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年的换届选举。算得上是共和国建国100年间,竞争最激烈,也最公开民主的一次国家领导人选举。
受2041年底爆发的“国防部官僚主义作风调查行动”影响,很多人多认为,不甘寂寞的颜靖宇会趁机发难,在换届选举中挑战顾卫民。因为李存勋要到换届选举之后才会辞去军情局长的职务,高调复出的裴承毅明显是颜靖宇的坚定支持者,如此一来,颜靖宇就得到了情报与军队两大强力机构的支持,所以很多高层领导人,甚至部分部长级官员都认为,颜靖宇很有可能在2042年就成为共和国国家元首。
事实上,站出来调整顾卫民的不是颜靖宇,而是叶致胜。
虽然这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首先从颜靖宇的立场出发,只要他还是一个国家利益至上的领导人,就不会在2042年角逐国家元首宝座。原因非常简单,在中东战争还没有正式结束的情况下,共和国需要的不是颜靖宇那样的领导人。而是顾卫民那样的领导人。
换个角度看,共和国与美国的停战谈判一直没有能够取得重大结果,直到2042年底才取得关键性突破,与共和国在2042年7月到8月的换届选举肯定有关系,而且是非常大的关系。站在美国当局的立场上,等到共和国换届选举之后,再根据共和国的政治情况决定停火谈判的立场,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当时,cnn对共和国换届选举的评论算得上客观公正。
在大部分新闻媒体都认为共和国将在2042年迎来一场剧变的时候,一直以美国准官方媒体著称的cnn用1个月的时间对共和国的政治局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最终得出了顾卫民将涉嫌过关的结论。暂且不说cnn得出的结论有多么准确,单是从其分析来看,就必须承认这家资深新闻媒体在政治新闻上的高深造诣。
按照cnn的分析,三大因素决定了颜靖宇不可能挑战顾卫民。
一是在政治影响力与威望上,颜靖宇还不具备挑战顾卫民的资格。虽然按照cnn的评价,共和国的国家副元首并不等同于美国的副总统,是具有一定实权的国家领导人,比如当年担任副元首的王元庆就负责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以及共和国的外交工作,但是颜靖宇远远比不上当年的王元庆,而且也没有获得多少实际权力,在2037年到2042年的任期中,主要负责经济发展,与外交、国防等领域均没有太多关系。受此影响,颜靖宇在共和国的中央政府与军队中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威望更是谈不上。就算得到李存勋与裴承毅支持,加上裴承毅在中东战争中取得的成就。颜靖宇也最多借此机会巩固二号领导人的位置,为5年后出任共和国国家元首打下基础。
二是共和国高层形成的三足鼎力局面,让颜靖宇不敢轻举妄动。虽然由顾卫民、颜靖宇与叶致胜形成的三足鼎力的政治格局对共和国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比如在中东战争中,就只有颜靖宇持强硬立场,顾卫民与叶致胜都不支持用战争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共和**队在北方战线上取胜之后,在南方战线上没有多大作为。但是这种局面最有效的维持了共和国的稳定局面,特别是在没有一个核心领导人的情况下,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成为了维持政治稳定的基础。因为顾卫民扶持的帅永康严重缺乏政治资本,就算当上了常务副总理,也不大可能在2047年之前成为国家主要领导人,也就不可能与颜靖宇竞争元首职位,所以颜靖宇需要提防的不是顾卫民,而是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叶致胜。如此一来,只要能够在2047年顺利成为共和国国家元首,颜靖宇就没有理由在2042年挑战顾卫民,为早就被认为是野心家的叶致胜做嫁衣裳。
三是中东战争造成的影响,注定在2042年之后的数年间,共和国将以稳定内部局势为主。不会在对外行动上有多大作为,而像颜靖宇这种拥有雄心壮志的政治家,肯定会设法避开这段时期。如同洛布林夫人在2040年放弃了竞选美国总统的机会一样,在明知道不会有多大作为的情况下,颜靖宇为什么要挑战顾卫民呢?更重要的是,颜靖宇是王元庆亲手培养的国家领导人,而且是一个在性格与处事风格上都与王元庆非常相似的领导人,他就不可能不知道,在中东战争之后,共和国需要休养生息,需要顾卫民那样的领导人,而不是一个过于强硬的国家元首。
别说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点,都能让颜靖宇有所顾虑。
当然,这番分析也点明了潜在的问题,即与颜靖宇相比,叶致胜才不会安于现状。
可以说,cnn不但分析得非常到位,而且得出的结论也非常准确。
全体代表大会重新成立之后,换届选举在2042年7月底开始。
按照规矩,首先就得选出下一任国家元首,然后由国家元首提名国务院总理、各部门领导人、国防军总参谋长等中央政府与军事机构的主要领导人,并且由全体代表大会进行审议表决。
也就在这个时候,叶致胜宣布参选共和国国家元首。
如此一来,元首候选人就达到了4人(另外2人都是象征性的参与竞选),而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如果没有任何一位候选人在首轮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的代表支持,就将由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行第二轮选举,并且由得票多的候选人担任国家元首。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所有代表都参与投票,顾卫民在第一轮选举中胜出的机会非常大,但是受叶致胜参选影响,很多代表都没有参与第一轮选举的投票工作,结果顾卫民与叶致胜获得的支持票都没有超过半数。到了第二轮选举的时候,局势才逐渐明朗。因为顾卫民的支持率比叶致胜高得多,而且不再要求支持率过半,所以之前那些放弃了投票权的代表都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纷纷表示将在第二轮选举中支持顾卫民。
到这个时候,叶致胜已经走投无路了。如果他稍微有点理智的话,就应该主动退出选举,避免与顾卫民敌对。问题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向没有政治主张的阎尚隆竟然站出来支持叶致胜。准确的说,是支持民主选举。虽然在外界看来,阎尚隆是想借此机会提高国务院在中央决策中的地位,但是一些知情者都知道,阎尚隆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外交家,一直坚定不移的支持王元庆的政治改革,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就是说,他支持的不是叶致胜,也不是想借此机会提高国务院总理的地位,而是希望借助这次选举。把民主大选的基本章程确定下来。
当然,也有人认为,阎尚隆是王元庆安排在共和国政府中的一颗关键棋子。
虽然没有理由相信阎尚隆是王元庆的亲信,而且也没有理由相信王元庆通过阎尚隆来控制共和国中央政府的日常行政工作,但是王元庆在离任前支持阎尚隆出任国务院总理,肯定与阎尚隆的政治立场有关。也就是说,只要阎尚隆在主持国务院工作,不管顾卫民、颜靖宇与叶致胜斗成什么样子,共和国都不会乱套。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安排,而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安排。
受此影响。就算叶致胜想退出元首竞选也不大可能了。当然,随着阎尚隆表态,第二轮选举更像是仪式化的过场,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不可否认,这段插曲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要知道,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敢于挑战现任国家元首的权威,更不可能在选举上向现任国家元首发起挑战。虽然叶致胜的目的具有非常强烈的功利性,但是由此产生的长远影响却是谁也不能忽视的。不管怎么说,叶致胜此举至少让很多人知道,共和国的民主体制建设不是搞着玩的。他能在2042年挑战顾卫民,自然有人在2047年挑战颜靖宇,以及在今后的任何一次换届选举中,都会有人向国家元首发起挑战。
更重要的是,叶致胜的这一举动,对推动政治改革有着非常明显的积极意义。
必须承认,由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并没取得圆满成果,至少没有能够确立其以全民普选为基础的民主政治体制。不管怎么说,对于共和国这种大国来说,基于全体代表大会的间接选举肯定有弊端。虽然在很多国家,比如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推行的都是基于议会的间接选举,也就是议会总理制,而不是美国那套基于全民普选的直接选举制,也就是总统议会制,但是在人口众多与幅员辽阔的国家,议会总理制存在很大的问题,除了印度之外,所有国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亿的大国,采用的都是总统议会制,即拥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由此也看得出来,大国中央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并且充分利用大国人口多、国土广、资源丰富等等有利条件,来维护国家利益与选民的利益。
按照王元庆的规划,政治改革的第二阶段就以实现全民普选为主要目的。
问题是,顾卫民绝对不是推行政治改革的理想人选。事实早已证明,顾卫民上任之后并没有按照王元庆的嘱托。及时推进政治改革,甚至有意淡化了政治改革,不然也不会提出“青山绿水”计划。可以说,在2037年到2042年的第一届任期中,顾卫民几乎没有在政治改革上取得任何成就。如果在他的第二届任期中,仍然对政治改革不闻不问,到颜靖宇上台的时候,恐怕没有多少共和国公民会认为应该继续推进政治改革。必须承认,10年时间足以让人淡忘很多事情。
由此可见,阎尚隆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很难说与王元庆没有关系。
不管怎么说,在叶致胜宣布参加元首竞选之后,政治改革再次成为了共和国公民日常谈论的主要话题。也正是如此,在第二轮投票选举前,顾卫民不但高调宣布充分尊重与支持叶致胜的政治选择,还公开宣布将在当选元首之后积极推动政治改革。
不得不承认,叶致胜出来搅局,积极意义远远超过了消极意义。
正是如此,顾卫民在第二轮选举中胜出后,并没因此撤消叶致胜的委员长职务,而是非常大度的表示,将与叶致胜共同完善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顾卫民再次当选国家元首之后,立即开始兑现之前的承诺。
也就在这个时候,裴承毅成为了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虽然由现役陆军上将出任国防部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甚至借此宣称共和国将再次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但是与由换届选举引起的政治动荡相比,裴承毅这边的动静就算不了什么了。
帅永康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但是在阎尚隆的坚决要求下,常务副总理的职权大大降低,仅负责国务院的日常工作,而三个职能副总理(分管经济、科教与安全)的地位得到巩固。
颜靖宇再次当选国家副元首。更重要的是,此次选举不但正式确定了国家副元首是常设性国家领导人,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在需要的时候才设立,不需要的时候就不设立。还正式确定了国家副元首的职责范围,即国家副元首不但是法定的国家二号领导人,还将负责协助国家元首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也就是说,颜靖宇的职权得到了确定,在共和国中央政府中,他不再是个可有可无的领导人。
在众多的人事变动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由刘晓宾出任军情局长。
李存勋没有食言,在顾卫民当选的第二天,他就辞去了军情局长的职务。因为国务院部长级官员的人事任命到8月底才得到全体代表大会批准,所以刘晓宾到9月初才正式出任军情局长,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以副局长身份代理局长职权。李存勋离去,对共和国政治结构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人事变动,甚至超过了顾卫民再度当选国家元首。要知道,李存勋是军情局历史上最后一位能够对元首产生影响,甚至能够左右国家基本政策的局长,也是最后一位能够让军情局超越情报机构本身的局长。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因为李存勋才60多岁,加上他与刘晓宾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在刘晓宾出任军情局长的时候,还能利用李存勋的影响力,但是没人否认,刘晓宾最多只是一位守成的局长,他绝对无法成为李存勋那样的开拓者与建设者。甚至可以说,刘晓宾能在在任期间保住军情局的地位就非常不错了。
毋庸置疑,刘晓宾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人,比如裴承毅与袁晨皓。
正是如此,军情局长这个人事变动,实际上改变了共和国高层的权力平衡,让天平稍稍向颜靖宇倾斜了一点。不是说李存勋在任的时候,军情局并不支持颜靖宇。实际上,李存勋才是颜靖宇的最大支持者。只是在政治倾向上,李存勋一直表现得非常中立,除非别人首先破坏规矩,不然他绝不会主动打破平衡。正是如此,在李存勋任局长期间,军情局更像是一个监察机构,而不是情报机构。随着刘晓宾必须与颜靖宇、裴承毅、袁晨皓等人联合,抵抗顾卫民、林啸雷与叶致胜的影响,军情局肯定无法继续保持中立,总得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有所取舍。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拥有数十万员工的情报机构,军情局在政治立场上的丝毫改变都会引发政治地震。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个变化,让共和国的政治局势逐渐明朗化。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王元庆搞政治改革,绝不是为了制造党派纷争,但是从推行民主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只要能够将党派纷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且为之制订严格的游戏规则,这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归根结底,民主制度不但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游戏,还是一个在众多利益群体间寻求平衡的社会博弈。只有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声音,才能通过博弈来推动社会进步,并且解决社会弊病。事实上,这也正是民主制度的精髓所在。正如美国建国元勋杰弗逊所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言论,但是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言论的权利。只有当博弈公开化与公平化,让组成社会的每一个群体都有发言的机会,让讨论与解决问题成为政治决策的基础,民主制度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也许,这就是王元庆努力推进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吧。。.。
受2041年底爆发的“国防部官僚主义作风调查行动”影响,很多人多认为,不甘寂寞的颜靖宇会趁机发难,在换届选举中挑战顾卫民。因为李存勋要到换届选举之后才会辞去军情局长的职务,高调复出的裴承毅明显是颜靖宇的坚定支持者,如此一来,颜靖宇就得到了情报与军队两大强力机构的支持,所以很多高层领导人,甚至部分部长级官员都认为,颜靖宇很有可能在2042年就成为共和国国家元首。
事实上,站出来调整顾卫民的不是颜靖宇,而是叶致胜。
虽然这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首先从颜靖宇的立场出发,只要他还是一个国家利益至上的领导人,就不会在2042年角逐国家元首宝座。原因非常简单,在中东战争还没有正式结束的情况下,共和国需要的不是颜靖宇那样的领导人。而是顾卫民那样的领导人。
换个角度看,共和国与美国的停战谈判一直没有能够取得重大结果,直到2042年底才取得关键性突破,与共和国在2042年7月到8月的换届选举肯定有关系,而且是非常大的关系。站在美国当局的立场上,等到共和国换届选举之后,再根据共和国的政治情况决定停火谈判的立场,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当时,cnn对共和国换届选举的评论算得上客观公正。
在大部分新闻媒体都认为共和国将在2042年迎来一场剧变的时候,一直以美国准官方媒体著称的cnn用1个月的时间对共和国的政治局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最终得出了顾卫民将涉嫌过关的结论。暂且不说cnn得出的结论有多么准确,单是从其分析来看,就必须承认这家资深新闻媒体在政治新闻上的高深造诣。
按照cnn的分析,三大因素决定了颜靖宇不可能挑战顾卫民。
一是在政治影响力与威望上,颜靖宇还不具备挑战顾卫民的资格。虽然按照cnn的评价,共和国的国家副元首并不等同于美国的副总统,是具有一定实权的国家领导人,比如当年担任副元首的王元庆就负责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以及共和国的外交工作,但是颜靖宇远远比不上当年的王元庆,而且也没有获得多少实际权力,在2037年到2042年的任期中,主要负责经济发展,与外交、国防等领域均没有太多关系。受此影响,颜靖宇在共和国的中央政府与军队中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威望更是谈不上。就算得到李存勋与裴承毅支持,加上裴承毅在中东战争中取得的成就。颜靖宇也最多借此机会巩固二号领导人的位置,为5年后出任共和国国家元首打下基础。
二是共和国高层形成的三足鼎力局面,让颜靖宇不敢轻举妄动。虽然由顾卫民、颜靖宇与叶致胜形成的三足鼎力的政治格局对共和国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比如在中东战争中,就只有颜靖宇持强硬立场,顾卫民与叶致胜都不支持用战争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共和**队在北方战线上取胜之后,在南方战线上没有多大作为。但是这种局面最有效的维持了共和国的稳定局面,特别是在没有一个核心领导人的情况下,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成为了维持政治稳定的基础。因为顾卫民扶持的帅永康严重缺乏政治资本,就算当上了常务副总理,也不大可能在2047年之前成为国家主要领导人,也就不可能与颜靖宇竞争元首职位,所以颜靖宇需要提防的不是顾卫民,而是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叶致胜。如此一来,只要能够在2047年顺利成为共和国国家元首,颜靖宇就没有理由在2042年挑战顾卫民,为早就被认为是野心家的叶致胜做嫁衣裳。
三是中东战争造成的影响,注定在2042年之后的数年间,共和国将以稳定内部局势为主。不会在对外行动上有多大作为,而像颜靖宇这种拥有雄心壮志的政治家,肯定会设法避开这段时期。如同洛布林夫人在2040年放弃了竞选美国总统的机会一样,在明知道不会有多大作为的情况下,颜靖宇为什么要挑战顾卫民呢?更重要的是,颜靖宇是王元庆亲手培养的国家领导人,而且是一个在性格与处事风格上都与王元庆非常相似的领导人,他就不可能不知道,在中东战争之后,共和国需要休养生息,需要顾卫民那样的领导人,而不是一个过于强硬的国家元首。
别说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点,都能让颜靖宇有所顾虑。
当然,这番分析也点明了潜在的问题,即与颜靖宇相比,叶致胜才不会安于现状。
可以说,cnn不但分析得非常到位,而且得出的结论也非常准确。
全体代表大会重新成立之后,换届选举在2042年7月底开始。
按照规矩,首先就得选出下一任国家元首,然后由国家元首提名国务院总理、各部门领导人、国防军总参谋长等中央政府与军事机构的主要领导人,并且由全体代表大会进行审议表决。
也就在这个时候,叶致胜宣布参选共和国国家元首。
如此一来,元首候选人就达到了4人(另外2人都是象征性的参与竞选),而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如果没有任何一位候选人在首轮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的代表支持,就将由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行第二轮选举,并且由得票多的候选人担任国家元首。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所有代表都参与投票,顾卫民在第一轮选举中胜出的机会非常大,但是受叶致胜参选影响,很多代表都没有参与第一轮选举的投票工作,结果顾卫民与叶致胜获得的支持票都没有超过半数。到了第二轮选举的时候,局势才逐渐明朗。因为顾卫民的支持率比叶致胜高得多,而且不再要求支持率过半,所以之前那些放弃了投票权的代表都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纷纷表示将在第二轮选举中支持顾卫民。
到这个时候,叶致胜已经走投无路了。如果他稍微有点理智的话,就应该主动退出选举,避免与顾卫民敌对。问题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向没有政治主张的阎尚隆竟然站出来支持叶致胜。准确的说,是支持民主选举。虽然在外界看来,阎尚隆是想借此机会提高国务院在中央决策中的地位,但是一些知情者都知道,阎尚隆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外交家,一直坚定不移的支持王元庆的政治改革,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就是说,他支持的不是叶致胜,也不是想借此机会提高国务院总理的地位,而是希望借助这次选举。把民主大选的基本章程确定下来。
当然,也有人认为,阎尚隆是王元庆安排在共和国政府中的一颗关键棋子。
虽然没有理由相信阎尚隆是王元庆的亲信,而且也没有理由相信王元庆通过阎尚隆来控制共和国中央政府的日常行政工作,但是王元庆在离任前支持阎尚隆出任国务院总理,肯定与阎尚隆的政治立场有关。也就是说,只要阎尚隆在主持国务院工作,不管顾卫民、颜靖宇与叶致胜斗成什么样子,共和国都不会乱套。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安排,而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安排。
受此影响。就算叶致胜想退出元首竞选也不大可能了。当然,随着阎尚隆表态,第二轮选举更像是仪式化的过场,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不可否认,这段插曲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要知道,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敢于挑战现任国家元首的权威,更不可能在选举上向现任国家元首发起挑战。虽然叶致胜的目的具有非常强烈的功利性,但是由此产生的长远影响却是谁也不能忽视的。不管怎么说,叶致胜此举至少让很多人知道,共和国的民主体制建设不是搞着玩的。他能在2042年挑战顾卫民,自然有人在2047年挑战颜靖宇,以及在今后的任何一次换届选举中,都会有人向国家元首发起挑战。
更重要的是,叶致胜的这一举动,对推动政治改革有着非常明显的积极意义。
必须承认,由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并没取得圆满成果,至少没有能够确立其以全民普选为基础的民主政治体制。不管怎么说,对于共和国这种大国来说,基于全体代表大会的间接选举肯定有弊端。虽然在很多国家,比如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推行的都是基于议会的间接选举,也就是议会总理制,而不是美国那套基于全民普选的直接选举制,也就是总统议会制,但是在人口众多与幅员辽阔的国家,议会总理制存在很大的问题,除了印度之外,所有国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亿的大国,采用的都是总统议会制,即拥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由此也看得出来,大国中央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并且充分利用大国人口多、国土广、资源丰富等等有利条件,来维护国家利益与选民的利益。
按照王元庆的规划,政治改革的第二阶段就以实现全民普选为主要目的。
问题是,顾卫民绝对不是推行政治改革的理想人选。事实早已证明,顾卫民上任之后并没有按照王元庆的嘱托。及时推进政治改革,甚至有意淡化了政治改革,不然也不会提出“青山绿水”计划。可以说,在2037年到2042年的第一届任期中,顾卫民几乎没有在政治改革上取得任何成就。如果在他的第二届任期中,仍然对政治改革不闻不问,到颜靖宇上台的时候,恐怕没有多少共和国公民会认为应该继续推进政治改革。必须承认,10年时间足以让人淡忘很多事情。
由此可见,阎尚隆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很难说与王元庆没有关系。
不管怎么说,在叶致胜宣布参加元首竞选之后,政治改革再次成为了共和国公民日常谈论的主要话题。也正是如此,在第二轮投票选举前,顾卫民不但高调宣布充分尊重与支持叶致胜的政治选择,还公开宣布将在当选元首之后积极推动政治改革。
不得不承认,叶致胜出来搅局,积极意义远远超过了消极意义。
正是如此,顾卫民在第二轮选举中胜出后,并没因此撤消叶致胜的委员长职务,而是非常大度的表示,将与叶致胜共同完善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顾卫民再次当选国家元首之后,立即开始兑现之前的承诺。
也就在这个时候,裴承毅成为了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虽然由现役陆军上将出任国防部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甚至借此宣称共和国将再次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但是与由换届选举引起的政治动荡相比,裴承毅这边的动静就算不了什么了。
帅永康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但是在阎尚隆的坚决要求下,常务副总理的职权大大降低,仅负责国务院的日常工作,而三个职能副总理(分管经济、科教与安全)的地位得到巩固。
颜靖宇再次当选国家副元首。更重要的是,此次选举不但正式确定了国家副元首是常设性国家领导人,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在需要的时候才设立,不需要的时候就不设立。还正式确定了国家副元首的职责范围,即国家副元首不但是法定的国家二号领导人,还将负责协助国家元首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也就是说,颜靖宇的职权得到了确定,在共和国中央政府中,他不再是个可有可无的领导人。
在众多的人事变动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由刘晓宾出任军情局长。
李存勋没有食言,在顾卫民当选的第二天,他就辞去了军情局长的职务。因为国务院部长级官员的人事任命到8月底才得到全体代表大会批准,所以刘晓宾到9月初才正式出任军情局长,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以副局长身份代理局长职权。李存勋离去,对共和国政治结构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人事变动,甚至超过了顾卫民再度当选国家元首。要知道,李存勋是军情局历史上最后一位能够对元首产生影响,甚至能够左右国家基本政策的局长,也是最后一位能够让军情局超越情报机构本身的局长。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因为李存勋才60多岁,加上他与刘晓宾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在刘晓宾出任军情局长的时候,还能利用李存勋的影响力,但是没人否认,刘晓宾最多只是一位守成的局长,他绝对无法成为李存勋那样的开拓者与建设者。甚至可以说,刘晓宾能在在任期间保住军情局的地位就非常不错了。
毋庸置疑,刘晓宾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人,比如裴承毅与袁晨皓。
正是如此,军情局长这个人事变动,实际上改变了共和国高层的权力平衡,让天平稍稍向颜靖宇倾斜了一点。不是说李存勋在任的时候,军情局并不支持颜靖宇。实际上,李存勋才是颜靖宇的最大支持者。只是在政治倾向上,李存勋一直表现得非常中立,除非别人首先破坏规矩,不然他绝不会主动打破平衡。正是如此,在李存勋任局长期间,军情局更像是一个监察机构,而不是情报机构。随着刘晓宾必须与颜靖宇、裴承毅、袁晨皓等人联合,抵抗顾卫民、林啸雷与叶致胜的影响,军情局肯定无法继续保持中立,总得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有所取舍。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拥有数十万员工的情报机构,军情局在政治立场上的丝毫改变都会引发政治地震。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个变化,让共和国的政治局势逐渐明朗化。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王元庆搞政治改革,绝不是为了制造党派纷争,但是从推行民主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只要能够将党派纷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且为之制订严格的游戏规则,这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归根结底,民主制度不但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游戏,还是一个在众多利益群体间寻求平衡的社会博弈。只有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声音,才能通过博弈来推动社会进步,并且解决社会弊病。事实上,这也正是民主制度的精髓所在。正如美国建国元勋杰弗逊所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言论,但是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言论的权利。只有当博弈公开化与公平化,让组成社会的每一个群体都有发言的机会,让讨论与解决问题成为政治决策的基础,民主制度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也许,这就是王元庆努力推进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