知道李成器说的感激不尽是另有其意,便笑问道:“王爷现在状况可好?”
“家父精神尚好,统领要见一见吗?”
李臻点点头,“既然来调查刺杀案,当然要和遇刺谈一谈,如果方便的话。”
“没有问题,我来安排”
李成器给管家说了两句,管家立刻飞奔进府去了,李成器又笑道:“我陪孙寺丞去后花园勘察,等会儿管家会带李统领去见家父,我就不陪同了。”
“公子尽管去忙”
孙礼和李臻又商议了几句,大理寺一行人和李臻的手下都跟着李成器去了后花园,片刻,管家跑了出来,对李臻躬身道:“王爷有请,李统领请随我来”
李臻跟着管家快步走进了王府,穿过长廊,来到了李旦养病之所,管家在门外禀报道:“王爷,李统领来了”
房间里一名侍女走出,“王爷请李统领入内”
李臻走进了房间,只见李旦半躺在病榻上,旁边坐着次子李成义和三子李隆基,李成义今年十六岁,他是庶出,母亲是一名宫女柳氏,早早去世了,李成义便由刘王妃抚养长大。
和大哥李成器的精明能于相比,他显得比较腼腆,也比不上三弟李隆基的聪明健壮,颇为文弱,他身体不太好,脸上十分苍白,身材略微纤细,像一根杆子。
虽然无论性格还是外形他都比不上大哥和三弟,但李旦显然也很疼爱这个儿子,特地请大儒教他读书,使李成义的诗文写得极好,文采在皇族中也很有名气。
但李臻只是略略看了他一眼,目光又转到了李隆基身上,几个月没有见到李隆基,李臻感觉他的气质又有所不同了,他目光变得更加沉静深邃,话语虽然不多,只是行一礼,但李臻却能感觉到李隆基有话想对自己说。
李臻上前向李旦躬身行礼,“卑职参见王爷”
“李统领不必这样客气了。”
李旦微微笑道:“请坐下来说话。”
李隆基立刻在父亲身旁给李臻铺了个软坐垫,李旦赞许地对儿子笑了笑,“我和李统领有话要说,你们先下去吧
李隆基和李成义都退下了,只见李隆基在外屋对侍卫们道:“王爷要谈重要公务,你们都退下”
李臻忍不住笑了起来,“殿下三子都才学非凡,但三郎行事大气,更有王者风范。”
李旦微微一笑,“在我看来,他还是个孩子,略略懂事一点罢了,李统领曾教过他箭法,他一直念念不忘,有空的话,还烦请李统领再指点他一二。”
从前是李旦阻止儿子李隆基向李臻学箭,现在却主动提出请李臻教儿子射箭,从中也可以看出李旦态度的微妙变
自从李臻平定了李元嘉的造反后,大唐皇族对李臻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变得友善而亲和,一方面是李臻及时把信件还给了他们,使他们逃脱了牵连,他们普遍对李臻有了感激之心。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臻加入了兴唐会,成为了他们中间的一份子,当然对于李旦还隐隐藏有另一层因素在内,他希望李旦能加入自己的派系,不过这是后话了。
李臻笑道:“殿下有此要求,李臻理当从命。”
停一下,李臻又关切地问道:“殿下目前感觉伤情怎么样?”
“我还不错,比昨天好了很多,就是不能动,稍微动一动,伤口就扯着痛,恐怕在调查刺客方面我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
李臻微微一笑,“我只是来探望一下殿下,并非为了调查。”
李臻又起身施一礼,“我就不打扰王爷养伤了,有空再来看望殿下,先告辞了。”
李旦也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周围有母亲派来监视之人,李臻呆的时间太长,会引来母亲不必要的猜疑,他也不挽留,笑着目送李臻出去。
后院花园已经被大理寺和内卫士兵封锁,李旦的家人和侍女都远远离开花园,在一座假山上的亭子里,孙礼和高戬正在询问几名当值侍卫,这时李臻走进了亭子,几人连忙起身施礼。
李臻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孙礼又继续问道:“我想知道,到底有几个刺客,你们有人看见两人,但也有看见三人,似乎意见不统一。”
高戬走到李臻,指着一个身上带伤,头花白的年轻男子低声道:“此人叫霍知善,是相王的两个贴身侍卫之一,另一名贴身侍卫被杀,他却只受了轻伤。”
“他受伤没有中毒吗?”李臻有点奇怪地问道。
“这个问题我们也问过了,他说两个刺客中只有一人有毒刃,刺伤他的另一名刺客没有带毒刃,我们仔细验过,另一名被杀死的侍卫是中毒而亡,毒性和相王之毒完全一样,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各自拦截一名刺客,这个霍知善运气不错,正好遇到没有带毒刃的刺客。”
李臻细想了想,觉得还是有点疑问,一般而言,应该两名刺客都用毒刃才对,没有必要专门对侍卫手下留情,而且两人都带毒刃,才更有希望行刺成功。
不过李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不了解情况,不能武断下结论,又问道:“还有什么?”
高戬笑道:“我是看不出什么,不过我们有高人。”
高戬招手将一名五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叫来,给李臻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大理寺的评事,名叫王建嗣,在大理寺参与断案已经三十年,当初也是狄相国的得力助手,经验丰富。”
王建嗣连忙躬身施礼,“卑职参见李统领”
李臻听说他曾是狄仁杰的得力助手,不由对他心生几分好感,连忙回礼笑道:“原来是王评事,久闻大名了”
李臻心中却有点奇怪,既然是狄仁杰的得力助手,怎么现在才混到一个从八品小官,他也不想多问,便又笑道:“能否请王评事给我分析一下案情?”
“请李统领跟我来”
王建嗣领着李臻向围墙方向走去,对李臻道:“虽然从表明上看,这次刺杀案没有什么痕迹,刺客也一死一逃,不过仔细看下来,还是有不少收获。”
王建嗣走得墙角,指着低声几大片剥落的墙皮道:“这些墙皮是昨天才落下,非常新,刺客就应该是从这里逃走,侍卫们都没有追到这里,所以墙皮都很完整,没有被踩碎,但我看到的是两个人的脚印,在这里”
王建嗣用木杆指着两个大小不一的脚印道:“明显是两个人要翻墙出去,李统领想到什么了吗?”
“那就是有三名刺客”李臻立刻反应过来。
王建嗣微微一笑,“准确地说,应该有四名刺客,墙上还有一名接应者,用绳子拉他们上去。”
王建嗣拿出一小段麻绳碎屑,“这也是在墙边找到的,但墙头没有任何可以绑绳子的地方,所以我推断墙上还有一名拉着绳子的接应者。”
李臻不由暗暗佩服,这个王建嗣果然厉害,推理严密,合情合理,他沉思片刻,又问道:“我刚才觉得有点奇怪,那么受伤的侍卫居然没有中毒,而相王和死去的侍卫都中了剧毒,王评事觉得这名侍卫有问题吗?”
王建嗣笑了起来,“李统领考虑问题很周到,我刚才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还和高司直商量过,不过我后来认为这名侍卫大致没有问题。”
“为什么?”李臻好奇地问道。
“很简单,三名刺客各有分工,两人负责去杀相王,而另一人则潜伏在树上。”
王建嗣指了指头顶上的大树,就在潜伏在这里,两名贴身侍卫拦截住了刺客,但躲在树上的第三名刺客却从后面偷袭,刺伤了一人,就是霍知善,这第三名刺客没有毒刃,我在找到了一根断枝,是被剑削断,在树上也有相应的断面,我仔细看过断面,上面没有毒药的痕迹,所以我判断第三人没有带毒刃,而霍知善的伤口也在后背,完全吻合。
“等一等为什么叫大致没有问题?”李臻忽然听出了他话中的语病。
“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比如——”
这时,远处孙礼在向李臻招手,“李统领,这边有重要情况。”
“好吧我们等会儿再说。”
李臻快步向亭子走去,王建嗣也跟了过来,几名侍卫都已经下去了,亭子里就只有孙礼和高戬两人,见李臻过来,孙礼连忙上前,将一只盒子递给李臻,“盒子里是一名侍卫在地上捡到的东西,我们已确认过,不是王府之物。”
李臻接过盒子打开,里面竟然是一只珍珠耳坠,珍珠足有葡萄大小,镶嵌在一只金环上,李臻眉头一皱,这分明是女人之物,难道刺客中还有女人不成?
李臻正要拿起细看,旁边王建嗣连忙道:“李统领小心,这里面有剧毒”
李臻吓了一跳,他小心翼翼举起珍珠,对着直射的阳光,现珍珠果然是空心,里面有粉末状的东西,他对王建嗣笑问道:“王评事怎么现里面藏有毒药?”
“原因很简单,一般刺客都严禁携带任何暴露身份的东西,如果带有小饰一类,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装毒药,卑职从经验判断,这颗珍珠内应该有名堂。”
李臻点点头,把珍珠递给他,“王评事能现什么吗?”
王建嗣眯眼看了半晌,对李臻道:“这种大珍珠不是我们大唐出产,应该是倭国的特产,另外这颗珍珠的品相非常好,价值至少在百贯以上,而且居然把它雕成中空,这种工艺一般店没有,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南市的罗珠堂问问,他们专卖名贵珍珠,也擅长珍珠雕刻。”
李臻点点头,“我去罗珠堂打听一下,你们继续寻找线索。”
高戬接口笑道:“不如我也陪李统领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