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逊带着老妻王氏离开临安这日,裘南事的人头已经被丢进了乱葬坑,而前来送行的人,也只有他的老伙伴徐太傅。
港口,岸上,柳梢尚无绿意,徐太傅也并没有带上饯行的美酒,他空着一双手来,心中却颇压着下离愁。
“此番一别,恐有生之年,我与覃兄怕是不能再会了。”
覃逊干咳了一声,竟觉几分愧疚之意,毕竟有的话,他还是不能和老朋友实说。
“我这一次回扬州,确然无意再返临安,也自知无法说服老兄弟你丢开朝堂之事先寻个安稳地儿,我们终究还是不一样啊,我无法一心为了这社稷天下,总是得先为私己之利打算的。”
“若是这社稷崩颓,又哪里来的世外桃源呢?”徐太傅却摆了摆手:“令孙婿想为之事总算已为了,裘南事、王镜杰等虽是罪该万死,不过你我心知肚明,并没有那样多的人卖国求荣,可这就是权场,当初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构害东平公,就应想到有朝一日自遗其咎,他们也不算无辜清白,罪不及死。
而此番对大理用兵,辛公兄弟二人亦十分认同湘王的决断,尤其坦之,他与湘王数番探讨,在是折服于湘王提出的战术,不过自有卫以来,已有二百余载,毕竟此番是我朝首回对他国宣战用兵……”
“大理之境,本属中华所属,更何况现如今大理已经不再是我朝之友邻,虽太宗帝始,便倾重于文服而非武攻,可国政原本应随时势而变,想来老兄弟你也清楚,我之前主和,是因立朝未稳,战无胜算,如今虽说也无必胜之势,然而卫辽之战已经再所难免了,我朝若再不示以威慑,辽国一但宣战,况怕连将士都生怯意了。”覃逊觉得自己这番话,是如假包换的大实话。
徐太傅微微颔首:“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只可惜我徐氏一门子弟,竟无人能上征场。”
“古来战事,也不是仅靠前方将士拼杀的,军备粮饷的支持,各大派争的平衡,及京畿州县的稳定,千头万绪的事务,离不开文臣居中筹幄,这不也是太傅公你,纵然已至风烛残年,仍然不放心远离庙堂闲居山水的原因么?”
“若庙堂之上一直有湘王筹幄,老夫也无甚放心不下了。”
“湘王权势太重,功高盖主了。”覃逊拍了拍老朋友的肩头:“你我都清楚,若湘王不肯交权,那势必就将……大卫经不得又一场内乱了。”
徐太傅这天站在港口,一直目送着大船远去,渐渐的没于云烟浩渺间,没有叹息。
也许有很多人都不解,觉得覃逊与他并非同道中人,一个是游刃于权场,一个是忠守于社稷,但实则他很清楚,覃逊此人,虽重私却不废公,这样的人如若遇到一位真正的圣君贤主,亦能成为一代国士名臣。
而湘王晏迟……
却是他一直看不清摸不透的人。
当徐太傅一转身,却见二十余步外,官道上一辆马车匆匆停稳,从马车上下来的是个宫装妇人,徐太傅顿时觉得几分诧异——若是后宫嫔妃,自然不能如此随意的就出宫,哪怕是宫人,奉了皇后的令旨出宫,多半也是为召见外命妇,缘何会涉足港口?
正诧异时,又惊觉这妇人竟然有几分面善,专心一打量,妇人便站在了他的跟前,一礼,开口便称“世翁”,徐太傅蹙起了眉头,一时间仍然想不起这妇人是何人。
“听闻祖翁今日归扬州,特意赶来相送,未知……徐世翁是否也是为送别祖翁?”
直到听了这句话,徐太傅才恍然大悟。
可不正是老朋友的族孙女儿,曾为淮王孺人的那位,当今太子不能相认的生母?
“你还是迟来了一步。”
“未知世翁可曾见到三姐?”芳舒先是叹息一声,紧接着又问。
徐太傅是什么人,立时就心生提防了,不过对于一个晚辈,且还是个女子,他自然不会厉色肃声,只淡淡道:“太师公动身前,湘王妃便已拜别了亲长,太师公今日甚至交待家中子孙不需再来送别,也应当劝阻了湘王妃。”
芳舒又是一声叹息:“因着圣人相留,薇儿又确需照顾……一直便没机会出宫,倒是今日圣人突然想起来,提了一句,想到不仅是晚辈,便连晚辈家中父母一直都有赖族翁照顾,怎能不来拜别?终究是迟了……晚辈难得出宫一趟,亦想趁机拜问王世母安康。”
徐太傅当然不方便代替儿媳拒客,只点了点头,便上了自己的马车。
却不得不费心思猜度了下芳舒的用意。
她既是太子生母,当然会担心储位易主,把太师府视为太子的靠山倒不值得惊奇,可就算覃太师归了祖籍,太师府里尚有覃牧、覃泽在朝为官,这妇人却急于攀交徐门是什么想法?难不成……湘王其实并无意佐辅于太子?
这不应当。
哪怕是官家康复,有了亲骨肉,必然不容太子这嗣子继承帝位,然而废储却并非天家的私事,太子无过,则废储不成名正言顺,湘王又势必不是懦弱之徒,无论于公于私,俨然辅助太子才是益举,宫里的陈皇后,及其父族梁国公府尚且坚信湘王,何故反而是出身覃门的这个妇人,如此的惶急?
但徐太傅却对他的长媳十分信任,所以暂时摁捺疑问。
一直等到徐姨母自己来禀报。
“覃娘子倒也没说什么,只委婉透露,似乎期儿对她心存了误会,这不连太师公回籍的事,上回期儿入宫时都没冲她提一句,倒是知会了圣人,覃娘子是想着皎儿与期儿要好,想托皎儿替她探问几句。”
“大妇是怎么想的?”徐太傅问。
“真要是这念头,覃娘子直接见皎儿也就是了,大不必与儿媳先说明。”
徐太傅十分满意:“覃家这个丫头心眼也够多,我不知她为何会认定湘王有易储之意,但她今日说的这番话,实则便是想试探我徐门的立场。”
“官家之疾若然康复……”
“即便如此,东宫太子无过错,论礼制法度,不当废黜,尤其战祸已然迫在眉睫,与辽国这一场大战至少得有十载动荡,国中岂能再宣易储风波?覃家丫头却在此时就急于拉拢朝臣巩固储位,且俨然的,她还并不指望太师府及湘王府能为储君助力。”徐太傅蹙眉摇头:“别人尚且不察太子生母已然蠢蠢欲动,可太师公哪能无知无觉?他也分明就未曾告诫过自家的孙辈,难道说,湘王与太师府当真有别的打算?”
“翁爹认为,儿媳是否应当佯作与覃娘子亲近?”徐姨母问。
徐太傅思量了一番,才道:“莫让皎儿掺和进这些事了,等我与大郎兄弟几个商量后再作计较吧。”
芳舒此时,也正在思量徐姨母的态度。
得出的判断颇为不利,心便往下沉,烦躁的情绪更是油然而生——初闻闵妃母子的死讯,芳舒有那么瞬息的欣喜若狂,真以为是大理毒师凑巧助了她一臂之力,然而她很快意识到,汴王尚且在世,就算湘王顾忌一个成年的君主继位还限制他这重臣的权力,汴王总归是会另娶正妻再诞子嗣,甚至此番,还大有可能在覃氏抑或梅氏一族中为汴王择妻,这样一来,未来的汴王子嗣就更与湘王府紧密相连。
紧跟着,芳舒又听闻湘王竟借这时机把裘南事等等孽党都铡杀于刑场,又决意发兵大理,如此大的事故骤然发生,湘王竟然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便作出了这般果决的应对,她不由得怀疑这起蛊杀案的真相,她更确定了晏迟的目的绝不仅是为东平公复仇,晏迟一定怀有更大的野心,晏迟绝不会容太子活着!
契机只有一个,羿栩死时,晏迟陪葬!!!
芳舒回宫,照例要去见见陈皇后,相对着一盏熟饮,把那些场面话说了七七八八,她是专等着潘女官日日申时送来内务报册,而陈皇后一般不会一一看阅,只问有无需要特批的,这些内务报册都已被薛妃领衔的几个嫔妃看阅过一遍,若有殊误,薛妃往往都会亲自来一趟加以说明,所以陈皇后照例只让取出令印来,由几个女官签批后下发各署,不耽搁什么。
而别的女官,大抵也都在另一边的侧厅里签批,唯有潘女官专门负责需要动用凤印签批的报册,凤印虽不如龙玺那般要紧,但陈皇后也不会让凤印离开她视线之外的,因此在这一边的侧厅,目下也便只有皇后、潘女官、芳舒三人在此。
芳舒压低了声,才说心头已经酝酿得熟透了的话:“汴王府及宋国公府发生的惨变,不敢瞒圣人,妾身总觉得实情并非一如公之于世那般,而大有蹊跷。”
她一边儿说,却并不如何在意陈皇后的神色,目光从眼角睨向潘女官,只见这宫人眉眼不生波动,只手里那沉沉的金印,落下时分明有极为短暂的停滞。
“能有什么蹊跷?”
“这点子蹊跷,还是妾身往湘王府时,见三姐姐露出的端倪。”
“阿期?”陈皇后又惊又疑,看向芳舒的目光便添几分严厉了。
芳舒只佯作不察,仍如掏心挖肺一片挚诚的模样:“妾身是想着依三姐与闵太妃的交情,经遇这等噩耗后定然会肝肠寸断,三姐当然也不曾露出喜色,似乎对于闵太妃及两位小殿下遇难一事不肯多提一句,只是,分明仍时时观注着婵儿,且纵容着婵儿仍跟寻常一般玩乐,这便有些蹊跷了,婵儿与闵太妃也很亲近的,若知这等惨变,断然不会像无事发生般那样的欢喜,妾身便想,莫不是三姐一直瞒着婵儿?”
“便是瞒着,也不奇怪吧。”陈皇后蹙着眉头吧:“婵儿还那样小,听闻这样的惨变定然会受惊吓。”
“圣人想想,就算三姐瞒着婵儿,可心里悲痛,必也会不耐婵儿仍缠着嬉戏的,婵儿虽小,却从来比普通的稚子早慧,三姐随便找个由头,婵儿也不会不听教,这分明就是……三姐心中根本就不存悲痛之情,才半点不觉婵儿聒躁。”
“娘子究竟想说什么!”陈皇后沉声道。
港口,岸上,柳梢尚无绿意,徐太傅也并没有带上饯行的美酒,他空着一双手来,心中却颇压着下离愁。
“此番一别,恐有生之年,我与覃兄怕是不能再会了。”
覃逊干咳了一声,竟觉几分愧疚之意,毕竟有的话,他还是不能和老朋友实说。
“我这一次回扬州,确然无意再返临安,也自知无法说服老兄弟你丢开朝堂之事先寻个安稳地儿,我们终究还是不一样啊,我无法一心为了这社稷天下,总是得先为私己之利打算的。”
“若是这社稷崩颓,又哪里来的世外桃源呢?”徐太傅却摆了摆手:“令孙婿想为之事总算已为了,裘南事、王镜杰等虽是罪该万死,不过你我心知肚明,并没有那样多的人卖国求荣,可这就是权场,当初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构害东平公,就应想到有朝一日自遗其咎,他们也不算无辜清白,罪不及死。
而此番对大理用兵,辛公兄弟二人亦十分认同湘王的决断,尤其坦之,他与湘王数番探讨,在是折服于湘王提出的战术,不过自有卫以来,已有二百余载,毕竟此番是我朝首回对他国宣战用兵……”
“大理之境,本属中华所属,更何况现如今大理已经不再是我朝之友邻,虽太宗帝始,便倾重于文服而非武攻,可国政原本应随时势而变,想来老兄弟你也清楚,我之前主和,是因立朝未稳,战无胜算,如今虽说也无必胜之势,然而卫辽之战已经再所难免了,我朝若再不示以威慑,辽国一但宣战,况怕连将士都生怯意了。”覃逊觉得自己这番话,是如假包换的大实话。
徐太傅微微颔首:“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只可惜我徐氏一门子弟,竟无人能上征场。”
“古来战事,也不是仅靠前方将士拼杀的,军备粮饷的支持,各大派争的平衡,及京畿州县的稳定,千头万绪的事务,离不开文臣居中筹幄,这不也是太傅公你,纵然已至风烛残年,仍然不放心远离庙堂闲居山水的原因么?”
“若庙堂之上一直有湘王筹幄,老夫也无甚放心不下了。”
“湘王权势太重,功高盖主了。”覃逊拍了拍老朋友的肩头:“你我都清楚,若湘王不肯交权,那势必就将……大卫经不得又一场内乱了。”
徐太傅这天站在港口,一直目送着大船远去,渐渐的没于云烟浩渺间,没有叹息。
也许有很多人都不解,觉得覃逊与他并非同道中人,一个是游刃于权场,一个是忠守于社稷,但实则他很清楚,覃逊此人,虽重私却不废公,这样的人如若遇到一位真正的圣君贤主,亦能成为一代国士名臣。
而湘王晏迟……
却是他一直看不清摸不透的人。
当徐太傅一转身,却见二十余步外,官道上一辆马车匆匆停稳,从马车上下来的是个宫装妇人,徐太傅顿时觉得几分诧异——若是后宫嫔妃,自然不能如此随意的就出宫,哪怕是宫人,奉了皇后的令旨出宫,多半也是为召见外命妇,缘何会涉足港口?
正诧异时,又惊觉这妇人竟然有几分面善,专心一打量,妇人便站在了他的跟前,一礼,开口便称“世翁”,徐太傅蹙起了眉头,一时间仍然想不起这妇人是何人。
“听闻祖翁今日归扬州,特意赶来相送,未知……徐世翁是否也是为送别祖翁?”
直到听了这句话,徐太傅才恍然大悟。
可不正是老朋友的族孙女儿,曾为淮王孺人的那位,当今太子不能相认的生母?
“你还是迟来了一步。”
“未知世翁可曾见到三姐?”芳舒先是叹息一声,紧接着又问。
徐太傅是什么人,立时就心生提防了,不过对于一个晚辈,且还是个女子,他自然不会厉色肃声,只淡淡道:“太师公动身前,湘王妃便已拜别了亲长,太师公今日甚至交待家中子孙不需再来送别,也应当劝阻了湘王妃。”
芳舒又是一声叹息:“因着圣人相留,薇儿又确需照顾……一直便没机会出宫,倒是今日圣人突然想起来,提了一句,想到不仅是晚辈,便连晚辈家中父母一直都有赖族翁照顾,怎能不来拜别?终究是迟了……晚辈难得出宫一趟,亦想趁机拜问王世母安康。”
徐太傅当然不方便代替儿媳拒客,只点了点头,便上了自己的马车。
却不得不费心思猜度了下芳舒的用意。
她既是太子生母,当然会担心储位易主,把太师府视为太子的靠山倒不值得惊奇,可就算覃太师归了祖籍,太师府里尚有覃牧、覃泽在朝为官,这妇人却急于攀交徐门是什么想法?难不成……湘王其实并无意佐辅于太子?
这不应当。
哪怕是官家康复,有了亲骨肉,必然不容太子这嗣子继承帝位,然而废储却并非天家的私事,太子无过,则废储不成名正言顺,湘王又势必不是懦弱之徒,无论于公于私,俨然辅助太子才是益举,宫里的陈皇后,及其父族梁国公府尚且坚信湘王,何故反而是出身覃门的这个妇人,如此的惶急?
但徐太傅却对他的长媳十分信任,所以暂时摁捺疑问。
一直等到徐姨母自己来禀报。
“覃娘子倒也没说什么,只委婉透露,似乎期儿对她心存了误会,这不连太师公回籍的事,上回期儿入宫时都没冲她提一句,倒是知会了圣人,覃娘子是想着皎儿与期儿要好,想托皎儿替她探问几句。”
“大妇是怎么想的?”徐太傅问。
“真要是这念头,覃娘子直接见皎儿也就是了,大不必与儿媳先说明。”
徐太傅十分满意:“覃家这个丫头心眼也够多,我不知她为何会认定湘王有易储之意,但她今日说的这番话,实则便是想试探我徐门的立场。”
“官家之疾若然康复……”
“即便如此,东宫太子无过错,论礼制法度,不当废黜,尤其战祸已然迫在眉睫,与辽国这一场大战至少得有十载动荡,国中岂能再宣易储风波?覃家丫头却在此时就急于拉拢朝臣巩固储位,且俨然的,她还并不指望太师府及湘王府能为储君助力。”徐太傅蹙眉摇头:“别人尚且不察太子生母已然蠢蠢欲动,可太师公哪能无知无觉?他也分明就未曾告诫过自家的孙辈,难道说,湘王与太师府当真有别的打算?”
“翁爹认为,儿媳是否应当佯作与覃娘子亲近?”徐姨母问。
徐太傅思量了一番,才道:“莫让皎儿掺和进这些事了,等我与大郎兄弟几个商量后再作计较吧。”
芳舒此时,也正在思量徐姨母的态度。
得出的判断颇为不利,心便往下沉,烦躁的情绪更是油然而生——初闻闵妃母子的死讯,芳舒有那么瞬息的欣喜若狂,真以为是大理毒师凑巧助了她一臂之力,然而她很快意识到,汴王尚且在世,就算湘王顾忌一个成年的君主继位还限制他这重臣的权力,汴王总归是会另娶正妻再诞子嗣,甚至此番,还大有可能在覃氏抑或梅氏一族中为汴王择妻,这样一来,未来的汴王子嗣就更与湘王府紧密相连。
紧跟着,芳舒又听闻湘王竟借这时机把裘南事等等孽党都铡杀于刑场,又决意发兵大理,如此大的事故骤然发生,湘王竟然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便作出了这般果决的应对,她不由得怀疑这起蛊杀案的真相,她更确定了晏迟的目的绝不仅是为东平公复仇,晏迟一定怀有更大的野心,晏迟绝不会容太子活着!
契机只有一个,羿栩死时,晏迟陪葬!!!
芳舒回宫,照例要去见见陈皇后,相对着一盏熟饮,把那些场面话说了七七八八,她是专等着潘女官日日申时送来内务报册,而陈皇后一般不会一一看阅,只问有无需要特批的,这些内务报册都已被薛妃领衔的几个嫔妃看阅过一遍,若有殊误,薛妃往往都会亲自来一趟加以说明,所以陈皇后照例只让取出令印来,由几个女官签批后下发各署,不耽搁什么。
而别的女官,大抵也都在另一边的侧厅里签批,唯有潘女官专门负责需要动用凤印签批的报册,凤印虽不如龙玺那般要紧,但陈皇后也不会让凤印离开她视线之外的,因此在这一边的侧厅,目下也便只有皇后、潘女官、芳舒三人在此。
芳舒压低了声,才说心头已经酝酿得熟透了的话:“汴王府及宋国公府发生的惨变,不敢瞒圣人,妾身总觉得实情并非一如公之于世那般,而大有蹊跷。”
她一边儿说,却并不如何在意陈皇后的神色,目光从眼角睨向潘女官,只见这宫人眉眼不生波动,只手里那沉沉的金印,落下时分明有极为短暂的停滞。
“能有什么蹊跷?”
“这点子蹊跷,还是妾身往湘王府时,见三姐姐露出的端倪。”
“阿期?”陈皇后又惊又疑,看向芳舒的目光便添几分严厉了。
芳舒只佯作不察,仍如掏心挖肺一片挚诚的模样:“妾身是想着依三姐与闵太妃的交情,经遇这等噩耗后定然会肝肠寸断,三姐当然也不曾露出喜色,似乎对于闵太妃及两位小殿下遇难一事不肯多提一句,只是,分明仍时时观注着婵儿,且纵容着婵儿仍跟寻常一般玩乐,这便有些蹊跷了,婵儿与闵太妃也很亲近的,若知这等惨变,断然不会像无事发生般那样的欢喜,妾身便想,莫不是三姐一直瞒着婵儿?”
“便是瞒着,也不奇怪吧。”陈皇后蹙着眉头吧:“婵儿还那样小,听闻这样的惨变定然会受惊吓。”
“圣人想想,就算三姐瞒着婵儿,可心里悲痛,必也会不耐婵儿仍缠着嬉戏的,婵儿虽小,却从来比普通的稚子早慧,三姐随便找个由头,婵儿也不会不听教,这分明就是……三姐心中根本就不存悲痛之情,才半点不觉婵儿聒躁。”
“娘子究竟想说什么!”陈皇后沉声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夫君是个大反派,天!夫君是个大反派最新章节,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夫君是个大反派,天!夫君是个大反派最新章节,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