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了下火漆封缄是否完好,朱标随手拆开信封,这是高丽使团捎带过来的,就是那个遇上风暴正使都被淹死,少部分人幸运的活下的高丽使团。
他们昨日到了京城,朱标本还以为这中间或许有什么阴私龌龊,毕竟当下高丽的情况实在复杂,各方势力冲突矛盾基本到了顶点,新任高丽王不过是个摆设傀儡。
但经过亲军都尉府的询问探查,指挥同知蒋瓛亲自向朱标确认此事纯属意外,这也说明了大海难渡,高丽离大明这么近,一国使团都能覆海…
朱标细细看了一遍书信,这几个月来朱标并没有插手高丽的政务,因为没什么必要,而且在如此政局动荡的局势中,情况一日三变都属平常,在沟通困难的情况下,朱标纵然走一步算一步也难以预判准确,还不如让蒋思德姚广孝他们随机应变。
虽然情况复杂,但结果还是不出朱标所料,新王继位但他的身份在上层不算什么秘密,只是众人心照不宣罢了,重要的大明已经承认其为高丽新王了。
高丽王室自然不服,于是就成了新旧两大派系的首要攻击目标,他们并不在乎谁当王,反而认为新王先天不足王室内部争斗更有利于他们继续把持权柄。
几个月下来王室已经莫名其妙死了三个宗室王了,新任的高丽君主王禑也是被下毒重病了一场,好在救的及时没死了,否则朱标可又要头疼了。
这还只是王室的死伤,高丽官场上的死伤就更狠了,辛旽掌权多年,不知多少人是走他的门路晋升的,现如今自然是要被清洗,背后有家族的还好,平民出身的可就难逃死劫了。
这也是传统势力对新兴势力的一次反扑,辛旽当年能起势本就是因为恭愍王对把持朝政的贵族不满,期望借外力打破僵局,制衡八方以为王业。
辛旽天然就同高丽贵族对立,执政期间自然是提拔了许多寒门平民这些同样饱受贵族压迫的阶层人才,起用科举及第、熟悉儒学的新进士人,如林朴、郑梦周、尹绍宗等人。
朱标看着姚广孝送来的名单,有相当一批辛旽党羽都被他和蒋思德联手保下了,有大明皇太子作为靠山,李仁任等人也不敢太过分。
这批人都是姚广孝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倒没有多认可辛旽的政策,但都对高丽现如今的局面极端不满,认为腐化到了极点,根本不是所谓的内部革新能够解决的。
而且这些人也都对大明有极大的憧憬,认为明皇乃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是中原王朝正统的延续,也是他们真正的君主,必然会对藩属国拨乱反正。
这其实才是主要的,朱标看着名单也很欣喜,这个数量要比他预估的要多上不少,想要完全掌控高丽,那么必然要用不少高丽出身的士子,他们到时候能发挥的作用,不会亚于十万大军,是统治所必需的重要支柱,多多益善。
这要是多亏了儒家文化的入侵,多年来高丽所用所学所写的都是传自中原的,官学的影响力无疑会在未来发挥极大的作用。
这也是为何朱标会优先把目标放在高丽的原因,因为基础已经打的太好了,在这个时代,说高丽是中原僻远的一省也不为过。
不过谋国之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高丽虽然已经到了末期,王室失去了权柄,但世家大族的势力却是已经到达了顶点,上至京城的两班大臣统兵大将,下至地方道府的官吏地主基本都是出身世家亦或是世家门仆。
他们或许是腐朽了,但他们的体量已经大到极点了,如果朱标不插手,任由他们发展,那么高丽亡国之期不远,但开创新朝的必然还是在相互妥协中胜出的世家,百姓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既然朱标盯上了,那情景自然那不一样,高丽那边也有聪明人,估计是看出大明筹谋吞并高丽的打算了,但奈何没有办法,索性准备趋狼吞虎。
姚广孝信中言,李仁任正通过辽东的纳哈出联系草原,商议臣服也速迭儿,只求庇护高丽不受明朝干涉,可见其是准备走两端外交路线,想让草原与大明开战,两虎相争必有损伤,到时候谁都无余力干涉高丽内政。
蒋思德也说,近来同他交好的那些大臣都有意无意的在疏远孤立他,询问草原是否有大变动,还说有传言明德太后准备废新王立尚在辽东的沈王脱脱不花为新任高丽国王,高丽都城中风言风语无止禁。
朱标看到这就明白,在面对大明,王室和贵族们还是达成了一致,大明太强势了,如果入主高丽那他们只会是案板上的鱼肉认人宰割,还不如投靠草原,他们没有余力干涉高丽内政,两全其美。
倒也不算意外,野兽尚且知道自保,何况人,只不过大势在我,负隅顽抗又有何用,只不过是最后要清算的人更多了些罢了。
朱标回信让蒋思德姚广孝稳住局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不要怕被孤立,总会有人想要两头下注,宽宏以待安抚为上,草原的伸过来的爪子他会斩断,那个脱脱不花不日也会暴毙。
“刘瑾”
朱标专注的伏案写着信,下意识吩咐一声后就回神了,一旁伺候的两个太监不敢应声但也不敢无动于衷,慌忙跪地等候吩咐。
“着人去告诉蒋瓛,命他明早入宫来见。”
两个太监面面相觑苦着脸应下,这些年来能帮太子爷跑腿的基本都是由刘瑾或是他干儿子,他们这些人盼着这个机会盼的眼睛都快盼出血了,可这机会真落到他们头上了,却是措手不及。
蒋瓛是什么人,亲军都尉府的二把手,神出鬼没仅对圣上以及太子负责,都入夜了,他们上哪去找人传话,总不能随便叫个侍卫去,万一是绝密的消息因此被传出去了,他们可都是要掉脑袋的。
蔫头耷拉的模样,有气无力的应诺声,朱标无奈的叹了口气道:“东角门向来是由亲军都尉府的人负责值守,你们去传令就是了,自然有人会传达给蒋瓛。”
朱标倒不生气,没做过自然没经验,这不是错处,只是在反思,确实是用刘瑾用的太顺手,都形成习惯了,这不好。
其中一个领命而去,另一个留下伺候,看模样是想倒茶但又怕打扰到太子爷,朱标继续伏案书写,随口吩咐道:“去沏一壶新茶,本宫晚上喜欢喝庐山云雾。”
“诺”那太监欣喜异常,但还是竭力保持着激动的心情,快速起身躬着要退出去沏茶,他们就怕这难得的机会再也没有了,这么多年贴身伺候太子爷的机会可是头一次轮到他们这些人。
都是做奴婢的,想要混出头可不就得是看这个,给爷倒过茶还是守过夜,都可以你凭什么出头上位,这都是资历。
朱标写完信后密封好,刘瑾不在他只好自己收起来,等明日再交给蒋瓛让他们送出去,这时候一盏冒着清香的茶水就在手边。
朱标端起来轻轻吹了吹,一旁的太监慌忙跪地求道:“爷,茶还烫的很,过会再喝吧。”
朱标笑道:“品茶难道只有喝么?
看着眼前那朦胧飘渺的茶雾念道:“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此茶这个时候才是最香最好看的。”
那太监这才松了口气,若是太子爷喝了他沏的茶烫伤了唇舌,他被活活仗毙都算是轻的了,果然这伺候贵人是福运也容易是劫难啊。
……………………
他们昨日到了京城,朱标本还以为这中间或许有什么阴私龌龊,毕竟当下高丽的情况实在复杂,各方势力冲突矛盾基本到了顶点,新任高丽王不过是个摆设傀儡。
但经过亲军都尉府的询问探查,指挥同知蒋瓛亲自向朱标确认此事纯属意外,这也说明了大海难渡,高丽离大明这么近,一国使团都能覆海…
朱标细细看了一遍书信,这几个月来朱标并没有插手高丽的政务,因为没什么必要,而且在如此政局动荡的局势中,情况一日三变都属平常,在沟通困难的情况下,朱标纵然走一步算一步也难以预判准确,还不如让蒋思德姚广孝他们随机应变。
虽然情况复杂,但结果还是不出朱标所料,新王继位但他的身份在上层不算什么秘密,只是众人心照不宣罢了,重要的大明已经承认其为高丽新王了。
高丽王室自然不服,于是就成了新旧两大派系的首要攻击目标,他们并不在乎谁当王,反而认为新王先天不足王室内部争斗更有利于他们继续把持权柄。
几个月下来王室已经莫名其妙死了三个宗室王了,新任的高丽君主王禑也是被下毒重病了一场,好在救的及时没死了,否则朱标可又要头疼了。
这还只是王室的死伤,高丽官场上的死伤就更狠了,辛旽掌权多年,不知多少人是走他的门路晋升的,现如今自然是要被清洗,背后有家族的还好,平民出身的可就难逃死劫了。
这也是传统势力对新兴势力的一次反扑,辛旽当年能起势本就是因为恭愍王对把持朝政的贵族不满,期望借外力打破僵局,制衡八方以为王业。
辛旽天然就同高丽贵族对立,执政期间自然是提拔了许多寒门平民这些同样饱受贵族压迫的阶层人才,起用科举及第、熟悉儒学的新进士人,如林朴、郑梦周、尹绍宗等人。
朱标看着姚广孝送来的名单,有相当一批辛旽党羽都被他和蒋思德联手保下了,有大明皇太子作为靠山,李仁任等人也不敢太过分。
这批人都是姚广孝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倒没有多认可辛旽的政策,但都对高丽现如今的局面极端不满,认为腐化到了极点,根本不是所谓的内部革新能够解决的。
而且这些人也都对大明有极大的憧憬,认为明皇乃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是中原王朝正统的延续,也是他们真正的君主,必然会对藩属国拨乱反正。
这其实才是主要的,朱标看着名单也很欣喜,这个数量要比他预估的要多上不少,想要完全掌控高丽,那么必然要用不少高丽出身的士子,他们到时候能发挥的作用,不会亚于十万大军,是统治所必需的重要支柱,多多益善。
这要是多亏了儒家文化的入侵,多年来高丽所用所学所写的都是传自中原的,官学的影响力无疑会在未来发挥极大的作用。
这也是为何朱标会优先把目标放在高丽的原因,因为基础已经打的太好了,在这个时代,说高丽是中原僻远的一省也不为过。
不过谋国之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高丽虽然已经到了末期,王室失去了权柄,但世家大族的势力却是已经到达了顶点,上至京城的两班大臣统兵大将,下至地方道府的官吏地主基本都是出身世家亦或是世家门仆。
他们或许是腐朽了,但他们的体量已经大到极点了,如果朱标不插手,任由他们发展,那么高丽亡国之期不远,但开创新朝的必然还是在相互妥协中胜出的世家,百姓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既然朱标盯上了,那情景自然那不一样,高丽那边也有聪明人,估计是看出大明筹谋吞并高丽的打算了,但奈何没有办法,索性准备趋狼吞虎。
姚广孝信中言,李仁任正通过辽东的纳哈出联系草原,商议臣服也速迭儿,只求庇护高丽不受明朝干涉,可见其是准备走两端外交路线,想让草原与大明开战,两虎相争必有损伤,到时候谁都无余力干涉高丽内政。
蒋思德也说,近来同他交好的那些大臣都有意无意的在疏远孤立他,询问草原是否有大变动,还说有传言明德太后准备废新王立尚在辽东的沈王脱脱不花为新任高丽国王,高丽都城中风言风语无止禁。
朱标看到这就明白,在面对大明,王室和贵族们还是达成了一致,大明太强势了,如果入主高丽那他们只会是案板上的鱼肉认人宰割,还不如投靠草原,他们没有余力干涉高丽内政,两全其美。
倒也不算意外,野兽尚且知道自保,何况人,只不过大势在我,负隅顽抗又有何用,只不过是最后要清算的人更多了些罢了。
朱标回信让蒋思德姚广孝稳住局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不要怕被孤立,总会有人想要两头下注,宽宏以待安抚为上,草原的伸过来的爪子他会斩断,那个脱脱不花不日也会暴毙。
“刘瑾”
朱标专注的伏案写着信,下意识吩咐一声后就回神了,一旁伺候的两个太监不敢应声但也不敢无动于衷,慌忙跪地等候吩咐。
“着人去告诉蒋瓛,命他明早入宫来见。”
两个太监面面相觑苦着脸应下,这些年来能帮太子爷跑腿的基本都是由刘瑾或是他干儿子,他们这些人盼着这个机会盼的眼睛都快盼出血了,可这机会真落到他们头上了,却是措手不及。
蒋瓛是什么人,亲军都尉府的二把手,神出鬼没仅对圣上以及太子负责,都入夜了,他们上哪去找人传话,总不能随便叫个侍卫去,万一是绝密的消息因此被传出去了,他们可都是要掉脑袋的。
蔫头耷拉的模样,有气无力的应诺声,朱标无奈的叹了口气道:“东角门向来是由亲军都尉府的人负责值守,你们去传令就是了,自然有人会传达给蒋瓛。”
朱标倒不生气,没做过自然没经验,这不是错处,只是在反思,确实是用刘瑾用的太顺手,都形成习惯了,这不好。
其中一个领命而去,另一个留下伺候,看模样是想倒茶但又怕打扰到太子爷,朱标继续伏案书写,随口吩咐道:“去沏一壶新茶,本宫晚上喜欢喝庐山云雾。”
“诺”那太监欣喜异常,但还是竭力保持着激动的心情,快速起身躬着要退出去沏茶,他们就怕这难得的机会再也没有了,这么多年贴身伺候太子爷的机会可是头一次轮到他们这些人。
都是做奴婢的,想要混出头可不就得是看这个,给爷倒过茶还是守过夜,都可以你凭什么出头上位,这都是资历。
朱标写完信后密封好,刘瑾不在他只好自己收起来,等明日再交给蒋瓛让他们送出去,这时候一盏冒着清香的茶水就在手边。
朱标端起来轻轻吹了吹,一旁的太监慌忙跪地求道:“爷,茶还烫的很,过会再喝吧。”
朱标笑道:“品茶难道只有喝么?
看着眼前那朦胧飘渺的茶雾念道:“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此茶这个时候才是最香最好看的。”
那太监这才松了口气,若是太子爷喝了他沏的茶烫伤了唇舌,他被活活仗毙都算是轻的了,果然这伺候贵人是福运也容易是劫难啊。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太子,大明第一太子最新章节,大明第一太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太子,大明第一太子最新章节,大明第一太子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