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明唐联军大营。
远处天际,已经灰蒙蒙的开始发亮。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军将士卒,都在酣睡休息。在过去的一天一夜中,九万多的明唐大军,在王陆飞的命令下,进行战前最后的休整。他们这些军兵,除了两万八旗兵和少数唐军精锐外都不是精锐。不仅装备和训练比不了明军士爵兵,便是他们的体力和精神,也比真正的精兵差了不少。
雪地之中连续两三天的行军和施工,已经让他们相当疲惫了。如果不能抓紧决战开始之前让这些士卒充分休息,恢复到最佳状态,他们能不能支撑下一场激烈残酷的会战,可真要打个问号了。
不过士卒们可以吃饱喝足呼呼大睡,作为三军统帅的王陆飞却不敢合上眼睛睡大觉。他虽然也力主打这一战,但是却真没有必胜的把握。他的大名府都督论起地位和实权是很大的不仅总督一府军民政务,而且还有权节制东平、顺德二府的所有驻军和官员,可以说是明军在河北南部战场的总司令。但是所辖的部队,却不是什么明军精锐,而是上一次陈德兴南征时拉起来的新军。现在拿他们当主力,是相当之勉强的。
至于李翠仙从益都拉来的四万大军,除了一千玄甲军相当不错之外,余众也不过平平而已。装备、训练水平,也就是大名府诸军相当,而且唐军的士气也不能和明军相比。
因为唐军在过去一年多的大战中损失惨重,为此李彦国对益都境内的府兵进行了充分动员,以征召更多的军队。实际上就是在透支民众的力量如果不计算刚刚夺取的宝应州。李彦国所控制的地盘上只有两百多万人口。李璮之前已经动员出十余万府兵,差不多接近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到五。李彦国又在这个基础上动员了五万府兵。另外还有数万壮丁被征为民伕。
也就是说,将近百分之十的人口。已经被动员出来用于战争。农业生产,自然受到了极大影响。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均田制也就毫无意义了。
而且,大唐现在摆明已经输掉了天下争霸之战。没有了天下……李家当然也不可能给浴血奋战的将士什么补偿了。军中人心,自认低落。
为此,李翠仙、李雄和王陆飞这几日,都不停地巡视唐军各部,向军官士卒封官许愿。就在刚才,王陆飞还在和唐军左武侯卫的几个将军交谈。
结束了谈话。走在返回中军的途中,几乎又是一夜未眠的王陆飞就感到一阵阵的困意。不知道怎么,他突然觉得地面开始震动,一开始还觉得自己是累得狠了。所以站不稳脚步,低头一看,就见脚底下的石子冰块都在轻轻震颤。
这绝不是自己幻觉!
蒙古人来了!
他连忙跑向最近的一处望楼,三下两下就爬了上去,举起望远镜就四下张望。
在依稀可辨的天色当中,一队队骑兵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视线远处。这时隆隆的,沉闷的马蹄声响也已经传来了。不用说这是蒙古人的先头部队,用来控制战场,掩护步兵下寨列阵的骑兵马队了。
不仅是王陆飞。明唐联军大营的西北两面值守防御的士卒,这个时候也都发现了大队蒙古骑兵的到来。此时天还没有放量,谁也看不清远处蒙古骑兵的数量。只能看见他们一层层的如墙如林一般慢慢涌动过来!
其徐如林!
王陆飞心中冒出了《孙子兵法》中六如真言中的一句。这些蒙古骑兵,只是徐徐而进。却已经让人有一股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了。
第一个士卒的凄凉叫喊声响起:“敌袭!鞑子来了!”
更多凄厉的叫喊声和呜咽的军号声紧接着响起,望楼上的一面面铜锣也被敲响。在营中休息的士卒军将都被惊动。纷纷涌出帐幕。抄起甲胄、兵刃乱纷纷的就在各自帐前的空地上开始整队。各级军官也早有准备,都在有条不紊的大声下令。有些率领自己的人马前往预定的防守位置。有些则让部下披甲待命。守卫营寨西北两面的部队很快到位,他们装备了大量的步弓,依托栅栏和匆匆用雪土堆起的胸墙,一排排的布列开来,张弓搭箭,准备迎敌。
王陆飞也早就反应过来,下来望楼,扯着因为疲劳而有些沙哑的嗓子大声下令:“不必惊慌,保持镇定!八旗兵外,所有弓弩皆不得擅自发射,节省体力,预备苦战!后备各军立即抽调人马看住民伕,让他们不得自乱!通知各师、各旅和唐军各部,今日一役,必是持久苦战!各部立即准备好三日干粮,尚未接到军令上阵之部,继续休息!”
命令被一层层传达下去,原本张弓搭箭的士卒,全部松开了弓弦将羽箭收回了箭匣。只有少数穿着钢甲的八旗兵带着他们的步弓上了一线,还各自找到了遮掩物,或是倚在大木盾之后;或是靠在雪土堆成的掩体后面;或是干脆上了望楼,倚着木头挡板,只露出个带着头盔的脑袋东西张望。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青铜大炮的大量装备让明军拥有了这个时代最强的远程杀伤力,原本的远射利器弩并不被明军重视。在钢甲和方阵战术普及之后,因为弓弩兵在明军步兵中的占比大幅降低,连枪弩都被渐渐淘汰。射速较高,对操纵者的要求也较高的弓逐渐成了明军唯一的单兵投射武器。
而唐军之中,同样很少配备弩机。唐军府兵的弓箭都是自备的,而神臂弓这类制作负责的军弩,对于人口仅二百多万,手工业也不很发达的益都来说,实在是很难普及的武器装备。
所以在这一次的巨鹿之战中,明唐联军一方的投射武器,只有弓和大炮两种!
十几门3寸青铜大炮也被大名都督府的炮兵推了上来,安放到了早就修筑好的炮兵阵位上。霰弹很快就被填装进了炮膛,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前方。
蒙古骑兵仿佛知道了明军大炮已经对准了自己,在距离明唐联军大寨五六百步开外的时候。大队骑兵就停止了前进。一部分蒙古骑兵下了马,取出了他们的步弓,将柳条圆盾当成头盔戴在了脑袋上,然后散开了队形,向明唐联军大寨缓缓逼近。更多的蒙古骑兵,则手握马弓,骑在马背上静静等待。
散开队形的蒙古弓箭手很快就到了明唐联军大寨的一百五十步开外。有人已经开始射箭了,射的都是轻箭,而且还是抛射,因而可以射得很远。隔着一百几十步,就能把羽箭射入寨墙之内。
“不许射箭!”
“保持镇定!”
明军和唐军的军官们都大声呼喝着下令。他们都知道,蒙古人在这个距离上射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诱使对手反击,消耗他们的体力,同时试探对手的深浅。
这些散开的蒙古弓手们没人射了十来箭,而对方却没有一箭还击,便知道再射也没有用了对方看来不是没有精验的乌合之众,今次一战,有些麻烦了。
蒙古人的弓手悄无声息退了下去,随后那些蒙古骑兵开始策马奔驰,也不是傻愣愣的来冲寨墙寨墙前面还有不少鹿砦、拒马呢,硬冲是不行的。而是冲到寨墙外百步开外就打横,和寨墙平行而奔,一边奔马还一边张弓射箭。是软弓射轻箭,同样是在骚扰试探。不过这回,部署在前沿的八旗弓手,却纷纷拉动步弓,射出了夺命的利箭!
……
“这些汉儿还不错……居然可以忍住!”
“那些射箭的,应该是八旗兵……百步之外就能射落马背上的蒙古勇士……这样的勇士居然为陈德兴所用,真是可惜了!”
忽必烈此时已经到了前线,并没有打出九斿白纛,更没有大批怯薛簇拥,只带着少数随扈和将领还有谋臣。
“大汗,不如让汉军上吧!”抬枪万户赡思丁小声提着建议,脸上的神色,更是恭谨到了极处。而被一群蒙古人、色目人挤在一边的刘元振、刘元礼两兄弟闻言,却是脸色微微发黑。
汉军总是冲锋在前,享受在后……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要不是让十几万蒙古人、色目人看着,他也想学史天泽、张柔了!
心里这样想着,两兄弟还得装出一副忠谨到极点的模样,上去请战,刚刚要驱马向前,却看到刘孝元刘大谋士在冲他们摆手,这是什么意思?不要请战?能躲得过去?两兄弟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是一脸苦笑。他们和刘孝元的关系到是很好的,都姓刘,年纪也差不多,又都是汉奸,自然有共同语言了。
“大汗,”刘孝元这时却笑着开口插话,说的却是汉语,“大蒙古现在以色目治中原,将来又何以治西域?”
忽必烈闻言一愣,定定看着刘孝元。刘孝元道:“中原有汉儿千万,西域有色目数千万!大汗何以治理?”(未完待续。。)
远处天际,已经灰蒙蒙的开始发亮。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军将士卒,都在酣睡休息。在过去的一天一夜中,九万多的明唐大军,在王陆飞的命令下,进行战前最后的休整。他们这些军兵,除了两万八旗兵和少数唐军精锐外都不是精锐。不仅装备和训练比不了明军士爵兵,便是他们的体力和精神,也比真正的精兵差了不少。
雪地之中连续两三天的行军和施工,已经让他们相当疲惫了。如果不能抓紧决战开始之前让这些士卒充分休息,恢复到最佳状态,他们能不能支撑下一场激烈残酷的会战,可真要打个问号了。
不过士卒们可以吃饱喝足呼呼大睡,作为三军统帅的王陆飞却不敢合上眼睛睡大觉。他虽然也力主打这一战,但是却真没有必胜的把握。他的大名府都督论起地位和实权是很大的不仅总督一府军民政务,而且还有权节制东平、顺德二府的所有驻军和官员,可以说是明军在河北南部战场的总司令。但是所辖的部队,却不是什么明军精锐,而是上一次陈德兴南征时拉起来的新军。现在拿他们当主力,是相当之勉强的。
至于李翠仙从益都拉来的四万大军,除了一千玄甲军相当不错之外,余众也不过平平而已。装备、训练水平,也就是大名府诸军相当,而且唐军的士气也不能和明军相比。
因为唐军在过去一年多的大战中损失惨重,为此李彦国对益都境内的府兵进行了充分动员,以征召更多的军队。实际上就是在透支民众的力量如果不计算刚刚夺取的宝应州。李彦国所控制的地盘上只有两百多万人口。李璮之前已经动员出十余万府兵,差不多接近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到五。李彦国又在这个基础上动员了五万府兵。另外还有数万壮丁被征为民伕。
也就是说,将近百分之十的人口。已经被动员出来用于战争。农业生产,自然受到了极大影响。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均田制也就毫无意义了。
而且,大唐现在摆明已经输掉了天下争霸之战。没有了天下……李家当然也不可能给浴血奋战的将士什么补偿了。军中人心,自认低落。
为此,李翠仙、李雄和王陆飞这几日,都不停地巡视唐军各部,向军官士卒封官许愿。就在刚才,王陆飞还在和唐军左武侯卫的几个将军交谈。
结束了谈话。走在返回中军的途中,几乎又是一夜未眠的王陆飞就感到一阵阵的困意。不知道怎么,他突然觉得地面开始震动,一开始还觉得自己是累得狠了。所以站不稳脚步,低头一看,就见脚底下的石子冰块都在轻轻震颤。
这绝不是自己幻觉!
蒙古人来了!
他连忙跑向最近的一处望楼,三下两下就爬了上去,举起望远镜就四下张望。
在依稀可辨的天色当中,一队队骑兵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视线远处。这时隆隆的,沉闷的马蹄声响也已经传来了。不用说这是蒙古人的先头部队,用来控制战场,掩护步兵下寨列阵的骑兵马队了。
不仅是王陆飞。明唐联军大营的西北两面值守防御的士卒,这个时候也都发现了大队蒙古骑兵的到来。此时天还没有放量,谁也看不清远处蒙古骑兵的数量。只能看见他们一层层的如墙如林一般慢慢涌动过来!
其徐如林!
王陆飞心中冒出了《孙子兵法》中六如真言中的一句。这些蒙古骑兵,只是徐徐而进。却已经让人有一股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了。
第一个士卒的凄凉叫喊声响起:“敌袭!鞑子来了!”
更多凄厉的叫喊声和呜咽的军号声紧接着响起,望楼上的一面面铜锣也被敲响。在营中休息的士卒军将都被惊动。纷纷涌出帐幕。抄起甲胄、兵刃乱纷纷的就在各自帐前的空地上开始整队。各级军官也早有准备,都在有条不紊的大声下令。有些率领自己的人马前往预定的防守位置。有些则让部下披甲待命。守卫营寨西北两面的部队很快到位,他们装备了大量的步弓,依托栅栏和匆匆用雪土堆起的胸墙,一排排的布列开来,张弓搭箭,准备迎敌。
王陆飞也早就反应过来,下来望楼,扯着因为疲劳而有些沙哑的嗓子大声下令:“不必惊慌,保持镇定!八旗兵外,所有弓弩皆不得擅自发射,节省体力,预备苦战!后备各军立即抽调人马看住民伕,让他们不得自乱!通知各师、各旅和唐军各部,今日一役,必是持久苦战!各部立即准备好三日干粮,尚未接到军令上阵之部,继续休息!”
命令被一层层传达下去,原本张弓搭箭的士卒,全部松开了弓弦将羽箭收回了箭匣。只有少数穿着钢甲的八旗兵带着他们的步弓上了一线,还各自找到了遮掩物,或是倚在大木盾之后;或是靠在雪土堆成的掩体后面;或是干脆上了望楼,倚着木头挡板,只露出个带着头盔的脑袋东西张望。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青铜大炮的大量装备让明军拥有了这个时代最强的远程杀伤力,原本的远射利器弩并不被明军重视。在钢甲和方阵战术普及之后,因为弓弩兵在明军步兵中的占比大幅降低,连枪弩都被渐渐淘汰。射速较高,对操纵者的要求也较高的弓逐渐成了明军唯一的单兵投射武器。
而唐军之中,同样很少配备弩机。唐军府兵的弓箭都是自备的,而神臂弓这类制作负责的军弩,对于人口仅二百多万,手工业也不很发达的益都来说,实在是很难普及的武器装备。
所以在这一次的巨鹿之战中,明唐联军一方的投射武器,只有弓和大炮两种!
十几门3寸青铜大炮也被大名都督府的炮兵推了上来,安放到了早就修筑好的炮兵阵位上。霰弹很快就被填装进了炮膛,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前方。
蒙古骑兵仿佛知道了明军大炮已经对准了自己,在距离明唐联军大寨五六百步开外的时候。大队骑兵就停止了前进。一部分蒙古骑兵下了马,取出了他们的步弓,将柳条圆盾当成头盔戴在了脑袋上,然后散开了队形,向明唐联军大寨缓缓逼近。更多的蒙古骑兵,则手握马弓,骑在马背上静静等待。
散开队形的蒙古弓箭手很快就到了明唐联军大寨的一百五十步开外。有人已经开始射箭了,射的都是轻箭,而且还是抛射,因而可以射得很远。隔着一百几十步,就能把羽箭射入寨墙之内。
“不许射箭!”
“保持镇定!”
明军和唐军的军官们都大声呼喝着下令。他们都知道,蒙古人在这个距离上射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诱使对手反击,消耗他们的体力,同时试探对手的深浅。
这些散开的蒙古弓手们没人射了十来箭,而对方却没有一箭还击,便知道再射也没有用了对方看来不是没有精验的乌合之众,今次一战,有些麻烦了。
蒙古人的弓手悄无声息退了下去,随后那些蒙古骑兵开始策马奔驰,也不是傻愣愣的来冲寨墙寨墙前面还有不少鹿砦、拒马呢,硬冲是不行的。而是冲到寨墙外百步开外就打横,和寨墙平行而奔,一边奔马还一边张弓射箭。是软弓射轻箭,同样是在骚扰试探。不过这回,部署在前沿的八旗弓手,却纷纷拉动步弓,射出了夺命的利箭!
……
“这些汉儿还不错……居然可以忍住!”
“那些射箭的,应该是八旗兵……百步之外就能射落马背上的蒙古勇士……这样的勇士居然为陈德兴所用,真是可惜了!”
忽必烈此时已经到了前线,并没有打出九斿白纛,更没有大批怯薛簇拥,只带着少数随扈和将领还有谋臣。
“大汗,不如让汉军上吧!”抬枪万户赡思丁小声提着建议,脸上的神色,更是恭谨到了极处。而被一群蒙古人、色目人挤在一边的刘元振、刘元礼两兄弟闻言,却是脸色微微发黑。
汉军总是冲锋在前,享受在后……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要不是让十几万蒙古人、色目人看着,他也想学史天泽、张柔了!
心里这样想着,两兄弟还得装出一副忠谨到极点的模样,上去请战,刚刚要驱马向前,却看到刘孝元刘大谋士在冲他们摆手,这是什么意思?不要请战?能躲得过去?两兄弟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是一脸苦笑。他们和刘孝元的关系到是很好的,都姓刘,年纪也差不多,又都是汉奸,自然有共同语言了。
“大汗,”刘孝元这时却笑着开口插话,说的却是汉语,“大蒙古现在以色目治中原,将来又何以治西域?”
忽必烈闻言一愣,定定看着刘孝元。刘孝元道:“中原有汉儿千万,西域有色目数千万!大汗何以治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