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国主遣使而来是有何意?”
“国主并无甚吩咐,是外臣自请而来。”胡季犛目光直视沐英从善如流:“天朝神威赫赫,圣主明君在世,我等番邦微民躬逢盛时,敢不钦慕近哉?”
话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沐英眉头微皱,但很快又舒展开,此人非彼国忠臣良将,此来是有自己的诉求,而一个外藩臣子不经国主擅动,所求为何也就不难猜测了。
早就听说安南主弱臣强,前几年连国主之位都为外姓所侵占,何等的荒唐可笑,而今看来是已失位分,难以御下了。
对于胡季犛这样的人,沐英心中是有些厌恶的,但这并不不会影响他的抉择,安南生乱很符合大明的利益。
就算胡季犛没有来,沐英安顿好云南后,也会主动遣人去接触,此时他们能主动送上门来,自然是更好。
所谓人有所欲必受其缚,在安南有了一个身份地位都合适的权贵傀儡,那么很多安排就可以着手实施了。
沐英起身走到胡季犛面前拱手道:“小弟文英,不知兄长…”
胡季犛身子躬的更低:“愚兄字理元。”
沐英挥退众人随即伸手拖住胡季犛的双手:“往后你我当以兄弟相称。”
胡季犛现在心中不仅有疑惑更有惶恐,对方的态度实在是太奇怪了,可这种时候退也退不得了,只能一脸动容的应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平西…文英贤弟,愚兄在安南尚有些亲朋故旧,若有所需尽管直言。”
沐英松开他的手大笑道:“此时尚不需兄长出力,只盼将来兄长潜龙出渊后能不忘今日之交。”
为了安抚他的心,沐英突然低声道:“圣上密谕要我永镇云南子孙既替,而人无朋而不立,安南与云南交际,此不正是上天撮合我兄弟守望相助互为退路?”
胡季犛闻言心中稍定,互有所需便好,无缘无故的亲近比敌视还吓人,不过心底还是留存了几分谨慎小心。
安南这边对大明高层的消息了解其实不多,毕竟王朝内部刚刚经历过一轮清洗,若不是大明征服了云南,他们到现在都未必有心关注大明。
俩人密切交谈了一个时辰后,沐英安排酒宴热情的招待着胡季犛,席间问道:“对安南小弟近来也有几分了解,当今的国君可是昔日的恭定王?”
“正是,我王即位已有两年矣,现正准备禅位于太子陈曔,禅让大典就在三四月后,到时贤弟若有闲暇,可前往观礼,愚兄也好尽地主之谊。”
沐英疑惑的问道:“贵国主可是身体不好了?”
“哈哈,非也非也。”胡季犛笑道:“我王身康体健,只是与天朝体制不同,我朝向来是上皇主政,退位不退权。”
“原来如此,确实与我朝不同。”
………………
半月之后,京师城门外二十里处聚集着京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太子太子妃返京的规制赫然远超位分,都可以算是帝后的规格了。
圣上下旨后礼部官员和御史上谏被驳斥,满朝文武也就默不作声了,左右这事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礼部和御史劝谏那是职责所在,他们跟着上奏那就是不知所谓了。
今日的风有些大,可众人也只能在风中拢袖按帽摇摆站着迎候,最多是相熟识的凑在一堆儿避风。
不过众人心中都没什么不满,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太子爷回京对他们而言都是好事一件,相较于圣上,太子爷起码还能谈。
对于武勋们而言更是如此,分王就藩首先损害的就是他们的利益,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损害的也是太子的利益,如果能让太子出面,那这件事未必真还能实行下去,哪怕是圣上的意思。
胡惟庸离着武勋们不远,看着他们热切期盼的样子,大概也能猜到他们的想法,若太子是个目光短浅之辈,或许真能被他们说动,可惜不是。
半个多时辰后,浩浩荡荡的太子仪仗露出头逐渐逼近,众人整理衣袖四散站定,在礼部官员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接驾事宜。
由于风大,朱标也体谅官员们不易,简单的露个面接受朝拜后便吩咐众人返京,其余的章程到了回京在说也不晚。
回返路上朱标先见了自己岳父,简单的说了几句后便让他去看看太子妃,然后就是自己的几个弟弟,一一问过后便让他们先回自己车驾。
随后而来的便是卫国公为首的几位侯爵,同样也是简单的说了几句,再然后就是胡惟庸为首的六部尚书。
其余诸人是没必要在路上接见了,同这几个朝廷主要官员,便不是简单几句话的事情了,此行无论是去的时候还是回来的时候,朱标都特意巡视了几处计划之外的府县。
有些问题或是准备拟定的政策,都是要同他们商定的,此中尤其重要的便是户部尚书,大明境内大体安泰,经济必须要迈入一个新阶段才行。
回程路上的那点时间,自然是根本不足以谈出什么具体政措的,但起码是将自己的想法大体传输给了大明的行政班子,也是给他们回去召集属下官员商讨的思路。
朱标思维跳脱的很快,不时就会点到谁头上,就比如礼部尚书,原本老神在在的看热闹,被太子一声差点吓得跳起来。
“微臣在。”
明显是愣神了,朱标也没说什么,只是认真的道:“前些年朝廷为改风易俗事,强令了百姓服饰规格,衣裳、裙裤、鞋子,妇女戴怎样的头饰,甚至各种等级之人穿戴哪种颜色的服饰,皆有定律。”
“现今看来是有些严苛死板了,本宫在杭州看了几宗刑判文书,对这等僭越服饰的刑法也有些过重,民间织布染色也是受限甚多。”
“礼部和刑部看着稍做调整,莫要在这等细碎小事上为难百姓。”
“诺。”
按照现在的规定,百姓只能穿杂色盘领衣,颜色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只许用赭色、青色、蓝色,布料许用绸、纱、绢、布。
而且还远不止如此,这衣服袖子必领长于手六寸,袖桩广一尺,袖口则为五寸,衣长离地五寸,多一寸少一寸都不行。
这无疑是有些太苛刻细致了,不过出发点是好的,除了有明确阶级等级,规定各行各业,各人各事,都不得逾越的目的外。
主要其实还是为了扭转风气,宋元奢华的服饰在开国初未免有些太糜费了,规定的细致些,选择少了也就不会有攀比,也就不会有太多以衣饰华丽引发的问题。
“有几处县内遭了水患,本宫去看过后以允免了一年的税赋徭役,等地方州府报上来后户部给予明文批示。”
“诺。”
“胡相。”朱标看向胡惟庸道:“朝廷已经有许久未能大赦天下予民恩典了,今年父皇万寿节时还请丞相领百官奏请。”
“殿下所言甚是,这是微臣等的疏忽。”
朱标点点头:“这几年广兴牢狱,也是治世之所必需,罪行极重的便也罢了,如那服饰等的小罪小过,便要趁时恩免,以施仁政于天下。”
“诺。”
………………
(本章完)
“国主并无甚吩咐,是外臣自请而来。”胡季犛目光直视沐英从善如流:“天朝神威赫赫,圣主明君在世,我等番邦微民躬逢盛时,敢不钦慕近哉?”
话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沐英眉头微皱,但很快又舒展开,此人非彼国忠臣良将,此来是有自己的诉求,而一个外藩臣子不经国主擅动,所求为何也就不难猜测了。
早就听说安南主弱臣强,前几年连国主之位都为外姓所侵占,何等的荒唐可笑,而今看来是已失位分,难以御下了。
对于胡季犛这样的人,沐英心中是有些厌恶的,但这并不不会影响他的抉择,安南生乱很符合大明的利益。
就算胡季犛没有来,沐英安顿好云南后,也会主动遣人去接触,此时他们能主动送上门来,自然是更好。
所谓人有所欲必受其缚,在安南有了一个身份地位都合适的权贵傀儡,那么很多安排就可以着手实施了。
沐英起身走到胡季犛面前拱手道:“小弟文英,不知兄长…”
胡季犛身子躬的更低:“愚兄字理元。”
沐英挥退众人随即伸手拖住胡季犛的双手:“往后你我当以兄弟相称。”
胡季犛现在心中不仅有疑惑更有惶恐,对方的态度实在是太奇怪了,可这种时候退也退不得了,只能一脸动容的应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平西…文英贤弟,愚兄在安南尚有些亲朋故旧,若有所需尽管直言。”
沐英松开他的手大笑道:“此时尚不需兄长出力,只盼将来兄长潜龙出渊后能不忘今日之交。”
为了安抚他的心,沐英突然低声道:“圣上密谕要我永镇云南子孙既替,而人无朋而不立,安南与云南交际,此不正是上天撮合我兄弟守望相助互为退路?”
胡季犛闻言心中稍定,互有所需便好,无缘无故的亲近比敌视还吓人,不过心底还是留存了几分谨慎小心。
安南这边对大明高层的消息了解其实不多,毕竟王朝内部刚刚经历过一轮清洗,若不是大明征服了云南,他们到现在都未必有心关注大明。
俩人密切交谈了一个时辰后,沐英安排酒宴热情的招待着胡季犛,席间问道:“对安南小弟近来也有几分了解,当今的国君可是昔日的恭定王?”
“正是,我王即位已有两年矣,现正准备禅位于太子陈曔,禅让大典就在三四月后,到时贤弟若有闲暇,可前往观礼,愚兄也好尽地主之谊。”
沐英疑惑的问道:“贵国主可是身体不好了?”
“哈哈,非也非也。”胡季犛笑道:“我王身康体健,只是与天朝体制不同,我朝向来是上皇主政,退位不退权。”
“原来如此,确实与我朝不同。”
………………
半月之后,京师城门外二十里处聚集着京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太子太子妃返京的规制赫然远超位分,都可以算是帝后的规格了。
圣上下旨后礼部官员和御史上谏被驳斥,满朝文武也就默不作声了,左右这事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礼部和御史劝谏那是职责所在,他们跟着上奏那就是不知所谓了。
今日的风有些大,可众人也只能在风中拢袖按帽摇摆站着迎候,最多是相熟识的凑在一堆儿避风。
不过众人心中都没什么不满,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太子爷回京对他们而言都是好事一件,相较于圣上,太子爷起码还能谈。
对于武勋们而言更是如此,分王就藩首先损害的就是他们的利益,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损害的也是太子的利益,如果能让太子出面,那这件事未必真还能实行下去,哪怕是圣上的意思。
胡惟庸离着武勋们不远,看着他们热切期盼的样子,大概也能猜到他们的想法,若太子是个目光短浅之辈,或许真能被他们说动,可惜不是。
半个多时辰后,浩浩荡荡的太子仪仗露出头逐渐逼近,众人整理衣袖四散站定,在礼部官员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接驾事宜。
由于风大,朱标也体谅官员们不易,简单的露个面接受朝拜后便吩咐众人返京,其余的章程到了回京在说也不晚。
回返路上朱标先见了自己岳父,简单的说了几句后便让他去看看太子妃,然后就是自己的几个弟弟,一一问过后便让他们先回自己车驾。
随后而来的便是卫国公为首的几位侯爵,同样也是简单的说了几句,再然后就是胡惟庸为首的六部尚书。
其余诸人是没必要在路上接见了,同这几个朝廷主要官员,便不是简单几句话的事情了,此行无论是去的时候还是回来的时候,朱标都特意巡视了几处计划之外的府县。
有些问题或是准备拟定的政策,都是要同他们商定的,此中尤其重要的便是户部尚书,大明境内大体安泰,经济必须要迈入一个新阶段才行。
回程路上的那点时间,自然是根本不足以谈出什么具体政措的,但起码是将自己的想法大体传输给了大明的行政班子,也是给他们回去召集属下官员商讨的思路。
朱标思维跳脱的很快,不时就会点到谁头上,就比如礼部尚书,原本老神在在的看热闹,被太子一声差点吓得跳起来。
“微臣在。”
明显是愣神了,朱标也没说什么,只是认真的道:“前些年朝廷为改风易俗事,强令了百姓服饰规格,衣裳、裙裤、鞋子,妇女戴怎样的头饰,甚至各种等级之人穿戴哪种颜色的服饰,皆有定律。”
“现今看来是有些严苛死板了,本宫在杭州看了几宗刑判文书,对这等僭越服饰的刑法也有些过重,民间织布染色也是受限甚多。”
“礼部和刑部看着稍做调整,莫要在这等细碎小事上为难百姓。”
“诺。”
按照现在的规定,百姓只能穿杂色盘领衣,颜色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只许用赭色、青色、蓝色,布料许用绸、纱、绢、布。
而且还远不止如此,这衣服袖子必领长于手六寸,袖桩广一尺,袖口则为五寸,衣长离地五寸,多一寸少一寸都不行。
这无疑是有些太苛刻细致了,不过出发点是好的,除了有明确阶级等级,规定各行各业,各人各事,都不得逾越的目的外。
主要其实还是为了扭转风气,宋元奢华的服饰在开国初未免有些太糜费了,规定的细致些,选择少了也就不会有攀比,也就不会有太多以衣饰华丽引发的问题。
“有几处县内遭了水患,本宫去看过后以允免了一年的税赋徭役,等地方州府报上来后户部给予明文批示。”
“诺。”
“胡相。”朱标看向胡惟庸道:“朝廷已经有许久未能大赦天下予民恩典了,今年父皇万寿节时还请丞相领百官奏请。”
“殿下所言甚是,这是微臣等的疏忽。”
朱标点点头:“这几年广兴牢狱,也是治世之所必需,罪行极重的便也罢了,如那服饰等的小罪小过,便要趁时恩免,以施仁政于天下。”
“诺。”
………………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太子,大明第一太子最新章节,大明第一太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太子,大明第一太子最新章节,大明第一太子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