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了都大笑起来。
杨胜武这时说道:“男人太优秀了就是有这种麻烦,想当年我走到哪里,都会被美女纠缠,现在老了,总算才清净点了!不过你要多跟我学,像我这般‘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才行。”
众人听了都有些无语,他们现在和杨胜武相处时间长了,发现这老头极度自傲甚至自恋,虽然他确实有这个资格,但这次大家却都听出了一股酸味。
连长老这时打岔道:“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个牌子,咱们在山东道要方便不少,以后完全可以打着肖尚书的旗号行动!”
众人听了也都不住点头,然后他们又商量了一下路线,为了避免被书院的人发现,他们决定不走刘继祖他们过来的那条路线,而是选了另外一条路,从夏津县到彭城,差不多有八天的路程,然后再从彭城到寿州城。那时的彭城是划在山东道的治下,再往南就是江西道了。这一条路只有聊城是上次刘继祖经过着,他们决定直接绕过聊城。
做好决定后,大家休息的也差不多了,就继续上路赶奔夏津县城。
下午时分他们就到了县城,总体来说山东道的情形比河北道要好一些,毕竟朝廷管理的地方要大得多,除了京畿道,全国还有十六个道,四王只占了八个,还有九个道是在朝廷手里的,而且因为六个边关军镇也都在晋王和秦王治下,减少了一些开支,朝廷养兵的压力相对小一些。
但即便如此,朝廷也是要应对四个藩王,虽然楚王和吴王似乎无意争夺帝位,但也不可不防,因此也是大肆加税征兵,百姓受的盘剥也只是比河北道略微轻一点而已。
不知道上次经过山东道时,是不是因为有容儿陪伴,两人好似新婚燕尔,看什么都美好,或者他们走的那条路境况好些,再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留意其他的人和事,因此没看出什么问题来,但这次回去时再看山东道,刘继祖却发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百姓普遍困苦。大家都是忧心忡忡的,很少能见到笑脸,成年男子被征去当兵的越来越多,街上的也多是老弱妇孺。官府的税赋越来越重,市场上的物价越来越高,百姓吃的越来越差,穿的越来越破旧。
其次是经济大不如前。刘继祖找客栈的伙计聊天,伙计的话很中肯,“因为打仗、山贼肆虐以及河北道的关卡勒索收费等原因,来山东道以及经过山东道到河北道、山西道、辽东道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客栈的客人已经比去年同一时期少了一半,很多老客都不来了,形势如果继续这样恶化下去,生意都没法维持了。”
最后,也是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处都是兵营和士兵。这个问题最突出,刘继祖在河北道、山西道时已经感受到了,山东道也是如此,路上多是运送军用物资的车队和押送新兵的队伍。山东道的驻兵规模和河北道相当,这些士兵充斥着城市村镇的各个角落,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但刘继祖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这些士兵的差异性极大,有些地方的士兵有人约束,当地治安就比较好,有些地方的士兵军纪松弛,那当地就麻烦了。
像河北道那个勒索他们的小军官那类人,山东道也到处都是,只要有这类人的地方,当地就会被搞的乌烟瘴气。
这类人吃饭、喝酒、嫖妓、赌钱不给钱不说,没事还要滋事,还要利用自己手里的一点权力敲诈勒索,收保护费。
在山东道的这八天,他们遇到多起这样的事。也同样有人来找他们的麻烦,而且刘继祖的秀才身份也不管用了,正是应了那句‘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情形。
这时刘继祖就会把郭尚书的令牌拿出来狐假虎威一番,这个倒是非常管用。那些军官似乎都很怕这个肖开肖大人,一见牌子立马态度大变,从不讲理变得极尽谦恭。
对此刘继祖有些好奇,于是利用各个机会,从那些巴结他的军官以及一些阅历丰富的人口中慢慢了解到这个肖大人到底是个什么货色。而且通过了解肖开的为人也使他对大周朝堂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也算是意外学到的知识了。
先说肖开这人,如果用西林党人的话来说,这肖开就是典型的奸佞之臣。除了贪财好利,嫉贤妒能,阿谀奉承这类奸臣普遍具有的特点外,他还阴险狡猾,笑里藏刀,睚眦必报。此外,此人也从不给当权者添麻烦,总是想方设法帮当权者解决麻烦。
所以当权者都喜欢他,把他视为心腹。而且这人和自己还有关系,肖开是四害之一肖腾达的祖父,也算是自己的仇人之一。
刘继祖也是这时才知道四害家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原来他们四家是勋贵派的代表,几乎占了整个大周朝堂三分之一的重要官职。
大周朝堂现在分为了两派,两派则党争不断,而其中一派就是以四害的家长为代表的勋贵派,另外一派则是自诩清流的西林党人。这种格局是在前任皇帝在位时形成的,嘉和皇帝之前的朝堂上不分派系,只看出身和关系,一类人是勋贵出身,另一类人是寒门出身,彼此之间关系也还算融洽,至少没有结党争斗。
而且帝国前几任皇帝也对结党一事极为敏感,连大臣们私下的走动都会被监视。但这种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建国时间长了,因为姻亲、师承、隶属等原因,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大臣之间联络走动也越来越频繁,皇帝对臣下的监控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朝堂里慢慢也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但那时还没有形成两派党争的局面。质变出现在嘉和皇帝即位之后,而变化的起因就源于他的夺嫡之争。
实际上在夺嫡之初,嘉和皇帝并不被看好,掌握了实权的勋贵们都支持另外一位呼声较高的皇子。寒门出身的士大夫们根本插不上手,就多来支持他。
最终结果却是嘉和皇帝意外胜出,寒门出身的这些士大夫们在这次夺嫡之争中贡献很大,也获利良多。除了前面说的减少商业税,增加农业税以外,他们还获得了更多重要的官职。因为这些人都喜欢在西林书院聚集,大家都称他们为西林党人。
勋贵们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打压,丢了不少重要职位,虽然没能动摇他们的根基,但却感受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威胁,于是他们也开始主动地联合起来与西林党人争斗,慢慢形成了勋贵派。
而四害之所以能聚在一起,除了四人从小相识,臭味相投以外,跟他们四家频繁互动,交往密切关系也很大。甚至他们四个凑在一起,没准儿都是四家家长故意促成的,以便于他们四家以他们四人为借口聚会密谈。
嘉和皇帝要想稳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只能一边依靠西林党人,同时拉拢勋贵派,并在两党争斗中取得平衡。他既不会把哪一派置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也不会把哪一派完全置于死地。
比如很多关键的官职,都是两派轮流担任,重要的部门也是正职、副手分别由不同派系的人担任。因此嘉和皇帝在位期间,还能维持帝国表面的繁荣。但刘继祖打听的这些官员都认为这也给大周埋下了隐患,除了朝堂分裂,党政不断以外,造成的最大的一个隐患就是老皇帝把他的四个儿子弄出去镇守四方。
他们当然不知道五方联盟的事,因此都认为嘉和皇帝这样做除了边境确实不稳以外,更主要的是为了震慑朝中这两派大臣,让他们不敢威胁到他的王权。包括四王在内的朝中大臣也多认为这是嘉和皇帝的手段,大家也都普遍认为以嘉和皇帝那老谋深算的性格和狠辣的手段,在他选出继承人之后,就会慢慢解决四王的问题。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他突然就死了。晋王发的那个檄文并不完全是凭空捏造的,嘉和皇帝的死确实很突然,很多人也都有怀疑,但一直没有证据。不管怎么说,这事的结果就是短短一年时间,国家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而这肖开的崭露头角,和嘉和皇帝关系也很大。
关于他的故事很多,据说他就是因为帮助老皇帝合理合法地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因此才官运亨通,做到了吏部侍郎。
老皇帝死后,他又巴结太后,偷偷给太后 进献面首,讨得了太后欢心,才升任了吏部尚书,并慢慢成为了勋贵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但让他名闻天下的,却是因为半年前的一次争吵。具体事情经过是这样的,那天上朝,两派又因为加税的事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勋贵派家里多是大地主,因此主张加征工商业税,西林党人家里多是工商业主,因此主张加征农业税。
因为涉及到了两派的核心利益,两派吵的不可开交,吵到退朝也没吵出个结果来。
退朝后,大家往外走的时候,西林党人的核心人物之一谏议大夫程熹利用肖开给太后 进献面首的事攻击他,直接骂道:“肖开,你个无耻之徒,为了讨得太后欢心,竟然干出此等龌龊之事!纵使普通百姓也知道夫死守节,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你怎么能给太后 进献面首呢?”
肖开以为这事是秘密,不知道怎么被他们知道了,有点恼羞成怒,他冷笑道:“我无耻?你也不看看你干的好事!既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你怎么不为你那死去的原配妻子守节?你为了攀上高枝,抛弃了自己的继室,另娶新欢不说,最近还纳了一房小妾,听说才十六岁,你今年都六十了!连你这种不知廉耻的小人都能享受人伦之乐,尊贵至极的太后为什么就不能?”
程熹被气得当场就吐了一口血出来,继续骂道:“你这祸国殃民的贼子,你不知道这会祸乱宫廷吗?”
肖开笑道:“您放心,我有无为谷的药,孩子是不会有的,能保我大周血统纯正!”
程熹听了用手指着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被气晕在地。
这场闹剧很快传遍了整个大周,程熹被迫因病还乡,不久就死在了返乡途中。
肖开却没受到任何影响,依然被太后重用,且声望日隆,据说下任宰相非他莫属。因此朝廷治下的官民无不畏惧于他,特别是当官的,都知道肖开这种人万万不可得罪。
杨胜武这时说道:“男人太优秀了就是有这种麻烦,想当年我走到哪里,都会被美女纠缠,现在老了,总算才清净点了!不过你要多跟我学,像我这般‘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才行。”
众人听了都有些无语,他们现在和杨胜武相处时间长了,发现这老头极度自傲甚至自恋,虽然他确实有这个资格,但这次大家却都听出了一股酸味。
连长老这时打岔道:“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个牌子,咱们在山东道要方便不少,以后完全可以打着肖尚书的旗号行动!”
众人听了也都不住点头,然后他们又商量了一下路线,为了避免被书院的人发现,他们决定不走刘继祖他们过来的那条路线,而是选了另外一条路,从夏津县到彭城,差不多有八天的路程,然后再从彭城到寿州城。那时的彭城是划在山东道的治下,再往南就是江西道了。这一条路只有聊城是上次刘继祖经过着,他们决定直接绕过聊城。
做好决定后,大家休息的也差不多了,就继续上路赶奔夏津县城。
下午时分他们就到了县城,总体来说山东道的情形比河北道要好一些,毕竟朝廷管理的地方要大得多,除了京畿道,全国还有十六个道,四王只占了八个,还有九个道是在朝廷手里的,而且因为六个边关军镇也都在晋王和秦王治下,减少了一些开支,朝廷养兵的压力相对小一些。
但即便如此,朝廷也是要应对四个藩王,虽然楚王和吴王似乎无意争夺帝位,但也不可不防,因此也是大肆加税征兵,百姓受的盘剥也只是比河北道略微轻一点而已。
不知道上次经过山东道时,是不是因为有容儿陪伴,两人好似新婚燕尔,看什么都美好,或者他们走的那条路境况好些,再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留意其他的人和事,因此没看出什么问题来,但这次回去时再看山东道,刘继祖却发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百姓普遍困苦。大家都是忧心忡忡的,很少能见到笑脸,成年男子被征去当兵的越来越多,街上的也多是老弱妇孺。官府的税赋越来越重,市场上的物价越来越高,百姓吃的越来越差,穿的越来越破旧。
其次是经济大不如前。刘继祖找客栈的伙计聊天,伙计的话很中肯,“因为打仗、山贼肆虐以及河北道的关卡勒索收费等原因,来山东道以及经过山东道到河北道、山西道、辽东道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客栈的客人已经比去年同一时期少了一半,很多老客都不来了,形势如果继续这样恶化下去,生意都没法维持了。”
最后,也是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处都是兵营和士兵。这个问题最突出,刘继祖在河北道、山西道时已经感受到了,山东道也是如此,路上多是运送军用物资的车队和押送新兵的队伍。山东道的驻兵规模和河北道相当,这些士兵充斥着城市村镇的各个角落,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但刘继祖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这些士兵的差异性极大,有些地方的士兵有人约束,当地治安就比较好,有些地方的士兵军纪松弛,那当地就麻烦了。
像河北道那个勒索他们的小军官那类人,山东道也到处都是,只要有这类人的地方,当地就会被搞的乌烟瘴气。
这类人吃饭、喝酒、嫖妓、赌钱不给钱不说,没事还要滋事,还要利用自己手里的一点权力敲诈勒索,收保护费。
在山东道的这八天,他们遇到多起这样的事。也同样有人来找他们的麻烦,而且刘继祖的秀才身份也不管用了,正是应了那句‘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情形。
这时刘继祖就会把郭尚书的令牌拿出来狐假虎威一番,这个倒是非常管用。那些军官似乎都很怕这个肖开肖大人,一见牌子立马态度大变,从不讲理变得极尽谦恭。
对此刘继祖有些好奇,于是利用各个机会,从那些巴结他的军官以及一些阅历丰富的人口中慢慢了解到这个肖大人到底是个什么货色。而且通过了解肖开的为人也使他对大周朝堂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也算是意外学到的知识了。
先说肖开这人,如果用西林党人的话来说,这肖开就是典型的奸佞之臣。除了贪财好利,嫉贤妒能,阿谀奉承这类奸臣普遍具有的特点外,他还阴险狡猾,笑里藏刀,睚眦必报。此外,此人也从不给当权者添麻烦,总是想方设法帮当权者解决麻烦。
所以当权者都喜欢他,把他视为心腹。而且这人和自己还有关系,肖开是四害之一肖腾达的祖父,也算是自己的仇人之一。
刘继祖也是这时才知道四害家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原来他们四家是勋贵派的代表,几乎占了整个大周朝堂三分之一的重要官职。
大周朝堂现在分为了两派,两派则党争不断,而其中一派就是以四害的家长为代表的勋贵派,另外一派则是自诩清流的西林党人。这种格局是在前任皇帝在位时形成的,嘉和皇帝之前的朝堂上不分派系,只看出身和关系,一类人是勋贵出身,另一类人是寒门出身,彼此之间关系也还算融洽,至少没有结党争斗。
而且帝国前几任皇帝也对结党一事极为敏感,连大臣们私下的走动都会被监视。但这种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建国时间长了,因为姻亲、师承、隶属等原因,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大臣之间联络走动也越来越频繁,皇帝对臣下的监控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朝堂里慢慢也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但那时还没有形成两派党争的局面。质变出现在嘉和皇帝即位之后,而变化的起因就源于他的夺嫡之争。
实际上在夺嫡之初,嘉和皇帝并不被看好,掌握了实权的勋贵们都支持另外一位呼声较高的皇子。寒门出身的士大夫们根本插不上手,就多来支持他。
最终结果却是嘉和皇帝意外胜出,寒门出身的这些士大夫们在这次夺嫡之争中贡献很大,也获利良多。除了前面说的减少商业税,增加农业税以外,他们还获得了更多重要的官职。因为这些人都喜欢在西林书院聚集,大家都称他们为西林党人。
勋贵们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打压,丢了不少重要职位,虽然没能动摇他们的根基,但却感受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威胁,于是他们也开始主动地联合起来与西林党人争斗,慢慢形成了勋贵派。
而四害之所以能聚在一起,除了四人从小相识,臭味相投以外,跟他们四家频繁互动,交往密切关系也很大。甚至他们四个凑在一起,没准儿都是四家家长故意促成的,以便于他们四家以他们四人为借口聚会密谈。
嘉和皇帝要想稳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只能一边依靠西林党人,同时拉拢勋贵派,并在两党争斗中取得平衡。他既不会把哪一派置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也不会把哪一派完全置于死地。
比如很多关键的官职,都是两派轮流担任,重要的部门也是正职、副手分别由不同派系的人担任。因此嘉和皇帝在位期间,还能维持帝国表面的繁荣。但刘继祖打听的这些官员都认为这也给大周埋下了隐患,除了朝堂分裂,党政不断以外,造成的最大的一个隐患就是老皇帝把他的四个儿子弄出去镇守四方。
他们当然不知道五方联盟的事,因此都认为嘉和皇帝这样做除了边境确实不稳以外,更主要的是为了震慑朝中这两派大臣,让他们不敢威胁到他的王权。包括四王在内的朝中大臣也多认为这是嘉和皇帝的手段,大家也都普遍认为以嘉和皇帝那老谋深算的性格和狠辣的手段,在他选出继承人之后,就会慢慢解决四王的问题。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他突然就死了。晋王发的那个檄文并不完全是凭空捏造的,嘉和皇帝的死确实很突然,很多人也都有怀疑,但一直没有证据。不管怎么说,这事的结果就是短短一年时间,国家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而这肖开的崭露头角,和嘉和皇帝关系也很大。
关于他的故事很多,据说他就是因为帮助老皇帝合理合法地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因此才官运亨通,做到了吏部侍郎。
老皇帝死后,他又巴结太后,偷偷给太后 进献面首,讨得了太后欢心,才升任了吏部尚书,并慢慢成为了勋贵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但让他名闻天下的,却是因为半年前的一次争吵。具体事情经过是这样的,那天上朝,两派又因为加税的事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勋贵派家里多是大地主,因此主张加征工商业税,西林党人家里多是工商业主,因此主张加征农业税。
因为涉及到了两派的核心利益,两派吵的不可开交,吵到退朝也没吵出个结果来。
退朝后,大家往外走的时候,西林党人的核心人物之一谏议大夫程熹利用肖开给太后 进献面首的事攻击他,直接骂道:“肖开,你个无耻之徒,为了讨得太后欢心,竟然干出此等龌龊之事!纵使普通百姓也知道夫死守节,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你怎么能给太后 进献面首呢?”
肖开以为这事是秘密,不知道怎么被他们知道了,有点恼羞成怒,他冷笑道:“我无耻?你也不看看你干的好事!既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你怎么不为你那死去的原配妻子守节?你为了攀上高枝,抛弃了自己的继室,另娶新欢不说,最近还纳了一房小妾,听说才十六岁,你今年都六十了!连你这种不知廉耻的小人都能享受人伦之乐,尊贵至极的太后为什么就不能?”
程熹被气得当场就吐了一口血出来,继续骂道:“你这祸国殃民的贼子,你不知道这会祸乱宫廷吗?”
肖开笑道:“您放心,我有无为谷的药,孩子是不会有的,能保我大周血统纯正!”
程熹听了用手指着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被气晕在地。
这场闹剧很快传遍了整个大周,程熹被迫因病还乡,不久就死在了返乡途中。
肖开却没受到任何影响,依然被太后重用,且声望日隆,据说下任宰相非他莫属。因此朝廷治下的官民无不畏惧于他,特别是当官的,都知道肖开这种人万万不可得罪。